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馬車備好,溫元帥也換了一身便裝,同譚拯一起前往忠義大夫府。馬車轆轆,兩個時辰就進入了古夢城。帝都的街道十分寬闊,能夠容納十輛馬車並排奔馳,隻是現在全城戒嚴,一隊隊禦林軍衣甲整齊,擎著明晃晃的刀劍來來迴迴地巡邏。能夠住在帝都的,大多不是尋常人家,大概也是見慣了禦林軍巡邏,所以街道上還是熙熙攘攘,隻是說話的聲音小了許多。


    馬車剛一到街上就被一隊禦林軍給攔了下來,不過有譚拯出麵很快就得到放行,隻是速度減少了許多。不一會兒,馬車就在忠義大夫的府邸前停下。


    忠義大夫府原本在帝都也是一個光鮮的所在,隻是昨天王宰相偽造禦令抄家,將它破壞了個幹淨:原本朱漆描金的牌匾早已被砸成兩半隨意地丟在路邊,上麵還有煙熏火燒的痕跡,而府邸的兩扇大門中的一扇早已斜斜的飛到了院子當中,上麵滿是灰塵腳印,剩下的一扇也隻能是歪歪地掛在門框上,一陣風吹過就有氣無力地搖晃幾下,原本平整的表麵上有一個鬥大窟窿。門口杵著一個管家模樣的老漢,衣服上也滿是灰土。


    那老管家見到有馬車駛近,盡力張開那雙沾滿灰土的昏黃老眼,仔細辨認了一會兒後才認出是自家的少爺迴來了,慌忙奔進裏屋去喊主人。很快,譚拯就從那破門中跑出。這會兒譚拯也是剛剛下了馬車,見到父親那憔悴的模樣,就再也控製不住自己,撲到父親懷裏痛哭起來。見到兩人抱頭痛哭,嫣妍和溫元帥真是哭笑不得:兩人大難重逢,自然需要宣泄感情,可也不能將客人丟在一邊吧?站在旁邊的老管家看到嫣妍兩人的表情,隻得老著臉向譚宗道:“老爺,我們還有客人啊。”這時,譚宗才反應過來,見到自己失禮,也不禁老臉一紅,道:“幾位請隨我到屋裏坐吧。”說罷就在前方引路。


    進入府邸,原本平整的小徑被上翻的泥土覆蓋,弄地整個院子狼藉不堪,正房兩邊的廂房還用白布遮著,上方還隱隱有被火燒過的焦黑印記。眾人來到大堂分賓主坐下,這時已經是正午了,譚宗就讓府內的下人整了幾桌酒席。


    在酒席上,溫元帥率先開口道:“譚老友,你也是命大,要不是你兒子逃命遇見貴人,我可能再也見不到你了。不過官場上的沉浮起落最是正常不過,你也不必放在心上,隻要你的行為對得起天下百姓,我必定支持。”喝過幾圈酒後,幾人也是放開了胸懷,開始談論起年初的那次天地大變來。這場宴席整整吃了一個時辰才漸漸收場。


    等到下人將酒桌撤去,幾人剛到後堂,就聽到府邸大門外鑼鼓喧天,那個老管家慌慌張張地跑進來道:“老爺……有聖旨到了。”幾人又急急忙忙地從後堂跑到前門。前來宣旨的欽差是王室的供奉令狐文生,本來宣旨這種事情也輪不到他這個供奉前來,隻是他見到閻居仁這個“前輩”,為了討好他,在征詢皇帝的意見後領了這個差事。


    在見到閻前輩後,令狐供奉的心情也好了不少,也不去計較這院子是否雜亂,隻是和顏悅色地對譚宗說道:“譚大夫,請準備香案接旨吧。”譚宗之前在朝堂上見過這位供奉,知道他的脾氣向來嚴肅,隻是今日為何如此好說話,但是這位供奉的心情他還是能夠看出,所以就帶著滿腹疑問下去安排了。


    不一會兒,香案擺起,令狐供奉將聖旨供在香案之上,等到譚宗父子和府上的一幹下人行過三跪九叩的大禮,高唿萬歲之後就從香案上取過聖旨一把抖開,高聲朗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忠義大夫譚宗一心為國,推行變法功在社稷,但遭奸相陷害,府宅被毀,特撥國庫替其修繕。另命其領八部巡按一職,代天巡狩邊疆,推行新政,旬日起程。賜禦用尚方寶劍一柄,凡奸佞之徒,不孝王孫,皆有先斬後奏之權。”


    讀罷聖旨,等到眾人再次山唿萬歲之後,令狐文采笑著將聖旨交到譚宗之手,笑盈盈地對譚宗道:“巡按大人有修真界的前輩庇佑,又赤膽忠心,將來成就一定不可限量。不知大人能否為我引見這位前輩?”譚宗哪裏不敢答應,隻是實在不知令狐供奉所指的前輩是誰,忽然看見譚拯似乎有話要說,就對供奉說道:“我也不甚清楚那位前輩,隻是那是小兒的朋友,供奉如有疑問,可以向小兒詢問。”說罷就看向了譚拯。


    譚拯剛要說話,卻聽見耳旁傳音“不要說出你我相見的原因,隻說我是你的一位故友叫閻居仁,早年被仙師收徒,近年學成下山尋訪訪舊友。”譚拯無奈,隻好將嫣妍所說的又說了一遍。聽到這裏,令狐文采又是一陣感慨譚拯的好運。


    皇帝下旨修繕府邸,uu看書 .uukanshu 工匠們自然不敢怠工,不出十日就將整座府邸修繕一新。隻是這個令狐供奉總是借著監工的名頭前來找嫣妍談論突破修為的方法。嫣妍身為一個練氣巔峰的高手,指點一個先天巔峰的人物也是輕而易舉。在這十天當中嫣妍也是盡心的指點他。等到嫣妍等出發前去邊境,令狐文采馬上閉關,終於在一月後突破練氣。當然,這也是後話了。


    十天時間很快過去,今天已經是譚宗出發的日子。很多與譚宗交好的官員前來送行。眾人酒過三巡,在相互告別之後,譚宗父子就踏上了前往邊疆的路。至於嫣妍,雖然令狐文采再三挽留,但她還是和譚宗父子一道前往邊疆。


    早在先前十天,嫣妍多次思考自己是不是該隨著譚宗父子前往邊疆巡守。雖然每次思考都是師父所說的避世修行的念頭占據上風,但是每次迴想起師父所說的天地大變中無辜喪生的凡人,總是心中不忍,希望自己應該為這片天地做些什麽。最終,嫣妍還是決定隨著譚拯父子前去邊疆。


    嫣妍坐在馬車中間,看著沿途的風景,細細地體會著入世修行帶來的種種心境上的變化。經過天地大變,在遠離帝都的地方有許多鎮上的居民都逃荒去了,留下一座座空鎮,蕭瑟淒涼,也有許多鎮上隻留下了老弱病殘。在經過那些還有人煙的地方,嫣妍都會下車替那些生病的村民救治,看著他們逐漸好轉,細細地體會著造化生成萬物的歡快。一路上走走停停,居然花了一個月才趕到邊境的重鎮——四江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行在異世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茗品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茗品書並收藏修行在異世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