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用意
深宮棄妃:皇上別過來 作者:萌不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終,靜昭儀被榮貴妃攆出了宜春宮,她站在宜春宮的宮外,臉上的表情不怒反笑。
由此可見,榮貴妃對於後位,當真十分在意,不然的話,也不會如此憤怒,甚至將自己給攆出來。
“娘娘,您沒事吧。”玲瓏有些擔憂的開口,詢問著靜昭儀,她以為,主子該是憤怒的,卻沒想到,在自家主子的臉上,她看到的是笑意。
這讓她的心裏,越發的擔憂起來。
“本宮沒事,難得今兒天氣不錯,咱們在宮裏走一走吧。”擺了擺手,靜昭儀向前走去,她如此說,玲瓏隻能應聲,抬腳跟了上去。
轎輦跟在靜昭儀跟玲瓏的身後,靜昭儀就這樣慢悠悠的,走在宮道之上。
“玲瓏,前麵的那個人,是不是安公主的女師?”走出了一段距離之後,靜昭儀伸手一指前麵的人,開口詢問著身旁的玲瓏。
順著靜昭儀的手,玲瓏看到了前方宮道之上的李錚,“迴娘娘的話,確實是安公主的女師。”
聽到玲瓏的答複,靜昭儀快走了幾步,攔在了李錚的麵前,此時,李錚的手中拎著一個精致的提籃,裏麵放著的,是花樣、布料以及針線等物。
“靜昭儀。”李錚是皇上親封的正二品夫子,如今靜昭儀是正三品,就算李錚不給她行禮,也是可以的。
然而,瞧見靜昭儀之後,李錚還是極為恭敬的行了禮,臉上也始終帶著溫和的笑意。
對於靜昭儀,李錚是沒有好感的,畢竟,之前的時候,靜昭儀曾想要利用她,來對付宸貴妃。
若非有表姨母蘇王氏在,隻怕自己就要誤入歧途了,別說是正二品的夫子,能否有命在,都是未可知的事情。
不過,李錚心裏明白,這裏是皇宮,不管怎麽說,對方都是皇上的妃嬪,二皇子的生母,自己就算裝樣子,也要將樣子裝好。
“原來是李夫子,聽說李夫子的針線極好,不知這些布料,是為誰準備的?”
視線落在李錚手中的提籃裏,靜昭儀笑著開口,詢問著李錚。
“迴靜昭儀的話,民女得貴妃娘娘恩典,得了些好料子,還沒有想好該怎麽用。”
李錚手中的料子,是打算給三皇子跟三公主用的,但她並不打算告訴靜昭儀,所以扯了個謊,迴應了靜昭儀。
“既如此,不知本宮能否有榮幸,得到李夫子的針線?”聽李錚說完,靜昭儀再度開口,她如此說,倒是讓李錚不好拒絕。
“不知靜昭儀想要做什麽呢?”如今李錚成為了安公主的女師,手裏也有了一定的銀錢,想要買好料子,還是買得起的。
手中提籃裏的料子,是宮中的錦緞,這是榮貴妃賞賜給她的,料子質地極柔,給小孩子做小衣,再合適不過了。
正好她想要看看花樣,便跟榮貴妃說了聲,獨自去了尚衣坊。
她的繡工好,所以時常有繡娘請教她,她也算是尚衣坊的常客。
“李夫子誤會了,不是給本宮做,是給本宮的二皇子,本宮希望李夫子能幫本宮,給二皇子做一套小衣。”
靜昭儀的二皇子,已經一歲多了,許是因為身體不好的緣故,他比一般孩子要瘦弱一些。
李錚沒見過二皇子,聽靜昭儀如此說,不免有些為難,她若是答應下來,就意味著要去永春宮,從心底裏,她是不想去永春宮的。
“怎麽?李夫子不願意?”見李錚沒有迴答,靜昭儀臉上的笑意不變,可聲音,卻因此沉了下來。
“請靜昭儀恕罪,民女自然是願意的,隻是民女不知道二皇子的身量尺寸,不知尚衣坊可有?”
