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絕對輪迴(預告)
綁定氣運:我在輪迴遊戲不死不滅 作者:雨下凡人.CS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洛凡睜開眼,映入眼簾的是景天和唐雪見的臉龐。
“洛道長,你醒了?”
······
近期會正常進入輪迴之境劇情。
184年2月——黃巾起義;
10月——張角病死;
187年——曹操任東郡太守;
189年9月——董卓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九歲的陳留王劉協為帝(漢獻帝);
12月——曹操號召各鎮諸侯共起討伐董卓;
190年1月——各路諸侯起兵反董卓,組成反董卓聯盟軍,董卓令李儒毒死了15歲的弘農王(少帝)
2月——董卓焚燒洛陽,遷都長安,洛陽古都殘破;公孫度自立為遼東侯;
191年——孫堅破董卓,斬華雄;
袁紹奪州牧韓馥的冀州,自領冀州牧;
192年4月——王允設連環計,呂布殺死董卓;
6月——李傕、郭汜圍長安,殺王允,敗呂布;
曹操擊敗青州黃巾軍,收編為“青州兵”,實力得以壯大;
孫堅攻擊劉表,戰死;
193年——曹操東征徐州,大敗陶謙;
194年——呂布攻擊曹操,陶謙病亡,劉備領徐州牧;
195年10月——曹操領兗州牧;孫策攻打江東大敗劉繇;李傕、郭汜爭奪獻帝;
196年7月——獻帝在楊奉等人護送下,迴長安;呂布占徐州,劉備投曹操;曹操始興屯田,將獻帝迎接到許都;
197年——袁術在壽春稱帝;曹操討伐張繡,失敗;袁紹占領冀、幽、青、並四州;
198年9月——呂布攻打劉備,破小沛;
12月——曹操擒殺呂布;周瑜同小喬成親;
199年11月——張繡投降曹操;董承與王子服等密除曹操;孫策襲取廬江,敗劉勳;劉備討伐袁術,袁術病死;
200年——曹操誅殺董承一夥;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位;陳琳撰寫討曹檄文,官渡之戰開始;
10月——曹操偷襲烏巢;
201年——曹操敗袁紹於倉亭;
劉備投奔劉表;
202年5月——袁紹病死;
203年——孫權討伐黃祖;
204年——曹操平定冀州;
遼東公孫度死,子公孫康繼位;
205年——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曹操平定並州;
207年8月——曹操大破烏桓,水平袁氏殘餘勢力,統一了北方;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
曹操從南匈奴贖迴蔡文姬;
208年6月——曹操封為漢丞相;
7月——曹操南征劉表;
8月——劉表病死;曹操殺孔融;
9月——劉琮投降曹操;
11月——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打敗;
209年10月——劉備與孫權之妹成親;
210年——曹操建成銅雀台;周瑜亡;
211年——曹操攻破馬超;
劉備入川;
212年10月——曹操南下進攻濡須口;
劉備駐紮霞萌關;
孫權移治秣陵,改名建業;
213年5月——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
214年5月——孫權攻破宛城;
7月——孫權進攻合肥,被張遼擊敗
10月——獻帝、伏後與國丈伏完密謀除曹操,事泄,曹操誅殺眾人;
劉璋投降劉備,劉備自領益州牧;
215年7月——曹操征張魯;
11月——張魯降曹操;逍遙津之戰;曹操在濡須打敗孫權;
216年——曹操稱魏王;
217年2月——曹操進攻濡須口,孫權敗;
218年——曹彰大破烏桓軍,鮮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7月——劉備進位漢中王;關羽水淹七軍;
10月——關羽失荊州,被孫權殺害;
220年1月曹操病亡。
220年10月曹丕稱帝,建魏國。
221年4月劉備稱帝。
劉備伐吳。張飛遇害。
222年孫權稱吳王。
彝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大敗劉備。
223年4月劉備死於白帝城,劉禪繼帝位。
223年8月曹丕五路伐蜀。
蜀吳重修和好。
雍闓叛亂。
225年諸葛亮南征。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平定蜀國南方。
226年曹丕病亡,曹睿繼位。
