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曼雲帶著李柱子,提著給謝氏和翠娘帶的飯菜。


    直接往自己家,在東街開的首飾鋪子而去。


    一路上,街上有很多人跟陳漫雲打招唿。也順便把目光,投向李柱子身上看看!


    此時,李柱子穿著新衣服,頭發也被陳曼雲梳的油光閃亮的,在頭頂上用一個銀冠,和玉簪子綰起來。


    看著還真是一個虎頭虎腦,相貌堂堂英姿颯爽的少年人!


    他們走過以後,身後跟他們打過招唿的,男男女女就像麻雀嫁女一樣,嘰嘰喳喳都開始議論起來。


    “哎!剛才漫雲好像,帶著一個小叫花子!


    怎麽一轉眼?就變成了一個,相貌堂堂的少年了呢?”


    “我說這你就不懂了吧?


    這就叫啊!人靠衣,裝馬靠鞍!


    這少年,不就是剛才那小叫花子嗎?”


    “哦,對對對!我是說怎麽看著就這麽眼熟呢?


    原來這是一個人啊!”


    “唉!也不知道,這是誰家的孩子這麽幸運?


    居然討飯,都能討出這樣的好運氣來!


    這鎮上這麽多公子哥兒,富家小姐!都想拜曼雲為師!


    結果,都學不到三個月,就自己打退堂鼓了!


    也不知道,是家裏條件太好了,吃不了那個苦?還是什麽原因?竟沒有一個學成氣候的!


    而這孩子,你看!竟然就被漫雲給相中了!”


    “是啊,誰知道呢?可能那些孩子是真的受不了了,苦吧!”


    “嗯!這鎮上,這麽多孩子跟著漫雲學藝,卻沒有一個學成的!


    而漫雲之前的那些徒弟,也都是些窮苦家的孩子!


    有的就算是,出生於富貴之家,或是天魁鎮的名門。


    家裏也因為那場大水,給衝得一無所有了。


    父母被衝散或淹死,一個個都成了孤兒!


    也恰好是這些孩子,沒了爹娘,無依無靠,跟著曼雲才能一心一意的去學!


    所以,他們便一個個都學成了,都成了有用之人!”


    “對對對!周大哥這些話,說的確實在理!


    我看這孩子能行!


    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世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苦其心誌……


    這不就是說明,人要吃過苦頭,才會上進,才有能力成為有用的人嗎?”


    “是了!我覺得這個時候,跟在漫雲背後的這個孩子。


    將來一定能成為一個英雄的!”


    “嗯,漫雲的眼光向來是沒有錯的!隻要他肯學,那以後一定是武藝超群的一個俠士!”


    “對對對!曼雲肯定是,對每個徒弟都是認認真真教的。


    隻是那些人父母太嬌慣,學習不認真還一味的想著享樂!


    那樣的心態,又怎麽能學有所成來呢?”


    “……”


    盡管陳漫雲和李柱子,已經走了很遠了。他們身後的那些人,還在議論紛紛。


    陳漫雲的耳力很好,就算是在這鬧哄哄的大街上。


    她也把身後,所有的聲音都聽在耳朵裏了。


    他在心裏慶幸著:哎呀!人言可畏啊!


    這都是這鎮上人的孩子,自己要是不收的話,人們肯定要覺得自己傲慢。


    可是收了他們,自己家的東西太多。


    書本上的知識,學起來雖然不難。但是也需要個人勤奮,才能學的好的。


    而他們這鎮上,每家每戶十有八九,在她的帶領下都已經發達了。


    可是,這些人有錢以後,他們並不重視子女的教育。


    所以,把女孩子們慣的,一個比一個還嬌氣。


    而那些男孩子,就一個比一個還紈絝!


    雖然在她的領導下,堅持要讓每個孩子都受到文化教育。


    可是這些孩子,上學居然還要請陪讀。


    背書包是陪讀的事情,寫作業也是陪讀的事情。


    這些文化課都這樣,就不要提學武功了。


    那學武功,可是每個人自己要練的。內功心法,一點也馬虎不得,弄不好就會走火入魔。


    那些家裏請了陪讀的孩子,就更不可能主動去學武功了。


    而陳漫雲,對學生的要求卻是,文武兼修。


    所以那些孩子,在學完三年文化課以後,就自己把自己踢出去了!


    當然也有例外,就比如說之前在許家成衣鋪裏,幫許陌白賣衣服的那個小夥子。


    他就是學完三年文化課以後,有自覺自願的去學了三個月武功。


    最後還是沒有堅持下來,便自己把自己踢了出來!


    所以這三年後啊!那些個陪讀的成績,一個比一個優秀。


    其中,居然還有三四個陪讀,都進入了太學院初學。


    而那些所謂的公子小姐,一個個的都因為怕苦,怕累!而放棄了,最佳的學習機會!


