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波折,祭壇終於搭好了,羅浩和一眾弟子忙的焦頭爛額,好在有齊雅一直在身邊幫助,才沒有感覺很累。
劍癡早早地將悲慈接了過來。悲慈大師已經休息飽滿,看著院落中高大壯觀的祭壇,頗為滿意。
悲慈今日正裝,一頂道士氈帽,中間插一玉簪,慈顏善目,道家服飾上紋有仙鶴八卦符文,舉手投足間仙氣飄飄。
真正好一個道家風範,不負仙師之名,有詩讚曰:吟依古柏天風斷,嘯近仙壇海月高。九轉丹成顏愈少,發勝純漆臉勝桃。
劍癡和齊宗主也早早來到祭壇下方,擺四方香案,焚三尺靈香,又是沐浴更衣,四方禱告仙靈,再拜五天諸神。
剛過正午,天色正好,一輪耀金白日懸掛當天,劍山周圍一片清明,正是做法的好時候。
悲慈手持拂塵,在祭壇之上念起咒語,呢喃如仙音,讓人心生虔誠意。
“去年今生過,無為有去處,劍山靈宗寶地,今日焚香沐浴,求問三清祖師……”
他一手持拂塵指路,一手拿鈴鐺聆聽仙音,試問玄天師的去留處。
“叮……”的聲音進入腦海,悲慈再一旋,腳踏三寸天方位,道袍飛揚,翩然若仙。
“前年今生過,無為有去處,玄天師孟青老爺子仙蹤,今日弟子焚香沐浴,求問三清祖師……”
念完再一旋,又是一陣叮鈴鈴的清脆鈴鐺聲,拂塵飛舞,腳步旋轉有學問,一踏天相問星辰,二踏白雲走四海,三踏祭壇印虔誠。
再一旋是道袍飛舞,求問三清。
“往年今生過,無為有去處,靈宗弟子上下虔誠問道,玄天師孟青仙蹤,三界紅塵皆有引,必有行蹤在人間,一問三清,二問三清,三問三清……”
這一陣鈴鐺聲亂,拂塵飛舞若有靈,是一次焚香盡。
腳立柱,單掌行禮謝三清,謝天相星辰,謝四方仙靈相告。
齊長風和羅浩登台。
“辛苦大師做法問路,可有結果,還望仙啟。”
“齊宗主客氣了,玄天師十年前已入相境,這方祭壇未能聆聽仙蹤,實屬抱歉的很。”
羅浩一陣驚訝,悲慈大師這法事做的有模有樣,連他都虔誠了幾分,對三清心生敬仰之情……
難不成隻是聊以慰藉?
“大師,是不是弟子們心不夠虔誠,要不再焚一次香,來試一次?”
悲慈手持拂塵掐訣,指尖有靈光,頭頂烏雲密布!
