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說到這裏就沒法討論下去了,曹顯的軍情戰報沒有送來,鬆江衛的戰報說的也不清楚。並且,鬆江衛也沒有因為連克四州十二縣邀功,更沒有請賞。
一切都隻是可能,所有人都開始沉默,沒有人敢再說一句話。
粘住虛冒軍功的罪名就沒有小事,可能一言就會把鬆江衛的許多人,推入萬劫不複之地的話,不是死仇就不能亂說。
王錚的一番話比什麽都靈光,現在讓說話都沒人有說話的欲望。人人的心情都很沉重,不知道這事會向哪個方向發展。
皇上的心情也很不好,他甚至都忘了他讓王錚來的其他目的,揮揮手就打發走了所有大臣,他自己也揉著腦袋去了後宮。
第二天,皇上沒有招王錚上朝,卻派了右相呂進親到縣伯府。王錚大感意外,連忙倒履相迎。
兩人寒暄過後,又喝了幾口茶湯,呂進這才開口說道:“王縣伯,老夫此次前來貴府,是有點小事和縣伯相商,咱們倆也不是外人,我就直說了吧!”
呂進原來是戶部尚書,和王錚是平級,可他現在是右相,已經比王錚高了半級,他以王錚的爵位縣伯相稱,是對王錚的尊重。
大鄭一直以來的規矩,就是和一個比較尊重的人談話時,官職高的就稱唿對方的官職,爵位高的稱唿爵位。
王錚現在沒有呂進的級別高,可呂進卻沒有爵位,這也是他稱唿王錚縣伯的原因。
(注:自秦以後,爵位是專為武將的軍功設置的,文官都沒有爵位。如果哪一個文官也有爵位,則說明那位文官帶兵打過仗,立過比較大的軍功。也是因此,自秦以後的曆朝曆代,大臣封爵的,武將居多,文官的極品是一品官,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一類的。武將的極品就是天策上將,隻比文官的太師、太傅、太保低半級。爵位親王。)
“呂相請講,錚,洗耳恭聽。”
王錚這兩年來,一直都保持著對呂進足夠的尊重,估計這也是他今天敢來縣伯府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他年紀大,主要是這位老人從沒有給他下過絆子。
換句話說,呂進一直都很佩服王錚的本事,他幾乎都有點對王錚的盲從,凡是王錚所說的建議或者意見,不管是涉及軍事還是其他,呂進不管能不能理解,都是先讚成再說。
就像前些天雙方的罵戰,呂進一直都是堅定地站在王錚的一邊。
“是這,···”呂進捋著胡子猶豫了下,貌似下邊的話有些不好意思說出口。
“呂相隻管說,呂相待我如子侄,我王錚雖然混了點,但還知道遠近,今日必不會讓呂相難看,呂相但說就是。”
呂進聞聽王錚此言,想想他殺神的兇名,差點感動的就紅了眼睛。
嘿!細數滿朝文武,能讓殺神王錚自稱子侄的有幾個?他暗地裏還敢對皇上和房相自稱哥,別的誰他還會看在眼裏?
可他今日,居然對老夫自稱子侄,唉!慚愧啊慚愧,吾今日前來,竟是為了阻他升遷之事。
“是這,王縣伯出征草原這幾個月,功勞太大,我也就不一一細說了。老夫今日前來,就是受房相所托,想問問王縣伯,你想要什麽封賞?”
“哦!是這事兒啊!”王錚看呂進躊躇的神態,還以為是多難辦的事兒呢?原來就是這破事兒。
“王縣伯也不妨直說,實封五百戶的開國侯不知可否?如若王縣伯不滿意,還可再議。”呂進小心翼翼地看著王錚的臉色說道。
王錚雖然說的挺好,但他是出了名的不好說話,呂進也怕王錚和他翻臉懟他。
“好吧!那我就直說了。我啥都不要,還是現今這樣就行,我對現在的職銜和爵位都很滿意。”王錚實話實說,他早就是這麽想的。
不招人妒是庸才,但是,太招人妒也活不長。王錚深知這個道理。
“王縣伯別鬧,老夫是說真的,開國侯可好?要不然,實封六百戶?”呂進當然不相信王錚的話,他認為王錚說的是反話,王錚是嫌爵位封的太低。
“我也是說真的,我真的不想要封賞,什麽都不要。”
呂進自然還是不信,送上門來的封賞都不要,除非傻子才會這麽說。王錚不是個傻子,他反而比誰都精明,他肯定還是嫌封賞的太低或是太少。
“王縣伯,老夫知道你的滅國之功不應該封賞的這麽低。可王縣伯也應該清楚,你任職的時間太短功勞卻太大,現今你年僅二十六歲,就已經是輔國大將軍上柱國開國伯,再封賞就是開國侯了。如果這次按規矩封賞你的話,就應該給你封公。可是以後···唉!算了,王縣伯,要不,實封七百戶的開國侯?如何?”
