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裏雖然存了磨磨江河性子的心思,但對這個他比較看好的學生,脾氣並不算好的林紅同也沒有直接否定。</p>
“把劇本先放在這裏吧,有時間我會看一看的,然後我們再聊。”</p>
“好的林老師,麻煩您了。”</p>
見林紅同沒有直接察看的心思,江河一個學生自然不好多說。</p>
恭敬的把劇本放到報紙旁邊,就欲離開。</p>
“先等一下。”</p>
本來還不以為意的林紅同,看到本子上大大的渴望二字,以及那薄薄的幾張紙,連忙把江河叫住。</p>
“你這個劇本一共隻有這麽幾集嘛?”</p>
轉過頭來的江河連忙解釋說:“是這樣的,因為是第一次寫劇本,有些地方我不知道寫的好不好,趁著劇本還少想請老師您指正一下。”</p>
“長篇?”</p>
“預計50集左右。”</p>
一問一答之間林紅同慢慢翻開了劇本。</p>
“第一集</p>
京城街道開篇。</p>
第一場(幕),公交車,1969年秋,肖竹心...”</p>
僅僅看了二十多個字的開頭,林紅同直接被驚豔了一下。</p>
從這個劇本的開頭就能看得出來……很專業。</p>
這份專業要是在文學係的學生身上他還不會有這般驚豔的感覺。</p>
但是放到一個入學不過一個多月的表演係新生身上,那就不一樣了。</p>
“看來這個江河還真是做了功課,也下了苦功夫的。”</p>
一個開篇直接就讓林紅同原本對江河好高騖遠的印象改變了不少。</p>
作為老師喜歡天賦型學生不錯,同時他們對這種努力向上的學生同樣歡喜。</p>
“先坐,等我看看你這個劇本。”</p>
好家夥,這就直接有座位了。</p>
江河應了一聲,他也不客氣搬過一個木凳坐在了林紅同對麵。</p>
一字一句的認真讀下去,林紅同心中的驚訝更濃。</p>
他學生的這個劇本無論是對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的交代,還是對劇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體動作及內心活動的描述,都非常詳盡。</p>
而且對拍攝場景、氣氛的說明,以及對布景、燈光、音響效果等方麵的要求同樣一一寫了上去。</p>
這簡直就像是把影視劇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在了劇本上。</p>
一集看罷,林紅同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喝了一口茶水。</p>
對麵坐著的江河眼瞅著茶缸內茶水所剩不多,極有眼力見的起身拿起一旁的暖水瓶把搪瓷缸中水續滿。</p>
看著暖瓶裏麵熱水還有不少,江河心中略微覺得有些可惜。</p>
要是所剩不多的話,他倒是可以跑去打點熱水,也能顯得他會來事兒不是。</p>
5集的影視劇本,林紅同用了20分鍾左右將其全部看完。</p>
看完之後,林紅同身體向後仰了仰。</p>
望向江河的目光驚喜之中還帶著滿意,在那不易察覺的最深處甚至還有那麽一點懷疑。</p>
“劇本我看過了,指正等一下再說,先說說吧,你是怎麽想到這個劇本的?”</p>
江河直了直身體:“林老師,我寫這個劇本的靈感主要來自於《記者文摘》中一篇不到300字的新聞報道。</p>
大體就是一位女工拾到一個孩子,曆經千辛萬苦把孩子拉扯成人。</p>
然後我又結合六七十年代,加了一些東西進去。”</p>
林紅同聞言點了點頭,創作本就是靈光一閃,倒也說得通。</p>
可劇本中另一件事呢...</p>
“你在京城生活過?”</p>
江河搖搖頭,別說這才穿越過來不久。</p>
算上前世他在京城一共待過的時間都不超過三個月。</p>
林紅同繼續問道:“既然你沒在京城生活過,你怎麽會如此了解京城人的講話方式。”</p>
說完探究的眼神在江河臉上不斷掃視。</p>
“果然注意到了麽。”江河心中暗襯。</p>
對這個問題甚至一些其他問題,在江河送劇本來之前就已經打過腹稿的。</p>
所以他並不慌亂。</p>
伸手撓了撓頭,江河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應該是讀了王碩全集給我帶來的好處吧。”</p>
答桉堪稱完美。</p>
林紅同終於確定下來,這劇本還真就不是別人寫的,作者就是自己這個學生無疑。</p>
“那我說說我的看法吧,你這個劇本優劣參半。</p>
