2008年8月8日,奧運曆史上最為盛大的一屆盛會終於開幕了。


    接下來的半個月內,全世界都會把目光投向華夏,這也是全國人民對外展示的最好時機。


    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尤其是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國民品牌全都摩拳擦掌、蓄勢待發,想趁著這個大好機會邁出國門,走向世界。


    而【尋味集團】同樣是如此,借著奧運會的東風,也是時候往國外探索探索了。


    盡管因為飲食文化的差異,旗下各個品牌不可能馬上在國外遍地開花,但隻要慢慢走出去,慢慢深耕,總有一天會把華夏的美食文化在其它國家也開枝散葉的。


    從這一點上來說,小日子的壽司和刺身文化在全世界就輸出得非常不錯。


    就連棒子們這些年也通過娛樂圈和影視劇,把他們的那點兒少得可憐的小吃不斷對外輸出,關鍵還挺成功。


    既然小日子和棒子們都能做到的事情,沒道理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的華夏做不到。


    馬涼也趁著奧運會期間,召集集團的高管們開會,商議著“走出去”的戰略。


    別的暫且不談,最起碼可以先去歐美搞幾家形象店出來。


    別看老外們好像吃的都差不多,其實各國的口味差異還是非常大的。


    先開幾家形象店出來,針對不同地區在口味上做些差異探索,進行本土化的改良,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事情。


    就連kfc和麥當勞等餐飲巨頭來了華夏市場後,不也進行過本土化改良麽。


    所以【尋味集團】想走出國門同樣要經曆類似的過程,征服海外市場需要長久經營,並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馬涼也沒有太過著急。


    隨著奧運會的正式召開,央視也開始行動起來了。


    【六婆麻辣燙】、【紅唇串串香】、【六婆·黃燜雞米飯】、【六婆棒棒雞】四大品牌被重點報道了出來。


    一時間,【尋味集團】再次成為了國民熱議的對象。


    再加上近來奶製品行業惹出的食品安全風波,更加顯得【尋味集團】這個國民品牌十分有擔當。


    從傳播學和營銷廣告學的角度來說,既定印象一旦植入基本就根深蒂固了,口碑一旦形成那比什麽廣告都要好用。


    所以很多品牌在打廣告的時候不惜成本,試圖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占領一席之地。


    “好空調,格力造。”


    “農夫山泉有點甜!”


    “海瀾之家,男人的衣櫃。”


    “怕上火,喝王老吉!”


    “匯仁腎寶,他好,我也好……”


    這些廣告語,不知道花費了多少個億的營銷費用天天在電視上刷屏,無不是為此服務。


    可即便如此,這些馳名品牌的老板們怕是都想和馬涼換上一換。


    畢竟靠營銷炒作出來的印象終究根子淺,每年都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去維護。


    哪像【尋味集團】旗下的品牌,口碑可是自發地被大眾輿論給拉爆了。


    大災難時期的義舉,奧運會的光環加持,再配上食品行業那些豬隊友的襯托,多重因素影響下,旗下的幾個小吃品牌被徹底封神。


    這種猶如天命加身般的效應,是任何營銷宣傳都比不上的。


    往後隻要【尋味集團】自己不作死,旗下的子各個品牌在國民心裏就是靠譜和美味的代名詞。


    心智一旦成功植入,就很難被替代了。


    甚至都不用馬涼繼續去費力宣傳,未來幾十年都可以享受好口碑持續帶來的紅利。


    這一點,完全可以參照國民品牌[老幹媽]。


    這是多少廣告費都換不來的境界,也是無數商業大佬們都羨慕的事情。


    可偏偏馬涼就輕鬆實現了,至少在外界看來是這樣的。


    沒有人會知道,其實他這個重生大佬先前也冒了很大的風險,又為此做出了多少努力。


    好在一切都是值得的,【尋味集團】成了最大的贏家。


    奧運會期間,不僅旗下各個子品牌門店的營收再次暴增了20%,而且各品牌的加盟拓展的速度也提高了35%。


    這個數據再次震驚了公司上下,所有人無不是歡欣鼓舞。


    就連馬涼得知了情況後,也不得不發出了一聲感歎,重生這麽長時間他也總算是有了立身之本。


    隻要不胡亂冒進,【尋味集團】就是他最堅實的後盾。


    這天馬涼又拉著高管們開會,研究集團下一步的發展計劃。


    首先,【烈焰紅唇】這個川味火鍋品牌是時候可以全麵鋪開了,【尋味集團】也將正式殺入火鍋賽道。


    其次,鴨脖等熟食產品仍然可以拓展出幾個子品牌出來。


    最後,就是全新領域的探索。


    像什麽炸雞、漢堡、披薩以及麵包烘焙等賽道,都可以讓產品部門成立更多的開發小組去做新品嚐試。


    如今【尋味集團】身為國內餐飲食品行業的巨無霸,有足夠的能力和資金實力去開疆拓土。


    更何況馬涼身為重生大佬,憑著先知先覺也能給新品提高不少成功率。


    而且底下的高管和管理團隊也紛紛曆練出來了,【尋味集團】的多元化模式在國內可謂是獨一份的存在。


    多的不敢吹,至少在餐飲食品賽道內堪稱毫無對手。


    結果他這頭才剛開完會,許久不見的陳金發就找上門來,一見麵就吐起了苦水。


    “老弟,最近哥哥我是真難啊!”