226年12月曹睿封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
孫權圍攻江夏,兵敗。
227年諸葛亮上書北伐。
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薑維降蜀。
馬謖失街亭。
周魴詐降誘曹魏攻吳,陸遜大敗曹休。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孫權稱帝。
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吳派衛溫、諸葛直航海到夷洲。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諸葛亮六出祁山。
234年8月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
吳大舉攻魏合肥。
235年1月曹睿封司馬懿為太傅。
馬鈞製造司南車和水轉百戲。
237年遼東公孫淵自立為燕王。
238年司馬懿平遼東,殺公孫淵。
日本邪馬台女王卑彌唿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彌唿為“親魏倭王”。
239年1月曹睿亡,曹芳繼位。
240年蜀將張嶷平定蠻族之亂。
241年魏國在淮河興修水利。
242年孫權派軍攻打海南島。
244年曹爽派兵攻打蜀漢不利,傷亡慘重。
245年吳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爭權,陸遜因受牽連,憂憤而死。
246年毌丘儉兩度攻破高句麗。
247年蜀薑維出隴右攻魏,接應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司馬懿封為丞相。
249年1月司馬懿殺曹爽一夥。
夏侯霸降蜀。薑維伐魏。
250年孫權廢太子孫和為庶人,賜魯王孫霸死,立孫亮為太子。
薑維攻魏西平失敗。
251年魏國太尉王淩陰謀叛變,被司馬懿平定。
251年7月司馬懿亡。
252年司馬懿長子司馬師為大將軍。
孫權亡,孫亮繼位。
司馬昭攻吳,失敗。
253年諸葛恪進攻魏國,無功而返。
薑維攻魏狄道失敗。
吳孫峻誅殺諸葛恪。
254年9月司馬師廢曹芳。
254年10月曹髦繼位。
吳孫英謀殺孫峻未果。
255年鎮東將軍毌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討伐司馬師。
司馬師亡。司馬昭為大將軍。
薑維攻魏狄道,先勝後敗。
256年4月司馬昭討伐諸葛誕。
薑維伐魏被鄧艾擊敗。
吳孫峻死,弟孫琳專吳政。孫綝殺死滕胤等人。
257年魏諸葛誕與孫吳聯合起兵反魏。
薑維出駱穀攻魏失敗。
258年魏軍攻破壽春,斬諸葛誕。
孫綝廢吳帝孫亮為會稽王,立琅琊王孫休為帝。
孫休與丁奉設計殺死孫綝。
260年5月賈充、成濟殺死曹髦。
260年6月曹奐繼位。
262年10月薑維攻魏,被鄧艾擊敗,退屯遝中。
263年司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鍾會和薑維密謀失敗被殺。
司馬昭稱晉王。
孫休亡,孫皓繼位。
265年司馬昭亡,其子司馬炎繼任晉王。
265年12月司馬炎廢曹奐為陳留王,自稱晉武帝,建立西晉,魏亡。
271年吳孫皓出兵攻晉,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司馬炎派楊肇、羊祜等率軍支持戰略要地西陵。
陸抗大敗楊肇,殺步闡。
277年晉文鴦擊破鮮卑族。
278年羊祜死、杜預駐紮襄陽。
279年西晉出動六路兵馬攻打吳國。
280年西晉消滅吳國,吳帝孫皓投降,吳亡。
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袁紹遂糾集後將軍袁術、典軍校尉曹操以及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濟北相鮑信等,組成關東軍,討伐董卓。董卓在關東軍的強大壓力下,挾獻帝由洛陽遷居長安,後被司徒王允和部將呂布合謀殺死。董卓部將李催、郭汜又殺王允,逼走呂布,關中大亂。
董卓西逃後,關東軍也隨之瓦解,各割據勢力又展開了相互廝殺,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至此拉開。
