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劍意思維導圖
月兒明,風兒清。
陳銘點著燈,用筆在麵前的紙上飛快的書寫著。
他在記錄自己所見過的每一種劍意。
“顧劫:一往無前?臨近明意,但未曾踏入明意,為什麽?
李聖哉:金丹之道為速度,按理說劍意應該也是快劍,但,他的劍上,沒有這種感覺,所以,金丹之道與劍意,不一樣。
張十三:同為劍基,劍道為由繁化簡。
竹林劍意一:寒霜劍意,使對戰者越戰越僵,這裏的“僵”,是靈氣的作用,還是神念.”
寫到這裏時,陳銘想了想,在下麵補充道:“劍意,是靈氣,還是神念?”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陳銘在紙上記錄的內容也越來越多。
有在張十三那裏感悟到的劍意,有在蕭青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
如同散落在地的樹葉被人一片片的撿起,然後重新按照不同的位置裝在樹上。
劍意,就是這顆大樹的根,這顆大樹,就是陳銘腦海之中的知識脈絡。
而這種知識脈絡,在他前世的教學之中,是他最常運用的教導學生的方式。
在那個世界,這顆大樹被叫做:思維導圖。
人的思維具有邏輯性,隻有從一點推導到另外一點,邏輯才能融會貫通,如果強行死記硬背,並不能將知識銘記於心,也不能靈活的運用。
如果是應付考試死記硬背也就罷了,但人生,禁不起半點應付。
陳銘若是想要在劍意上有所成就,就必須慢慢一點一點的推導,然後在自己的腦海之中形成係統的知識。
過程也許麻煩。
但陳銘,可是一點一點為自己建築了記憶宮殿的點,現在不過是在宮殿之前栽一顆樹,又有何難?
相比較於自己的天賦,陳銘更加清楚一點。
那就是多少付出,多少收獲
整整七天七夜,陳銘未出房門一步,吃飯全靠嚼鐵。
終於,七天後,在陳銘的麵前,有一顆脈絡萬千的大樹,躍然紙上。
這就是陳銘的劍意·思維導圖!
在這顆大樹上,有一根分枝叫經曆,在這一欄,有悲傷劍客燕歡,有無盡劍氣敖通,他們都因為自己的經曆,而選擇了這兩種劍意。
還有一根樹枝,上麵寫著性格,在這一欄,有大道化簡的張十三,也有一往無前的南重,他們都因為自己的性格,而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劍意。
劍意,是一個人戰鬥的方式,也是一個人出劍的方式。
思維導圖擬好後,陳銘的思維順著導圖開始往下推導著。
慢慢的,他的思維由什麽是劍意,轉化為了另一個問題。
什麽.是劍?
當陳銘築成劍基以後,他每一次握劍,都會有不同的感悟,比如,劍就該這麽出,這個劍招原來是這樣,對手這一劍,我應該這樣去擋。
很多時候,陳銘甚至不知道,在出劍的人是自己,還是自己的劍基。
因為劍基的應對方式,往往比他自己想的還要完美。
劍基,到底是什麽?
思維推導越來越深,陳銘也開始注意到自己平時根本不會想的問題。
然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
一個讓他毛骨悚然的結論。
在教他出劍的是道!
陳銘凝結成金丹,所依托的道,是劍道。
像李純所說的那般,始於劍,忠於劍,當一個一生的劍客。
當陳銘懷揣著這個理念結丹時,他的金丹,自然而然的就結成了。
但.
到底是他選擇了劍道,還是劍道選擇了他?亦或是,他們互相選擇了對方?
陳銘在領悟劍,他的領悟會壯大劍道一脈,而劍道也在反哺陳銘,讓他在與敵人對招的時候,會自然而然的領悟應招之法。
那麽這些陳銘從來不知道的應招之法,又是從哪裏來的呢?
既然來自劍道,那麽就隻有一個解釋.這是別的劍客,所創建出來的劍招,然後被劍道所記錄,在陳銘所需要的時候再反哺給他!
那麽
陳銘的思維再次往前。
劍道又是什麽?
略微思考後,陳銘覺得.
