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個季節屍體放在外麵,很容易長蛆蟲。


    所以那許大善人,一看見李柱子迴去了,馬上就讓他穿上麻衣,帶上孝布。


    還讓家人請來六個道士,給李柱子的娘親做了道場。


    這做道場也是有講究的。一般窮人家裏死了人,都會請讓兩個道士,開個小欞。


    而那些小康之家,就會請上三四個道士,開一個大欞。


    這次許大善人給李柱子的娘親,居然足足請了六個道士。


    所以,這個道場在這峨眉山附近的村落裏,百姓們的眼裏算是做得最大的。


    這李柱子的娘親,和許大善人家非親非故的,隻算是一個寄居在許家的母子兩。


    這許大善人就這樣厚待她,真是上輩子積了德。今生才讓她葬的如此風光。


    許大善人還的請了村裏的人,幫忙把李柱子的娘親抬出去,風風光光葬在峨眉山下。


    這古代人,對於一個人的概念就是,出生是沒有辦法選擇的,誰也左右不了自己的出生。


    但是,死後的葬法卻是很講究。那可是,從一個國家的大王,或者說皇帝開始。


    都是一個想法,人人都希望自己百年之後,能夠被風光大葬。


    因此,後世的人們就看見了,曆朝曆代的君主在自己活著的時候。


    就在自己百年之後,請人道士找墓地,建墓穴!


    對於死後的身後事,誰都沒有馬虎了事!


    在眾多的君主裏麵,可能就數元朝的君主們,最不重視自己的身後事了。


    或許也並不是不重視,隻是因為風俗不同罷了!


    因為元朝的君主是少數民族吧!他們的墓地在後世都很少發現了。


    不過,就算是元朝的君主們,那麽不在乎身後事。他們死後發喪的什麽的,葬禮還是很隆重!


    而且,他們的墓地還要出動軍隊封鎖,要一直等到新墳長滿了青草,軍隊才會撤離!


    其他的那個朝代的君主,死後都會讓全國的百姓,為他們守孝三年!


    在這三年裏,國內基本不會舉行大型的歡慶活動。


    就連民間的婚喪嫁娶,都得低調進行!


    一個國家,上麵的領導人都這麽重視身後事,那他所帶動的百姓們,對人死後的事情也就非常看重了。


    所謂抱大腿有飯吃嘛!所以,廣大老百姓都跟著君主的步伐,一起並肩邁進!


    隻不過,別人家死了人的葬禮都是自己家的,後代全權辦理。


    可是,李柱子的娘親死了,而李柱子又半天沒有找到。


    居然就由許大善人,李柱子幫工的東家給全權代理的。


    這樣的事在當地,還是第一次發生!


    李柱子心裏非常感激許大善人!但是,他卻再也不想呆在許家彎裏,幫許大善人家放牛了。


    於是,他在母親的墳頭守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天一亮就來到許大善人家門前。


    等著許大善人起來開了門,李柱子走上前去就給,許大善人叩了三個響頭。


    沉聲對許大善人說道:“許老爺,您的恩情,柱子我記下了!


    大恩不言謝!來日等我李柱子出息了,就迴來報答您的恩情!”


    李柱子說完就起身就走了!


    許大善人看著這個孩子,還沒有問出話來,李柱子就已經走了幾丈遠了。


    說實話,這許大善人還真的很看得起他。


    當年見他才六歲,就知道養活自己的母親了。覺得李柱子非常孝順。


    因此,便將他收留了下來,這幾年來他是看著李柱子這孩子,一天天長大的。


    他的心有多大?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李柱子生平最重的就是情義!


    自己對他母子所施的恩情,他遲早是會還迴來的。


    到時候,不管他要不要,隻要等到他長大後。有機會,他就會把欠下他許大善人的恩情,一一還迴來的!


    雖然,世人都說:施恩圖不報!但是,誰也不會願意自己被人,恩將仇報!


    所以,此時的許大善人,看見李柱子隻身一人轉身就走。


    他並沒有出聲阻止,而是默默的看著李柱子遠去的背影。心裏全是滿腔的祝福!


    希望他能在外麵健康長大!至於,以後報不報答自己,那都不是很重要!


    柳城裏王宮裏,陳漫雲正在抽查太學裏的學生,所學的知識!


    這蜀國的太學裏,第一批學生總共有四十八人!老師有十六個人!


    這四十八個學子,來自蜀國的各個地方。而且,他們都是家境貧寒的有誌青年。年齡最大的,不超過三十歲!


    這十六個老師,都是由莫少寒考過,又經陳漫雲自己檢驗過知識麵的。


    在這古代,他們十六個人也算是,個中楚翹了!