官渡之戰關東軍瓦解以後,盟主袁紹利用自己的優越地位,相繼從韓馥和公孫瓚等人手中奪取了冀、幽、青等州之地,遂成為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關東軍成員曹操也在董卓西遷後,大肆在中原地區擴張勢力。
·············
他先被兗州地方官迎為兗州牧,不久又收編了青州黃巾軍30餘萬,勢力大振。建安元年(196年),又迎漢獻帝都許昌,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有利地位。兩年以後,又相繼攻殺了呂布,逼降了張繡,勢力擴大到了徐州和南陽一帶,成為和袁紹足以抗衡的力量。
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袁紹率十萬大軍南下,向曹操發動突然進攻,並迅速攻占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進圍白馬(今河南渭縣東)。曹操用聲東擊西策略,解白馬之圍,並陣斬袁軍將領顏良、文醜,退守官渡(今河南中牟)。接著,袁軍主力亦抵達官渡,兩軍相持達半年之久。後袁紹的謀士許攸因進諫受阻,憤而降曹,並暴露了袁紹在烏巢(今河南延津東南)的儲糧據點。
··············
曹操當即率兵五千,假扮袁軍,焚燒了袁軍的烏巢萬餘石儲糧,使袁軍軍心動搖。大將張郃率部在前線倒戈,袁軍全線崩潰。曹操乘機麾軍進攻,殲滅袁軍7萬餘人,袁紹僅率800餘騎,逃迴河北。官渡之戰即以曹操的勝利和袁紹的失敗而宣告結束。
曹操不但擁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地位,而且他本人也具有非凡的政治才能;他任人唯賢,其部下謀士武將多為“效實之士”;又寬宏大量,能虛心接受部下建議,故內部精誠團結,將帥用命。曹操又處事果斷,“用兵如神”,長於應變,他極高的軍事才能在官渡之戰中得到了充分發揮。
············
而袁紹雖兵力眾多,但他卻自恃門第高貴,放縱豪強兼並,境內百姓不附,可謂失道寡助,故兵雖多而內部不合,離心離德。加之他又任人唯親,剛愎自用,心胸狹窄,又“不知兵要”、“軍令不立”。故在政治和軍事等方麵與曹操相比,都處於劣勢。因此說,曹操在官渡之戰中能夠以少勝多,打敗袁紹,就不純屬偶然,而有一定的必然性。
官渡戰後第二年,袁紹憂憤而死,其子袁譚、袁尚又相互爭立,發生火並。曹操乘機先後攻占鄴城,殺袁譚和並州刺史高幹,驅逐袁尚,占據了幽、冀、青、並四州之地。後又大破烏桓和袁氏聯軍,收降烏桓和漢人20餘萬口,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地區。
赤壁之戰曹操統一北方以後,想乘勝向南擴張,一舉消滅割據荊州的劉表和割據江東的孫權,進而統一全國,遂於建安十三年(208年)親率20萬,號稱80萬大軍向荊州挺進。這時,荊州牧劉表新逝,繼領荊州牧的劉表次子劉琮懾於曹操的強大兵力,遣使投降。隻有被出任江夏太守的劉表長子劉琦和北駐樊城的劉表部將劉備堅持抗曹。
劉備是涿縣(今屬河北)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屬漢朝遠支宗室。曾因鎮壓黃巾起義之功,擔任過縣丞、縣尉之職。在後來的軍閥混戰中,亦擁有部分武裝力量。但因實力微弱,隻能依靠強大的軍閥,故一直沒有固定地盤。
··················
官渡戰後他投靠了劉表,被派駐新野,後移駐樊城。他在樊城一麵招兵買馬、訓練士卒,一麵又搜尋人才,積極壯大自己力量。他曾三顧茅廬,將隱居隆中(今湖北襄樊西)的諸葛亮請出山,作為自己的幕僚,並訪以政事,終於結為莫逆之交。
占據江東的孫權是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孫堅次子。孫堅曾因鎮壓黃巾起義之功,升任長沙太守。在軍閥混戰中追隨袁術,後被劉表的部將黃祖所殺。長子孫策代領部曲,始向江東發展。孫策死後,孫權襲領舊部,經過苦心經營,勢力漸強。
當劉備聽說曹操率軍經樊城向江陵進發的消息後,因兵力單薄,遂向南撤退。行至長阪(今湖北當陽境內)被曹軍擊潰,使折而向東,在樊口(今湖北鄂城西北)與劉琦會合。為了聯合江東勢力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會見孫權。
孫權接到曹操在江陵給他的關於要‘會獵於吳‘的書信後,當即召集部下商議。但部下中的主降派和主戰派卻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孫權雖力主抵抗,但由於受到投降派的壓力,很難決斷。