也許,道,是一個有著思維意識的存在,或者是一個天地之間,類似於係統,能夠按照格式錄入和輸出的存在!
那麽這時候,迴到第一個問題。
什麽是劍意?
造成劍意效果的,是意識,還是靈氣?
而此時,陳銘終於得到了結論。
造成劍意如此強大效果的,既不是意識,也不是靈氣。
而是道!
當道認可了你,你的一招一式,就自然而然的帶有那樣的效果。
自然而然,就是道。
所以陳銘麵對明意後期的劍意毫無抵抗能力,因為那已經無關靈氣,而是在道所擬定的係統之中,明意後期,就是能夠碾壓沒有擁有劍意的人!
而此時,陳銘看著自己麵前的紙張,眼神微微顫抖。
他的目光,正聚焦他畫的劍意大樹旁。
在那裏,有一個問號。
問號旁寫的是:魔教教主王平安。
陳銘一直搞不懂,王平安的詭異劍意,屬於哪一個分支。
然後他突然想到了王師對自己所說的,魔教的另一個稱唿。
逆命教!
陳銘突然懂了,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麽王平安要將自己創建的勢力命名為逆命教,也終於懂了,王平安的劍意,是什麽。
王平安的道,是“逆命”,而他的劍意,則直接站在“劍道”這個係統的外麵!
他就像是一個係統bug一般,不受劍道這個係統所管製!
而他這樣的存在,對於陳銘這種以劍入道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敵!
而陳銘有所猜測,卻不能確定的是。
張十三是否一開始就看出了自己是以劍入道,所以張十三這才警告他,見到魔教教主後,想也別想,馬上就逃!
陳銘越想,越覺得張十三應該就是這個意思。
但.
陳銘想到拍賣場上那個渾身散發著邪意的男子,那個人.
陳銘有感覺,甚至他能夠確定,自己與這個“叛逆師兄”,有著躲不了避不開的宿命!
陳銘的眉頭深深皺起。
他必須想到辦法,至少,能讓他在再次遇到王平安時,能夠有一戰之力。
陳銘知道,他唯一的出路。
就在自己麵前這一張薄薄的紙上!
(本章完)
月兒明,風兒清。
陳銘點著燈,用筆在麵前的紙上飛快的書寫著。
他在記錄自己所見過的每一種劍意。
“顧劫:一往無前?臨近明意,但未曾踏入明意,為什麽?
李聖哉:金丹之道為速度,按理說劍意應該也是快劍,但,他的劍上,沒有這種感覺,所以,金丹之道與劍意,不一樣。
張十三:同為劍基,劍道為由繁化簡。
竹林劍意一:寒霜劍意,使對戰者越戰越僵,這裏的“僵”,是靈氣的作用,還是神念.”
寫到這裏時,陳銘想了想,在下麵補充道:“劍意,是靈氣,還是神念?”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陳銘在紙上記錄的內容也越來越多。
有在張十三那裏感悟到的劍意,有在蕭青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
如同散落在地的樹葉被人一片片的撿起,然後重新按照不同的位置裝在樹上。
劍意,就是這顆大樹的根,這顆大樹,就是陳銘腦海之中的知識脈絡。
而這種知識脈絡,在他前世的教學之中,是他最常運用的教導學生的方式。
在那個世界,這顆大樹被叫做:思維導圖。
人的思維具有邏輯性,隻有從一點推導到另外一點,邏輯才能融會貫通,如果強行死記硬背,並不能將知識銘記於心,也不能靈活的運用。
如果是應付考試死記硬背也就罷了,但人生,禁不起半點應付。
陳銘若是想要在劍意上有所成就,就必須慢慢一點一點的推導,然後在自己的腦海之中形成係統的知識。
過程也許麻煩。
但陳銘,可是一點一點為自己建築了記憶宮殿的點,現在不過是在宮殿之前栽一顆樹,又有何難?
相比較於自己的天賦,陳銘更加清楚一點。
那就是多少付出,多少收獲
整整七天七夜,陳銘未出房門一步,吃飯全靠嚼鐵。
終於,七天後,在陳銘的麵前,有一顆脈絡萬千的大樹,躍然紙上。
這就是陳銘的劍意·思維導圖!