    馬涼一見這家夥就不由地想笑:“我瞧你小日子不是挺滋潤的麽,又咋了這是?”


    “唉,我啥樣老弟你還能不知道麽?


    最近【尋味集團】大出風頭,市麵上但凡想加盟餐飲項目的人,90%都是優先找到老弟你這邊來。


    我們這些小打小鬧的品牌,就快連湯都喝不到了。”


    陳金發這也是實話實說,至少這幾個月情況是如此,畢竟馬涼搞出的動靜實在太大,國內的餐飲同行拍馬都趕不上。


    馬涼聞言沒好氣地迴道:“做生意本就是這樣,大家各憑本事,伱來找我吐苦水也沒用。


    不如自己好好去琢磨業務,我瞧你那潮汕牛肉火鍋就幹得不錯,完全可以大力發展一下嘛。”


    馬涼也沒把話說絕,還好心提點了一句。


    畢竟發哥也算是【青禾食品】的大客戶,多少也要照顧點人家的心情。


    “老弟你說得輕鬆,我倒是也想來著,可是實力不夠啊!


    這些年搞麻辣燙看著風風火火,但大頭不都給老弟你賺去了麽,我也就跟在後邊小發了一筆而已。


    真要搞火鍋品牌,我那點家底兒就不夠看了。”


    陳金發又開始賣起了慘,他才不像話裏說的那麽不堪,甚至遠比一般的大老板要舒坦。


    畢竟【陳記麻辣燙】的食材供應鏈不用自己操心,潮汕牛肉火鍋的門店又不多,隻要把市場做好,現金流賺得再輕鬆不過。


    隻是人總是貪心不足,眼看著馬涼這邊的生意越來越大,他又眼紅了。


    可麻辣燙生意一時半會兒又幹不過,隻能把注意打到了火鍋上。


    不過發哥這次長了心眼子,想以自營的模式把好的點位先全部占下來,然後再開放加盟。


    如此一來,他就能吃下最大的利益。


    可這樣操作對資金就有了很大的要求,陳金發又不敢亂來了。自己好不容易賺到的家底兒,千萬不能一次性又賠出去。


    於是乎到處想辦法,勾搭了不少資源,還真給他找到了點兒出路,隻是心裏遲遲拿不定主意。


    所以才找了過來,想聽聽小老弟的建議。


    畢竟一直以來他都是跟著馬涼才發跡的,心裏頭對這位老弟已經有了莫名的信任,甚至都近乎於神秘學信仰了。


    馬涼見他那樣兒,壓根就不會相信:“少來裝啊,你丫的有多少實力我還能不知道?”


    “不敢不敢,老弟,不瞞你說,我是打算這麽幹的……”


    陳金發也不敢隱瞞,就把自己拓展火鍋品牌的計劃和盤托出了,尤其是延緩加盟拓展的打算,更是直接講了出來。


    馬涼聽完就明白了,不經意地問道:“咋的?難道還想找我給你投資?不至於吧?”


    以他對這廝的了解,現在小有身家了,哪還能舍得犧牲股份啊。


    “不敢麻煩老弟你呢,其實是我探聽到了一個融資渠道,想問問老弟你能不能幹。”陳金發這才道明了來意。


    馬涼這下就更是好奇了:“瞧你那神神叨叨的樣兒,到底是啥融資渠道?”


    “前段時間認識了個朋友,說是能幫忙搞定上市的事情。”


    陳金發很是神秘地解釋起來,“我想著把【陳記麻辣燙】運作上市,這不就能融到足夠的資金去拓展火鍋店了麽。”


    馬涼徹底驚呆了:“啥?上市?你說的港股還是大a?”


    “當然是大a了!”陳金發一臉得意地迴應道。


    馬涼當場就被發哥給整不會了,不自覺就露出了一個鄙視的眼神:“大a,怕是想瞎了心吧,你也配?”


    ——


    ps:家裏老人情況不理想,還得多觀察幾天。


    隻能不定時更新了,抱歉抱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起200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貪杯的餃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貪杯的餃子並收藏風起200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