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南梁泱泱上國,南征北戰,無不令敵心驚膽碎!今日遭圍殺之恥,前所未有!”
“三路大軍,隨禦駕親征,不把楚人殺盡,不還梁都!”
“刺蛟軍,敢戰否!”
馬背上的南梁軍參,不斷振臂高吼,鼓舞著士氣。
鏘鏘鏘——
陽光之下,無數杆銀色長槍整齊並立,以作迴答。
最中央的龍輦裏,夏侯敬一臉困惑,白淨的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的神情。
三十萬天策軍,雖然不算南梁的頂尖戰力,但貴為南陲三將之一的範龍,可是不世名將,天知道怎麽就敗了。
南梁雖然號稱百萬兵甲,但滿打滿算,也不過七八十萬,若是天策軍全軍覆沒,必然會將南梁鼎盛的國勢,拖入泥潭。
“陛下,離著江州,已經不到二十裏了。”軍參勒馬而來,聲音帶著謙恭。
夏侯敬點點頭,“傳朕的旨意,讓黃道宗需小心謹慎,莫要入了楚人的圈套。”
“孱弱楚人,已今非昔比。”
說話間,夏侯敬冷冷抓起麵前的玉酒盅,瞬間捏碎。
“陛下諭旨,刺蛟軍暫緩行軍,小心為上。”
刺蛟軍裏,一個身穿花蟒金甲的中年大將,臉色變得微微錯愕,但也並未多說,按著諭旨打了行軍手勢。
南陲有三國,為徐國,南梁,以及半死不活的東楚。
南陲亦有三將,其中南梁占二,大都督範龍,以及刺蛟軍行軍大將黃道宗。
徐國占有其一,為皇室宗親——下邳王徐泊。
可見,無兵無將的東楚,到底孱弱到了什麽地步。
偏偏是這般孱弱的東楚,打碎了南梁的攻伐大夢。
可恨至極。
夏侯敬仰起頭,透過雕龍刻鳳的車窗,冷冷眯起眼睛。
在他的不遠處,奔流不休的楚江,何等波瀾壯闊。
他曾想著平定東楚之後,再過幾年,便將楚江更名為梁江,開南梁萬世功績。
可惜,這種夙願似乎是又離遠了。
“陛下,前方有人擋道!說是東楚使臣!”這時,軍參迅速勒馬,急急稟報。
夏侯敬皺了皺眉,微微抬手,隨行的一名貴妃,立即掀開琉璃珠簾。
踩著金龍履走下龍輦,隨後,夏侯敬便清楚地看見。
二十萬大軍之前,不到百米之地,一個穿著文士袍的男子,正淡笑著拱手,神色間不見任何驚慌。
文士袍的袍角,似乎是沾了水,濕了一圈。
“東楚使臣賈文龍,拜見梁帝!”
夏侯敬心生怒意,莫名其妙打輸了三十萬大軍,那也就罷了,現在倒好,東楚分明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來人,拖出去斬了!”
冷冷一拂袖子,夏侯敬準備走迴龍輦。
“陛下要殺外臣?”
“殺不得?打贏了一場,你家的那位丞相,莫不是以為南梁無人了?”夏侯敬轉頭冷笑。
江風吹過,將擋道的文士,吹得似要搖搖欲墜一般。
“殺得。”賈和平靜一笑,從腰裏抽出長劍,“勿勞南梁上國動手,我賈文龍自刎便可。”
“我區區一人,有南梁二十萬天策軍陪葬,壯哉!”
“且慢!”夏侯敬臉色發白,迴頭急喊。
黃道宗身子一躍,幾步踏到賈和麵前,搶走了已經橫在脖子上的長劍。
一條血痕,從脖子中間滲出。
夏侯敬看得心驚無比,這人,真是敢下手的。
“陛下改主意了,這是好事。”賈和伸出手,將脖子上的血跡抹去。
“陳九州想如何?”夏侯敬冷著臉,重新走出龍輦,軍參急忙搬來金椅。
“長途奔襲,外臣有些乏力,陛下可賜座?”
“大膽!一介東楚孱弱,膽敢與陛下平坐!”夏侯敬沒開口,反倒是隨軍的不少南梁將領,紛紛大怒。
“我賈文龍為東楚使臣,如東楚國君親至,此處又非朝堂大殿,不過塞外之地,為何不能同坐?國有國體,南梁雖是上國,但我東楚,也非下人之國。”
“此處!乃是我南梁疆域!”
