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暖閣的大臣眼睛一下扭向門外,張誼的表現就更突出一些。非但扭頭兒十分迅速,還兩眼圓睜,不敢置信的模樣。
弘治皇帝也顧不得什麽儀態了,打斷蕭敬就要出口的嗬斥,連連吩咐道:“速速報來,真的是捷報?”
氣喘籲籲的丘聚剛跑進暖閣,就看到一眾大佬吃人的目光盯著他,小心肝不由撲通撲通亂跳,才急忙跪地請罪道:“陛下,請恕奴婢禁宮失儀之罪......”
“你再不將捷報奏來,朕倒要治你的罪了!”這一刻,他有想罵人踹人的衝動。
丘聚這才抬起頭,然後就喜不自勝地迴道:“陛下,右都禦史兼兩淮巡撫潘蕃八百裏捷報,弘治十六年八月初二,大明雄兵與淮安府擊潰來犯倭寇。”
“此戰擊殺倭寇三千餘,俘虜一萬三有餘,隻有不到四千潰逃者。其中一萬四千餘俘虜已降我大明,兩淮倭寇之亂平矣!”
殿內大臣呆楞片刻,接著仰天哈哈大笑。剛才壓抑陰沉的大殿此刻卻如春風化凍,萬物複蘇般和煦。
滿殿笑聲中,馬文升最先反應過來,蹙眉問道:“擊殺五千餘,俘虜有一萬餘,潰逃者卻不到四千?.......這,這根本不是一場擊潰戰,而是一場圍殲戰啊!”
馬大佬是帶過兵的,一聽這人數兒就覺得不對勁兒。
要知道,冷兵器勝仗通常是擊潰敵軍,所以擊殺和潰敗的人數會有幾倍的差距。可這份捷報上的數字,明顯不是擊潰戰。
“不,就算是圍殲戰,擊殺和俘虜的人數兒也不對......”劉大夏也開口了,分析道:“假如是圍殲戰的話,擊殺人數應該跟俘虜人數差不多。”
“況且久聞倭寇兇悍莽滅,戰敗寧願自盡也不願受俘。怎麽可能隻擊殺了三千餘,就俘獲了那麽多人?”
這下弘治皇帝也反應過來了,連忙拿過丘聚帶來的捷報,細細審閱了起來。
然後越看麵色越古怪,最終哭笑不得地闔上奏疏,道:“果然......又是那小子使計。怎麽老感覺,什麽戰役到了他手裏,一切就不符合常理了?”
再然後,滿殿大臣就鬱悶了:陛下,你別看完就感歎行不?你知道咋迴事兒了,我們可還都一無所知呢......
尤其是張誼,簡直想從弘治皇帝手裏將奏疏搶過來:怎麽可能,禍亂了百年大明沿海的倭寇,怎麽可能突然就敗了?
就算打不過明軍、搶不到東西,難道還不知道逃嗎?聽捷報上的內容,都被人一窩兒給端了?
他們腦子裏裝的是啥,整日在海上呆得時間太長了,裝的全是海水嗎?
然後弘治皇帝也意識到這點,揮手讓丘聚將奏疏傳給眾臣傳閱。
然後張誼就傻眼了:因為按官職和資曆,殿內的這些大佬沒幾個比自己差的,自然要排到後麵。
更可惡的是,等待的時間心如貓撓就算了,還要強迫自己麵上保持微笑,並且裝出一副‘哎呀,沒想到咱大明居然贏了,好厲害,我好高興’的驚訝樣子......
太難了,真的是太難了......
就在他還沒看到奏疏的時候,已經閱過的劉健便開口了:“陛下,那小子恐怕不是誤打誤撞,而是有了十足把握,才設下這麽一個局。一掃海外的這股倭寇,打出了我大明的氣勢軍威,幹得好啊!”
