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問道
玄幻:從鴻蒙聖體開始無敵 作者:秀域落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辰沒有因為身上的道傷而放棄修行,兩年,足以改變很多事,他還來得及去找機緣,更何況,他從踏上修行至今,總共還沒到兩年。
無法在境界上提升,他便將時間放在了參悟上。
天書人卷的兩份殘葉,還有身上的諸多功法,包括今日抽獎得到的,零零總總,不知不覺,已經堪比一個古老勢力了。
先不說不死經,就他身上幾部帝經,包括完整的青帝長生經和月靈經,就已堪比一些大宗門,若在算上無名大帝的明道訣等,甚至隱龍宗內的傳承,都沒他這麽誇張。
他在參悟這些,想要熔於一爐,當然,境界不足,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他想先打個基礎,以不死經為根,創出一個適用於自身的功法,最少要直指涅槃境三轉。
這很艱難,三花聚頂這條路,本身就涉及精氣神的平衡,但他在嚐試。
不死經的強大,足以容納他見過的很多功法。
但僅有好底子還不夠,這需要他將這些境界吃透,將修行的理念全部理順。
這條路不好走,但他如今除了幹這個,已經沒有別的事。
“葉師弟,傷勢好些了嗎?”
就在葉辰修煉之際,突然,屋外傳來一道陌生的聲音。
葉辰走出一看,發現來的是一個青年,不由意外道:“你是清風師兄?”
這位他沒見過,但也見過,這是韓九宮最小的弟子,清風,群星榜排名第十的絕代天驕,乃是隱龍宗年青一代第一個踏入過極境的修士,也是唯一一個。
不過傳言這位很低調,很少出手,最少這一年多沒有出過手,所以,眼下實力如何,很難斷定。
“不錯,一直聽聞若愚師叔新收了一個弟子,但最近我在外麵,沒來得及迴來,所以很好奇,卻也沒辦法第一時間來見師弟,今日才迴來,所以來晚了,抱歉。”
清風笑著開口,沒有展露氣機,不顧給人感覺倒是沒有惡意。
“理應我上門拜訪才是。”
葉辰輕笑,說著便揮手一引,道:“師兄難得有閑暇,還請屋裏坐。”
“好。”
清風也沒拒絕,進屋隨意坐下,也沒介意葉辰這裏簡陋,而是仔細打量著葉辰,驚歎道:“師弟果然底蘊非凡,這氣機已經不輸與我了。”
外麵雖然傳得沸沸揚揚,但真正見到,清風才發現,這位師弟是真的強,而且強的超乎預料。
他曾經也踏足過禁忌領域,自然知曉其中的強橫,但如今再看葉辰,他發現,這位的底蘊多半比自己還強。
這讓他心驚不已,同時也心頭佩服。
底蘊的積累很艱難,尤其對於極境的修行,每一步都是刀尖上起舞,因為這一境界很難壓製。
更關鍵的是,他在葉辰身上,感受到肉身和法力的共鳴,這表示對方沒有偏頗,而是齊頭並進。
不過要說誰更強,這也無法判斷,底蘊是底蘊,實力是實力,真正交手,看得不僅是境界,還有功法以及個人對大道的感悟。
“師兄過譽了。”
葉辰倒是沒敢承認,這是扯淡,他雖然強,但還沒強到那地步。
“我這次來,是想與師弟交流一番,不知師弟意下如何?”
清風說出來意。
這讓葉辰很意外,好奇道:“師兄是想論道?”
“不錯。”
“可師兄走的比我遠得多。”葉辰皺眉。
雖然這事他巴不得,但總覺得很奇怪,畢竟清風比他高出一個境界,指點他還差不多,哪來的論道。
“境界不過是假象,這不重要,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感悟,都有值得借鑒的地方。”
清風說著,鄭重道:“不瞞師弟,這兩年來,我走過很多地方,拜訪過很多天驕,也與不少前輩論道,但這些人裏,能與你我一樣,都踏足到至強領域,又願意與我交流的很少,今日難得遇見師弟,還請師弟成全。”
葉辰見此,麵色一肅,他看得出,清風是認真的,而且很鄭重,不由凝眸道:“師兄這是想走自己的路?”