··············
諸葛亮抵達江東後,孫權始堅定了抗曹決心,並很快組成了孫劉聯軍,以江東周瑜為統帥。曹操率部東進,在赤壁與聯軍遭遇,初戰失利,便把軍隊撤迴長江北岸的烏林,又將船艦首尾用鐵鏈相連,欲使北方的曹軍將士適應水上生活。
··············
周瑜指示部將黃蓋向曹操詐降,曹操當即應允。於是黃蓋遂率領載有膏油幹柴的數十艘蒙衝鬥艦,向曹營駛來。時東南風勁吹,船行迅疾,快要接近曹軍船艦時,黃蓋令部眾放起火來,蒙衝鬥艦猶如火龍直衝曹營。
················
曹軍首尾相連的船艦當即著火,並引燃了烏林營壘。曹軍大亂,人馬被燒和溺死者甚眾。周瑜又指揮聯軍水陸並進,乘勝追擊,曹操慌忙率殘部逃迴江陵。
晶晶走到唐三身邊,就在他身旁盤膝坐下,向他輕輕的點了點頭。
唐三雙眼微眯,身體緩緩飄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來。他深吸口氣,全身的氣息隨之鼓蕩起來。體內的九大血脈經過剛才這段時間的交融,已經徹底處於平衡狀態。自身開始飛速的升華。
額頭上,黃金三叉戟的光紋重新浮現出來,在這一刻,唐三的氣息開始蛻變。他的神識與黃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應著黃金三叉戟的氣息,雙眸開始變得越發明亮起來。
陣陣猶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動聲在他身邊響起,強烈的光芒開始迅速的升騰,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襯在他背後。唐三瞬間目光如電,向空中凝望。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頓時,”轟”的一聲巨響從天堂花上爆發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衝天而起,直衝雲霄。
不遠處的天狐大妖皇隻覺得一股驚天意誌爆發,整個地獄花園都劇烈的顫抖起來,花朵開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氣運,似乎都在朝著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洛道長,你醒了?”
······
近期會正常進入輪迴之境劇情。
184年2月——黃巾起義;
10月——張角病死;
187年——曹操任東郡太守;
189年9月——董卓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九歲的陳留王劉協為帝(漢獻帝);
12月——曹操號召各鎮諸侯共起討伐董卓;
190年1月——各路諸侯起兵反董卓,組成反董卓聯盟軍,董卓令李儒毒死了15歲的弘農王(少帝)
2月——董卓焚燒洛陽,遷都長安,洛陽古都殘破;公孫度自立為遼東侯;
191年——孫堅破董卓,斬華雄;
袁紹奪州牧韓馥的冀州,自領冀州牧;
192年4月——王允設連環計,呂布殺死董卓;
6月——李傕、郭汜圍長安,殺王允,敗呂布;
曹操擊敗青州黃巾軍,收編為“青州兵”,實力得以壯大;
孫堅攻擊劉表,戰死;
193年——曹操東征徐州,大敗陶謙;
194年——呂布攻擊曹操,陶謙病亡,劉備領徐州牧;
195年10月——曹操領兗州牧;孫策攻打江東大敗劉繇;李傕、郭汜爭奪獻帝;
196年7月——獻帝在楊奉等人護送下,迴長安;呂布占徐州,劉備投曹操;曹操始興屯田,將獻帝迎接到許都;
197年——袁術在壽春稱帝;曹操討伐張繡,失敗;袁紹占領冀、幽、青、並四州;
198年9月——呂布攻打劉備,破小沛;
12月——曹操擒殺呂布;周瑜同小喬成親;
199年11月——張繡投降曹操;董承與王子服等密除曹操;孫策襲取廬江,敗劉勳;劉備討伐袁術,袁術病死;
200年——曹操誅殺董承一夥;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位;陳琳撰寫討曹檄文,官渡之戰開始;
10月——曹操偷襲烏巢;
201年——曹操敗袁紹於倉亭;
劉備投奔劉表;
202年5月——袁紹病死;
203年——孫權討伐黃祖;
204年——曹操平定冀州;
遼東公孫度死,子公孫康繼位;
205年——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曹操平定並州;
