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在洛陽城得到傳國玉璽後,把所有的軍士按照孩兒孫策的要求全部撤離城裏,屯軍城北。


    在城外施舍米粥,救濟百姓。


    孫家軍隊在洛陽大火之後,並沒有急著在城裏收集金銀財寶,而是大量的籠絡人心,把受災的百姓給安頓下來。


    於是在孫策北歸之後,孫堅的大營外一共收容了至少20萬難民百姓。


    孫策截得董卓的財寶同時,打退其士卒,同時救下了被劫掠而去的近5萬洛陽年輕女子。


    而且大部分被亂軍押著上路的富商官宦,都被孫策軍給救下,逃了迴來。


    孫策的大軍跟著周瑜繞行去了北地石城。


    孫策則帶著少量騎兵近3000精銳,護送著百姓迴了洛陽城。


    路上看見曹孟德飛馬領軍殺向北邊,他沒有去阻攔。


    曹孟德是不會顧及此刻百姓的生命安危的,他的眼裏隻有董卓這廝的性命。


    其實早就有句老話叫窮寇莫追,這曹孟德就是不信,單人孤軍,一路追下去直追到滎陽,正遭遇伏兵。曹孟德的兵馬被大軍圍困廝殺。


    夏侯敦挺槍躍馬,直取呂布。


    李催引一軍,又從左邊殺來,曹*急令夏侯淵迎敵。


    右邊喊聲又起,郭汜引軍殺到,*急令曹仁迎敵。


    三路軍馬,勢不可當。夏侯敦抵敵呂布不住,飛馬迴陣。呂布引鐵騎掩殺,曹孟德軍大敗,迴望滎陽而走。走至一荒山腳下,時約二更,月明如晝。方才聚集殘兵,正欲埋鍋造飯,隻聽得四圍喊聲,徐榮伏兵盡出。曹*慌忙策馬,奪路奔逃,正遇徐榮,轉身便走。榮搭上箭,射中曹孟德肩膊。曹孟德肩頭帶箭傷,一溜煙的隻顧逃命,經過一山坡。兩個呂布軍士埋伏於草中,見曹孟德馬來,二槍齊發,曹孟德馬中槍而倒。曹孟德翻身落馬,被兩小兵給擒住。隻見一將飛馬而來,揮刀砍死兩個步軍,下馬救起曹cao。曹孟德視之,乃曹洪也。曹孟德後來曆經艱辛,聚集手下殘兵五百餘人,迴了河內。


    董卓兵馬此刻安然抵達長安。


    卻說眾諸侯分兵屯在洛陽。孫策帥部下救滅宮中餘火,屯兵城北內,孫堅卻設帳於建章殿基上。孫堅把原來皇宮的舊址清掃出來,凡是董卓所挖掘的陵寢,都給掩埋上。在太廟原來的舊址上,蓋了三間簡陋的屋子,請眾諸侯立列聖神位,宰太牢祀之。死了這麽多人,大家必須得祭祀。祭祀畢,各路豪傑都自行散去。孫堅迴歸北城營寨途中,當夜星月交輝,於是按劍坐在路邊大石頭上,仰觀天文。見紫微垣中白氣漫漫,孫堅歎曰:“帝星不明,賊臣亂國,萬民塗炭,京城一空!”


    孫策騎馬領軍來接父親,看見家父黯然神傷,知道中原戰局此刻帷幕拉開,群雄逐鹿中原之戰此刻開啟。家父這是在歎息漢室的天下氣數已盡。


    之後不久,討伐董卓的各路群雄各懷心事散去了,各自帶著兵馬離開洛陽廢墟。


    這裏事實上已經成為一片廢墟,以前的皇城大火燒了一個多星期,百萬人的古城化為一片瓦礫。想來稱帝的各路人馬都失去了對這片焦土的興趣。


    此刻還有無家可歸的饑民約40多萬,誰來養活?


    大家自己的士兵都卻少糧草補給。還不快走?


    孫策給父親獻計道:“如今之局,我軍勢必迴江南,一定江南諸郡後迴師荊襄,統一漢室三成疆域,此後謀取中原一統山河。”


    孫堅點點頭,看著身邊疲憊的士卒道:“千裏迢迢,這些饑民如何安置?”


    孫策笑笑道:“其實先前靈帝賜予孩兒南郡小城,此城就在南邊不遠,因為糧草囤積足備,養民自當不是問題。”


    孫堅差點忘記了這個茬,之前靈帝給自己西涼洲郡刺史,給了孩子孫策太湖刺史,領軍駐紮南郡,也就是現在的襄樊城。


    自己怎麽都忘記了?


    孫堅點點頭道:“我先領軍迴吳郡,孩兒安置一切後再迴,我們父子從長計議。”


    當夜父子並馬迴營。


    凡事自有天數,沒預料孫堅的軍營帳內有袁紹的同鄉,得知玉璽的事。趁夜報告給了袁紹得知。


    第二天,孫堅來核心大營辭別袁紹說道:“我有點身體不舒服,特來別過諸公。”


    袁紹怪笑著說:“我知道公之毛病乃是出自傳國玉璽。”


    孫堅臉色大變,皺著眉說:“此言何來?”


    袁紹冷笑道:“今興兵討賊,為國除害。玉璽乃朝廷之寶,公既獲得,當對眾留於盟主處,等大家誅殺了董卓,歸還朝廷。今你要貪心吞沒之而去,意欲何為?”