“不錯,師弟看出來了啊,你果然懂我。”
清風大笑,道:“我們修行,一直走前人的路,終究難以超越,唯有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創出自己的法,才能走的更遠。”
說著,他頓了頓,沉聲道:“師弟,你說我們修行,到底為了什麽?”
“每個人都想變強,甚至不惜以身犯險,有的為了強橫的力量,有的為了報仇,然而境界無止境,成聖了,又有大帝,成帝了,又有不朽,不朽之後呢,是否有更高的天地?所有人都舍生忘我的追尋這條路,都說為了長生,可真的能長生嗎?”
清風說著,有些茫然地看向葉辰,似乎想從葉辰這裏得到答案。
葉辰沉默,凝眉沉思。
這是問道,也是問心。
葉辰忍不住問自己,我修行是為了什麽?
原本,他想的是劍懸天下,他不喜歡這方世界,所以想著有力量了就去改變,也不枉自己走一遭。
然而隨著見識越多,他看到了堪比大帝,不死不滅的妖神,也見識到天地大變,人族麵臨的萬族迴歸的滅族危機。
他真的能做到嗎?
又或者說,他還願意去做嗎?
他一直將自己當做外來者,與這方世界格格不入,處於冷眼旁觀的角度,行事但憑自己心意。
但往後呢,他還能如此嗎?
不知不覺,他陷入了自我的審視當中。
旁邊,清風並沒有不耐,這問題他問過很多人,有的敷衍,有的沒有答案,有的答案直接,各有不同,又各有雷同,但終究還是兩個字,變強!
清風也在尋找自己的答案,變強在他看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他想得到更好的答案。
時間一點一滴流逝,葉辰陷入沉思,清風同樣沉默,耐心地等待。
更遠處,若愚也察覺到這裏的動靜,看著兩位天驕相對而坐,彼此沉默,心頭歎息,有欣慰又有擔憂。
問道,這對他們而言,還太早了。
境界不到,不了解這方天地,終究有見知障,一如坐井觀天的青蛙,他們認識的天地,就僅有井口那麽大,不跳出去,永遠不知前方有什麽,又談何其他。
無法在境界上提升,他便將時間放在了參悟上。
天書人卷的兩份殘葉,還有身上的諸多功法,包括今日抽獎得到的,零零總總,不知不覺,已經堪比一個古老勢力了。
先不說不死經,就他身上幾部帝經,包括完整的青帝長生經和月靈經,就已堪比一些大宗門,若在算上無名大帝的明道訣等,甚至隱龍宗內的傳承,都沒他這麽誇張。
他在參悟這些,想要熔於一爐,當然,境界不足,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他想先打個基礎,以不死經為根,創出一個適用於自身的功法,最少要直指涅槃境三轉。
這很艱難,三花聚頂這條路,本身就涉及精氣神的平衡,但他在嚐試。
不死經的強大,足以容納他見過的很多功法。
但僅有好底子還不夠,這需要他將這些境界吃透,將修行的理念全部理順。
這條路不好走,但他如今除了幹這個,已經沒有別的事。
“葉師弟,傷勢好些了嗎?”
就在葉辰修煉之際,突然,屋外傳來一道陌生的聲音。
葉辰走出一看,發現來的是一個青年,不由意外道:“你是清風師兄?”
