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諸竅,各有作用,或者說性質各不相同。


    如天心竅,提綱挈領、統攝全局。


    以天心竅為始發站前往其它站點,總能順風順水,即使不是勢如破竹,也很少遇到大的關隘。


    而即便遇到大的關隘,在關隘附近稍一輾轉,也總能“福至心靈”,獲得破除關隘的靈機。


    早上看太陽升起,領會升騰妙意。


    悟了!


    傍晚看太陽降落,月亮冉冉升起,領會陰陽升降之理,身上氣血如領法旨,稍一圓轉,便破除了之前所遇的關隘。


    又悟了!


    以臂作枕,躺在青草地上仰頭看天,天上星星眨呀眨的。


    再悟!


    悟什麽?


    也不知道悟什麽,反正就是悟了,然後隨之而來的便是氣血活躍,修為大大地朝前邁進一步!


    就是這樣不講道理!


    所謂妙悟、頓悟什麽的,對於打開了天心竅的修者來說,真的不是那麽稀罕。


    家常便飯而已!


    而最重要的地方還在於,打開了天心竅,便為以後證入天階積下了一份非常深厚的底蘊!所以天心竅在某些宗門或某些道書裏,也有可能會被稱為“人身第一竅”。


    和天心竅相對的“人身第二竅”是海底竅。


    海底竅,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有點類似於西遊記裏的定海神針,打開了海底竅之後,不論如何修煉,人身永遠偏陰偏陽之患!


    在調和陰陽這一點上,海底竅若自稱第二,無竅敢稱第一。


    便是天心竅也不敢!


    調和陰陽到底是什麽個玩意呢,它的重要性有多大?


    隨便作個比喻就知道了。


    如駕車行駛,它就是方向盤的調整方向!


    沒有打開海底竅的修者,其修煉,就像是在駕駛一輛方向盤不怎麽靈光的車子,又或者,那車子根本就沒有方向盤!


    不要說拐彎麻煩,就是在大直線上行駛,也可能因為路麵不平或車子本身的原因,走歪走偏!


    然後,修煉這條道路,是直線多還是拐彎多呢?


    僅用一句話就可以表述,“一裏二分路,九拐十八彎。”


    所以,調和陰陽在修煉中到底有多重要,不需要再贅言了!


    很多散修或傳承不那麽高明的修者,都在這一點上認識不足,然後栽了根頭,而且即便栽了很多個根頭,也都是莫名其妙的,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因為,大問題,是陰陽失和,小問題,則可能是多種多樣,萬紫千紅各不同!


    很可能,在你識遍了那些萬紫千紅之後,偶爾的有朝一日才可能忽然恍悟,“萬紫千紅都是春”。


    但那個時候,已經不知道摔了多少套杯具了。


    甚至地上,都已經堆滿了杯具的碎片,無處落腳。


    轉身四顧,一派茫然。


    天心海底之外,餘者俱不足道。


    嗯,其它大中小諸竅,其實是各有所擅的,就像是龍象力大無窮,不能鑽螻蟻之穴,鷹隼嘯唳高天,不能潛三尺之水。


    蜻蜓雖纖,能作翩舞,龜殼固厚,四隻短腿。


    如果把人身比作小天地的話,那人身諸竅,也可以看作是天地之間的各種動物、植物。


    有高大巨木,入地淩雲,撐起高天。


    有低矮小草,蔓延成片,鎖水固土。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特別是在開竅境時連涉及都不涉及到的諸多小竅以至中竅,往更高境界走時,卻會發揮著許多難以想象的妙用。


    但相比較而言,還是遠沒有天心竅和海底竅這般,【統攝全身、神妙無雙】。


    雲祥在修煉,許廣陵在觀察。


    一份修煉者樣本,最好的觀察時候,是什麽時候?


    知其黑,觀其白。


    了解其穩定的狀態時的樣子,然後觀察其不穩定時、發生變動時的樣子。


    譬如其中典型的可以作為代表的晉升前夜、晉升之中、晉升後的初期。


    而此際,觀察了不久,許廣陵便嘖嘖稱奇。


    把幾乎整個證入天階的晉升之力導入天眼,晉階後的天眼給許廣陵帶來的,便是可以看到許多之前看不到的東西。


    就如雲祥此刻的修煉,纖毫畢現,俱入觀察乃至觀照之中。


    一枚葉片,投射如天之鏡。


    其葉片之上下內外,所有的大小脈絡,所有大小結構的動與靜,悉皆無隱,完全呈現。


    雲祥打開的是足心竅,如手足心竅這般外竅,按理說,隻是打開人身和天地的間隔,使得身體可以主動地汲取天地靈氣為己用,歸納來說,也就是一個“固本培元”的作用,和“調和陰陽”是沒有什麽關係的。


    恰恰相反,因為大量地轉化天地靈氣,人身之氣血處於極速變動階段,非常非常容易,陰陽失偏!


