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的報道,猶如引爆了一個炸藥桶。布裏安娜和布朗自然是瞬間爆紅,而且紅的發紫,整個美國的媒體都紛紛報道這件事情,兩個人變得麻煩纏身。


    張凡和《紙牌屋》也成了蹭熱度的最佳配角,跟著這熱度在美國大火特火。公眾號的粉絲也變得更多,《紙牌屋》的打賞金額也不斷的增加。


    現在紙牌屋每集的打賞金額,都有數百萬美元,這賺錢的速度,已經不比出版賺的少了。


    《紙牌屋》的火爆,也讓美國電視圈的人發現了新大陸。這麽火爆的,如果改編成電視劇,一定會有非常不錯的成績,僅僅這的粉絲就是一個龐大的觀眾群體。


    不過他們的合作邀請卻被張凡拒絕了。張凡有自己的博隆影業,何必要去找他們合作呢。


    “好了,現在開會。對於博隆影業,我平時很少管理。因為我相信在座的各位的能力。在以後,我也不會過多的插手公司的事情。”


    博隆影業的會議室,張凡把所有博隆影業的高層都聚集在這裏。張凡也是第一次作為總公司的高層在這裏主持會議。


    “今天主要說一件事情。那就是成立我們博隆藝人經紀公司的事情。我的《紙牌屋》大家應該知道吧。總公司決定把這部製作成電視劇。這部電視劇的製作權就交給咱們博隆影業。同時我希望這部電視劇也能培養出我們博隆自己的藝人,這樣才能盡量減少受製於人。在好萊塢,等待機會的人多的是……”


    張凡的話讓博隆影業的高層興奮了起來。《紙牌屋》他們當然知道,現在最火的就是張凡的《紙牌屋》了。


    現在加上布裏安娜和布朗的事情,讓《紙牌屋》更火了。趁著這個熱度,推出《電視劇》,一定能夠收獲不錯的收視率。


    在美國,很多電視劇都是周更。一周更新一集,這裏有非常專業的製作團隊。一周拍攝一集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


    “劇本我已經寫好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辦好。”


    張凡笑著說,在好萊塢有大量的專業團隊,有大量的專業演員。這裏的工會製度要比華夏先進的多。


    在華夏,雖然已經建立了龍騰演員工會。但是很多時候依然避免不了人情這個東西。但是在美國,有時候人情不好用,他們隻在乎利益。


    有劇本,有資金,有熱度。對於博隆影業來說,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博隆影業行動了起來,同時《紙牌屋》電視劇的演員篩選也通過演員工會公布了出去。很多演員都來試鏡,而博隆影業也趁機挑選有潛力的演員,把演員弄到自己的經濟公司來。


    布裏安娜的事情並沒有結束。第二天,《紐約時報》再次扔出猛料。女主角還是布裏安娜,但是男主角卻換人了,換成了一個富豪。


    第三天,男主角再次換人,換成了一個好萊塢明星。


    第四天,男主角繼續換人,換成了另一個政界的人……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連續一個星期,《紐約時報》猶如打了激素一般,每天都爆出布裏安娜的猛料。每天的主角都不一樣,每天的消息都會引爆美國。


    而這樣的事情,不僅僅讓美國民眾津津樂道。連國外媒體都紛紛報道這件事情。同時很多媒體對女記者這個身份也展開激烈的討論。


    伴隨著猛料的爆出,《紐約時報》的銷量也猶如坐了火箭一般瘋狂的上升。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紐約時報的銷量增加了好幾倍。


    亨利這幾天,做夢都能笑醒。而背後大老板更是給亨利發了一筆豐厚的獎金,鼓勵亨利再接再厲。


    又一個晚上,亨利坐在電腦麵前,一遍遍的看著郵箱顯得有些著急。上次郵件弄到料已經爆完畢了。


    如果沒有新的料,那麽紐約時報隻能再去努力尋找其他的資源了。


    就在他著急的時候,郵箱裏來了一份郵件。看到郵件後亨利趕緊打開。


    “第二份資料,條件還是那個條件……”


    郵件的開頭有一句話。亨利咽了咽口水,開始看資料。看了資料之後,亨利瞪大眼睛。


    這資料,就是紙牌屋第二彈啊。這人物,這故事,就是紙牌屋裏描寫的那樣。但是這些資料卻現實,這並不是虛構的,而是真實存在的東西。


    “到底是誰呢?這個勢力,到底是和紙牌屋有關係。還是借著紙牌屋向外放信息呢?”


    亨利深吸一口涼氣,他不知道對方的用意到底是什麽。不過對於亨利來說,對方的目的到底是什麽他並不在意。


    他所關心的是這些消息夠不夠勁爆,能不能讓報紙的影響力和銷量增加。


    亨利不怕,因為《紐約時報》背後的勢力也非常的強大。要不然《紐約時報》也不可能有這樣的地位。


    和之前一樣,最後郵件消失。隻留下一些資料,拿著這些資料,亨利又開始了忙碌。


    第二天,很多人一早就去購買《紐約時報》,這一個星期《紐約時報》報道的消息太勁爆了,讓大家都非常的開心。


    “真實《紙牌屋》第二彈,被謀殺的幕僚……”


    打開《紐約時報》,大大的標題讓所有人瞪大眼睛。真實《紙牌屋》第二彈,被謀殺的幕僚,這消息太勁爆了。


    繼續看下去,很多人咽了咽口水。死亡的主角是一名中年人雷爾。雷爾曾經在政府部門不工作,不過五年前在家開槍自殺,最後警察也快速的診斷為自殺。


    並且發布了雷爾去醫院看病的一些資料,醫生的診斷雷爾為抑鬱症。這一切看起來任何問題沒有,但是現在《紐約時報》的爆料卻不同。


    雷爾根本就不是自殺,而是被謀殺。這一切都是因為雷爾掌握了一些機密。《紐約時報》報道了雷爾自殺身亡的異常情況,並且公布了一些證據,看到這些證據,民眾立刻熱鬧了起來。如果這是真的,這一切都太可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能跨界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咚小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咚小魚並收藏全能跨界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