“不必了,是神靈警告,天魔誕生遮掩氣機,羅施主如果要推演玄天師去處,則需搭七方台,行諸天法,方有結果……”
“啊這……”羅浩一時語塞,不知什麽是七方台,諸天法。
從祭壇下來,齊雅準備了素餐,恭請悲慈食用。
“七方台,諸天分六界三道,天獨占一台為七方,需要輔助符文令牌,甘露等做法,問諸天六界……”悲慈解釋道。
天下之大,九州隻是一隅,如果連方向都沒有,實屬不知去何處尋一個人。
悲慈即如此說,觀其神色不像是作偽,羅浩便應允了下來。
隨意吃了點飯,便拉著阿大他們一起忙的熱火朝天。
“這七方台和祭壇一樣搭建,這裏正好是天方位,還要搭建六座,我們盡量在三天內完成。”
安排下去後,羅浩又親自取了錦盤,將自己的靈珠取了出來,呈給悲慈大師作為謝禮。
大師推辭道:“既無結果,便無需謝禮,待問得玄天師行蹤不遲。”
大師意甚明確,羅浩便不再堅持。
一直忙亂了三天時間,這三天裏劍宗倒安靜下來,讓羅浩心生不祥的預感,不知道他們在憋什麽壞,也沒有時間去查探。
好不容易七方台成,羅列在院落裏宏偉異常,雖然是趕製,細節處理也十分到位,處處彰顯著工匠智慧。
悲慈大師要了一碗清水,手畫三道九龍符文,俗稱九龍水。
用其淨手去塵,才擺香案。
香案前,齊長風,焦平年居首,羅浩居中,下方乃是韋信,阿大等一眾弟子。
一起焚香誠心禱告,香案上貢品琳琅滿目。
悲慈卻沒有急著登台,而是飛豪急書,黃紙紅文,乃是道家祭天符文七道。
分別在七方台焚盡,這才在天方位登台,行禱告禮,再問玄天師行蹤。
期間名目繁多,看得羅浩眼花繚亂,也難為大師年歲,依然記得清楚。
就是抄寫的經文,就讓人肅然起敬,前前後後一萬三千六百言,據說不能錯分毫,否則前功盡棄。
大師隻一遍便完成,行字工正如印製,是對神靈恭敬。
不止於此,焚完經文,祭壇上再行七方禱告,旋轉時道袍飛揚,鼓動如風,肅穆莊嚴時舞綽約。
手執桃木劍,化身幻影,不時在七方台四處穿插,鈴鐺結成片,隨風而響。
叮叮當當好不熱鬧,再看悲慈極擅舞,每個動作都堪稱道家典範。
眾弟子站在下首,隻看得心馳神往,清宇都差點跟著跳了起來。
被羅浩眼神嚴厲喝止,這焚香時要心思純淨,豈能如此荒誕?
這一次焚香剛要結束時,悲慈大師不知何時已經從祭壇上下來了。
手掐法訣,在香爐裏抓了一把熱灰,從指尖滑落。
香灰隨風而舞,四麵而去,卻無定向,悲慈大師麵甚焦急,手中法訣不斷變換,指飛如舞,隱隱有靈光生。
如此又是一炷香的時候,眾人跪地齊聲禱告,“靈宗上下虔誠詢問玄天師孟青老爺子去處。”
聲如洪鍾,夾雜著鈴鐺聲亂,突然一聲驚雷。
唬了齊長風一跳,悲慈猛然睜開眼,正自歎息,卻發現雲開天青。
雖是傍晚,四周卻明亮如白晝,風聲細微。
重執法訣,再拾香灰,從手中滑落,皆飄向東方位,此時才長舒一口氣。
拭去額頭汗珠,焚香謝七方台,五天諸神,謝各路神靈。
此時再風起,鈴鐺聲聲亂,羅浩拾起一把香灰,從指尖滑落向東方,才信了此間神靈。
悲慈詫異,手中法訣再起,眼中如有紫氣外溢,竟直接下跪大拜,“多謝上神守衛蒼生!”