    甚至往往一天之中,就可能產生陰陽方麵的多種變化!


    上午,陽有過而陰不足,下午,陰有過而陽不足,夜間,或陰滯,或陽滯,而氣機呆板,如被打了當頭一棒。


    這些,全都會嚴重地影響修煉!


    如果要說開竅境的修者為什麽很多人最終都無法走到真一境?


    原因有很多。


    但從高處入眼,其中的罪魁禍首,無疑就是不能很好地調和陰陽!


    也所以,打開海底竅者,必入真一,乃至於在整個人階三境都有助力,從而有地階之望。


    雲祥不是“正統”方法的開竅。


    他是修煉許廣陵的一竅法從而開竅的。


    而鑒於開竅境修煉的某些重要或關鍵,許廣陵當初在給雲祥【點火】的時候,其所涉及之竅,正是有著一些陰陽調和之能的小竅!


    點火之時,許廣陵其實並未想及太多,要說考慮,固然是有著考慮,但之所以涉及此竅,最大的一個原因,還是以雲祥其時的身體狀態,在這個地方點火,最為適合!


    但現在,新情況,出乎了許廣陵的預料。


    那一個本來已經功成身退的小竅或者說隱竅,居然在花落之後,再度發萼,然後為雲祥的修煉提供著調和陰陽的作用!


    這實在是太讓許廣陵意外了。


    若是這般,哪怕天資不好的修者,不能打開天心竅和海底竅的,便是打開其它相關主竅也都困難的,卻是可以通過一竅法,早早地埋下“伏筆”,然後作為天心竅和海底竅的低配?


    而若將一竅法改為兩竅法,同時配置低配版的天心竅和低配版的海底竅,然後綜合來看,豈不是能讓下三品資質的修者修行起來,能比得過中三品甚至是上三品資質的修者?


    又一扇大大的門戶,在許廣陵麵前展開!


    但是。


    許廣陵又進入了微微的凝思。


    單純以眼前情況而論,雲祥的修行,是步入了一個快車道的。


    雖然比不上真正的高速通道,但也遠較一般的普通車道為上,以其好幾百年的優裕時間,在排除了陰陽失偏這個開竅境最大的問題和罪魁禍首之後,按理來說,是能夠從容地步入真一境的!


    然而。


    【六百六十八歲,壽終於開竅境。】


    為什麽天眼看到的,卻是這麽一個結果呢?


    這其中,到底出了一些什麽問題?


    是邁入開竅境,雲祥日後矜高自許,懈怠修行?


    這個選項,基本可以排除。


    10%以下的可能。


    是那個隱竅隻在當下發揮作用,過些時候,隨著雲祥身上其它竅的打開,然後對它產生幹擾,使其真正地退隱江湖?


    這個選項,有待觀察。


    60%左右的可能。


    是雲祥在以後的修行上,又有著什麽其它因素的介入,結果導致本應無大阻礙的修煉,由直變曲,從易轉難?


    30%左右的可能。


    三個選項,三種可能。


    其實即使是第一個概率很小的選項,也並不是絕對沒有可能。


    因為這個階段的觀察,這個階段的結論,最為匹配的還是“這個階段”,而當過了這個階段,人,身也好,心也罷,終究是會變的。


    變好或變壞,都有可能!


    許廣陵微微垂眸。


    天眼能昭示最終的結果,那麽,天眼能不能昭示其中的過程呢?


    此念一起,許廣陵的心神被引動,進入了天眼的某種感應狀態之中。


    僅是片刻之間,許廣陵就再次睜開了眼睛。


    答案來得太過簡單!


    就是那第二個選項,那個由他分析而來的,60%左右的可能。


    天眼排除了那個10%以下,也排除了那個30%左右,然後,把那個60%左右,提高到了100%。


    對,100%。


    不是99%,也不是什麽99.999……%。


    它把所有的變數,都排除掉了,隻留下那唯一的“真實”!


    籲!


    即使身為不折不扣的【大修士】,這一刻,許廣陵也還是不由得地微微吐了口氣,心中泛起歎息之意。


    造化之奧,一至如斯!


    這天眼神通,它到底是怎麽樣地運作,然後“看到”未來的呢?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知全能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仲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仲道並收藏全知全能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