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場爭奪戰中,這個王朝是否還能夠存在,他更無法的得知。隻要即墨這個姓還是墨國的國姓,那他便此生無憂,可若是不再是即墨這個姓,他根本就不會有存在的可能。


    沒有人會願意留下前朝的血脈等著他來複仇,即便他不會複仇。所以,他隻能參與,牢牢的守護著即墨這個姓氏。


    翌日。


    數道聖旨發到了那幾名不幸身隕在金鑾殿之上的官員府中。


    聖旨內容也是大同小異,無非就是讓諸位家眷安下心,再賞點金銀以示慰問,最後再為死者加封個名號。


    這人都該死的死了,要什麽好聽的名頭也不過是一點虛名罷了。


    如此一來,這死去的數人生前所處的職位也空了下來。按理說本該由其子孫後輩接替的職位卻並沒有即使上位。


    因為京都之中忽然傳來了一些流言蜚語,像什麽劉家的繼承人被百姓傳出來貪汙受賄,買兇殺人之罪名。


    再有就是像什麽鄭家的大少爺強搶民女未遂還殺了人,更甚至與自己弟媳有私。


    至於剩下的幾位這傳出來的名聲也好不到哪裏去,整個京都的茶肆裏,酒館中,賭坊內,青樓上下,毫無例外的都在流傳著這些信息。沒有人知道它到底是怎麽傳出來的,更不知道它是誰傳出來的。


    唯一知道的就是,它就是忽然一夜就傳了出來,毫無聲息的就傳遍了整個京都。待所有人察覺時,卻也無力阻止,殺人滅口之話說的容易,可這京都之中數萬的百姓又豈是他們能殺得完的?更何況他們的主子並不是好相與的。


    而這流言不僅僅限於那些不慎死了家人的府邸,更甚者牽連到了其他的官員,雖不是明麵上指名道姓的說出來,但卻也算是意有所指。一時間整個京都也算是人人自危,生怕那些嘴碎的百姓把話頭扯到了自己身上。[.超多好看小說]


    如此一來,幾位死了掌權人的府邸裏本該是一片傷痛,卻因為這樣的流言而人心惶惶。這不似以往,掌權的死了,下一任便接替了過去,可如今他們怎麽會想的到這一切來的這麽突然。


    一切還沒來的了接待,就已經身首異處。又加上不知從哪冒出來的言論讓他們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流言雖是流言,雖不能真刀真槍的殺得了人,卻的的確確逼死的了人,如此,任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再者說,這流言說起來是流言,可這其中到底是真是假,這些深陷其中的人最清楚不過。


    不做虧心事,自然也不會怕鬼敲門。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這一切真假,自會有人評判。而他們隻作壁上觀。


    京都之中,蜚語聲不斷,自然會傳到即墨軒轅的耳中,他雖閉塞,卻不至於混聽到了不知任何消息的程度。尤其,他還有著暗衛這一說。


    聽得這樣的傳言,表麵上還是安慰著朝臣,安慰著家眷,可這心底肯定是藏了猜疑。雖說三人成虎,可卻也不至於沒有一點根據的就傳起來,是以,那些準備接任的下一朝官員,也因此受累。


    要接替,可以,不過得等段時間。待這流言平息,查清楚了以後再說。不然要是真像百姓們傳出來的那樣,一個二個身上都是背了數條人命,做了無數齷齪事的話,誰還能用?!


    真當墨國的臣子就該是一幫烏合之眾?!


    正好,這各位主家之人不是不幸身隕了嗎。既然如此,趁著他們查明真相的時間裏就老老實實的守幾年的孝道好了。


    這做後輩的本就該為父輩守孝三年不是嗎?這麽多年以來,這個習俗總會因著種種原因擱淺,如今正好有機會,那就去實現不是最好不過的麽!


    至於這新的接替人選,就有他這個做主子的來任派好了。[.超多好看小說]正好省了一些麻煩事。


    待所有事情查明真偽後,在給你安排個職位便是。至於你能不能安然的由流言中脫身,或者說脫身以後能否再接替一個不錯的職位,這可就不在他的預料之中了。全得憑運氣了。


    這樣幾道聖旨下了下去,再配合上京都之中流傳甚廣的言論,任他們再不滿,或者說再想趁機提出要求的想法也沒了,讓他們根本就不敢輕舉妄動,他們可不想讓人抓到了把柄,落得個全府俱滅的下場。


    無異議?!


    甚好!即墨軒轅聽著暗衛傳來的消息,點點頭,流露出滿意。他本以為他這幾道聖旨下了下去,就算不讓讓他們不滿,也會讓他們趁機提出諸多要求。卻不曾想過流傳於整個京都百姓口中的言論讓他們沒有輕舉妄動的資本。


    這流傳出來的話語,自然也不會就此讓他忽視,不查?怎麽可能!不僅查,還要徹查!