羅浩亦隨拜。
晶晶走到唐三身邊,就在他身旁盤膝坐下,向他輕輕的點了點頭。
唐三雙眼微眯,身體緩緩飄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來。他深吸口氣,全身的氣息隨之鼓蕩起來。體內的九大血脈經過剛才這段時間的交融,已經徹底處於平衡狀態。自身開始飛速的升華。
額頭上,黃金三叉戟的光紋重新浮現出來,在這一刻,唐三的氣息開始蛻變。他的神識與黃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應著黃金三叉戟的氣息,雙眸開始變得越發明亮起來。
陣陣猶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動聲在他身邊響起,強烈的光芒開始迅速的升騰,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襯在他背後。唐三瞬間目光如電,向空中凝望。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頓時,”轟”的一聲巨響從天堂花上爆發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衝天而起,直衝雲霄。
不遠處的天狐大妖皇隻覺得一股驚天意誌爆發,整個地獄花園都劇烈的顫抖起來,花朵開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氣運,似乎都在朝著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劍癡早早地將悲慈接了過來。悲慈大師已經休息飽滿,看著院落中高大壯觀的祭壇,頗為滿意。
悲慈今日正裝,一頂道士氈帽,中間插一玉簪,慈顏善目,道家服飾上紋有仙鶴八卦符文,舉手投足間仙氣飄飄。
真正好一個道家風範,不負仙師之名,有詩讚曰:吟依古柏天風斷,嘯近仙壇海月高。九轉丹成顏愈少,發勝純漆臉勝桃。
劍癡和齊宗主也早早來到祭壇下方,擺四方香案,焚三尺靈香,又是沐浴更衣,四方禱告仙靈,再拜五天諸神。
剛過正午,天色正好,一輪耀金白日懸掛當天,劍山周圍一片清明,正是做法的好時候。
悲慈手持拂塵,在祭壇之上念起咒語,呢喃如仙音,讓人心生虔誠意。
“去年今生過,無為有去處,劍山靈宗寶地,今日焚香沐浴,求問三清祖師……”
他一手持拂塵指路,一手拿鈴鐺聆聽仙音,試問玄天師的去留處。
“叮……”的聲音進入腦海,悲慈再一旋,腳踏三寸天方位,道袍飛揚,翩然若仙。
“前年今生過,無為有去處,玄天師孟青老爺子仙蹤,今日弟子焚香沐浴,求問三清祖師……”
念完再一旋,又是一陣叮鈴鈴的清脆鈴鐺聲,拂塵飛舞,腳步旋轉有學問,一踏天相問星辰,二踏白雲走四海,三踏祭壇印虔誠。
再一旋是道袍飛舞,求問三清。
“往年今生過,無為有去處,靈宗弟子上下虔誠問道,玄天師孟青仙蹤,三界紅塵皆有引,必有行蹤在人間,一問三清,二問三清,三問三清……”
這一陣鈴鐺聲亂,拂塵飛舞若有靈,是一次焚香盡。
腳立柱,單掌行禮謝三清,謝天相星辰,謝四方仙靈相告。
齊長風和羅浩登台。
“辛苦大師做法問路,可有結果,還望仙啟。”
“齊宗主客氣了,玄天師十年前已入相境,這方祭壇未能聆聽仙蹤,實屬抱歉的很。”
羅浩一陣驚訝,悲慈大師這法事做的有模有樣,連他都虔誠了幾分,對三清心生敬仰之情……
難不成隻是聊以慰藉?
“大師,是不是弟子們心不夠虔誠,要不再焚一次香,來試一次?”
悲慈手持拂塵掐訣,指尖有靈光,頭頂烏雲密布!
“不必了,是神靈警告,天魔誕生遮掩氣機,羅施主如果要推演玄天師去處,則需搭七方台,行諸天法,方有結果……”
“啊這……”羅浩一時語塞,不知什麽是七方台,諸天法。
從祭壇下來,齊雅準備了素餐,恭請悲慈食用。
“七方台,諸天分六界三道,天獨占一台為七方,需要輔助符文令牌,甘露等做法,問諸天六界……”悲慈解釋道。
天下之大,九州隻是一隅,如果連方向都沒有,實屬不知去何處尋一個人。
悲慈即如此說,觀其神色不像是作偽,羅浩便應允了下來。
隨意吃了點飯,便拉著阿大他們一起忙的熱火朝天。
