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令趕到了琅琊,正在查看軍報的賈和,聽到秦令的到來,急急出城迎接。


    這一幕,讓坐在馬車上的秦令,一時間淚水滿麵。


    「老師,令先何德何能。」


    「莫說這些。」賈和臉色歡喜,一起上了馬車,和秦令二人,齊齊往琅琊皇宮裏去。


    他自然明白,陳九州把秦令調來,是何用意。東楚的疆土越來越大,弊端也越來越明顯。


    不管是大將,或者謀士,都太少了。以至於每一次出征,自家陳相都要親自帶兵。


    若是有另一位堪用的謀士,以林堂何通那些人的本事,帶著謀士,足夠當得強軍。


    「令先,這是陳相送來的軍報。」


    一念至此,賈和沒有再藏著掖著。左右,這位秦令,在以後的時間裏,終歸要成為東楚的一名大謀士。


    秦令受寵若驚,謙虛了幾番之後,才翻開了軍報。


    「許昌城戰事膠著,陳相已經用計,在許昌城裏,布下了疑局。但在時間之上,於圍城之軍很不利。先不說糧草的問題,再過不到兩月,便要入冬了。冬日一至,我楚魏聯軍,隻能撤退了。」


    冬日極少打仗,特別是圍城的楚軍士卒,若是再在野外耗下去,恐怕戰事沒起,先要凍死很多人。


    至於什麽暖衣熱食,隻能起輔助的作用。最簡單的道理,哪怕隻是一處刀傷,在冬日都能致命。還要糧道被大雪堵住,飲水需要鑿冰。


    這也是為什麽,從古到今,很少有在冬天打仗的原因。這一點,在中原之地,更為明顯。


    放下情報,秦令也變得憂心忡忡。


    「老師,陳相此計,時間之上,有不確定的因素。我見過司馬唐此人,極為老女幹巨猾,估摸著,他看出了陳九州的用意之後,同樣是很大的可能,把戰事拖到冬日。換句話說,隻需要耗退了楚魏聯軍,他便算贏了。」


    「令先可有辦法。」


    秦令老實地搖搖頭,「老師,我需要想一想。」


    「無礙。」賈和安慰了句,又開始說起了另一件事情。


    「北地那邊,在柔然人慘敗之後,慕容盛又以柔然王做為中人,開始拉攏塞北草原深處的胡人。」


    「老師放心,短時之內,胡人不會南侵。這些逐水草而居的外族,隻有等到秋日,馬兒膘肥的時候,才會有南下擄掠。」


    「令先,開春有可能嗎。」


    「有,但是不大。畢竟那時候的外族兵威,並沒有達到強盛。外族裏同樣有見識非常的人,定然能看透這一點。」


    賈和點點頭。


    「如今我東楚的大患,便隻有兩個。一個是許昌城,另一個則是北地,而北地那邊,又將請來外族軍,對我東楚下手。令先,哪怕坐擁八州之地,我東楚依然是危險重重啊。」


    秦令點頭,這兩三年,東楚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崛起。在陳相的帶領之下,席卷了近八州的疆土。單單以疆土而論,已經是天下第一大國。


    隻可惜,底蘊太差了。


    就拿這次兵圍許昌城,糧草不足的問題,便一下子暴露出來。


    若換成以前的趙國,不管怎麽野,怎麽廝殺,隻要糧道沒斷,哪怕在外征戰個三四年,也沒有任何問題。


    「令先,你我皆為謀士,任重而道遠啊。」賈和歎出一口氣。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他都坐鎮在琅琊裏,鎮住以前的徐國之地。


    這樣的任務,估摸著還要持續一兩年。除非是說,有另一員可堪大用的大將,能將他替換出去。


    徐國的位置,太重要了。約莫是南陲的最北麵。若是鬧了禍亂,一時來不及,便成了國中之國。


    「我聽說,楚都的陛下那邊,已經在幫忙湊備軍糧了。」


    「陛下確是雄主,雖然年紀不大,但我也看得出來,已經有了雄主的氣魄。」


    這句話,賈和沒有接。


    在很早的時候,他曾經勸過陳九州,以陳九州如今的身份以及名望,哪怕是造反,都會有大部分是東楚百姓追隨。


    楚人對於自家陳相的愛戴,已經是融入了骨子裏。


    隻可惜,自家陳相並沒有這樣選擇。反而是堅定地留在朝堂,做個南征北戰的丞相。


    不過,若是有機會的話,他肯定還要勸的。這樣的時機,也隻有陳相這樣的人物,才配得上一統天下。


    「老師在想什麽。」


    「沒事。」賈和急忙搖了搖頭。


    「令先,你一路風塵,肯定是累了。再加上先前收了傷,等會你去先睡一下。明日我替你接風洗塵。」


    「多謝老師。」秦令恭敬地長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代奸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不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不醒並收藏一代奸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