207年8月——曹操大破烏桓,水平袁氏殘餘勢力,統一了北方;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
曹操從南匈奴贖迴蔡文姬;
208年6月——曹操封為漢丞相;
7月——曹操南征劉表;
8月——劉表病死;曹操殺孔融;
9月——劉琮投降曹操;
11月——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打敗;
209年10月——劉備與孫權之妹成親;
210年——曹操建成銅雀台;周瑜亡;
211年——曹操攻破馬超;
劉備入川;
212年10月——曹操南下進攻濡須口;
劉備駐紮霞萌關;
孫權移治秣陵,改名建業;
213年5月——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
214年5月——孫權攻破宛城;
7月——孫權進攻合肥,被張遼擊敗
10月——獻帝、伏後與國丈伏完密謀除曹操,事泄,曹操誅殺眾人;
劉璋投降劉備,劉備自領益州牧;
215年7月——曹操征張魯;
11月——張魯降曹操;逍遙津之戰;曹操在濡須打敗孫權;
216年——曹操稱魏王;
217年2月——曹操進攻濡須口,孫權敗;
218年——曹彰大破烏桓軍,鮮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7月——劉備進位漢中王;關羽水淹七軍;
10月——關羽失荊州,被孫權殺害;
220年1月曹操病亡。
220年10月曹丕稱帝,建魏國。
221年4月劉備稱帝。
劉備伐吳。張飛遇害。
222年孫權稱吳王。
彝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大敗劉備。
223年4月劉備死於白帝城,劉禪繼帝位。
223年8月曹丕五路伐蜀。
蜀吳重修和好。
雍闓叛亂。
225年諸葛亮南征。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平定蜀國南方。
226年曹丕病亡,曹睿繼位。
226年12月曹睿封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
孫權圍攻江夏,兵敗。
227年諸葛亮上書北伐。
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薑維降蜀。
馬謖失街亭。
周魴詐降誘曹魏攻吳,陸遜大敗曹休。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孫權稱帝。
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吳派衛溫、諸葛直航海到夷洲。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諸葛亮六出祁山。
234年8月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
吳大舉攻魏合肥。
235年1月曹睿封司馬懿為太傅。
馬鈞製造司南車和水轉百戲。
237年遼東公孫淵自立為燕王。
238年司馬懿平遼東,殺公孫淵。
日本邪馬台女王卑彌唿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彌唿為“親魏倭王”。
239年1月曹睿亡,曹芳繼位。
240年蜀將張嶷平定蠻族之亂。
241年魏國在淮河興修水利。
242年孫權派軍攻打海南島。
244年曹爽派兵攻打蜀漢不利,傷亡慘重。
245年吳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爭權,陸遜因受牽連,憂憤而死。
246年毌丘儉兩度攻破高句麗。
247年蜀薑維出隴右攻魏,接應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司馬懿封為丞相。
249年1月司馬懿殺曹爽一夥。
夏侯霸降蜀。薑維伐魏。
250年孫權廢太子孫和為庶人,賜魯王孫霸死,立孫亮為太子。
薑維攻魏西平失敗。
251年魏國太尉王淩陰謀叛變,被司馬懿平定。
251年7月司馬懿亡。
252年司馬懿長子司馬師為大將軍。
孫權亡,孫亮繼位。
司馬昭攻吳,失敗。
253年諸葛恪進攻魏國,無功而返。
薑維攻魏狄道失敗。
吳孫峻誅殺諸葛恪。
254年9月司馬師廢曹芳。
254年10月曹髦繼位。
吳孫英謀殺孫峻未果。