看了你的這個劇本,有些《難夫難妻》《姐妹花》《孤兒救祖記》這種影片的敘事傳統風格。</p>
都是通過在不斷變化的時代中所展現的家庭生活的平凡小事及主人公的成長故事,來展示不同時代的社會現狀和家庭倫理的變化。</p>
觀賞性很強。</p>
對劇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體動作及內心活動、燈光、布景等方麵,你寫的同樣很不錯。</p>
至少我是挑不出什麽大毛病的。</p>
不好的地方就出在台詞上麵,從第一集到第五集,至少有10處以上出現台詞前後不搭的情況。</p>
</p>
這方麵的短板,你以後可以在台詞上下一點功夫。</p>
當然這也可能是你一個北方春城人,不是特別熟悉京城講話方式的緣故。</p>
總之這台詞方麵還需要修改一下,別的地方問題不大。”</p>
“老師,您能幫忙給台詞修改一下嗎?”江河做出一副恍然受教的表情,開口向林紅同請教有缺點的台詞。</p>
而實際上這些地方完全是江河特意寫的前言不搭後語,目的自然是讓他這位班主任老師有更好的參與感。</p>
這才是拉進與班主任老師關係的關鍵。</p>
作為一個穿越者,讓江河老老實實的在學校上課,他肯定收不住那份心。</p>
想要不在學校的話,班主任這關就很重要了。</p>
林紅同拿起一旁的鋼筆,在第一集的一句話上畫了一道線。</p>
“比如這一句,這句台詞看上去完全可有可無,如果非要改的話兒化音應該更強一些。</p>
還有這句...”</p>
許是惜才又或者是見獵心喜,老師林紅同把劇本中台詞很差的地方一一指出來。</p>
還細心的給了江河修改看法,慢慢的江河彷佛是受到了巨大指點一般,也開始出言改進自己之前寫下的台詞。</p>
慢慢的林紅同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濃,欣慰於自己學生的快速成長。</p>
到了他這個年紀,雖然對自己表演天賦的被埋沒依舊有些耿耿於懷。</p>
但從業表演教學這麽多年,他也非常樂意見到自己的學生在他手下變得更加優秀。</p>
尤其是江河還是他自196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以來,少數比表麵看上去還要更加優秀的學生。</p>
“把劇本先放在這裏吧,有時間我會看一看的,然後我們再聊。”</p>
“好的林老師,麻煩您了。”</p>
見林紅同沒有直接察看的心思,江河一個學生自然不好多說。</p>
恭敬的把劇本放到報紙旁邊,就欲離開。</p>
“先等一下。”</p>
本來還不以為意的林紅同,看到本子上大大的渴望二字,以及那薄薄的幾張紙,連忙把江河叫住。</p>
“你這個劇本一共隻有這麽幾集嘛?”</p>
轉過頭來的江河連忙解釋說:“是這樣的,因為是第一次寫劇本,有些地方我不知道寫的好不好,趁著劇本還少想請老師您指正一下。”</p>
“長篇?”</p>
“預計50集左右。”</p>
一問一答之間林紅同慢慢翻開了劇本。</p>
“第一集</p>
京城街道開篇。</p>
第一場(幕),公交車,1969年秋,肖竹心...”</p>
僅僅看了二十多個字的開頭,林紅同直接被驚豔了一下。</p>
從這個劇本的開頭就能看得出來……很專業。</p>
這份專業要是在文學係的學生身上他還不會有這般驚豔的感覺。</p>
但是放到一個入學不過一個多月的表演係新生身上,那就不一樣了。</p>
“看來這個江河還真是做了功課,也下了苦功夫的。”</p>
一個開篇直接就讓林紅同原本對江河好高騖遠的印象改變了不少。</p>
作為老師喜歡天賦型學生不錯,同時他們對這種努力向上的學生同樣歡喜。</p>
“先坐,等我看看你這個劇本。”</p>
好家夥,這就直接有座位了。</p>
江河應了一聲,他也不客氣搬過一個木凳坐在了林紅同對麵。</p>
一字一句的認真讀下去,林紅同心中的驚訝更濃。</p>
他學生的這個劇本無論是對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的交代,還是對劇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體動作及內心活動的描述,都非常詳盡。</p>
而且對拍攝場景、氣氛的說明,以及對布景、燈光、音響效果等方麵的要求同樣一一寫了上去。</p>
這簡直就像是把影視劇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在了劇本上。</p>