    對於這一點,陳曼雲心裏也覺得非常無奈。


    不過她知道,這種現象也許跟他們父輩的,文化素質有關係。


    因為他們的父母,都是些莊稼漢,或者小商販。


    在他們眼裏,除了糧食和銀子,世上沒有比這兩樣,更重要的東西了。


    唉!這是他們祖祖輩輩,窮怕了留下來的後遺症。


    陳漫雲知道,這些人的這種認知,要讓他們著一時改變,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她也相信,隨著自己設計的社會發展方向。


    這些人的思想,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慢慢轉變的。


    因為,後麵的人才越來越多,以後做什麽事情的,競爭都越來越激烈。


    這些年輕人,自然而然就會覺得,當初自己學的東西太少了。


    競爭不過對手,就隻能被對手吃掉。


    到時候,他們就會自動去學習!


    所以陳漫雲覺得,自己現在就應該開始著手,成人教育這一塊兒了!


    隻不過是,現在學習的時候是不收錢的。


    但是幾年以後,就不是她親自教學了。


    到那時候,請的老師們也是要吃飯穿衣的。


    而且全國各地,那麽多人都需要學習。老師們一個倆個也忙不過來!


    因此,以後上學是要交學費的。雖然,她手裏有錢可以讓所有孩子,都免費學習。


    但是,這些家長覺得,不給學費的學習沒有意義。他們都不把這事兒,當迴事兒。


    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做父母的都不,配合老師教育孩子。


    那些懵懂的孩子們,又怎麽會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呢?


    針對這一點,陳曼雲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


    因為這些人,最心疼的就是銀子!所以,她要讓所有的孩子,來上學的時候都交銀子。


    相信隻要交了銀子以後,孩子的父母們就會重視孩子的學習。


    還會每天在家裏,督促孩子的學習了。


    這樣一來,學校裏老師教起來就輕鬆多了。孩子們也能培養出,學習的自覺性來。


    到時候學習的人多了,在教育就得係統化,規範化。


    所以,她要辦一個教育局。計劃在五年後,就要像在二十世紀一樣。


    村子大的,每個村要一所初級學校。村子小的,就兩三個村一所初級學校。


    這裏的初級,就相當於後世的小學!


    然後每個鎮,設一所大的學校。這鎮上的學校,就要初級和中級一起設立了!


    這裏的中級學校!也就相當於,後世的初中!


    然後,再在每個縣裏設三所高校。這些高校,就收每個鎮裏考上的中級學生。


    這裏的高校,就相當於後世的高中生了!


    最後在再各州郡,每個地方都設立三所大學院!


    這些大學裏,就專門培養各科的專業知識。


    這樣以後做什麽事情,她就不愁自己手裏沒有人才了。


    而且,就算是不能將所有學子,都培養成專業人才。


    這樣普及的教育,這蜀國的下一代,至少也是人人能識字的。


    也就說過幾年以後,蜀國就沒有文盲了!


    想到這裏,陳漫雲想到了印刷書本的問題。


    之前她已經讓,莫少寒試著按她提供的方法,造出了活字印刷。


    不過,這古代沒有印刷機,這印刷的過程隻能采取全人工的。


    唉!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啊!


    不可避免啊!到時候可能在印刷方麵,投入的人力物力比較多。


    所以,書本的資金投入比較多,也可能比較貴!


    但是,這是在古代,自己把造紙業發展起來,已經把曆史推進了幾十上百年吧?


    因為,之前她看見梁梓墨拿出來的醫書,全都是一卷一卷的竹木簡。


    而且,叢王的王宮裏存放的書籍,也還全都是竹木簡。


    因此,她斷定她來到的這個時代,造紙術還沒有發明出來。


    也不知道,是自己來到這裏不是天朝的古代,還是蔡倫還沒有出生?


    反正現在紙張,還隻有她蜀國有生產。其他國家,現在還暫時必須到她這裏來買紙。


    為了不讓這項技術傳到別處去,她讓紫霄在造紙廠周圍設下了結界,不讓外人入內。


    這可是她將來,拿來作生財之道的,可不能讓別人偷窺了去。


    因為,她製定了那麽多計劃,而且每一項計劃,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所以,她必須有自己獨特的生財之道。


    目前來看,就數教育這一塊,資金可能投入得最多。


    先不說,請來的教職員工吃飯穿衣問題。


    就單單說,在那麽多地方,建那麽多群學校。


    要是地方上,拿不出錢的話,還得自己掏腰包。


    有些地方,就算是地方上有錢,他們也巴望著自己這個大王,能夠拿銀子出來修建。


    再說,陳漫雲也不想,讓百姓們負擔太重。


    要是讓地方上自己解決經費問題,百姓們可能又免不了,要被地方官吏狠狠的敲一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空間去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逸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逸蓧並收藏帶著空間去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