“這七方台和祭壇一樣搭建,這裏正好是天方位,還要搭建六座,我們盡量在三天內完成。”
安排下去後,羅浩又親自取了錦盤,將自己的靈珠取了出來,呈給悲慈大師作為謝禮。
大師推辭道:“既無結果,便無需謝禮,待問得玄天師行蹤不遲。”
大師意甚明確,羅浩便不再堅持。
一直忙亂了三天時間,這三天裏劍宗倒安靜下來,讓羅浩心生不祥的預感,不知道他們在憋什麽壞,也沒有時間去查探。
好不容易七方台成,羅列在院落裏宏偉異常,雖然是趕製,細節處理也十分到位,處處彰顯著工匠智慧。
悲慈大師要了一碗清水,手畫三道九龍符文,俗稱九龍水。
用其淨手去塵,才擺香案。
香案前,齊長風,焦平年居首,羅浩居中,下方乃是韋信,阿大等一眾弟子。
一起焚香誠心禱告,香案上貢品琳琅滿目。
悲慈卻沒有急著登台,而是飛豪急書,黃紙紅文,乃是道家祭天符文七道。
分別在七方台焚盡,這才在天方位登台,行禱告禮,再問玄天師行蹤。
期間名目繁多,看得羅浩眼花繚亂,也難為大師年歲,依然記得清楚。
就是抄寫的經文,就讓人肅然起敬,前前後後一萬三千六百言,據說不能錯分毫,否則前功盡棄。
大師隻一遍便完成,行字工正如印製,是對神靈恭敬。
不止於此,焚完經文,祭壇上再行七方禱告,旋轉時道袍飛揚,鼓動如風,肅穆莊嚴時舞綽約。
手執桃木劍,化身幻影,不時在七方台四處穿插,鈴鐺結成片,隨風而響。
叮叮當當好不熱鬧,再看悲慈極擅舞,每個動作都堪稱道家典範。
眾弟子站在下首,隻看得心馳神往,清宇都差點跟著跳了起來。
被羅浩眼神嚴厲喝止,這焚香時要心思純淨,豈能如此荒誕?
這一次焚香剛要結束時,悲慈大師不知何時已經從祭壇上下來了。
手掐法訣,在香爐裏抓了一把熱灰,從指尖滑落。
香灰隨風而舞,四麵而去,卻無定向,悲慈大師麵甚焦急,手中法訣不斷變換,指飛如舞,隱隱有靈光生。
如此又是一炷香的時候,眾人跪地齊聲禱告,“靈宗上下虔誠詢問玄天師孟青老爺子去處。”
聲如洪鍾,夾雜著鈴鐺聲亂,突然一聲驚雷。
唬了齊長風一跳,悲慈猛然睜開眼,正自歎息,卻發現雲開天青。
雖是傍晚,四周卻明亮如白晝,風聲細微。
重執法訣,再拾香灰,從手中滑落,皆飄向東方位,此時才長舒一口氣。
拭去額頭汗珠,焚香謝七方台,五天諸神,謝各路神靈。
此時再風起,鈴鐺聲聲亂,羅浩拾起一把香灰,從指尖滑落向東方,才信了此間神靈。
悲慈詫異,手中法訣再起,眼中如有紫氣外溢,竟直接下跪大拜,“多謝上神守衛蒼生!”
羅浩亦隨拜。
晶晶走到唐三身邊,就在他身旁盤膝坐下,向他輕輕的點了點頭。
唐三雙眼微眯,身體緩緩飄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來。他深吸口氣,全身的氣息隨之鼓蕩起來。體內的九大血脈經過剛才這段時間的交融,已經徹底處於平衡狀態。自身開始飛速的升華。
額頭上,黃金三叉戟的光紋重新浮現出來,在這一刻,唐三的氣息開始蛻變。他的神識與黃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應著黃金三叉戟的氣息,雙眸開始變得越發明亮起來。
陣陣猶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動聲在他身邊響起,強烈的光芒開始迅速的升騰,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襯在他背後。唐三瞬間目光如電,向空中凝望。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頓時,”轟”的一聲巨響從天堂花上爆發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衝天而起,直衝雲霄。
不遠處的天狐大妖皇隻覺得一股驚天意誌爆發,整個地獄花園都劇烈的顫抖起來,花朵開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氣運,似乎都在朝著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