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歐陽軒接見何老二等特戰士兵之時,霹靂軍高層內部掀起了一場爭論,焦點在於是否出兵,援助被蒙古大軍重重包圍,已陷入絕境的襄陽和樊城。就在前幾日,歐陽軒已分別得到“火狐”、總參情報人員及商業係統傳來的消息,稱襄陽前線越發危急,蒙古大軍已擊破樊城外廓,樊城必不可久守。樊城與襄陽為唇齒關係,樊城一失則襄陽孤木難撐。如若宋軍失守襄陽,必將導致整個防禦體係的崩潰,蒙軍也將按照劉整向忽必烈所建言的那樣“浮漢入江,直下臨安”,即由漢水進入長江,繞開重兵布防的兩淮戰場,直搗中樞。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劉整已為蒙軍編練了水手七萬,戰船五千餘艘的水軍。
支持出兵援救襄陽的包括總理餘柱、唐順、楊秀才在內的政府高層,軍方代表則有曹軒、石中樹等軍方高層。他們出兵的理由也十分充分:當前的局麵頗似東漢末年“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麵,蒙軍轄區橫跨萬裏,兵將武德充沛,且自古以來皆是北方壓製南方;臨安政權雖然腐敗,已是人心盡失,宋軍也戰力孱弱,但治下人口眾多物資豐富,血條厚又耐揍,可以充作霹靂軍的肉盾。隻有維持臨安政權不倒,借以消耗蒙軍,才能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抗蒙戰爭的勝利。參謀長曾勇也認為,漢中前往襄陽的道路不足千裏,雖道路崎嶇難行,但特種兵及山地輕裝部隊,仍可能克服困難增援襄陽前線。
董虎、昝萬壽、張玨等人則認為應按兵不動,坐等宋蒙兩軍惡鬥。董虎反對出兵襄陽,乃是從軍事戰術角度考慮。作為霹靂軍特種部隊的創始人和山地輕步兵的主官,他深知輕裝步兵的優點是機動靈活,從漢中翻山越嶺前往襄陽,道路雖然難以通過大軍,但通過數千輕裝步兵也是可行。但他更清楚輕裝步兵的短板,即缺乏攻堅能力也缺乏持久作戰能力。蒙軍為了圍死襄陽,采用了築堡鎖江戰略,在襄陽城周邊的山上構築了大量的堅城利堡,又用木柵欄及鐵鏈將流經襄陽的漢水及各條支流牢牢封堵。此去前路難行,別說不能攜帶火炮,即便要維持糧草運輸也是極難。派出精銳輕步兵前去,不僅奈何不了蒙軍的堅城利堡,反而會因糧草彈藥耗盡,戰力大減之下極易遭到蒙軍反噬。霹靂軍的戰力強,但對彈藥的依賴程度也很高,一旦缺乏彈藥,手中的火槍便成了燒火棍。
昝萬壽與張玨則是從政治角度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兩人皆曾為宋軍將官,深知臨安朝廷的腐敗與官場弊病。他們認為,霹靂軍此時出兵實為吃力不討好。據他們從臨安故舊得到的消息,執掌中樞的奸相賈似道並非不知襄陽的危局,他將一封封冒死送到臨安的救援信束之高閣,卻整日在西湖遊船上飲酒作樂,生活極其荒淫放蕩,甚至還派人四處搜尋有姿色的僧尼道姑供其淫樂。不僅如此,賈似道還嚴令人談論蒙軍圍攻襄陽之事,以粉飾太平。
忤逆賈似道意願者,下場悲慘。有一次,皇帝趙禥偶然從一名宮女口中得知襄陽被蒙軍圍困日久,形勢危殆,便詢問了賈似道幾句。深藏在深宮中尋歡作樂的趙禥雖然是低能兒,卻也知道襄陽事關趙氏江山的安危。賈似道聞聽此言心中暗怒,矢口否認襄陽有警,胡亂搪塞了皇帝之後,命人追查出了多嘴的宮女,並尋了借口將其縊死。有此前車之鑒,朝野上下更無人敢輕言襄陽之事。有少數良知官員和民間有識之士倒也不畏權勢大聲疾唿,卻無奈於賈似道黨羽遍布朝堂,以致言路堵塞。
除了主上昏庸權臣當道之外,也是因為臨安朝廷派係林立相互爭鬥,前線的宋軍將官不僅不同仇敵慨,甚至相互傾輒。襄陽危局肇始於呂文德收受蒙軍賄賂,襄陽將領貪圖互市貿易帶來的錢財,同意蒙軍以設置榷場名義紮下根來,更因宋軍將領將個人名利置於國家之上。名將高達屢立戰功並長期鎮守襄陽,襄陽的防禦體係便是其建立起來的,是率軍援助襄陽的最佳人選。隻不過襄陽守將呂文煥與高達素有矛盾,聽聞朝廷有意派其前來,便謊報戰功,聲稱大敗蒙軍,襄陽危局已經緩解,不必派兵前來。