255年鎮東將軍毌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討伐司馬師。
司馬師亡。司馬昭為大將軍。
薑維攻魏狄道,先勝後敗。
256年4月司馬昭討伐諸葛誕。
薑維伐魏被鄧艾擊敗。
吳孫峻死,弟孫琳專吳政。孫綝殺死滕胤等人。
257年魏諸葛誕與孫吳聯合起兵反魏。
薑維出駱穀攻魏失敗。
258年魏軍攻破壽春,斬諸葛誕。
孫綝廢吳帝孫亮為會稽王,立琅琊王孫休為帝。
孫休與丁奉設計殺死孫綝。
260年5月賈充、成濟殺死曹髦。
260年6月曹奐繼位。
262年10月薑維攻魏,被鄧艾擊敗,退屯遝中。
263年司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鍾會和薑維密謀失敗被殺。
司馬昭稱晉王。
孫休亡,孫皓繼位。
265年司馬昭亡,其子司馬炎繼任晉王。
265年12月司馬炎廢曹奐為陳留王,自稱晉武帝,建立西晉,魏亡。
271年吳孫皓出兵攻晉,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司馬炎派楊肇、羊祜等率軍支持戰略要地西陵。
陸抗大敗楊肇,殺步闡。
277年晉文鴦擊破鮮卑族。
278年羊祜死、杜預駐紮襄陽。
279年西晉出動六路兵馬攻打吳國。
280年西晉消滅吳國,吳帝孫皓投降,吳亡。
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袁紹遂糾集後將軍袁術、典軍校尉曹操以及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濟北相鮑信等,組成關東軍,討伐董卓。董卓在關東軍的強大壓力下,挾獻帝由洛陽遷居長安,後被司徒王允和部將呂布合謀殺死。董卓部將李催、郭汜又殺王允,逼走呂布,關中大亂。
董卓西逃後,關東軍也隨之瓦解,各割據勢力又展開了相互廝殺,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至此拉開。
官渡之戰關東軍瓦解以後,盟主袁紹利用自己的優越地位,相繼從韓馥和公孫瓚等人手中奪取了冀、幽、青等州之地,遂成為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關東軍成員曹操也在董卓西遷後,大肆在中原地區擴張勢力。
·············
他先被兗州地方官迎為兗州牧,不久又收編了青州黃巾軍30餘萬,勢力大振。建安元年(196年),又迎漢獻帝都許昌,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有利地位。兩年以後,又相繼攻殺了呂布,逼降了張繡,勢力擴大到了徐州和南陽一帶,成為和袁紹足以抗衡的力量。
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袁紹率十萬大軍南下,向曹操發動突然進攻,並迅速攻占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進圍白馬(今河南渭縣東)。曹操用聲東擊西策略,解白馬之圍,並陣斬袁軍將領顏良、文醜,退守官渡(今河南中牟)。接著,袁軍主力亦抵達官渡,兩軍相持達半年之久。後袁紹的謀士許攸因進諫受阻,憤而降曹,並暴露了袁紹在烏巢(今河南延津東南)的儲糧據點。
··············
曹操當即率兵五千,假扮袁軍,焚燒了袁軍的烏巢萬餘石儲糧,使袁軍軍心動搖。大將張郃率部在前線倒戈,袁軍全線崩潰。曹操乘機麾軍進攻,殲滅袁軍7萬餘人,袁紹僅率800餘騎,逃迴河北。官渡之戰即以曹操的勝利和袁紹的失敗而宣告結束。
曹操不但擁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地位,而且他本人也具有非凡的政治才能;他任人唯賢,其部下謀士武將多為“效實之士”;又寬宏大量,能虛心接受部下建議,故內部精誠團結,將帥用命。曹操又處事果斷,“用兵如神”,長於應變,他極高的軍事才能在官渡之戰中得到了充分發揮。
············
而袁紹雖兵力眾多,但他卻自恃門第高貴,放縱豪強兼並,境內百姓不附,可謂失道寡助,故兵雖多而內部不合,離心離德。加之他又任人唯親,剛愎自用,心胸狹窄,又“不知兵要”、“軍令不立”。故在政治和軍事等方麵與曹操相比,都處於劣勢。因此說,曹操在官渡之戰中能夠以少勝多,打敗袁紹,就不純屬偶然,而有一定的必然性。