在這顆大樹上,有一根分枝叫經曆,在這一欄,有悲傷劍客燕歡,有無盡劍氣敖通,他們都因為自己的經曆,而選擇了這兩種劍意。
還有一根樹枝,上麵寫著性格,在這一欄,有大道化簡的張十三,也有一往無前的南重,他們都因為自己的性格,而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劍意。
劍意,是一個人戰鬥的方式,也是一個人出劍的方式。
思維導圖擬好後,陳銘的思維順著導圖開始往下推導著。
慢慢的,他的思維由什麽是劍意,轉化為了另一個問題。
什麽.是劍?
當陳銘築成劍基以後,他每一次握劍,都會有不同的感悟,比如,劍就該這麽出,這個劍招原來是這樣,對手這一劍,我應該這樣去擋。
很多時候,陳銘甚至不知道,在出劍的人是自己,還是自己的劍基。
因為劍基的應對方式,往往比他自己想的還要完美。
劍基,到底是什麽?
思維推導越來越深,陳銘也開始注意到自己平時根本不會想的問題。
然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
一個讓他毛骨悚然的結論。
在教他出劍的是道!
陳銘凝結成金丹,所依托的道,是劍道。
像李純所說的那般,始於劍,忠於劍,當一個一生的劍客。
當陳銘懷揣著這個理念結丹時,他的金丹,自然而然的就結成了。
但.
到底是他選擇了劍道,還是劍道選擇了他?亦或是,他們互相選擇了對方?
陳銘在領悟劍,他的領悟會壯大劍道一脈,而劍道也在反哺陳銘,讓他在與敵人對招的時候,會自然而然的領悟應招之法。
那麽這些陳銘從來不知道的應招之法,又是從哪裏來的呢?
既然來自劍道,那麽就隻有一個解釋.這是別的劍客,所創建出來的劍招,然後被劍道所記錄,在陳銘所需要的時候再反哺給他!
那麽
陳銘的思維再次往前。
劍道又是什麽?
略微思考後,陳銘覺得.
也許,道,是一個有著思維意識的存在,或者是一個天地之間,類似於係統,能夠按照格式錄入和輸出的存在!
那麽這時候,迴到第一個問題。
什麽是劍意?
造成劍意效果的,是意識,還是靈氣?
而此時,陳銘終於得到了結論。
造成劍意如此強大效果的,既不是意識,也不是靈氣。
而是道!
當道認可了你,你的一招一式,就自然而然的帶有那樣的效果。
自然而然,就是道。
所以陳銘麵對明意後期的劍意毫無抵抗能力,因為那已經無關靈氣,而是在道所擬定的係統之中,明意後期,就是能夠碾壓沒有擁有劍意的人!
而此時,陳銘看著自己麵前的紙張,眼神微微顫抖。
他的目光,正聚焦他畫的劍意大樹旁。
在那裏,有一個問號。
問號旁寫的是:魔教教主王平安。
陳銘一直搞不懂,王平安的詭異劍意,屬於哪一個分支。
然後他突然想到了王師對自己所說的,魔教的另一個稱唿。
逆命教!
陳銘突然懂了,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麽王平安要將自己創建的勢力命名為逆命教,也終於懂了,王平安的劍意,是什麽。
王平安的道,是“逆命”,而他的劍意,則直接站在“劍道”這個係統的外麵!
他就像是一個係統bug一般,不受劍道這個係統所管製!
而他這樣的存在,對於陳銘這種以劍入道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敵!
而陳銘有所猜測,卻不能確定的是。
張十三是否一開始就看出了自己是以劍入道,所以張十三這才警告他,見到魔教教主後,想也別想,馬上就逃!
陳銘越想,越覺得張十三應該就是這個意思。
但.
陳銘想到拍賣場上那個渾身散發著邪意的男子,那個人.
陳銘有感覺,甚至他能夠確定,自己與這個“叛逆師兄”,有著躲不了避不開的宿命!
陳銘的眉頭深深皺起。
他必須想到辦法,至少,能讓他在再次遇到王平安時,能夠有一戰之力。
陳銘知道,他唯一的出路。
就在自己麵前這一張薄薄的紙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