隨著襄陽危局的日益加重,時任京湖製置使的李庭芝受命援助襄陽,其麾下有總領禁軍的副都指揮使範文虎。範文虎乃呂文德的女婿,是誌大才疏又嫉賢妒能之輩,他生怕李庭芝立下大功擋了他的升遷之路,故不僅對出兵命令陽奉陰違,甚至時時阻撓大軍行動,不僅貽誤了戰機,更是在戰事中率先逃跑,使得李庭芝孤軍奮戰,最終在蒙軍圍攻中大敗而迴。更令宋軍將士氣憤的是,此戰後範文虎並未受到任何懲處,反而因出兵之功,官階轉進了一級,皆因其為賈似道之心腹,頗為其重用。有小道消息稱,範文虎此番故意對李庭芝製肘,乃是賈似道授意。
曾浸淫臨安官場的昝萬壽張鈺二人深知,即便霹靂軍出兵襄陽得到臨安朝廷的許可,甚至是臨安朝廷請求霹靂軍出兵,也萬萬去不得。如果霹靂軍此時出兵襄陽,不僅不會得到宋軍的支持,還必然會被製肘為難,甚至會遭到來自後背的襲擊。說起來,宋軍不僅派係林立,不少軍將本就是招安的嘯聚山林的土匪,他們為了財物連自己的友軍都會襲擊。霹靂軍士兵的先進裝備,對於這些兵痞來說無異是巨大的金礦,如果能奪了過來作為投降蒙軍的投名狀,升官發財是少不了的。更何況,臨安政權之中不少人仇恨霹靂軍,偷襲霹靂軍甚至會得到不少朝堂大佬的暗中支持。
在千裏之外建昌府的段實,聽聞此場爭論,也給歐陽軒寫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對此事的看法。雖然他非霹靂軍核心高層,又地處偏僻的建昌府,掌握的信息遠不如其他高層,但不得不說的是作為大理皇族的後裔,段實看問題的眼光十分高遠,格局和視野都超過霹靂軍的許多高層。在他看來,以上爭論都著眼於操作層麵的問題,而非核心根本和長遠問題。段實認為,霹靂軍的崛起乃是大勢所趨,絕非三國爭霸,一統中原這麽簡單,而是要建立一個“民族、民權、民生”的新政權,這不僅是改朝換代,而是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段實也不同意出兵援助襄陽。在他看來,要建立一個新的時代,就要蕩滌一切舊有的、頑固的勢力,而腐朽沒落的臨安政權正是這樣的代表,它已經與蒙古政權一樣,成為套在各族百姓身上的枷鎖。雖然趙氏政權乃是從孤兒寡母中奪取,本身就得位不正,但畢竟統治了近三百年,已被民眾奉為正朔。段實知道,歐陽軒不願與趙氏政權交戰,一方麵是不願兄弟鬩牆,民族之間骨肉相殘,另一方麵也是要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以爭取人心。既然如此,不如靜觀襄陽戰事發展,如果武德充沛的蒙古人由此一鼓動而下,滅了臨安政權更好。
支持出兵援救襄陽的包括總理餘柱、唐順、楊秀才在內的政府高層,軍方代表則有曹軒、石中樹等軍方高層。他們出兵的理由也十分充分:當前的局麵頗似東漢末年“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麵,蒙軍轄區橫跨萬裏,兵將武德充沛,且自古以來皆是北方壓製南方;臨安政權雖然腐敗,已是人心盡失,宋軍也戰力孱弱,但治下人口眾多物資豐富,血條厚又耐揍,可以充作霹靂軍的肉盾。隻有維持臨安政權不倒,借以消耗蒙軍,才能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抗蒙戰爭的勝利。參謀長曾勇也認為,漢中前往襄陽的道路不足千裏,雖道路崎嶇難行,但特種兵及山地輕裝部隊,仍可能克服困難增援襄陽前線。
董虎、昝萬壽、張玨等人則認為應按兵不動,坐等宋蒙兩軍惡鬥。董虎反對出兵襄陽,乃是從軍事戰術角度考慮。作為霹靂軍特種部隊的創始人和山地輕步兵的主官,他深知輕裝步兵的優點是機動靈活,從漢中翻山越嶺前往襄陽,道路雖然難以通過大軍,但通過數千輕裝步兵也是可行。但他更清楚輕裝步兵的短板,即缺乏攻堅能力也缺乏持久作戰能力。蒙軍為了圍死襄陽,采用了築堡鎖江戰略,在襄陽城周邊的山上構築了大量的堅城利堡,又用木柵欄及鐵鏈將流經襄陽的漢水及各條支流牢牢封堵。此去前路難行,別說不能攜帶火炮,即便要維持糧草運輸也是極難。派出精銳輕步兵前去,不僅奈何不了蒙軍的堅城利堡,反而會因糧草彈藥耗盡,戰力大減之下極易遭到蒙軍反噬。霹靂軍的戰力強,但對彈藥的依賴程度也很高,一旦缺乏彈藥,手中的火槍便成了燒火棍。