這時謝遷也開口了,道:“陛下,老臣如今越發覺得何潤德用兵如神。從固原之戰到與小王子對峙,然後又是這場淮安保衛戰。他一向以少勝多,還贏在戰之外。這等戰績古之少有,堪稱我大明名將。”
謝遷之後,自然還有其他大臣開口。
這些人之前就想替何瑾說話的,但形勢不允許,隻能憋在肚子裏。可現在形勢不一樣了,贏了......就啥話都好說了嘛。
就連弘治皇帝,其實也是這樣的。
沒贏之前,事情的性質就是他德行有虧、治國無方,才引來了倭寇作亂。可大敗倭寇兩萬餘,這等功績足以到太廟燒紙了,而且還是去炫耀的。
畢竟大明包括那位開國太祖,在倭寇問題上都毫無辦法,隻能下令禁海,跟老莊稼漢紮籬笆院兒一樣,把大明沿海給圍起來。
剩下的,隻有那位積極出海找侄子的成祖皇帝,倒是誤打誤撞,嚇唬得倭寇稍稍有一些收斂。
可之後的那些皇帝們,就一個個束手無策。
都隻能忍受倭寇的騷擾,還當鴕鳥把頭紮在沙子裏,一副‘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倭寇就沒打我’的自欺欺人模樣。
唯獨到了自己這裏,一下剿滅了兩萬餘來犯的倭寇——這樣的功績寫在史書上,可就跟天上的星辰一樣,萬古不變,璀璨奪目。
這個時候,他心情不暢快不高興是不可能的。所以,底下大臣怎麽吹爆何瑾,他都覺得不過分。
這個時候張誼也看完捷報了,麵色很是古怪。畢竟,一方麵要強顏歡笑,另一方麵還要鄙夷倭寇腦子進水,表情控製上還是很有難度的。
可再怎麽氣恨那些倭寇不中用,木已成舟也要拿個法子。
思來想去,他便闔上奏疏遞給旁人,然後露出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道:“陛下,何潤德此番大破倭寇,的確可喜可賀。”
“然不論怎麽說,倭寇之亂也乃他招惹過來的。朝廷卻不得不派遣重臣精兵,甚至給付狼兵糧秣錢財,才得以平息......”
這話不得不說,很是不合時宜,很沒眼色。換成朱元璋和朱棣那等皇帝,早就痛罵出口,然後拉出去砍了。
但換成弘治皇帝這樣的老好人,隻是麵色微微一怔,露出些愕然的神色後,便收斂了暢快的情緒,道:“張卿家的意思是?......”
“陛下,倭寇向來不過疥癬之疾,大明將士仰仗陛下的威德大勝,自然是好的。可臣觀這封奏疏,竟言倭寇作亂乃因禁海之故,簡直荒謬!”
“尤其潘蕃和何瑾似乎妄圖打破祖製,亂開海端,更乃取禍之道。如此置我大明於動亂之境,使得人人逐利貪婪,其心可誅!”
又一次,他打出了王牌。
而這張王牌,從頭至尾其實都沒變過。就是幾百年來,一直統治著華夏大地思想的儒家聖學。
按照儒家聖學的說法,士農工商等級是森嚴的,農務才是國本,商業不過微末。
並且商業一旦大興後,人心就會變得浮華奸詐。幾百年的優良美好品德,就會被衝擊殆盡,國將不國......
對於這等說法,弘治皇帝和滿殿的大臣信嗎?
他們當然不......不得不相信啊!
從一出生就活在這種思想環境裏,接受的教育也是這些。並且還有前朝以及大前朝的例子擺在眼前,你能不信嗎?
你還不信是嗎?
教導你的先生和周圍同學都信了,你不信就是異類好不?
另外,你還覺得書中說的,好像有些不太對勁兒?......沒關係,我們可以編啊,牽強附會往這方麵引啊。
反正前朝、前前朝的人都死光了,你哪兒知道他們滅亡,不是因為沒遵從儒家聖學組訓?
一下子,暖閣再次寂然無聲。
弘治皇帝心中也再度糾結起來:一方麵,是何瑾所作所為帶來的實打實功績;另一方麵,是自己的情感和理智在叮囑自己,這些都是旁門左道,短期內見效極快,可後果卻不堪設想......
是大膽嚐試,還是因循守舊,做個守成之君?