一集看罷,林紅同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喝了一口茶水。</p>
對麵坐著的江河眼瞅著茶缸內茶水所剩不多,極有眼力見的起身拿起一旁的暖水瓶把搪瓷缸中水續滿。</p>
看著暖瓶裏麵熱水還有不少,江河心中略微覺得有些可惜。</p>
要是所剩不多的話,他倒是可以跑去打點熱水,也能顯得他會來事兒不是。</p>
5集的影視劇本,林紅同用了20分鍾左右將其全部看完。</p>
看完之後,林紅同身體向後仰了仰。</p>
望向江河的目光驚喜之中還帶著滿意,在那不易察覺的最深處甚至還有那麽一點懷疑。</p>
“劇本我看過了,指正等一下再說,先說說吧,你是怎麽想到這個劇本的?”</p>
江河直了直身體:“林老師,我寫這個劇本的靈感主要來自於《記者文摘》中一篇不到300字的新聞報道。</p>
大體就是一位女工拾到一個孩子,曆經千辛萬苦把孩子拉扯成人。</p>
然後我又結合六七十年代,加了一些東西進去。”</p>
林紅同聞言點了點頭,創作本就是靈光一閃,倒也說得通。</p>
可劇本中另一件事呢...</p>
“你在京城生活過?”</p>
江河搖搖頭,別說這才穿越過來不久。</p>
算上前世他在京城一共待過的時間都不超過三個月。</p>
林紅同繼續問道:“既然你沒在京城生活過,你怎麽會如此了解京城人的講話方式。”</p>
說完探究的眼神在江河臉上不斷掃視。</p>
“果然注意到了麽。”江河心中暗襯。</p>
對這個問題甚至一些其他問題,在江河送劇本來之前就已經打過腹稿的。</p>
所以他並不慌亂。</p>
伸手撓了撓頭,江河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應該是讀了王碩全集給我帶來的好處吧。”</p>
答桉堪稱完美。</p>
林紅同終於確定下來,這劇本還真就不是別人寫的,作者就是自己這個學生無疑。</p>
“那我說說我的看法吧,你這個劇本優劣參半。</p>
看了你的這個劇本,有些《難夫難妻》《姐妹花》《孤兒救祖記》這種影片的敘事傳統風格。</p>
都是通過在不斷變化的時代中所展現的家庭生活的平凡小事及主人公的成長故事,來展示不同時代的社會現狀和家庭倫理的變化。</p>
觀賞性很強。</p>
對劇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體動作及內心活動、燈光、布景等方麵,你寫的同樣很不錯。</p>
至少我是挑不出什麽大毛病的。</p>
不好的地方就出在台詞上麵,從第一集到第五集,至少有10處以上出現台詞前後不搭的情況。</p>
</p>
這方麵的短板,你以後可以在台詞上下一點功夫。</p>
當然這也可能是你一個北方春城人,不是特別熟悉京城講話方式的緣故。</p>
總之這台詞方麵還需要修改一下,別的地方問題不大。”</p>
“老師,您能幫忙給台詞修改一下嗎?”江河做出一副恍然受教的表情,開口向林紅同請教有缺點的台詞。</p>
而實際上這些地方完全是江河特意寫的前言不搭後語,目的自然是讓他這位班主任老師有更好的參與感。</p>
這才是拉進與班主任老師關係的關鍵。</p>
作為一個穿越者,讓江河老老實實的在學校上課,他肯定收不住那份心。</p>
想要不在學校的話,班主任這關就很重要了。</p>
林紅同拿起一旁的鋼筆,在第一集的一句話上畫了一道線。</p>
“比如這一句,這句台詞看上去完全可有可無,如果非要改的話兒化音應該更強一些。</p>
還有這句...”</p>
許是惜才又或者是見獵心喜,老師林紅同把劇本中台詞很差的地方一一指出來。</p>
還細心的給了江河修改看法,慢慢的江河彷佛是受到了巨大指點一般,也開始出言改進自己之前寫下的台詞。</p>
慢慢的林紅同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濃,欣慰於自己學生的快速成長。</p>
到了他這個年紀,雖然對自己表演天賦的被埋沒依舊有些耿耿於懷。</p>
但從業表演教學這麽多年,他也非常樂意見到自己的學生在他手下變得更加優秀。</p>
尤其是江河還是他自196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以來,少數比表麵看上去還要更加優秀的學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