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的事情,並無任何禍事。畢竟現在的東楚,在陳九州的努力之下,已經是一片安和。即便還有宵小,但有馮胡這樣的老忠臣在,問題也不大。
當然,除了對外的戰爭。
散朝之後,陳九州並沒有走。猶豫了下,讓太監領著去了書房。
雖然隻是一件小事情,但不管如何,也該給夏昭提個醒了。東楚,是南陲人的東楚,而非是什麽幾個中原老儒,便能扯高氣揚的。
“陳相!”剛轉到書房的夏昭,看見陳九州走來,臉色一時驚喜。
“拜見陛下。”
“陳相何須多禮,走,隨朕入書房。”
“正有此意。”
兩人走入書房,在旁的太監,急忙將門帶上,候在外頭。
“陳相今日,可有事情。”
“無事。”陳九州笑了笑,和夏昭兩人坐下。
小事情,自然不算事情。無非嘛,是給夏昭提個醒。畢竟再怎麽說,夏昭的年紀也不算大,該注意的,還是要注意一番。
“那些老儒……”夏昭也皺起了眉頭,“陳相有所不知,朕也不喜歡他們,有些強詞奪理。但陳相也知道,我東楚要招攏人才,這些老儒很關鍵。”
現在的東楚,可有五州之地。實話說,各方麵的人才,還是太少了。類似這種弊端,很多很多。這也是為什麽,陳九州不願意把腳步邁得太大。
後方不穩,什麽都是徒勞。
“至於要改名青鬆書院,朕當然不會答應。那是青鬆先生的故地,陳相也說,青鬆先生對於東楚而言,可是有恩德的。”
這一兩年,若非是李青鬆,那些天下間的賢才,便不會來東楚效命。
李青鬆對東楚有大功,這句話,一點都不為過。何況,在最後的關頭,為了揭穿慕容鹿,李青鬆還慘死在楚都裏。
每每想到這一幕,陳九州就有些不是滋味。所以,當聽到青鬆書院要改名,他當然不願意。
“這些人,明明還拿著東楚的文銀,卻一直得寸進尺的。”
文銀,是東楚對於類似李青鬆這樣的人,撥下的款子,用於建設書院,招攏人才。
先前李青鬆在的時候,每月並不需要太多。不過是一些月俸和教書的支出。但這些老儒倒好,剛入東楚,便敢開口,直接要走了三萬兩銀子。
“陛下,這些人要了幾輪?”
夏昭臉色苦笑,“陳相,三輪了。第一次三萬,第二次一萬,第三次也是三萬。”
陳九州皺住眉頭,並非是怪罪小皇帝。而是覺得,這種事情,當真是不能繼續下去了。
再養著這些東西,指不定又要讓風氣變壞,衍生出各種各樣的蛀蟲。
“陛下,這些人便不要了。”陳九州認真道。骨子裏看不起東楚,留著也沒有用。再者說了,真正有大才的人,豈會貪圖這些銀子,作為享樂。
“陳相的意思……將他們趕走?”
“正是此意。”
“但陳相,這些人,乃是天下大儒。若是以後口誅筆伐,對於我東楚的名聲,恐怕會有影響。”
“陛下若信得過我,這件事情,本相親自去辦。”
左右年關還沒到,王祜也剛離開了楚都。他確實要找些事情,撒一口氣。很不巧,這幫子的老儒,自個撞到了槍口。
“朕,當然信得過陳相。”夏昭露出笑容。
心底裏,哪怕是父親夏構,都不如麵前的陳相可信。
陳九州也笑了笑,“那便好,本相今日剛好得空,等會便去一趟青鬆書院。”
理完一件事情,陳九州才算鬆了口氣。
反而是麵前的夏昭,目光還在閃動,似乎還有話要說。
“陳相,過了年,我便到束發之歲了。”夏昭臉色認真,“若不然,陳相便讓朕,出去親征吧。”
果然,這小家夥心底裏,還對於禦駕親征的事情,耿耿於懷。
但實話說,在陳九州的心底,夏昭的年紀還是太小了。而且戰場之上,刀劍無眼,若是不小心傷到,指不定會落下問題。
“陳相,先前就說過……等朕束發之歲,可禦駕親征。明年便是和偽秦的大戰,朕也要做個東楚的好兒郎,帶兵殺敵。”
陳九州沉默聽著,心底有些感動。這段時間以來,對於夏昭,他還是很滿意的,隱約間,他是覺得麵前的夏昭,已經有了幾分雄主之風。
但不管如何,他還是擔心,禦駕親征,屬實有些危險。
“陛下,若不然,等本相再思量一番,如何?”最終,陳九州隻能用緩兵之計。期望著夏昭年紀不大,過段時間,便忘了這一茬。
隻是陳九州沒想到,夏昭的下句話,讓他的念想,一下子破碎了去。
“陳相,朕可都記得了。你若是不給準信兒……朕要一直問你的。”夏昭抬起的臉龐,顯得無比認真。
陳九州苦笑,“陛下放心,本相定然會想出一個兩全之策。”
