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拿來,吾給汝安。【思路客】
這話著容易,真正做來卻是很難的。
想讓不安的心能夠安下來,需要三個條件,一是識,二是力,三是境。
識是要知道這心為什麽不安,如果你連原因都不知道,那就很難進行下一步了。
知道了緣由之後,想要解除這種負麵狀態,還需要足夠的力量或者能力,不然,就算知道了為什麽,也還是隻能無可奈何。
此外,還需要境的配合。
如果麵對的外界環境太過不堪,則就算能力強大到近乎逆天,也依然無奈,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運道”了。
許廣陵給許同輝講這個故事,隻是隨意,算是給其開一下眼界,而並沒指望其聽了這個故事之後,就“立地大悟”。
對於一個修者來,想安心,還有一條不是捷徑的捷徑。
那就是從身入手。
身心互轉,這是一個基礎。
而還有一個基礎,那就是,心是搭建在身這個平台上的。
如果身足夠穩固,足夠強大,足夠靈動及生機勃勃……
那麽,心,想要進入負麵狀態,都很困難。
“閉關吧,斬斷外緣。”講完故事之後,許廣陵對許同輝道。
把握未定,宜絕跡塵囂,使此心不見可欲而不亂,以澄吾靜體操持既堅,又當混跡風塵,使此心見可欲而亦不亂,以養吾圓機。
菜根譚中這麽道。
前世,鑒於“身”的突破並不是很容易,儒佛兩家且不提,就連向以修身為主的道家,也滲入了大量修心的內容。
各種齋戒、儀軌,其實都是借助於某些手段從而靜心、澄心。
當然,也正因為絕大多數人在身的突破上乏善可談,導致很多修心的內容,無法深入,隻能是處於lv、lv1的層次。
於是,不是泛泛,便是偏狹,不是空談道德,便是妄談心魔之類,從而真正地走向“唯心”。
以至於,雖然最初是從修行出發,但走著走著,就和修行沒什麽關係了。
遠離根,遠離質樸,走向荒誕,走向光怪陸離,走向神婆神漢巫卜之流,走向佛家所謂的歪門邪道。
道藏中,這部分的內容,要占個十之三四。
一棵大樹,砍了主幹,隻要樹根還沒死,它還是會發芽,發出很多很多的芽,長出一大叢的不能成材的樹條。
這就是前世,修行領域,在修心麵的基概況。
儒家不例外,佛家不例外,道家同樣也不例外。
國內不例外,國外同樣也不例外。
然而,高度上雖然乏善可談,但在廣度上,卻是林林總總,把一顆“心”,伸向各個不同的向。
就連很多與修行無關的世俗者或者哲家之流,也對此類問題多有思考和闡述。
菜根譚中這句話,就是簡單一例。
這一世,雖然是修行大行於世的世界,但是修心的內容,卻未見於人階。
這奇怪麽?
不!
恰恰因為修行大行於世,才導致了這樣的情況。
身既可進,心便無用。
“修心”,至少在人階的層次,是一種“異端”。
這個世界,修行的主流是什麽?
就是凝氣、通脈、開竅。
凝氣,培育氣血。
通脈,身體的氣血壯大後,生而發之,“清輕者上升為天”,孕育出純粹的氣,然後用這氣打通身體諸脈。
開竅,竅為脈之節,在通脈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而這三個層次,都與“心”無關。
然後,這三個層次的修者,已經是占據了整個修行界的甚至。
地階修者,對於“心”的認知情況如何?