“呂相,你別為難了,我是真不想要封賞,啥都不要。”王錚越不想要,對方卻一百戶一百戶擠膿似的給他增加,他也是無奈了。
談到這裏,呂進覺得沒談下去的必要了,給王錚實封七百戶的開國侯,已經他所能承諾的極限。
可王錚還是不滿意,呂相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怪隻怪,對王錚滅國之功的封賞太不公平,導致他現在總是說反話。
於是,又簡單寒暄了幾句,呂相就提出了告辭。王錚恭恭敬敬地送到了大門口,途中還一再強調,他是真不要封賞,可呂相這位老人家,卻是死活不信。
第二天再來的是陳琦,王錚和兵部打的交道最多,相對於呂相來說,他和陳琦更熟悉,當然也更好說話。
“王大將軍,是這···”陳琦坐下後茶都沒喝一口,開門見山說道。
“老夫今日前來,是受房相所托,詢問王大將軍對封賞一事的看法。朝廷昨日再議,擬封王大將軍為開國侯,實封七百戶虛封三百戶,不知王大將軍覺得如何?”
陳琦說完,就期待地看著王錚的臉色。
他和呂相都是必須重賞派的領軍人物,根據大鄭的賞罰規則所定,王錚這次的滅國之功,應該封為實封八百戶的開國公。
可他倆也都知道,王錚任職的時間太短,但升職升的卻太快,這次如果直接就封賞他為開國公。那麽,以後他假如再滅了蒙遼怎麽封賞?西夏呢?吐蕃呢?真臘呢?別的萬一再有點事兒呢?封王都不夠,難道還得把皇上的龍椅讓給他坐?
所以,為了皇上的寶座安穩計,為王錚不被皇上忌憚不被別人妒忌計,為大鄭其他的武將不至於羞慚死計。
這一次,他和呂相,也隻能昧著良心勸導王錚,他的爵位可以稍微的升一升,實封最多也是隻能一千二百戶,最多升到開國侯即可,可不敢升的太多太快,要不然就不好了,很不好。
王錚苦笑,這一次又擠出了三百戶的虛封,也就是每個月多拉幾車錢糧的事兒。看來,皇上和眾位大臣,為了他官職和爵位的封賞,已經是愁白了頭發。
勳銜和職位是絕對不想給他升上去的,要不然他一家獨大,連個能製衡他的平級武將都沒有。
當然,那些靠陰襲得來的,沒有實戰經驗的虛職郡王不算,那些人隻會紙上談兵,各衛鎮的領兵將領,都不會服一個隻會紙上談兵的郡王或者柱國。
要升也是升他的爵位,這一點皇上和房相早就琢磨好了,就是升他的爵位也是一點一點的升,不可能真正按照大鄭的賞罰規則封賞他。
要不然,他這一次就該封公,等他滅了建國將近二百年,富源更遼闊,人口將近三千萬,兵力更充足,戰法戰術自成體係的蒙遼,就隻能給他封王。
可是異姓王在大鄭的曆史還還沒有過一個。太祖和現在的皇上鄭成,對自己的親兄弟封的還都是不太重要的王,更何況是個外姓?