    既然涉事的是三方敵對勢力,那正好。他就讓你們彼此相互查,他還就不相信三方的勢力能夠包庇對方的勢力?!


    他們狗咬狗的把戲他暫且可以放著,他還要計劃中,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棋。對於這種結局即墨軒轅還是很詫異的,他沒有想到離憂竟然如此迅速的將流言散布到百姓的口中,一夜之間人盡皆知。


    不出意外,這件事絕對有離憂的參與。雖然他不知道他是怎麽做到的。


    既然百官沒了心力來阻止他,那麽也就自然不會妨礙到他的計劃了。那好,如今官員正缺,新任的官員也無法到位,那便是他這個主子安排。


    又是幾道聖旨下去,這一次卻是加封官職。對象也迥然不同。


    “詔曰:葉府葉少將軍葉凡領兵救圍有功,且屢建奇功,為墨國爭得無上榮譽,更是在金鑾殿危機中挺身而出,救駕有功,加封一品侯。”


    “詔曰:文錦都統朝堂之上救駕及時,護駕有功,加封統兵大都督。”


    “詔曰:周傳小將以八千士兵智取攻破離國錦澗城,而後更是身先士卒,殺敵數千,封為從三品驍衛大將軍。”


    “詔曰:李健以普通士卒,先後兩次曆險,破除戰船之謎,及遂林城之破城之法,封為正四品雲麾將軍。”


    “詔曰:……”


    數道聖旨接連而下,讓百官徹底懵了,他們何曾想過,這場加封之事竟來的這般快,讓他們根本就來不及反擊。


    再迴頭想想,如果他們再看不出這是一場專門為他們設下的殺局,可當真就是罔在這朝堂之上混跡數十年。


    可惜即便現在已經發覺,卻也無力迴天,輸了便就是輸了。


    死去的五名官員有三名無武官,而這次上任卻遠遠不止三位武將。甚至遠遠超過以往的武官數量。


    至於剩下的兩名文官的職位,自然也會就此讓它空著。


    又是兩道聖旨。


    “旨曰:容玄月,段南瑾二人才華橫溢,有經緯之才,又有京都三公子之人的名號,乃眾望所歸,今特下旨加封。


    容玄月封為正四品尚書左丞,段南瑾正三品尚書右丞,擇日上任,欽此!”


    又恍若兩道驚雷,炸在他們心頭。容雲月,段南瑾這二人,京都誰不知,明明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卻偏偏不愛權勢,一柄玉扇,一支長蕭走江湖。任他們再怎麽請求,也隻說誌不在朝堂。


    可如今,如今算什麽!這兩個人明明是該在外羈旅,這朝堂之事又怎麽會與他們牽扯上關係!


    容玄月說起來是墨國容郡王的嫡子,可奈何親母早死,容郡王在其母屍骨未寒六日便又娶了現任郡王妃。


    是以,因著這個原因,父子倆的關係並不融洽,而之後容玄月更是跟著段南瑾遊走江湖,雖有京都三公子之稱,人卻是在江湖之遠。


    數年來竟不曾與京都有任何的聯係,而如今卻突然出現在他們的耳畔,他們如何不震驚。


    連自己老子都不會聯係的人,又怎會與他人聯係?!可如今?!如今算什麽!


    這道聖旨當著眾臣,當著天下宣布後的第九日。段南瑾,容玄月二人,踏馬而歸,其風姿讓無數京都少女傾心不已。


    不曾耽擱,領了聖旨,便到了金鑾殿領旨謝恩。眾臣瞧著他們二人謝恩的模樣,何曾流露出絲毫的不滿,其神態更像是本該如此的感覺。這更是讓他們心中一涼。


    一切都是設計好了的,甚至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上位者已經布好了每一步棋,隻等著大殺四方。


    不滿,憤懣,定然是有的,誰願意掌握在自己手中數十年的東西就這般輕易的拱手讓人,不甘心,怎會甘心!


    可不甘心又能怎麽樣,這盤局下的太過於縝密,讓他們根本無從下手。


    想動不敢動。因為在宣布提升新任官員的前一日,也就是即墨離憂迴歸的第三日晚,三方勢力的官員,各收到了一份宗卷,卷上內容其實也很簡單。


    無非就是把這麽多年以來,自己府上事無大小,一一巨細的陳述了一遍,甚至是幾時出的恭,又是何時用的飯,又有幾人陪飯。如此大小事情一一記在在冊。


    更不用說一些大事,還有些隱秘事件。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子一世逍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墨未央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墨未央軒並收藏公子一世逍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