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退守到草原的蒙元政權一樣,伯顏的偽軍也是西守東攻——偽軍這個稱號是蒙元政權率先叫出來的。當初得知伯顏重立幼兒皇帝趙?的消息時,蒙元高層皆憤怒驚諤卻又無可奈何,忽必烈更得氣得吐出一口老血。雖然伯顏仍聲稱奉忽必烈為正主,但誰都明白擁兵數十萬的他已然自立,趙宋皇室不過是他的傀儡而已。憤怒之下,病榻上的忽必烈稱這個政權為傀儡政權,其軍隊被稱為偽軍。與蒙元政權不約而同的是,霹靂軍也稱伯顏麾下的軍隊為偽軍。


    在荊湖南路,楊彪率播州軍第二山地師兵出沅州,順沅水而下,沿途部落山寨要麽遣使歸附,要麽在槍炮齊鳴後投降。其部遇到的第一個城池為辰州,此時已被偽軍李恆部占領,但隻有一千蒙古漢軍和三千新附軍駐守,他們眼見播州軍勢大,便棄城往沅水下遊逃去。播州第二師緊追不舍,卻在桃源被一支色目軍所阻。桃源是常德府的門戶,兩者之間不到百裏,而奪下常德府之後則可進抵洞庭湖,與嶽州的霹靂軍高達部取得聯係,進而控製整個荊湖南路的北部。張弘範率部投降霹靂軍後被派往洞庭湖,在清剿完敵人水師殘餘後,他已率軍溯沅水而上,但由於其部缺乏火器和攻城器械,隻得止步於常德下遊百裏處的龍陽城。


    守衛桃源城的色目軍是來自西域的迴紇人,他們雖然隻有三千人卻裝備精良,不僅有一千騎兵還有五百人的攻城部隊。在漢人工匠的協助下,他們仿製了數十門火炮,戰力在荊湖南路的偽軍中首屈一指。正因為如此,李恆才將其派駐桃源城。隻要上遊的桃源不失,便能拱衛常德府的安全。為了讓這支色目軍賣命,李恆讓其將領可以“便宜行事”,更是聲稱“如有所需,城中一切可盡取之”。有了李恆的命令迴紇軍更加有持無恐,他們將城中男丁編組,分批驅趕上牆充作炮火,又將年青女子搶入營中供士兵淫樂,還將全城房屋木材拆下構築防禦工事,以抵禦霹靂軍的火器。


    播州軍第二師威力最大的火器是10斤炮,因道路泥濘的原因還需半月才能運抵桃源。楊彪是個急性子,特別得知張弘範已率軍進抵龍陽城之後更是心急,剛到桃源便下令發動攻擊,卻遭到了嚴重的損失。播州軍的輕型火炮威力不俗,但四下亂飛的彈片卻無法對土木工事後的敵人造成殺傷,衝鋒的播州士兵先是遭到城頭火炮的轟擊,又被迴紇騎兵打開城門衝了一波。要不是機槍兇猛的火力,說不定還會被色目騎兵衝垮陣列。半柱香時間不到,攻打桃源城的前鋒營的死傷便超過了四百人,徹底喪失了戰鬥力。反觀敵人損失不到二百人——大都是被機槍掃落的騎兵。


    播州軍赫赫威名當然不僅是因為蠻勇,而是有勇有謀,遭到當頭一棒的楊彪變得冷靜起來。桃源城池堅固,敵人火炮居高臨下,數量也不在已方之下,如果一味強攻徒費彈藥不說,人員傷亡也會十分慘重。隻是他又不願意等10斤炮運來,況且即便運來也不一定能擊破敵人城防。躊躇間,他瞅見了營帳中的棺木,突然計上心頭。播州軍不懼生死十分勇悍,此次楊彪更是抬棺出征,以示自己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棺木既然能裝下一個人,裝下二三百斤炸藥也是綽綽有餘,且厚重結實能擋敵人的刀劈斧砍,密封後也能防水,能成為超大號的炸彈。