比如博陽王,他可是太祖一母同袍的親弟弟,他也曾在太祖開國之初立下過汗馬功勞,可他也隻是被封賞了個博陽王而已。
要知道,中原民族的曆代帝王封賞的王爺都有標準,一個字王爺,並且這個字還曾是某一個國家國號的王爺,才是王爺裏第一等的爵位。
比如秦王,秦是秦朝。比如漢王,漢是漢朝,比如前朝的國號梁和陳,這一類王爺的爵位是最高。
稍次的還有齊楚燕韓趙魏,這五個封號的王爺爵位也不低,再次的還有曾經做過國都的大城市,比如長安王,洛陽王等,最次的才是一個小地名博陽王這樣的王爺。
太祖立國之初,就吸取了周朝大封數十王爺,讓他們帶兵戌守全國,後來這些王爺卻各自擁兵自重,最後還分裂了周朝的教訓,封賞的王爺極少,異姓最多封公,自己的親弟弟也隻不過是個最低檔次的王爺,並且所有王爺隻能朝堂議事,卻都沒有一點兵權。
這樣的話,不管是任何人,爵位每換一代就降一級,若幹年後就是個普通的百姓。
任何人也影響不到朝廷的中央集權,大鄭隻會有外敵入侵,不會產生內亂,對於大鄭的國祚延續,有極大的穩定作用。
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可壞作用也不是沒有。壞作用就是,國策對領軍將領的限製太多,導致大鄭現在無人可用。
十八九個上柱國和柱國,真正能打的也就是五六個邊鎮的提督。王錚算是個能打的,可對他的製約也從去年就已經開始。
兩宋時的國家特別富裕,可軍事卻是一直羸弱不堪,就是因為為了防止邊鎮提督的權利太大難以控製,導致像唐朝時的安史之亂那樣的事情發生。
現在的大鄭酷似北宋,可能也是吸取了前朝大陳的教訓,所以國策重文輕武,對武將的限製極多。王錚現在已是深有體會。
因此,朝廷現在對他王錚的封賞才像是擠膿,就是為了控製他以後升的太高無人製衡。
閱讀最新章節請下載愛閱小說app。
為您提供大神寧願孤獨的護國大將軍最快更
121章 王錚的封賞問題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不過沒有誰懷疑這種能力的由來,畢竟,孔雀妖族最擅長的天賦本來就是鬥轉星移。她這技巧和鬥轉星移有異曲同工之妙。
美公子這次化解曹彧瑋的攻擊之後卻並沒有急於攻擊,隻是站在原地不動。
曹彧瑋眉頭微蹙,這小姑娘的感知竟是如此敏銳嗎?在他以火焰化鎧之後,本身是有其他手段的,如果美公子跟上攻擊,那麽,他就有把握用這種手段來製住她。電腦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app愛閱小說最新內容免費閱讀。但美公子沒有上前,讓它原本蓄勢待發的能力不得不中斷。
戰刀再次斬出,強盛的刀意比先前還要更強幾分,曹彧瑋也是身隨刀走,人刀合一,直奔美公子而去。
美公子手中天機翎再次天之玄圓,並且一個瞬間轉移,就切換了自己的位置。化解對方攻擊的同時,也化解了對方的鎖定。而下一瞬,她就已經在另外一邊。曹彧瑋身上的金紅色光芒一閃而逝,如果不是她閃避的快,無疑就會有另一種能力降臨了。
拚消耗!她似乎是要和曹彧瑋拚消耗了。
電腦版網即將關閉,免費看最新內容請下載愛閱app
一切都隻是可能,所有人都開始沉默,沒有人敢再說一句話。
粘住虛冒軍功的罪名就沒有小事,可能一言就會把鬆江衛的許多人,推入萬劫不複之地的話,不是死仇就不能亂說。
王錚的一番話比什麽都靈光,現在讓說話都沒人有說話的欲望。人人的心情都很沉重,不知道這事會向哪個方向發展。
皇上的心情也很不好,他甚至都忘了他讓王錚來的其他目的,揮揮手就打發走了所有大臣,他自己也揉著腦袋去了後宮。
第二天,皇上沒有招王錚上朝,卻派了右相呂進親到縣伯府。王錚大感意外,連忙倒履相迎。
兩人寒暄過後,又喝了幾口茶湯,呂進這才開口說道:“王縣伯,老夫此次前來貴府,是有點小事和縣伯相商,咱們倆也不是外人,我就直說了吧!”
呂進原來是戶部尚書,和王錚是平級,可他現在是右相,已經比王錚高了半級,他以王錚的爵位縣伯相稱,是對王錚的尊重。
大鄭一直以來的規矩,就是和一個比較尊重的人談話時,官職高的就稱唿對方的官職,爵位高的稱唿爵位。
王錚現在沒有呂進的級別高,可呂進卻沒有爵位,這也是他稱唿王錚縣伯的原因。
(注:自秦以後,爵位是專為武將的軍功設置的,文官都沒有爵位。如果哪一個文官也有爵位,則說明那位文官帶兵打過仗,立過比較大的軍功。也是因此,自秦以後的曆朝曆代,大臣封爵的,武將居多,文官的極品是一品官,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一類的。武將的極品就是天策上將,隻比文官的太師、太傅、太保低半級。爵位親王。)
“呂相請講,錚,洗耳恭聽。”
王錚這兩年來,一直都保持著對呂進足夠的尊重,估計這也是他今天敢來縣伯府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他年紀大,主要是這位老人從沒有給他下過絆子。
換句話說,呂進一直都很佩服王錚的本事,他幾乎都有點對王錚的盲從,凡是王錚所說的建議或者意見,不管是涉及軍事還是其他,呂進不管能不能理解,都是先讚成再說。
就像前些天雙方的罵戰,呂進一直都是堅定地站在王錚的一邊。
“是這,···”呂進捋著胡子猶豫了下,貌似下邊的話有些不好意思說出口。
“呂相隻管說,呂相待我如子侄,我王錚雖然混了點,但還知道遠近,今日必不會讓呂相難看,呂相但說就是。”
呂進聞聽王錚此言,想想他殺神的兇名,差點感動的就紅了眼睛。
嘿!細數滿朝文武,能讓殺神王錚自稱子侄的有幾個?他暗地裏還敢對皇上和房相自稱哥,別的誰他還會看在眼裏?
