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電話,在位於北美的唐修手機中撥打了出去。


    這件事自然不會有第三個人知道,那麽自然也就不會有人能夠琢磨唐修的用意是什麽了。


    現在的函夏電子音樂圈,隻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王藝隆,還是十年前的王藝隆,這一點並沒有任何改變,他依舊是函夏電子音樂圈中的那個王者。


    這段時間,《跪下為奴》這首單曲已經直接出圈了,火熱程度堪比當年全民頌唱王藝隆的歌曲的程度。


    當然,這些熱度,有一部分,是他與郭躍之間的爭議帶來的。


    但是更多的,其實還得歸功於現在的短視頻文化。


    眾所周知,函夏的本土出產的電子音樂,在現階段的年代,受眾程度普遍集中在哪?


    那自然是以抖快為首的一種短視頻快餐娛樂平台。


    雖然近年來,短視頻文化已經發展到走出了以前那種隻有‘社會搖’和‘精神小夥’元素的單一模式,而變得品類繁多。


    但是受於作品市場的局限性,人們對於娛樂的要求逐漸快餐化,短視頻的取勝法寶依舊是‘短小’,‘精悍’,所以視頻的市場還是局限在非常有限的一個區間內的。


    那麽過於有限的時間,那麽自然做不到跟長視頻一樣可以深耕細作,精心製作每一個細節,所以萬變不離其宗,bgm,甚至成為了短視頻一個很重要的元素。


    有些bgm,甚至可以和一係列的視頻綁定在一起,形成另外一種非常鮮明的文化符號。


    比如,一聽某首歌,你就知道,接下來就該上腳藝人了。再一聽某首歌,你就知道接下來這個人應該一腳踢出一整個盛夏了。再一聽某首歌,某些黑子就要露出雞腳了。再聽某首歌,你就知道潘森多半在草叢裏貓著了。


    然而不論如何,這些作品的作者,大多數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非常喜歡用電子音樂來作為自己的bgm,尤其是那種簡單粗暴,動次打次的國產電子音樂,最受他們的喜愛。


    加上王藝隆身上的電音教父的光環,還有mc田右的頂級喊麥人的身份,現在這首《跪下為奴》,順利成為了抖快短視頻平台的使用率第一和熱度第一的bgm。


    播放量在短短時間內就達到了恐怖的5億次!


    這是什麽概念?


    相當於前世的《驚雷》在被抨擊之前,在某音平台上的熱度。


    這已經是很恐怖的一個傳播速度了。


    然而,再反觀於《熊貓人永不為奴》,則是顯得那麽淒涼,那麽無人問津。


    至於....為什麽要靠豆瓣評分來評價,而不是和其他主流音樂一樣,依靠函夏音樂網,還有專業人士來進行評價呢?


    為什麽函夏音樂網上麵不會收錄電子音樂的評分呢?


    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根本就沒有對應的樂評人。


    電子音樂在函夏,還是太小眾了,小眾到別的樂種都有成體係的其他方麵專業人士,但是電子音樂卻沒有。


    函夏電子音樂的樂評人,就是聽眾,就是酒吧的dj,就是舞池裏的那些raver們。


    一般能在函夏火起來的電子音樂作品,都是有很高的趨同性的。


    那就是,大家都會集中的,成規模的,都聽一樣的作品,但是對於不知名的音樂人,函夏電子音樂的聽眾反而做不到真正的公允公正的判斷。


    他們甚至很懷疑那些沒人聽的作品,是不是真的行。


    就例如前世的地球世界,這種現象在前世被吐槽為‘faded現象’,或者‘tobu’現象。


    這是在其他樂種上是完全看不到的,擁有很高的盲從性。


    .....


    然而,誰都不知道的是,此刻,在索尼音樂的函夏分部當中。


    一個叫馮卿的中年男人,掛掉了一個電話。


    這位叫馮卿的男人,有一個身份,那就是,索尼音樂的函夏分部的首席樂評師。


    哪怕是在整個函夏樂壇內,都很有地位,屬於大前輩級別的人物,是屬於走到哪都會被人敬仰的那一類人。


    此刻,馮卿剛剛掛掉的電話,通話記錄上顯示有一個很明顯的‘國際長途’標識。


    “那就讓我來看一看吧,說來,函夏的電音確實有點欠發展,和國際上差距太大了,也許我應該相信你的眼光呢?你選的人應該不會差,那我幫一下也無可厚非,或許這就是函夏電音的第一步也說不定。”


    馮卿突然笑了。


    想當初,某個年輕人的作品還是他來主導進行評分評價。


    但是時間過得很快啊,現在,他已經沒有資格來做那個年輕人的主評人了,畢竟,隨著他走出國界線,踏入一片更廣闊的天地之後,函夏樂壇,就已經不再能夠局限住他了。


    不過,在他以後,函夏樂壇就好似迎來了輕微的複蘇一樣。


    現在的馮卿,似乎又找到了當初多年前的熱情,因為他現在偶爾也能夠從一些新人的新作品裏麵,找到那種令人驚喜的感覺了。


    這不得不說,是一件好事。


    隻不過,電音啊....這個領域,他還真的從來沒有踏入過。


    不過要說他不懂?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隻不過是單純的因為,之前的函夏電音,由於實在不成體係,也太過落後,導致市場過小的原因,索尼音樂就一直看不上這片市場。


    不光是索尼音樂,國內的這些巨頭唱片公司,基本沒有一個,是對電音市場感興趣的。


    所以,這才會出現‘電音廠牌’這種東西。


    國內管這叫廠牌,但是很多國外大廠翻譯過來,其實都是唱片公司。


    其實也挺令人唏噓的,畢竟,電子音樂放到國際市場,那也是最炙手可熱的樂種之一,是屬於主流中的主流。


    但是一到了函夏國內,怎麽就這麽拉了呢?


    不過,今天,馮卿打算涉獵一下這個陌生的領域了。


    馮卿來到電腦前,戴上了監聽耳機,拿出了工作本和鋼筆,熟練的打開了音樂軟件,還有調音台。


    作為一個樂評人,他需要的是最真實,最好的反饋,能夠聽到每一個細節的那種,這樣,他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先聽一下王藝隆的歌吧,看看老一輩電音人的水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不喜歡被稱作明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柿子摻榴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柿子摻榴蓮並收藏我不喜歡被稱作明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