“有勞陳相。”
歎了口氣,陳九州緩緩起身,辭別了夏昭,穩穩踏出了禦書房。
當然,除了對外的戰爭。
散朝之後,陳九州並沒有走。猶豫了下,讓太監領著去了書房。
雖然隻是一件小事情,但不管如何,也該給夏昭提個醒了。東楚,是南陲人的東楚,而非是什麽幾個中原老儒,便能扯高氣揚的。
“陳相!”剛轉到書房的夏昭,看見陳九州走來,臉色一時驚喜。
“拜見陛下。”
“陳相何須多禮,走,隨朕入書房。”
“正有此意。”
兩人走入書房,在旁的太監,急忙將門帶上,候在外頭。
“陳相今日,可有事情。”
“無事。”陳九州笑了笑,和夏昭兩人坐下。
小事情,自然不算事情。無非嘛,是給夏昭提個醒。畢竟再怎麽說,夏昭的年紀也不算大,該注意的,還是要注意一番。
“那些老儒……”夏昭也皺起了眉頭,“陳相有所不知,朕也不喜歡他們,有些強詞奪理。但陳相也知道,我東楚要招攏人才,這些老儒很關鍵。”
現在的東楚,可有五州之地。實話說,各方麵的人才,還是太少了。類似這種弊端,很多很多。這也是為什麽,陳九州不願意把腳步邁得太大。
後方不穩,什麽都是徒勞。
“至於要改名青鬆書院,朕當然不會答應。那是青鬆先生的故地,陳相也說,青鬆先生對於東楚而言,可是有恩德的。”
這一兩年,若非是李青鬆,那些天下間的賢才,便不會來東楚效命。
李青鬆對東楚有大功,這句話,一點都不為過。何況,在最後的關頭,為了揭穿慕容鹿,李青鬆還慘死在楚都裏。
每每想到這一幕,陳九州就有些不是滋味。所以,當聽到青鬆書院要改名,他當然不願意。
“這些人,明明還拿著東楚的文銀,卻一直得寸進尺的。”
文銀,是東楚對於類似李青鬆這樣的人,撥下的款子,用於建設書院,招攏人才。
先前李青鬆在的時候,每月並不需要太多。不過是一些月俸和教書的支出。但這些老儒倒好,剛入東楚,便敢開口,直接要走了三萬兩銀子。
“陛下,這些人要了幾輪?”
夏昭臉色苦笑,“陳相,三輪了。第一次三萬,第二次一萬,第三次也是三萬。”
陳九州皺住眉頭,並非是怪罪小皇帝。而是覺得,這種事情,當真是不能繼續下去了。
再養著這些東西,指不定又要讓風氣變壞,衍生出各種各樣的蛀蟲。
“陛下,這些人便不要了。”陳九州認真道。骨子裏看不起東楚,留著也沒有用。再者說了,真正有大才的人,豈會貪圖這些銀子,作為享樂。
“陳相的意思……將他們趕走?”
“正是此意。”
“但陳相,這些人,乃是天下大儒。若是以後口誅筆伐,對於我東楚的名聲,恐怕會有影響。”
“陛下若信得過我,這件事情,本相親自去辦。”
左右年關還沒到,王祜也剛離開了楚都。他確實要找些事情,撒一口氣。很不巧,這幫子的老儒,自個撞到了槍口。
“朕,當然信得過陳相。”夏昭露出笑容。
心底裏,哪怕是父親夏構,都不如麵前的陳相可信。
陳九州也笑了笑,“那便好,本相今日剛好得空,等會便去一趟青鬆書院。”
理完一件事情,陳九州才算鬆了口氣。
反而是麵前的夏昭,目光還在閃動,似乎還有話要說。
“陳相,過了年,我便到束發之歲了。”夏昭臉色認真,“若不然,陳相便讓朕,出去親征吧。”
果然,這小家夥心底裏,還對於禦駕親征的事情,耿耿於懷。
但實話說,在陳九州的心底,夏昭的年紀還是太小了。而且戰場之上,刀劍無眼,若是不小心傷到,指不定會落下問題。
“陳相,先前就說過……等朕束發之歲,可禦駕親征。明年便是和偽秦的大戰,朕也要做個東楚的好兒郎,帶兵殺敵。”
陳九州沉默聽著,心底有些感動。這段時間以來,對於夏昭,他還是很滿意的,隱約間,他是覺得麵前的夏昭,已經有了幾分雄主之風。
但不管如何,他還是擔心,禦駕親征,屬實有些危險。
“陛下,若不然,等本相再思量一番,如何?”最終,陳九州隻能用緩兵之計。期望著夏昭年紀不大,過段時間,便忘了這一茬。
隻是陳九州沒想到,夏昭的下句話,讓他的念想,一下子破碎了去。
“陳相,朕可都記得了。你若是不給準信兒……朕要一直問你的。”夏昭抬起的臉龐,顯得無比認真。
陳九州苦笑,“陛下放心,本相定然會想出一個兩全之策。”
“有勞陳相。”
歎了口氣,陳九州緩緩起身,辭別了夏昭,穩穩踏出了禦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