    這蜀國的太學,現在在這塊大陸上的這些國家裏,已經非常有名氣了。


    這可是陳漫雲當年手頭沒有人識字的時候,開始興辦的學堂!


    到如今也有三年的時間了!三年裏,這裏已經培養出來第一批棟梁了!


    這些學子所學的課程,都是陳漫雲讓開設的。


    比如說,天文地理,文韜武略,軍事經濟,水利土建等等!


    陳漫雲希望,從這太學裏畢業出去的人,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


    而這些人也不負眾望,經過了陳漫雲嚴格的抽查考核,還真是個個都把她要求的所有內容,都能做到活學活用。


    這讓陳漫雲非常欣慰!這三年來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第二批是去年收的,第二批的學子的素質,就比第一批的要高得多!


    因為這三年裏,陳漫雲讓所有願意學習的有誌青年,都有了學習的機會。


    之前那些讀過幾天書的少年們,都得到了國家的護持,學習就更加上勁了。


    而且,陳漫雲統一教學後,用她自己刻出的活字印刷術,讓莫少寒把所有學子的課本也都整理,並統一了起來!


    這樣就統一規範的讓學生們,受到了各方麵的教育!


    相比第一批來太學的學子們,這第二批學子的興趣愛好,就成了各自攻克的學習內容。


    這樣,陳漫雲就將學子們分科了!


    他們在下麵的學習,就讓所有人都對太學裏開設的,那八科的基礎知識了解了。


    到了太學裏,那喜歡地理的學子,就分到地理專科去學習。


    喜歡政治的學子,就安排到政治學專科裏麵去,接受專業知識的培訓。


    這樣一來,她的各科專業人才就會學得更多。也會研究出來更多實用的東西來。


    再也不會像以前那些學子,學的整個就是一個大雜燴。


    所有的知識,都是那麽有限。由於學子們以前,對很多方麵的知識都沒有基礎。


    所以,老師們教得也非常吃力,學子也得就更吃力了!


    因此,三年時間老師們隻能把各科的知識,籠統的教一遍。根本連細說的機會都沒有!


    而第二批學子們,對於學習專業知識就多出來三年時間。


    三年裏,他們在太學裏,除了能學到自己喜歡的專業知識,他們還能結交到全國各地的同學,朋友!


    這也是為他們以後,走上社會時各自的人脈關係打下堅實的基礎。


    陳漫雲也在為自己以後,能少操些心而努力著。所以,她對關於太學的事情,非常在意!


    這時她正想著:蜀國如今有太多的荒地,河流湖泊,沒有人去治理了!


    等這些人學成後,就讓他們為自己服務,爭取把蜀國治理得更好一些。


    就在這時,就聽見太學的校長紫玉,在教室門口輕聲喊道:“主人,主人!”


    陳漫雲見紫玉如此神秘,就對正在被自己考核的學子說道:“好!你再去溫習一下,我等會就來考你!”


    陳漫雲說完,轉身就出了教室來到紫玉身邊問道:“紫玉姐姐!找我有什麽事嗎?”


    紫玉笑眯眯的看著陳漫雲說道:“主人!恭喜你,好消息!”


    陳漫雲聽到紫玉這樣說,斜著眼睛將信將疑的看著她道:“紫玉姐姐!快說喜從何來?”


    紫菀笑嘻嘻地答道:“主人前幾天不是在找一個孩子嗎?”


    陳曼雲聽的紫玉的話簡單的答道:“嗯嗯!怎麽又沒眉目了?”


    紫玉聽了答道:“恩,是啊!前幾天,我們他去守城隍廟的老張頭來了!”


    陳曼雲聽了紫玉的話,驚喜的問道:“老張頭?她他現在在哪裏?


    姐姐快去幫我把他帶過來吧!”


    紫玉聽了陳曼雲那激動的話語,笑著答道:“主人別急!老張頭已經來了王宮!


    現在正在外麵,等候您的吩咐呢!”


    才曼芸這一聽,高興的說道:“那快請吧,姐姐快請他進來吧!”


    紫玉聽了急忙說道:“哎……主人這可舍不得!


    這裏是太學院,祖國的最高學府!怎麽能讓人隨意進出呢?


    我看還是咱們出去見見他吧!”


    陳曼雲聽到紫玉的話,忙說道:“哦,也對!


    是我一時疏忽了!那我們趕快出去吧!”


    於是陳曼雲說著,就拉起紫玉的手往太學院大門外走去。


    太學院朱紅漆的大門外,此時正站著一個,五十多歲麵容清瘦被都有些佝僂的老頭子。


    陳曼雲看見那老頭子,忙拉著紫玉的手直接走到老頭子麵前。


    很有禮貌的向老頭子說道:“張大爺有什麽好消息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空間去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逸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逸蓧並收藏帶著空間去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