嘁......這還用問嘛,當然是選擇後者了唄。
畢竟換成那等有魄力、意誌力堅定的皇帝......嗯,早在何瑾蹦躂之前,就砍了這種家夥的腦袋。
正是因為弘治皇帝老好人的性子,才會一直容忍何瑾這樣的異類。但同樣的,也容易受慣性思維的影響,舉步不前扯後腿。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殿外一位待詔翰林又過來了。
他一臉凝重地匯報道:“啟稟陛下,淮安鹽司同知何瑾派人送來了一杆火銃,還要令使者親自給陛下及眾位大臣演練一番。”
頓了一頓後,才咬了下牙,豁出去一樣壯膽言道:“何同知說,此事攸關大明的生死存亡!”
閱讀最新章節請下載愛閱小說app。
為您提供大神千裏風雲的明朝大貪官最快更
第六二三章 我太難了......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不過沒有誰懷疑這種能力的由來,畢竟,孔雀妖族最擅長的天賦本來就是鬥轉星移。她這技巧和鬥轉星移有異曲同工之妙。
美公子這次化解曹彧瑋的攻擊之後卻並沒有急於攻擊,隻是站在原地不動。
曹彧瑋眉頭微蹙,這小姑娘的感知竟是如此敏銳嗎?在他以火焰化鎧之後,本身是有其他手段的,如果美公子跟上攻擊,那麽,他就有把握用這種手段來製住她。電腦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app愛閱小說最新內容免費閱讀。但美公子沒有上前,讓它原本蓄勢待發的能力不得不中斷。
戰刀再次斬出,強盛的刀意比先前還要更強幾分,曹彧瑋也是身隨刀走,人刀合一,直奔美公子而去。
美公子手中天機翎再次天之玄圓,並且一個瞬間轉移,就切換了自己的位置。化解對方攻擊的同時,也化解了對方的鎖定。而下一瞬,她就已經在另外一邊。曹彧瑋身上的金紅色光芒一閃而逝,如果不是她閃避的快,無疑就會有另一種能力降臨了。
拚消耗!她似乎是要和曹彧瑋拚消耗了。
電腦版網即將關閉,免費看最新內容請下載愛閱app
弘治皇帝也顧不得什麽儀態了,打斷蕭敬就要出口的嗬斥,連連吩咐道:“速速報來,真的是捷報?”
氣喘籲籲的丘聚剛跑進暖閣,就看到一眾大佬吃人的目光盯著他,小心肝不由撲通撲通亂跳,才急忙跪地請罪道:“陛下,請恕奴婢禁宮失儀之罪......”
“你再不將捷報奏來,朕倒要治你的罪了!”這一刻,他有想罵人踹人的衝動。
丘聚這才抬起頭,然後就喜不自勝地迴道:“陛下,右都禦史兼兩淮巡撫潘蕃八百裏捷報,弘治十六年八月初二,大明雄兵與淮安府擊潰來犯倭寇。”
“此戰擊殺倭寇三千餘,俘虜一萬三有餘,隻有不到四千潰逃者。其中一萬四千餘俘虜已降我大明,兩淮倭寇之亂平矣!”
殿內大臣呆楞片刻,接著仰天哈哈大笑。剛才壓抑陰沉的大殿此刻卻如春風化凍,萬物複蘇般和煦。
滿殿笑聲中,馬文升最先反應過來,蹙眉問道:“擊殺五千餘,俘虜有一萬餘,潰逃者卻不到四千?.......這,這根本不是一場擊潰戰,而是一場圍殲戰啊!”
馬大佬是帶過兵的,一聽這人數兒就覺得不對勁兒。
要知道,冷兵器勝仗通常是擊潰敵軍,所以擊殺和潰敗的人數會有幾倍的差距。可這份捷報上的數字,明顯不是擊潰戰。
“不,就算是圍殲戰,擊殺和俘虜的人數兒也不對......”劉大夏也開口了,分析道:“假如是圍殲戰的話,擊殺人數應該跟俘虜人數差不多。”
“況且久聞倭寇兇悍莽滅,戰敗寧願自盡也不願受俘。怎麽可能隻擊殺了三千餘,就俘獲了那麽多人?”