許廣陵暫時還不清楚,他拋出那個話,雖然主要是閑著無事的消遣,但其中也未嚐沒有的試探之意。
人階的情況,他通過莊家,通過青水城,已經了解得差不多了。
目前為止,他的觸角還並未能延伸到地階。
不過,局麵已經打開了。
和這個郡城上層也即郡守府及七大宗的交流通道已經打開,日後隻要慢慢地走下去就可以了。
這有點快。
許廣陵來是打算用三五年的時間,逐漸地打開這通道的。
反正不急。
別三五年,就是三五十年,也完是在可接受的區間。
手段很多,話,藥草,以及許同輝身的修行進展及與其他修者的交流……,這些,其中任一個,都可以鋪就那通道。
奈何。
出了點意外。
許同輝這傻子和徐亦山那傻子,兩個傻子一起,誤打誤撞地讓這個局麵直接過早地出現。
這有好有壞。
好自然是來作中長遠打算的目標一下子就達成了。
壞則是目標來得太快,而準備還未做好。
他也好,許同輝也好,層次都還太低,還不具備和地階中人平等交流的資格,而隻能通過其它式謀取變相的平等,但無論如何,交流是要受到限製的。
這沒辦法。
修為的層次擺在那裏。
就比如你和你家的狗,你可以和它知心話,你可以和它感情深厚甚至生死與共,但你沒法正兒八經地和它交流討論習問題、工作家庭問題、世界和平問題。
限製這種交流的不是你們的感情,而完就是層次。
智力和見識上的層次。
當下,雖然是有點意外,但其實也無傷大雅,走一步看一步就行了。
之前,通過聚星樓的那些話,許廣陵判斷這個世界或者這個地的修行環境,是處於白銀時代的尾端。
這個判斷,同樣也在修心這件事上暫時得到了佐證。
人階,不涉修心。
地階,不知涉不涉,但天階,肯定是要涉的。
這在這個世界修行界的上層,不會是秘密,更不會是什麽隱密,而絕對是常識!
這一點不用任何懷疑。
然而這個常識並未普及到修行界的下層、底端。
這是修行資源上的一種壟斷麽?
可以這麽認為。
或者,上層可能有一些這麵的考量。
但總的來,還是比較正麵的。
假如修行界的上層把這麵的知識向底層大為普及,卻又在真正關鍵的修身層麵加以控製,那才是糟糕的事情。
修心知識普及,然後通過上層手段,以考核、選拔等式,逐漸把下層修者轉變為“修行知識研究者”,讓千千萬萬實際的修者,由實轉虛。
把整個的下層修者也轉變為一種資源。
一種修心及修行知識研究的資源,專為上層服務。
屆時,如果這樣的局麵出現,那就是連黑鐵時代都算不上了。
而隻能算是黑暗時代。
現在,還好。
還有光芒。
並且那光芒還不是很微弱。
這也意味著,目前,這個世界的上層修行資源,還不是很匱乏,還不需要以過度透支的式,向下層索取,以及完鎖死下層的向上晉升通道。
真相未必如此,但大概率不會錯。
這就很好。
哪怕崎嶇些,也是有路可走。
這話著容易,真正做來卻是很難的。
想讓不安的心能夠安下來,需要三個條件,一是識,二是力,三是境。
識是要知道這心為什麽不安,如果你連原因都不知道,那就很難進行下一步了。
知道了緣由之後,想要解除這種負麵狀態,還需要足夠的力量或者能力,不然,就算知道了為什麽,也還是隻能無可奈何。
此外,還需要境的配合。
如果麵對的外界環境太過不堪,則就算能力強大到近乎逆天,也依然無奈,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運道”了。
許廣陵給許同輝講這個故事,隻是隨意,算是給其開一下眼界,而並沒指望其聽了這個故事之後,就“立地大悟”。
對於一個修者來,想安心,還有一條不是捷徑的捷徑。
那就是從身入手。
身心互轉,這是一個基礎。
而還有一個基礎,那就是,心是搭建在身這個平台上的。
如果身足夠穩固,足夠強大,足夠靈動及生機勃勃……
那麽,心,想要進入負麵狀態,都很困難。
“閉關吧,斬斷外緣。”講完故事之後,許廣陵對許同輝道。
把握未定,宜絕跡塵囂,使此心不見可欲而不亂,以澄吾靜體操持既堅,又當混跡風塵,使此心見可欲而亦不亂,以養吾圓機。
菜根譚中這麽道。
前世,鑒於“身”的突破並不是很容易,儒佛兩家且不提,就連向以修身為主的道家,也滲入了大量修心的內容。
各種齋戒、儀軌,其實都是借助於某些手段從而靜心、澄心。
當然,也正因為絕大多數人在身的突破上乏善可談,導致很多修心的內容,無法深入,隻能是處於lv、lv1的層次。
於是,不是泛泛,便是偏狹,不是空談道德,便是妄談心魔之類,從而真正地走向“唯心”。
以至於,雖然最初是從修行出發,但走著走著,就和修行沒什麽關係了。
遠離根,遠離質樸,走向荒誕,走向光怪陸離,走向神婆神漢巫卜之流,走向佛家所謂的歪門邪道。
道藏中,這部分的內容,要占個十之三四。
一棵大樹,砍了主幹,隻要樹根還沒死,它還是會發芽,發出很多很多的芽,長出一大叢的不能成材的樹條。
這就是前世,修行領域,在修心麵的基概況。
儒家不例外,佛家不例外,道家同樣也不例外。
國內不例外,國外同樣也不例外。
然而,高度上雖然乏善可談,但在廣度上,卻是林林總總,把一顆“心”,伸向各個不同的向。
就連很多與修行無關的世俗者或者哲家之流,也對此類問題多有思考和闡述。
菜根譚中這句話,就是簡單一例。
這一世,雖然是修行大行於世的世界,但是修心的內容,卻未見於人階。
這奇怪麽?