二皇子乃是皇嗣,穿衣用度自不會被虧待,李錚衝著靜昭儀福了福身,開口詢問道。
“何必如此麻煩?李夫子隨著本宮去一趟永春宮,不就知道了嗎?”聽李錚說完,靜昭儀笑著應聲,她如此說,李錚隻好應下,隨著她迴到了永春宮之中。
…………
“李錚被靜昭儀帶走了?什麽時候的事兒?”宜春宮內,榮貴妃知道這件事兒之後,立刻皺起了眉,她詢問著紅袖,言語間帶著關切。
“迴娘娘的話,就是剛才的事兒,已經有一會兒了,奴婢也是剛知道的,您將靜昭儀攆出去之後,她就順著宮道走著,正好碰到了李夫子。”
開口跟榮貴妃迴稟著,紅袖的臉上露出了擔憂,“娘娘,靜昭儀會不會拿李夫子出氣?”
“應該不會,不管怎麽說,李錚都是安兒的女師,她既是本宮的人,又是宸貴妃的人,靜昭儀不敢輕舉妄動的,這樣,你親自去永春宮,將人接迴來。”
仔細想了想,榮貴妃對著紅袖吩咐道,紅袖應聲,行禮後,離開了正殿。
…………
“李夫子請坐,不必太過拘禮,本宮這就讓人,將二皇子抱過來。”迴到了永春宮,靜昭儀招唿李錚坐下,然後吩咐玲瓏,去將二皇子抱來。
很快,二皇子被抱到了正殿,這是李錚第一次瞧見二皇子,確實十分瘦弱,瞧得出,他似乎很怕生,看見李錚,他整個人都縮在紅袖的懷中。
“珺兒,過來。”示意紅袖將二皇子放下,靜昭儀衝著二皇子招手,去年二皇子一周歲生辰的時候,靜昭儀請求景帝,為二皇子改了名字。
原本的名字,始終是靜昭儀心裏的刺,所以她自己挑選了一個字,請求景帝為二皇子改名。
對於靜昭儀的請求,景帝原本是不想理會的,畢竟,他覺得自己取的名字,很適合二皇子。
然而,靜昭儀不斷的請求,景帝無奈,最終隻好應了下來,所以,二皇子的名字,變成了百裏珺。
見靜昭儀衝著自己招手,二皇子怯怯的看了李錚一眼,這才踉踉蹌蹌的,向著靜昭儀走去。
一般來說,正常的孩子,一歲到一歲半的時候,就可以獨立走路了,二皇子因為身體弱,走路一直是踉踉蹌蹌的,不僅如此,直到現在,他還不會說話。
若不是太醫一再保證,靜昭儀幾乎以為,自己生下來的,是個啞巴。
眼見著二皇子走到自己身邊,靜昭儀伸手,將他抱了起來。
由此可見,榮貴妃對於後位,當真十分在意,不然的話,也不會如此憤怒,甚至將自己給攆出來。
“娘娘,您沒事吧。”玲瓏有些擔憂的開口,詢問著靜昭儀,她以為,主子該是憤怒的,卻沒想到,在自家主子的臉上,她看到的是笑意。
這讓她的心裏,越發的擔憂起來。
“本宮沒事,難得今兒天氣不錯,咱們在宮裏走一走吧。”擺了擺手,靜昭儀向前走去,她如此說,玲瓏隻能應聲,抬腳跟了上去。
轎輦跟在靜昭儀跟玲瓏的身後,靜昭儀就這樣慢悠悠的,走在宮道之上。
“玲瓏,前麵的那個人,是不是安公主的女師?”走出了一段距離之後,靜昭儀伸手一指前麵的人,開口詢問著身旁的玲瓏。
順著靜昭儀的手,玲瓏看到了前方宮道之上的李錚,“迴娘娘的話,確實是安公主的女師。”
聽到玲瓏的答複,靜昭儀快走了幾步,攔在了李錚的麵前,此時,李錚的手中拎著一個精致的提籃,裏麵放著的,是花樣、布料以及針線等物。
“靜昭儀。”李錚是皇上親封的正二品夫子,如今靜昭儀是正三品,就算李錚不給她行禮,也是可以的。
然而,瞧見靜昭儀之後,李錚還是極為恭敬的行了禮,臉上也始終帶著溫和的笑意。
對於靜昭儀,李錚是沒有好感的,畢竟,之前的時候,靜昭儀曾想要利用她,來對付宸貴妃。
若非有表姨母蘇王氏在,隻怕自己就要誤入歧途了,別說是正二品的夫子,能否有命在,都是未可知的事情。
不過,李錚心裏明白,這裏是皇宮,不管怎麽說,對方都是皇上的妃嬪,二皇子的生母,自己就算裝樣子,也要將樣子裝好。
“原來是李夫子,聽說李夫子的針線極好,不知這些布料,是為誰準備的?”