“此處,乃是我東楚失地。”賈和麵色不變。
東楚孱弱百年,以江州郡為中心,半州之地,盡被南梁慢慢蠶食。
夏侯敬神色煩躁,揮了揮手,讓軍參搬來另一張金椅。
若非東楚有二十萬天策軍做籌碼,南梁怎會如此被動。
“告訴朕,你們的那位奸相,想要什麽。”
“南江四郡。”
夏侯敬抬頭大笑,“陳九州啊陳九州,真是好心思啊。”
南江四郡,是臨靠楚江岸的四座大郡,原屬東楚,二十年前被南梁侵占。
這四郡各為犄角,若是東楚能取下,相當於在楚江的另一岸,有了橋頭堡,進可攻退可守。
“我家丞相留了話。”賈和坐在金椅上,聲音不卑不亢,“他性子向來焦躁,若是等得急了,怕忍不住,會把二十萬天策軍就地梟首。”
“死了二十萬天策軍,我南梁亦能踏平東楚。”夏侯敬眯著眼。
“東楚一滅,南梁則危在旦夕。”賈和揚手指向北方,“南梁之上,有國名徐,最喜歡倚強淩弱。”
夏侯敬皺著眉,臉色繼而變成沉默。
“陛下英明神武,定能想得清楚,是想留下一個孱弱的東楚,還是想讓一個強大如斯的徐國,趁機而入。”
夏侯敬渾身微顫,先是割了北方三郡給徐國,現在倒好,又被一個弱小東楚,逼迫割讓南江四郡。
夾在兩個國家中間,第一次,夏侯敬有了深深的危機感。
“不怕告訴陛下,在外臣來此之前,已有另一位使臣去了徐國。”賈和站起身子,禮貌地躬身一禮,隨後幾步走前,走到一臉蕭殺的黃道宗麵前,冷冷搶下了長劍。
夏侯敬咬著牙,躊躇不定,二十萬的軍士啊,這要多少年月,才會攢到這麽多的青壯。
“東楚亡,則南梁亡,鷸蚌之爭,總歸要便宜老漁夫。”
“外臣賈文龍,謝陛下賜座之恩。”
賈和抬起長劍,橫在自己脖子上。
“黃道宗!攔下!”夏侯敬怒喝。
長劍,第二次被搶了去。
賈和平靜立著,嘴角邊上,卻露出不易察覺的笑容。
“三路大軍,隨禦駕親征,不把楚人殺盡,不還梁都!”
“刺蛟軍,敢戰否!”
馬背上的南梁軍參,不斷振臂高吼,鼓舞著士氣。
鏘鏘鏘——
陽光之下,無數杆銀色長槍整齊並立,以作迴答。
最中央的龍輦裏,夏侯敬一臉困惑,白淨的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的神情。
三十萬天策軍,雖然不算南梁的頂尖戰力,但貴為南陲三將之一的範龍,可是不世名將,天知道怎麽就敗了。
南梁雖然號稱百萬兵甲,但滿打滿算,也不過七八十萬,若是天策軍全軍覆沒,必然會將南梁鼎盛的國勢,拖入泥潭。
“陛下,離著江州,已經不到二十裏了。”軍參勒馬而來,聲音帶著謙恭。
夏侯敬點點頭,“傳朕的旨意,讓黃道宗需小心謹慎,莫要入了楚人的圈套。”
“孱弱楚人,已今非昔比。”
說話間,夏侯敬冷冷抓起麵前的玉酒盅,瞬間捏碎。
“陛下諭旨,刺蛟軍暫緩行軍,小心為上。”
刺蛟軍裏,一個身穿花蟒金甲的中年大將,臉色變得微微錯愕,但也並未多說,按著諭旨打了行軍手勢。
南陲有三國,為徐國,南梁,以及半死不活的東楚。
南陲亦有三將,其中南梁占二,大都督範龍,以及刺蛟軍行軍大將黃道宗。
徐國占有其一,為皇室宗親——下邳王徐泊。
可見,無兵無將的東楚,到底孱弱到了什麽地步。
偏偏是這般孱弱的東楚,打碎了南梁的攻伐大夢。
可恨至極。
夏侯敬仰起頭,透過雕龍刻鳳的車窗,冷冷眯起眼睛。
在他的不遠處,奔流不休的楚江,何等波瀾壯闊。
他曾想著平定東楚之後,再過幾年,便將楚江更名為梁江,開南梁萬世功績。
可惜,這種夙願似乎是又離遠了。
“陛下,前方有人擋道!說是東楚使臣!”這時,軍參迅速勒馬,急急稟報。
夏侯敬皺了皺眉,微微抬手,隨行的一名貴妃,立即掀開琉璃珠簾。
踩著金龍履走下龍輦,隨後,夏侯敬便清楚地看見。
二十萬大軍之前,不到百米之地,一個穿著文士袍的男子,正淡笑著拱手,神色間不見任何驚慌。
文士袍的袍角,似乎是沾了水,濕了一圈。
“東楚使臣賈文龍,拜見梁帝!”