這下弘治皇帝也反應過來了,連忙拿過丘聚帶來的捷報,細細審閱了起來。
然後越看麵色越古怪,最終哭笑不得地闔上奏疏,道:“果然......又是那小子使計。怎麽老感覺,什麽戰役到了他手裏,一切就不符合常理了?”
再然後,滿殿大臣就鬱悶了:陛下,你別看完就感歎行不?你知道咋迴事兒了,我們可還都一無所知呢......
尤其是張誼,簡直想從弘治皇帝手裏將奏疏搶過來:怎麽可能,禍亂了百年大明沿海的倭寇,怎麽可能突然就敗了?
就算打不過明軍、搶不到東西,難道還不知道逃嗎?聽捷報上的內容,都被人一窩兒給端了?
他們腦子裏裝的是啥,整日在海上呆得時間太長了,裝的全是海水嗎?
然後弘治皇帝也意識到這點,揮手讓丘聚將奏疏傳給眾臣傳閱。
然後張誼就傻眼了:因為按官職和資曆,殿內的這些大佬沒幾個比自己差的,自然要排到後麵。
更可惡的是,等待的時間心如貓撓就算了,還要強迫自己麵上保持微笑,並且裝出一副‘哎呀,沒想到咱大明居然贏了,好厲害,我好高興’的驚訝樣子......
太難了,真的是太難了......
就在他還沒看到奏疏的時候,已經閱過的劉健便開口了:“陛下,那小子恐怕不是誤打誤撞,而是有了十足把握,才設下這麽一個局。一掃海外的這股倭寇,打出了我大明的氣勢軍威,幹得好啊!”
這時謝遷也開口了,道:“陛下,老臣如今越發覺得何潤德用兵如神。從固原之戰到與小王子對峙,然後又是這場淮安保衛戰。他一向以少勝多,還贏在戰之外。這等戰績古之少有,堪稱我大明名將。”
謝遷之後,自然還有其他大臣開口。
這些人之前就想替何瑾說話的,但形勢不允許,隻能憋在肚子裏。可現在形勢不一樣了,贏了......就啥話都好說了嘛。
就連弘治皇帝,其實也是這樣的。
沒贏之前,事情的性質就是他德行有虧、治國無方,才引來了倭寇作亂。可大敗倭寇兩萬餘,這等功績足以到太廟燒紙了,而且還是去炫耀的。
畢竟大明包括那位開國太祖,在倭寇問題上都毫無辦法,隻能下令禁海,跟老莊稼漢紮籬笆院兒一樣,把大明沿海給圍起來。
剩下的,隻有那位積極出海找侄子的成祖皇帝,倒是誤打誤撞,嚇唬得倭寇稍稍有一些收斂。
可之後的那些皇帝們,就一個個束手無策。
都隻能忍受倭寇的騷擾,還當鴕鳥把頭紮在沙子裏,一副‘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倭寇就沒打我’的自欺欺人模樣。
唯獨到了自己這裏,一下剿滅了兩萬餘來犯的倭寇——這樣的功績寫在史書上,可就跟天上的星辰一樣,萬古不變,璀璨奪目。
這個時候,他心情不暢快不高興是不可能的。所以,底下大臣怎麽吹爆何瑾,他都覺得不過分。
這個時候張誼也看完捷報了,麵色很是古怪。畢竟,一方麵要強顏歡笑,另一方麵還要鄙夷倭寇腦子進水,表情控製上還是很有難度的。
可再怎麽氣恨那些倭寇不中用,木已成舟也要拿個法子。
思來想去,他便闔上奏疏遞給旁人,然後露出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道:“陛下,何潤德此番大破倭寇,的確可喜可賀。”
“然不論怎麽說,倭寇之亂也乃他招惹過來的。朝廷卻不得不派遣重臣精兵,甚至給付狼兵糧秣錢財,才得以平息......”
這話不得不說,很是不合時宜,很沒眼色。換成朱元璋和朱棣那等皇帝,早就痛罵出口,然後拉出去砍了。
但換成弘治皇帝這樣的老好人,隻是麵色微微一怔,露出些愕然的神色後,便收斂了暢快的情緒,道:“張卿家的意思是?......”