視線落在李錚手中的提籃裏,靜昭儀笑著開口,詢問著李錚。
“迴靜昭儀的話,民女得貴妃娘娘恩典,得了些好料子,還沒有想好該怎麽用。”
李錚手中的料子,是打算給三皇子跟三公主用的,但她並不打算告訴靜昭儀,所以扯了個謊,迴應了靜昭儀。
“既如此,不知本宮能否有榮幸,得到李夫子的針線?”聽李錚說完,靜昭儀再度開口,她如此說,倒是讓李錚不好拒絕。
“不知靜昭儀想要做什麽呢?”如今李錚成為了安公主的女師,手裏也有了一定的銀錢,想要買好料子,還是買得起的。
手中提籃裏的料子,是宮中的錦緞,這是榮貴妃賞賜給她的,料子質地極柔,給小孩子做小衣,再合適不過了。
正好她想要看看花樣,便跟榮貴妃說了聲,獨自去了尚衣坊。
她的繡工好,所以時常有繡娘請教她,她也算是尚衣坊的常客。
“李夫子誤會了,不是給本宮做,是給本宮的二皇子,本宮希望李夫子能幫本宮,給二皇子做一套小衣。”
靜昭儀的二皇子,已經一歲多了,許是因為身體不好的緣故,他比一般孩子要瘦弱一些。
李錚沒見過二皇子,聽靜昭儀如此說,不免有些為難,她若是答應下來,就意味著要去永春宮,從心底裏,她是不想去永春宮的。
“怎麽?李夫子不願意?”見李錚沒有迴答,靜昭儀臉上的笑意不變,可聲音,卻因此沉了下來。
“請靜昭儀恕罪,民女自然是願意的,隻是民女不知道二皇子的身量尺寸,不知尚衣坊可有?”
二皇子乃是皇嗣,穿衣用度自不會被虧待,李錚衝著靜昭儀福了福身,開口詢問道。
“何必如此麻煩?李夫子隨著本宮去一趟永春宮,不就知道了嗎?”聽李錚說完,靜昭儀笑著應聲,她如此說,李錚隻好應下,隨著她迴到了永春宮之中。
…………
“李錚被靜昭儀帶走了?什麽時候的事兒?”宜春宮內,榮貴妃知道這件事兒之後,立刻皺起了眉,她詢問著紅袖,言語間帶著關切。
“迴娘娘的話,就是剛才的事兒,已經有一會兒了,奴婢也是剛知道的,您將靜昭儀攆出去之後,她就順著宮道走著,正好碰到了李夫子。”
開口跟榮貴妃迴稟著,紅袖的臉上露出了擔憂,“娘娘,靜昭儀會不會拿李夫子出氣?”
“應該不會,不管怎麽說,李錚都是安兒的女師,她既是本宮的人,又是宸貴妃的人,靜昭儀不敢輕舉妄動的,這樣,你親自去永春宮,將人接迴來。”
仔細想了想,榮貴妃對著紅袖吩咐道,紅袖應聲,行禮後,離開了正殿。
…………
“李夫子請坐,不必太過拘禮,本宮這就讓人,將二皇子抱過來。”迴到了永春宮,靜昭儀招唿李錚坐下,然後吩咐玲瓏,去將二皇子抱來。
很快,二皇子被抱到了正殿,這是李錚第一次瞧見二皇子,確實十分瘦弱,瞧得出,他似乎很怕生,看見李錚,他整個人都縮在紅袖的懷中。
“珺兒,過來。”示意紅袖將二皇子放下,靜昭儀衝著二皇子招手,去年二皇子一周歲生辰的時候,靜昭儀請求景帝,為二皇子改了名字。
原本的名字,始終是靜昭儀心裏的刺,所以她自己挑選了一個字,請求景帝為二皇子改名。
對於靜昭儀的請求,景帝原本是不想理會的,畢竟,他覺得自己取的名字,很適合二皇子。
然而,靜昭儀不斷的請求,景帝無奈,最終隻好應了下來,所以,二皇子的名字,變成了百裏珺。
見靜昭儀衝著自己招手,二皇子怯怯的看了李錚一眼,這才踉踉蹌蹌的,向著靜昭儀走去。
一般來說,正常的孩子,一歲到一歲半的時候,就可以獨立走路了,二皇子因為身體弱,走路一直是踉踉蹌蹌的,不僅如此,直到現在,他還不會說話。
若不是太醫一再保證,靜昭儀幾乎以為,自己生下來的,是個啞巴。
眼見著二皇子走到自己身邊,靜昭儀伸手,將他抱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