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轉半月。


    海上的顛沛總算結束。


    迴到船塢之時,陳九州的眉頭,依然緊緊鎖住。海底裏的銀礦,無疑是天贈於東楚,他勢在必得。


    “陳相!”船塢裏,看到陳九州迴來的李隆,一時無比驚喜,幾步便趕了過來。


    “李隆,造船的事情,如何了?”


    “陳相放心,眼前進展很順利。不過,軍師來問了幾次,問陳相多久迴來。”


    “軍師來了?”


    陳九州有些疑惑,離開之時,他早就對賈和說過了,這一趟大約是半月時間,現如今,多了一遭銀礦的事情,但也隻耽誤了多兩天。


    按著賈和的脾氣,莫非是有了什麽禍事不成。


    “陸通,你留在船塢,繼續配合威武侯,二人協商海上之事。那件蛟鱗袍甲,若是尋到好的匠人,也可一並做出來。”


    “陳相放心,我等都記住了。”


    陳九州點點頭,顧不得歇息,讓左龍取了馬車,帶著人匆匆往琅琊郡而去。


    ……


    琅琊郡,賈和正凝著臉色,看著手裏的卷宗。冷不丁聽到陳九州迴來的消息,喜得急忙停下動作,連著起了身,便往外跑去。


    “陳相!陳相一路平安,我便放心了。”


    “老賈,莫說這些客套。聽李隆說,你去了兩輪船塢,莫非是南陲又發生了禍事?”


    “確是有事情。”賈和凝住聲音,“蜀地三州,已經盡數被白慶龍拿下了。”


    “如今,白慶龍堆兵在上庸郡一帶,似是在防範我東楚,又似是在集兵,準備伐楚。”


    “多少人馬?”


    “百萬。”賈和麵色更沉,“這百萬的人馬,在白慶龍滅了蜀地三國之後,已經有了製式裝備,再加上初步的操練,已經不容小覷。”


    賈和的意思,是說這乞活山的百萬人馬,已經不是普通的烏合之眾,不得不防。


    “林堂呢?”


    “林堂已經迴了南江四郡,在加緊募兵。如今乞活山原本的九郡之地,隻有異人侯的五萬大軍在防守。當然,魏國那邊,也分出了五萬兵力,與我東楚暗中聯防。”


    聽著,陳九州陷入沉思。


    並非是賈和小題大做,按著白慶龍睚眥必報的性子,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取得蜀地三州後,是真的很有可能,複而伐楚。


    揉了揉腦袋,陳九州不免覺得微微煩躁。好不容易打下了南陲四州,現在倒好,狗屁倒灶的事情,仿佛越來越多,沒個休止。


    “賈和,與上庸郡相對的,是襄陽郡吧?”


    “陳相,正是。襄陽雖然是大郡,奈何是四戰之地,若是陷入包圍,被敵人斷了援軍,很容易成為孤城,不易防守。”


    “襄陽郡往後呢?”


    “是林陽郡,倒是個一處易守難攻的地方,隻需要防住一處水路,以及西麵來的隘口,便可高枕無憂。”


    “賈和,這樣吧,你通告異人侯,讓她棄守襄陽,帶著人口退守林陽郡。”


    “退、退守?”輪到賈和發懵,“陳相,這隻是猜測,白慶龍那邊,也並未發軍。”


    “終歸要打來的,時間長短罷了。襄陽郡一處絕地,白慶龍若是喜歡,便留給他。”


    “若如此……乞活山可有了一個通向南陲的橋頭堡。”


    “錯了,襄陽是絞肉機,以後白慶龍會有得哭。”


    “絞肉機?陳相,這是個甚的東西?”


    陳九州幹笑兩聲,不知該如何解釋,這些策略遊戲的術語。


    “賈和,你便按著本相的意思去做。棄守襄陽之後,白慶龍要想伐楚,隻能走水路。但他若是想守城,這四州之地的襄陽,又豈是那麽容易守的。”


    “他以為,本相送了一份大禮給他,殊不知,確是一塊燙手山芋。當斷則斷,襄陽不過一座孤城,棄了又有何可惜。”


    賈和似乎是聽明白了,嘴巴嗡動了好幾下,最終沒有再勸,點了點頭。


    “其他的地方,乞活門的事情,都如何了?”


    “看模樣,差不多是強弩之末了。但奇怪的是,聽說趙國那邊,離著北燕不遠,又鬧了一波反賊,至少有四十萬的人數。”


    “四十萬的反賊?”


    見過大場麵,這個數字……似乎不算太多。按著趙國的國力,應當很容易就剿滅了。


    “屠了北燕邊境的兩個郡,氣得慕容盛要起兵入趙,親自剿殺反賊,但還好,司馬默還不傻,攔住了北燕。”


    “那四十萬叛賊呢?”


    “一路往南打,打了好幾個趙國的郡縣,盡是屠城。趙國已經在調兵,準備撲殺了。”


    “這有點不對。”


    不知為何,陳九州總感覺,這四十萬的反賊,好像挺能打的一般,不僅惹了北燕,還敢往南一路打。


    “西隴的那位少帝,已經奪了涼地三州了。以戰養戰,這不到兩個月,便收攏降軍,說服異族,到現在,快有了六七十萬的大軍。”


    六七十萬,假以時日,絕對能有百萬的兵甲。加上涼地向來盛產烈馬,說不得,這西隴真要變成大國,不遜於北燕和趙國的那種。


    “還有,司承前些日子來信,想吞並臨近的弘農國,我以陳相的名義,讓他莫要輕舉妄動。”


    “做得好。”陳九州鬆了口氣。


    司承終歸是年輕了些,一直想著恢複魏國的巔峰。但眼下,明顯是機會未到。


    乞活門的事情之後,必然會迎來一番清算,這時候魏國做出頭鳥,不用想,下場會很慘。


    說不定,還要有第二次的聯軍伐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代奸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不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不醒並收藏一代奸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