“陛下,倭寇向來不過疥癬之疾,大明將士仰仗陛下的威德大勝,自然是好的。可臣觀這封奏疏,竟言倭寇作亂乃因禁海之故,簡直荒謬!”
“尤其潘蕃和何瑾似乎妄圖打破祖製,亂開海端,更乃取禍之道。如此置我大明於動亂之境,使得人人逐利貪婪,其心可誅!”
又一次,他打出了王牌。
而這張王牌,從頭至尾其實都沒變過。就是幾百年來,一直統治著華夏大地思想的儒家聖學。
按照儒家聖學的說法,士農工商等級是森嚴的,農務才是國本,商業不過微末。
並且商業一旦大興後,人心就會變得浮華奸詐。幾百年的優良美好品德,就會被衝擊殆盡,國將不國......
對於這等說法,弘治皇帝和滿殿的大臣信嗎?
他們當然不......不得不相信啊!
從一出生就活在這種思想環境裏,接受的教育也是這些。並且還有前朝以及大前朝的例子擺在眼前,你能不信嗎?
你還不信是嗎?
教導你的先生和周圍同學都信了,你不信就是異類好不?
另外,你還覺得書中說的,好像有些不太對勁兒?......沒關係,我們可以編啊,牽強附會往這方麵引啊。
反正前朝、前前朝的人都死光了,你哪兒知道他們滅亡,不是因為沒遵從儒家聖學組訓?
一下子,暖閣再次寂然無聲。
弘治皇帝心中也再度糾結起來:一方麵,是何瑾所作所為帶來的實打實功績;另一方麵,是自己的情感和理智在叮囑自己,這些都是旁門左道,短期內見效極快,可後果卻不堪設想......
是大膽嚐試,還是因循守舊,做個守成之君?
嘁......這還用問嘛,當然是選擇後者了唄。
畢竟換成那等有魄力、意誌力堅定的皇帝......嗯,早在何瑾蹦躂之前,就砍了這種家夥的腦袋。
正是因為弘治皇帝老好人的性子,才會一直容忍何瑾這樣的異類。但同樣的,也容易受慣性思維的影響,舉步不前扯後腿。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殿外一位待詔翰林又過來了。
他一臉凝重地匯報道:“啟稟陛下,淮安鹽司同知何瑾派人送來了一杆火銃,還要令使者親自給陛下及眾位大臣演練一番。”
頓了一頓後,才咬了下牙,豁出去一樣壯膽言道:“何同知說,此事攸關大明的生死存亡!”
閱讀最新章節請下載愛閱小說app。
為您提供大神千裏風雲的明朝大貪官最快更
第六二三章 我太難了......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不過沒有誰懷疑這種能力的由來,畢竟,孔雀妖族最擅長的天賦本來就是鬥轉星移。她這技巧和鬥轉星移有異曲同工之妙。
美公子這次化解曹彧瑋的攻擊之後卻並沒有急於攻擊,隻是站在原地不動。
曹彧瑋眉頭微蹙,這小姑娘的感知竟是如此敏銳嗎?在他以火焰化鎧之後,本身是有其他手段的,如果美公子跟上攻擊,那麽,他就有把握用這種手段來製住她。電腦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app愛閱小說最新內容免費閱讀。但美公子沒有上前,讓它原本蓄勢待發的能力不得不中斷。
戰刀再次斬出,強盛的刀意比先前還要更強幾分,曹彧瑋也是身隨刀走,人刀合一,直奔美公子而去。
美公子手中天機翎再次天之玄圓,並且一個瞬間轉移,就切換了自己的位置。化解對方攻擊的同時,也化解了對方的鎖定。而下一瞬,她就已經在另外一邊。曹彧瑋身上的金紅色光芒一閃而逝,如果不是她閃避的快,無疑就會有另一種能力降臨了。
拚消耗!她似乎是要和曹彧瑋拚消耗了。
電腦版網即將關閉,免費看最新內容請下載愛閱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