可他今日,居然對老夫自稱子侄,唉!慚愧啊慚愧,吾今日前來,竟是為了阻他升遷之事。
“是這,王縣伯出征草原這幾個月,功勞太大,我也就不一一細說了。老夫今日前來,就是受房相所托,想問問王縣伯,你想要什麽封賞?”
“哦!是這事兒啊!”王錚看呂進躊躇的神態,還以為是多難辦的事兒呢?原來就是這破事兒。
“王縣伯也不妨直說,實封五百戶的開國侯不知可否?如若王縣伯不滿意,還可再議。”呂進小心翼翼地看著王錚的臉色說道。
王錚雖然說的挺好,但他是出了名的不好說話,呂進也怕王錚和他翻臉懟他。
“好吧!那我就直說了。我啥都不要,還是現今這樣就行,我對現在的職銜和爵位都很滿意。”王錚實話實說,他早就是這麽想的。
不招人妒是庸才,但是,太招人妒也活不長。王錚深知這個道理。
“王縣伯別鬧,老夫是說真的,開國侯可好?要不然,實封六百戶?”呂進當然不相信王錚的話,他認為王錚說的是反話,王錚是嫌爵位封的太低。
“我也是說真的,我真的不想要封賞,什麽都不要。”
呂進自然還是不信,送上門來的封賞都不要,除非傻子才會這麽說。王錚不是個傻子,他反而比誰都精明,他肯定還是嫌封賞的太低或是太少。
“王縣伯,老夫知道你的滅國之功不應該封賞的這麽低。可王縣伯也應該清楚,你任職的時間太短功勞卻太大,現今你年僅二十六歲,就已經是輔國大將軍上柱國開國伯,再封賞就是開國侯了。如果這次按規矩封賞你的話,就應該給你封公。可是以後···唉!算了,王縣伯,要不,實封七百戶的開國侯?如何?”
“呂相,你別為難了,我是真不想要封賞,啥都不要。”王錚越不想要,對方卻一百戶一百戶擠膿似的給他增加,他也是無奈了。
談到這裏,呂進覺得沒談下去的必要了,給王錚實封七百戶的開國侯,已經他所能承諾的極限。
可王錚還是不滿意,呂相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怪隻怪,對王錚滅國之功的封賞太不公平,導致他現在總是說反話。
於是,又簡單寒暄了幾句,呂相就提出了告辭。王錚恭恭敬敬地送到了大門口,途中還一再強調,他是真不要封賞,可呂相這位老人家,卻是死活不信。
第二天再來的是陳琦,王錚和兵部打的交道最多,相對於呂相來說,他和陳琦更熟悉,當然也更好說話。
“王大將軍,是這···”陳琦坐下後茶都沒喝一口,開門見山說道。
“老夫今日前來,是受房相所托,詢問王大將軍對封賞一事的看法。朝廷昨日再議,擬封王大將軍為開國侯,實封七百戶虛封三百戶,不知王大將軍覺得如何?”
陳琦說完,就期待地看著王錚的臉色。
他和呂相都是必須重賞派的領軍人物,根據大鄭的賞罰規則所定,王錚這次的滅國之功,應該封為實封八百戶的開國公。
可他倆也都知道,王錚任職的時間太短,但升職升的卻太快,這次如果直接就封賞他為開國公。那麽,以後他假如再滅了蒙遼怎麽封賞?西夏呢?吐蕃呢?真臘呢?別的萬一再有點事兒呢?封王都不夠,難道還得把皇上的龍椅讓給他坐?