官渡戰後第二年,袁紹憂憤而死,其子袁譚、袁尚又相互爭立,發生火並。曹操乘機先後攻占鄴城,殺袁譚和並州刺史高幹,驅逐袁尚,占據了幽、冀、青、並四州之地。後又大破烏桓和袁氏聯軍,收降烏桓和漢人20餘萬口,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地區。
赤壁之戰曹操統一北方以後,想乘勝向南擴張,一舉消滅割據荊州的劉表和割據江東的孫權,進而統一全國,遂於建安十三年(208年)親率20萬,號稱80萬大軍向荊州挺進。這時,荊州牧劉表新逝,繼領荊州牧的劉表次子劉琮懾於曹操的強大兵力,遣使投降。隻有被出任江夏太守的劉表長子劉琦和北駐樊城的劉表部將劉備堅持抗曹。
劉備是涿縣(今屬河北)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屬漢朝遠支宗室。曾因鎮壓黃巾起義之功,擔任過縣丞、縣尉之職。在後來的軍閥混戰中,亦擁有部分武裝力量。但因實力微弱,隻能依靠強大的軍閥,故一直沒有固定地盤。
··················
官渡戰後他投靠了劉表,被派駐新野,後移駐樊城。他在樊城一麵招兵買馬、訓練士卒,一麵又搜尋人才,積極壯大自己力量。他曾三顧茅廬,將隱居隆中(今湖北襄樊西)的諸葛亮請出山,作為自己的幕僚,並訪以政事,終於結為莫逆之交。
占據江東的孫權是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孫堅次子。孫堅曾因鎮壓黃巾起義之功,升任長沙太守。在軍閥混戰中追隨袁術,後被劉表的部將黃祖所殺。長子孫策代領部曲,始向江東發展。孫策死後,孫權襲領舊部,經過苦心經營,勢力漸強。
當劉備聽說曹操率軍經樊城向江陵進發的消息後,因兵力單薄,遂向南撤退。行至長阪(今湖北當陽境內)被曹軍擊潰,使折而向東,在樊口(今湖北鄂城西北)與劉琦會合。為了聯合江東勢力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會見孫權。
孫權接到曹操在江陵給他的關於要‘會獵於吳‘的書信後,當即召集部下商議。但部下中的主降派和主戰派卻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孫權雖力主抵抗,但由於受到投降派的壓力,很難決斷。
··············
諸葛亮抵達江東後,孫權始堅定了抗曹決心,並很快組成了孫劉聯軍,以江東周瑜為統帥。曹操率部東進,在赤壁與聯軍遭遇,初戰失利,便把軍隊撤迴長江北岸的烏林,又將船艦首尾用鐵鏈相連,欲使北方的曹軍將士適應水上生活。
··············
周瑜指示部將黃蓋向曹操詐降,曹操當即應允。於是黃蓋遂率領載有膏油幹柴的數十艘蒙衝鬥艦,向曹營駛來。時東南風勁吹,船行迅疾,快要接近曹軍船艦時,黃蓋令部眾放起火來,蒙衝鬥艦猶如火龍直衝曹營。
················
曹軍首尾相連的船艦當即著火,並引燃了烏林營壘。曹軍大亂,人馬被燒和溺死者甚眾。周瑜又指揮聯軍水陸並進,乘勝追擊,曹操慌忙率殘部逃迴江陵。
晶晶走到唐三身邊,就在他身旁盤膝坐下,向他輕輕的點了點頭。
唐三雙眼微眯,身體緩緩飄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來。他深吸口氣,全身的氣息隨之鼓蕩起來。體內的九大血脈經過剛才這段時間的交融,已經徹底處於平衡狀態。自身開始飛速的升華。
額頭上,黃金三叉戟的光紋重新浮現出來,在這一刻,唐三的氣息開始蛻變。他的神識與黃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應著黃金三叉戟的氣息,雙眸開始變得越發明亮起來。
陣陣猶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動聲在他身邊響起,強烈的光芒開始迅速的升騰,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襯在他背後。唐三瞬間目光如電,向空中凝望。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頓時,”轟”的一聲巨響從天堂花上爆發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衝天而起,直衝雲霄。
不遠處的天狐大妖皇隻覺得一股驚天意誌爆發,整個地獄花園都劇烈的顫抖起來,花朵開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氣運,似乎都在朝著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