    孫堅極為不滿的說:“玉璽你怎麽可能就斷定在我處?”袁紹冷笑著說:“建章殿井中之物目前何在?”


    孫堅怒道:“我本來就沒有,哪裏還有強人索要的道理?”


    袁紹冷臉道:“作速取出,免自生禍。”


    孫堅指天為誓說道:“我要是真得此寶,私自藏匿,它日不得善終,死於刀箭之下!”


    眾諸侯上來勸說道:“文台如此發毒誓,想必無之。”


    袁紹喚軍士出來對質道:“你打撈井中之時,有此人否?”孫堅見此人為軍中部卒,大怒,拔所佩之劍,要斬那軍士。


    袁紹也拔劍吼道:“你要是斬殺這人,就是欺我也。”


    袁紹背後的顏良、文醜皆拔劍出鞘。


    孫堅背後諸將軍也在,都拔出刀劍來援手。眾諸侯見陣勢不妙,一齊上前勸住。


    孫堅隨即出營帳上馬,立刻拔寨離開洛陽而去。


    袁紹越想越大怒,遂寫書一封,差心腹人連夜往荊州,送與刺史劉表,教其於路上截住孫堅奪之。


    其實欲坐天下者,靠一顆爛印信豈可為之。


    坐天下靠的是自己的實力和能力,君主君臨天下靠的是萬民歸附,而不是須有其表。


    等第二天時,前軍探馬迴報:曹cao追董卓,戰於滎陽,大敗而迴。


    袁紹令人接至營寨中,擺下酒與曹cao解悶。


    飲宴間,曹cao感歎道:“今遲疑不進,大失天下之望。cao竊恥之!”


    袁紹等無言可對。酒席是不歡而散,這酒沒法喝下去了。


    曹cao見袁紹等各懷異心,料不能成事,自己引軍投揚州去了。


    公孫瓚對玄德、關、張說:“袁紹無能為也,久必有變。吾等且歸。”遂拔寨北行。至平原,令玄德為平原相,自去守地養軍。


    兗州太守劉岱,問東郡太守喬瑁借糧。喬瑁推辭不與,劉岱引軍突入喬瑁營,殺死喬瑁,盡降其眾。袁紹見眾人各自分散,就領兵拔寨,離洛陽,投關東去了。


    這就是是十幾路兵馬的征討結局,各自懷著來撈一把的想法。可是各自無所獲,自然鳥獸散。董卓在長安城擁兵自重,更不懼怕各路人馬了。


    卻說荊州刺史劉表。當時看了袁紹來的書信。


    心說這下可好,有人偷得好東西路過我家門,我一定要截下來據為自用。隨後這人令蒯越、蔡瑁引兵一萬來阻截孫堅。


    孫堅軍才到荊州屬地不久,蒯越將陣擺開,當先出馬。


    孫堅問道:“蒯越何故引兵截吾去路?”


    蒯越冷笑道:“汝既為漢臣,如何私匿傳國之寶?你可交出來,我就放你歸去!”


    孫堅大怒迎敵,蔡瑁舞刀來迎。鬥到數合,瑁不敵就撥迴馬走,孫堅乘勢殺過去。山背後金鼓齊鳴、乃劉表親自引軍來到。


    孫堅就馬上施禮問之:“景升何故信袁紹之書,相*鄰郡?”


    劉表迴答說:“你私下藏著傳國玉璽,是不是將要謀反呢?”


    孫堅憤然答道:“吾若有此物,死於刀箭之下!”


    劉表陰笑道:“你若要我相信,將隨軍行李,任我搜查看看。”


    孫堅怒了:“汝有何力,敢小覷我!”


    方欲交兵,劉表便退。孫堅縱馬趕去,兩山後伏兵齊起,背後蔡瑁、蒯越趕來,將孫堅困在陣核心。u看書 .uukanshu


    送走上千裝載寶物的車馬,孫策麵對過河而遠去的周瑜,心中暗笑。


    這可惡的董卓平白的為孫家作了迴嫁衣,這些國庫和墳地挖出來的財寶足可使孫家軍征戰十年,軍資全然無憂矣。


    之前孫策的飛鴿傳信,此刻已然迴到孫家江南的小小吳郡,既然北邊的討賊事了,孫策必須按之前的軍情預定計劃,提前攻取荊州所有郡縣,以此來開辟孫家的中原之戰。


    長沙和吳郡縣都是彈丸之地,即使是西邊的涼州此刻也是荒涼一片,不毛之地豈可養兵?加上北邊的草蠻四起,不斷的騷擾,也不足以安定國土來富民。


    既然那劉表會挑起戰火,孫策就拿這雞先宰之。


    帶著13000殘破人馬準備迴長沙修養生息的孫堅,在半途遇見劉表的大軍,再被四麵的蒯越,蔡瑁所圍困。


    荊州軍是中原最富庶之地的兵士,盔甲器械都是極好的,即使步兵占全軍絕大多數,此刻麵對器械破舊的13000人,那勝敗是已然十分清楚。


    他們劉表受益於袁紹軍令,更加是肆無忌憚,傾盡人馬圍困孫堅。


    幾萬精兵圍著孫堅砍殺。


    此刻孫堅近萬的疲憊兵士全然無力反抗,在一片哀叫中損失大半。


    孫堅帶著剩餘的6000步兵孫堅且戰且走。一路敗退下去來到長江邊。


    第一篇《龍皇出世》第14章平定荊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詩聖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詩聖秋月並收藏龍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