昝萬壽與張玨則是從政治角度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兩人皆曾為宋軍將官,深知臨安朝廷的腐敗與官場弊病。他們認為,霹靂軍此時出兵實為吃力不討好。據他們從臨安故舊得到的消息,執掌中樞的奸相賈似道並非不知襄陽的危局,他將一封封冒死送到臨安的救援信束之高閣,卻整日在西湖遊船上飲酒作樂,生活極其荒淫放蕩,甚至還派人四處搜尋有姿色的僧尼道姑供其淫樂。不僅如此,賈似道還嚴令人談論蒙軍圍攻襄陽之事,以粉飾太平。
忤逆賈似道意願者,下場悲慘。有一次,皇帝趙禥偶然從一名宮女口中得知襄陽被蒙軍圍困日久,形勢危殆,便詢問了賈似道幾句。深藏在深宮中尋歡作樂的趙禥雖然是低能兒,卻也知道襄陽事關趙氏江山的安危。賈似道聞聽此言心中暗怒,矢口否認襄陽有警,胡亂搪塞了皇帝之後,命人追查出了多嘴的宮女,並尋了借口將其縊死。有此前車之鑒,朝野上下更無人敢輕言襄陽之事。有少數良知官員和民間有識之士倒也不畏權勢大聲疾唿,卻無奈於賈似道黨羽遍布朝堂,以致言路堵塞。
除了主上昏庸權臣當道之外,也是因為臨安朝廷派係林立相互爭鬥,前線的宋軍將官不僅不同仇敵慨,甚至相互傾輒。襄陽危局肇始於呂文德收受蒙軍賄賂,襄陽將領貪圖互市貿易帶來的錢財,同意蒙軍以設置榷場名義紮下根來,更因宋軍將領將個人名利置於國家之上。名將高達屢立戰功並長期鎮守襄陽,襄陽的防禦體係便是其建立起來的,是率軍援助襄陽的最佳人選。隻不過襄陽守將呂文煥與高達素有矛盾,聽聞朝廷有意派其前來,便謊報戰功,聲稱大敗蒙軍,襄陽危局已經緩解,不必派兵前來。
隨著襄陽危局的日益加重,時任京湖製置使的李庭芝受命援助襄陽,其麾下有總領禁軍的副都指揮使範文虎。範文虎乃呂文德的女婿,是誌大才疏又嫉賢妒能之輩,他生怕李庭芝立下大功擋了他的升遷之路,故不僅對出兵命令陽奉陰違,甚至時時阻撓大軍行動,不僅貽誤了戰機,更是在戰事中率先逃跑,使得李庭芝孤軍奮戰,最終在蒙軍圍攻中大敗而迴。更令宋軍將士氣憤的是,此戰後範文虎並未受到任何懲處,反而因出兵之功,官階轉進了一級,皆因其為賈似道之心腹,頗為其重用。有小道消息稱,範文虎此番故意對李庭芝製肘,乃是賈似道授意。
曾浸淫臨安官場的昝萬壽張鈺二人深知,即便霹靂軍出兵襄陽得到臨安朝廷的許可,甚至是臨安朝廷請求霹靂軍出兵,也萬萬去不得。如果霹靂軍此時出兵襄陽,不僅不會得到宋軍的支持,還必然會被製肘為難,甚至會遭到來自後背的襲擊。說起來,宋軍不僅派係林立,不少軍將本就是招安的嘯聚山林的土匪,他們為了財物連自己的友軍都會襲擊。霹靂軍士兵的先進裝備,對於這些兵痞來說無異是巨大的金礦,如果能奪了過來作為投降蒙軍的投名狀,升官發財是少不了的。更何況,臨安政權之中不少人仇恨霹靂軍,偷襲霹靂軍甚至會得到不少朝堂大佬的暗中支持。
在千裏之外建昌府的段實,聽聞此場爭論,也給歐陽軒寫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對此事的看法。雖然他非霹靂軍核心高層,又地處偏僻的建昌府,掌握的信息遠不如其他高層,但不得不說的是作為大理皇族的後裔,段實看問題的眼光十分高遠,格局和視野都超過霹靂軍的許多高層。在他看來,以上爭論都著眼於操作層麵的問題,而非核心根本和長遠問題。段實認為,霹靂軍的崛起乃是大勢所趨,絕非三國爭霸,一統中原這麽簡單,而是要建立一個“民族、民權、民生”的新政權,這不僅是改朝換代,而是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段實也不同意出兵援助襄陽。在他看來,要建立一個新的時代,就要蕩滌一切舊有的、頑固的勢力,而腐朽沒落的臨安政權正是這樣的代表,它已經與蒙古政權一樣,成為套在各族百姓身上的枷鎖。雖然趙氏政權乃是從孤兒寡母中奪取,本身就得位不正,但畢竟統治了近三百年,已被民眾奉為正朔。段實知道,歐陽軒不願與趙氏政權交戰,一方麵是不願兄弟鬩牆,民族之間骨肉相殘,另一方麵也是要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以爭取人心。既然如此,不如靜觀襄陽戰事發展,如果武德充沛的蒙古人由此一鼓動而下,滅了臨安政權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