夏侯敬心生怒意,莫名其妙打輸了三十萬大軍,那也就罷了,現在倒好,東楚分明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來人,拖出去斬了!”
冷冷一拂袖子,夏侯敬準備走迴龍輦。
“陛下要殺外臣?”
“殺不得?打贏了一場,你家的那位丞相,莫不是以為南梁無人了?”夏侯敬轉頭冷笑。
江風吹過,將擋道的文士,吹得似要搖搖欲墜一般。
“殺得。”賈和平靜一笑,從腰裏抽出長劍,“勿勞南梁上國動手,我賈文龍自刎便可。”
“我區區一人,有南梁二十萬天策軍陪葬,壯哉!”
“且慢!”夏侯敬臉色發白,迴頭急喊。
黃道宗身子一躍,幾步踏到賈和麵前,搶走了已經橫在脖子上的長劍。
一條血痕,從脖子中間滲出。
夏侯敬看得心驚無比,這人,真是敢下手的。
“陛下改主意了,這是好事。”賈和伸出手,將脖子上的血跡抹去。
“陳九州想如何?”夏侯敬冷著臉,重新走出龍輦,軍參急忙搬來金椅。
“長途奔襲,外臣有些乏力,陛下可賜座?”
“大膽!一介東楚孱弱,膽敢與陛下平坐!”夏侯敬沒開口,反倒是隨軍的不少南梁將領,紛紛大怒。
“我賈文龍為東楚使臣,如東楚國君親至,此處又非朝堂大殿,不過塞外之地,為何不能同坐?國有國體,南梁雖是上國,但我東楚,也非下人之國。”
“此處!乃是我南梁疆域!”
“此處,乃是我東楚失地。”賈和麵色不變。
東楚孱弱百年,以江州郡為中心,半州之地,盡被南梁慢慢蠶食。
夏侯敬神色煩躁,揮了揮手,讓軍參搬來另一張金椅。
若非東楚有二十萬天策軍做籌碼,南梁怎會如此被動。
“告訴朕,你們的那位奸相,想要什麽。”
“南江四郡。”
夏侯敬抬頭大笑,“陳九州啊陳九州,真是好心思啊。”
南江四郡,是臨靠楚江岸的四座大郡,原屬東楚,二十年前被南梁侵占。
這四郡各為犄角,若是東楚能取下,相當於在楚江的另一岸,有了橋頭堡,進可攻退可守。
“我家丞相留了話。”賈和坐在金椅上,聲音不卑不亢,“他性子向來焦躁,若是等得急了,怕忍不住,會把二十萬天策軍就地梟首。”
“死了二十萬天策軍,我南梁亦能踏平東楚。”夏侯敬眯著眼。
“東楚一滅,南梁則危在旦夕。”賈和揚手指向北方,“南梁之上,有國名徐,最喜歡倚強淩弱。”
夏侯敬皺著眉,臉色繼而變成沉默。
“陛下英明神武,定能想得清楚,是想留下一個孱弱的東楚,還是想讓一個強大如斯的徐國,趁機而入。”
夏侯敬渾身微顫,先是割了北方三郡給徐國,現在倒好,又被一個弱小東楚,逼迫割讓南江四郡。
夾在兩個國家中間,第一次,夏侯敬有了深深的危機感。
“不怕告訴陛下,在外臣來此之前,已有另一位使臣去了徐國。”賈和站起身子,禮貌地躬身一禮,隨後幾步走前,走到一臉蕭殺的黃道宗麵前,冷冷搶下了長劍。
夏侯敬咬著牙,躊躇不定,二十萬的軍士啊,這要多少年月,才會攢到這麽多的青壯。
“東楚亡,則南梁亡,鷸蚌之爭,總歸要便宜老漁夫。”
“外臣賈文龍,謝陛下賜座之恩。”
賈和抬起長劍,橫在自己脖子上。
“黃道宗!攔下!”夏侯敬怒喝。
長劍,第二次被搶了去。
賈和平靜立著,嘴角邊上,卻露出不易察覺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