所以,為了皇上的寶座安穩計,為王錚不被皇上忌憚不被別人妒忌計,為大鄭其他的武將不至於羞慚死計。
這一次,他和呂相,也隻能昧著良心勸導王錚,他的爵位可以稍微的升一升,實封最多也是隻能一千二百戶,最多升到開國侯即可,可不敢升的太多太快,要不然就不好了,很不好。
王錚苦笑,這一次又擠出了三百戶的虛封,也就是每個月多拉幾車錢糧的事兒。看來,皇上和眾位大臣,為了他官職和爵位的封賞,已經是愁白了頭發。
勳銜和職位是絕對不想給他升上去的,要不然他一家獨大,連個能製衡他的平級武將都沒有。
當然,那些靠陰襲得來的,沒有實戰經驗的虛職郡王不算,那些人隻會紙上談兵,各衛鎮的領兵將領,都不會服一個隻會紙上談兵的郡王或者柱國。
要升也是升他的爵位,這一點皇上和房相早就琢磨好了,就是升他的爵位也是一點一點的升,不可能真正按照大鄭的賞罰規則封賞他。
要不然,他這一次就該封公,等他滅了建國將近二百年,富源更遼闊,人口將近三千萬,兵力更充足,戰法戰術自成體係的蒙遼,就隻能給他封王。
可是異姓王在大鄭的曆史還還沒有過一個。太祖和現在的皇上鄭成,對自己的親兄弟封的還都是不太重要的王,更何況是個外姓?
比如博陽王,他可是太祖一母同袍的親弟弟,他也曾在太祖開國之初立下過汗馬功勞,可他也隻是被封賞了個博陽王而已。
要知道,中原民族的曆代帝王封賞的王爺都有標準,一個字王爺,並且這個字還曾是某一個國家國號的王爺,才是王爺裏第一等的爵位。
比如秦王,秦是秦朝。比如漢王,漢是漢朝,比如前朝的國號梁和陳,這一類王爺的爵位是最高。
稍次的還有齊楚燕韓趙魏,這五個封號的王爺爵位也不低,再次的還有曾經做過國都的大城市,比如長安王,洛陽王等,最次的才是一個小地名博陽王這樣的王爺。
太祖立國之初,就吸取了周朝大封數十王爺,讓他們帶兵戌守全國,後來這些王爺卻各自擁兵自重,最後還分裂了周朝的教訓,封賞的王爺極少,異姓最多封公,自己的親弟弟也隻不過是個最低檔次的王爺,並且所有王爺隻能朝堂議事,卻都沒有一點兵權。
這樣的話,不管是任何人,爵位每換一代就降一級,若幹年後就是個普通的百姓。
任何人也影響不到朝廷的中央集權,大鄭隻會有外敵入侵,不會產生內亂,對於大鄭的國祚延續,有極大的穩定作用。
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可壞作用也不是沒有。壞作用就是,國策對領軍將領的限製太多,導致大鄭現在無人可用。
十八九個上柱國和柱國,真正能打的也就是五六個邊鎮的提督。王錚算是個能打的,可對他的製約也從去年就已經開始。
兩宋時的國家特別富裕,可軍事卻是一直羸弱不堪,就是因為為了防止邊鎮提督的權利太大難以控製,導致像唐朝時的安史之亂那樣的事情發生。
現在的大鄭酷似北宋,可能也是吸取了前朝大陳的教訓,所以國策重文輕武,對武將的限製極多。王錚現在已是深有體會。
因此,朝廷現在對他王錚的封賞才像是擠膿,就是為了控製他以後升的太高無人製衡。
閱讀最新章節請下載愛閱小說app。
為您提供大神寧願孤獨的護國大將軍最快更
121章 王錚的封賞問題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不過沒有誰懷疑這種能力的由來,畢竟,孔雀妖族最擅長的天賦本來就是鬥轉星移。她這技巧和鬥轉星移有異曲同工之妙。
美公子這次化解曹彧瑋的攻擊之後卻並沒有急於攻擊,隻是站在原地不動。
曹彧瑋眉頭微蹙,這小姑娘的感知竟是如此敏銳嗎?在他以火焰化鎧之後,本身是有其他手段的,如果美公子跟上攻擊,那麽,他就有把握用這種手段來製住她。電腦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app愛閱小說最新內容免費閱讀。但美公子沒有上前,讓它原本蓄勢待發的能力不得不中斷。
戰刀再次斬出,強盛的刀意比先前還要更強幾分,曹彧瑋也是身隨刀走,人刀合一,直奔美公子而去。
美公子手中天機翎再次天之玄圓,並且一個瞬間轉移,就切換了自己的位置。化解對方攻擊的同時,也化解了對方的鎖定。而下一瞬,她就已經在另外一邊。曹彧瑋身上的金紅色光芒一閃而逝,如果不是她閃避的快,無疑就會有另一種能力降臨了。
拚消耗!她似乎是要和曹彧瑋拚消耗了。
電腦版網即將關閉,免費看最新內容請下載愛閱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