    夜深入靜時,十餘名敢死隊抬著棺木往桃源東門進發了。色目軍也知道播州軍可能會夜襲,也是衣不解甲在城牆值守。但城牆上火把光亮的距離有限,加上播州軍不斷炮擊騷擾,敢死隊員直抵達護城河邊才被敵人發現。城頭的火炮及遠不及近,迴紇軍隻得用弓箭往下射擊。由於夜色昏暗,燈火搖曳明滅,加之敢死隊員們都帶了木盾又有皮甲護體,故隻有兩三人中箭。其餘敢死隊員七手八腳將棺木推入護城河中,又洇過護城河將之停放在城門口,在點燃引信後,皆急急往迴退去。時值炎炎夏日,城牆周圍蚊蟲頗多。迴紇軍初以為城門口那忽明忽暗的火點是螢火蟲,並不以為意。有人拋下火把,借著亮光看到城門赫然橫臥著一具棺材,又聯想到剛才播州軍士兵的奪路狂奔,霎時明白了什麽。他們突然大叫起來,急急哭喊著往城樓下跑去。


    驚天爆炸轟然響起,一時間煙塵四起,土木橫飛,四處飛濺的火花隨即在城門樓附近引起了數處大火。借著硝煙和粉塵的掩護,早已準備好的播州軍士兵往桃源城衝去。城門樓此時已經倒塌,城門和吊橋也不知蹤影,附近城牆上不少迴紇兵被炸飛上了天,還有的在巨大的衝擊波之下五腑六髒出血,或當場斃命或躺在地上半死不活。城門樓右側的城牆被炸出一段數米的缺口,垮落的泥土將護城河填了個大半。此刻播州軍士兵正頂著牆頭敵人零星的火炮,源源不斷往缺口而來。巨大的爆炸之下,不少迴紇兵仍在慒逼中,隻有少量火炮調整了炮口,往播州軍射擊。


    四下燃燒的火光,雖然能讓迴紇炮手看到衝鋒的播州士兵,卻無讓火炮準確命中目標。炮兵是個技術活,要在倉促之間調整好仰角、裝藥量和引信時間,擊中移動中的目標也是不易,當他們終於構置好對準城牆缺口處的火力封鎖線時,大批的播州士兵已衝入城中奔上城牆,直撲炮位撲來。雖然比不得迴紇士兵體格高大,但播州兵士兵身形十分靈活,又有犀利火器,使得在白刃戰中占盡優勢,將東門的迴紇炮手盡數格殺。楊彪見敵人火炮啞火,急令全軍壓上,又派了人前去其餘各門伏擊逃敵。當播州軍完全占據東門城牆之時,城中其餘門的迴紇兵才急急趕到,卻被機槍、手雷的火力打了迴去。


    楊彪痛恨迴紇兵的殘暴,也痛心於播州軍士兵的損傷,故下令隻要敵人負隅頑抗一律格殺。眼見出城逃跑之人的皆死於播州兵的伏擊之下,迴紇兵不再逃跑,而是選擇死戰到底。霹靂軍有著充足的巷戰經驗,楊彪和麾下軍官也多在崇慶府的軍校學習過。眼見敵人不投降,播州士兵便以班排為單位,以手雷和輕機槍開道,逐巷逐屋進行清剿。迴紇軍雖然困獸猶鬥,無奈播州軍不管在火力還是人數上都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到天明之時,城中的三千迴紇兵大部分被殲滅,隻有六百餘人做了俘虜,另有二百餘騎經北門逃脫,往常德府方向而去。


    按照慣例,這些帶迴紇俘虜應被送到暗無天日的礦洞或苦寒的鮮卑利亞大陸腹地服苦役,可楊彪命令將他們送往後方之時,卻發現無人可送。原來由於痛恨敵人頑抗造成袍澤的死傷慘重,氣憤不過的播州兵已將迴紇俘虜殺了精光,他們實在不甘心這些惡貫滿盈之人僅是服苦役。楊彪對此無可奈何,隻是對帶頭的軍官罰了俸,降了職。一方麵這些士兵幹了他想幹的事,另一方麵播州兵也有不留俘虜的傳統,畢竟戰場是你死我活的事。不殺俘虜隻是霹靂軍的軍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之霹靂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靜的銀鬆森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靜的銀鬆森林並收藏南宋之霹靂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