這位他沒見過,但也見過,這是韓九宮最小的弟子,清風,群星榜排名第十的絕代天驕,乃是隱龍宗年青一代第一個踏入過極境的修士,也是唯一一個。
不過傳言這位很低調,很少出手,最少這一年多沒有出過手,所以,眼下實力如何,很難斷定。
“不錯,一直聽聞若愚師叔新收了一個弟子,但最近我在外麵,沒來得及迴來,所以很好奇,卻也沒辦法第一時間來見師弟,今日才迴來,所以來晚了,抱歉。”
清風笑著開口,沒有展露氣機,不顧給人感覺倒是沒有惡意。
“理應我上門拜訪才是。”
葉辰輕笑,說著便揮手一引,道:“師兄難得有閑暇,還請屋裏坐。”
“好。”
清風也沒拒絕,進屋隨意坐下,也沒介意葉辰這裏簡陋,而是仔細打量著葉辰,驚歎道:“師弟果然底蘊非凡,這氣機已經不輸與我了。”
外麵雖然傳得沸沸揚揚,但真正見到,清風才發現,這位師弟是真的強,而且強的超乎預料。
他曾經也踏足過禁忌領域,自然知曉其中的強橫,但如今再看葉辰,他發現,這位的底蘊多半比自己還強。
這讓他心驚不已,同時也心頭佩服。
底蘊的積累很艱難,尤其對於極境的修行,每一步都是刀尖上起舞,因為這一境界很難壓製。
更關鍵的是,他在葉辰身上,感受到肉身和法力的共鳴,這表示對方沒有偏頗,而是齊頭並進。
不過要說誰更強,這也無法判斷,底蘊是底蘊,實力是實力,真正交手,看得不僅是境界,還有功法以及個人對大道的感悟。
“師兄過譽了。”
葉辰倒是沒敢承認,這是扯淡,他雖然強,但還沒強到那地步。
“我這次來,是想與師弟交流一番,不知師弟意下如何?”
清風說出來意。
這讓葉辰很意外,好奇道:“師兄是想論道?”
“不錯。”
“可師兄走的比我遠得多。”葉辰皺眉。
雖然這事他巴不得,但總覺得很奇怪,畢竟清風比他高出一個境界,指點他還差不多,哪來的論道。
“境界不過是假象,這不重要,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感悟,都有值得借鑒的地方。”
清風說著,鄭重道:“不瞞師弟,這兩年來,我走過很多地方,拜訪過很多天驕,也與不少前輩論道,但這些人裏,能與你我一樣,都踏足到至強領域,又願意與我交流的很少,今日難得遇見師弟,還請師弟成全。”
葉辰見此,麵色一肅,他看得出,清風是認真的,而且很鄭重,不由凝眸道:“師兄這是想走自己的路?”
“不錯,師弟看出來了啊,你果然懂我。”
清風大笑,道:“我們修行,一直走前人的路,終究難以超越,唯有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創出自己的法,才能走的更遠。”
說著,他頓了頓,沉聲道:“師弟,你說我們修行,到底為了什麽?”
“每個人都想變強,甚至不惜以身犯險,有的為了強橫的力量,有的為了報仇,然而境界無止境,成聖了,又有大帝,成帝了,又有不朽,不朽之後呢,是否有更高的天地?所有人都舍生忘我的追尋這條路,都說為了長生,可真的能長生嗎?”
清風說著,有些茫然地看向葉辰,似乎想從葉辰這裏得到答案。
葉辰沉默,凝眉沉思。
這是問道,也是問心。
葉辰忍不住問自己,我修行是為了什麽?
原本,他想的是劍懸天下,他不喜歡這方世界,所以想著有力量了就去改變,也不枉自己走一遭。
然而隨著見識越多,他看到了堪比大帝,不死不滅的妖神,也見識到天地大變,人族麵臨的萬族迴歸的滅族危機。
他真的能做到嗎?
又或者說,他還願意去做嗎?
他一直將自己當做外來者,與這方世界格格不入,處於冷眼旁觀的角度,行事但憑自己心意。
但往後呢,他還能如此嗎?
不知不覺,他陷入了自我的審視當中。
旁邊,清風並沒有不耐,這問題他問過很多人,有的敷衍,有的沒有答案,有的答案直接,各有不同,又各有雷同,但終究還是兩個字,變強!
清風也在尋找自己的答案,變強在他看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他想得到更好的答案。
時間一點一滴流逝,葉辰陷入沉思,清風同樣沉默,耐心地等待。
更遠處,若愚也察覺到這裏的動靜,看著兩位天驕相對而坐,彼此沉默,心頭歎息,有欣慰又有擔憂。
問道,這對他們而言,還太早了。
境界不到,不了解這方天地,終究有見知障,一如坐井觀天的青蛙,他們認識的天地,就僅有井口那麽大,不跳出去,永遠不知前方有什麽,又談何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