不!
恰恰因為修行大行於世,才導致了這樣的情況。
身既可進,心便無用。
“修心”,至少在人階的層次,是一種“異端”。
這個世界,修行的主流是什麽?
就是凝氣、通脈、開竅。
凝氣,培育氣血。
通脈,身體的氣血壯大後,生而發之,“清輕者上升為天”,孕育出純粹的氣,然後用這氣打通身體諸脈。
開竅,竅為脈之節,在通脈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而這三個層次,都與“心”無關。
然後,這三個層次的修者,已經是占據了整個修行界的甚至。
地階修者,對於“心”的認知情況如何?
許廣陵暫時還不清楚,他拋出那個話,雖然主要是閑著無事的消遣,但其中也未嚐沒有的試探之意。
人階的情況,他通過莊家,通過青水城,已經了解得差不多了。
目前為止,他的觸角還並未能延伸到地階。
不過,局麵已經打開了。
和這個郡城上層也即郡守府及七大宗的交流通道已經打開,日後隻要慢慢地走下去就可以了。
這有點快。
許廣陵來是打算用三五年的時間,逐漸地打開這通道的。
反正不急。
別三五年,就是三五十年,也完是在可接受的區間。
手段很多,話,藥草,以及許同輝身的修行進展及與其他修者的交流……,這些,其中任一個,都可以鋪就那通道。
奈何。
出了點意外。
許同輝這傻子和徐亦山那傻子,兩個傻子一起,誤打誤撞地讓這個局麵直接過早地出現。
這有好有壞。
好自然是來作中長遠打算的目標一下子就達成了。
壞則是目標來得太快,而準備還未做好。
他也好,許同輝也好,層次都還太低,還不具備和地階中人平等交流的資格,而隻能通過其它式謀取變相的平等,但無論如何,交流是要受到限製的。
這沒辦法。
修為的層次擺在那裏。
就比如你和你家的狗,你可以和它知心話,你可以和它感情深厚甚至生死與共,但你沒法正兒八經地和它交流討論習問題、工作家庭問題、世界和平問題。
限製這種交流的不是你們的感情,而完就是層次。
智力和見識上的層次。
當下,雖然是有點意外,但其實也無傷大雅,走一步看一步就行了。
之前,通過聚星樓的那些話,許廣陵判斷這個世界或者這個地的修行環境,是處於白銀時代的尾端。
這個判斷,同樣也在修心這件事上暫時得到了佐證。
人階,不涉修心。
地階,不知涉不涉,但天階,肯定是要涉的。
這在這個世界修行界的上層,不會是秘密,更不會是什麽隱密,而絕對是常識!
這一點不用任何懷疑。
然而這個常識並未普及到修行界的下層、底端。
這是修行資源上的一種壟斷麽?
可以這麽認為。
或者,上層可能有一些這麵的考量。
但總的來,還是比較正麵的。
假如修行界的上層把這麵的知識向底層大為普及,卻又在真正關鍵的修身層麵加以控製,那才是糟糕的事情。
修心知識普及,然後通過上層手段,以考核、選拔等式,逐漸把下層修者轉變為“修行知識研究者”,讓千千萬萬實際的修者,由實轉虛。
把整個的下層修者也轉變為一種資源。
一種修心及修行知識研究的資源,專為上層服務。
屆時,如果這樣的局麵出現,那就是連黑鐵時代都算不上了。
而隻能算是黑暗時代。
現在,還好。
還有光芒。
並且那光芒還不是很微弱。
這也意味著,目前,這個世界的上層修行資源,還不是很匱乏,還不需要以過度透支的式,向下層索取,以及完鎖死下層的向上晉升通道。
真相未必如此,但大概率不會錯。
這就很好。
哪怕崎嶇些,也是有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