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劍韜臉色一變,說道:“你這孩子,怎麽跟我說話呢?”周劍陪笑道:“叔叔別誤會,我們要不要也讓陛下效仿前朝皇帝南巡,去和佳人幽會?弄不好陛下賞識她,帶迴宮來,陛下再學習一下唐明皇,這樣,我們以後做事豈不是更方便?”周劍韜阻止道:“不行,太冒險了,他的叔叔們可不是省油的燈,時機尚未成熟,以後再說,要是弄不好,我們都有殺頭之禍。”周劍心想也是,若是任何一個王爺借此大做文章,打到京城,我們哪還有好日子過?說道:“那就算了吧,此次外出,我又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朱棣竟然沒有迴自己的封地,而是到招寶山莊去了。他可真夠大膽呀,我們要是在皇帝麵前參他一本,他還有命在?”周劍韜搖搖頭,說道:“現在朱棣已不足為懼,他到招寶山莊去,我想也是借機散心,他的三個孩子在朝中,給他膽子他也不敢亂動,倒是其他的幾個王爺,要注意一些。隻是陛下最近多和三個書呆子在一起,連我都很少見,真是惱人。”
周劍道:“要不要找些人教訓一下這三個書呆子?”周劍韜哈哈笑道:“你這孩子,好動成性,他們可是皇帝身邊的紅人,誰敢動?巴結都來不及呢。不過確實應該想想辦法讓陛下疏遠他們,否則以後我們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周劍點點頭,說道:“如此說,我還是認為美人計可行,叔叔應該找機會讓陛下有南下的意念。到了江南,我們就乘機撮合兩人,還怕陛下與那名妓不能擦出火花?說不定英雄難過美人關,省了我們一些力氣也未嚐不可。”周劍韜沉思一會兒,說道:“也好,這件事我會考慮的,也不早了,你下去休息吧。”周劍點點頭,說道:“叔叔晚安。”便自行離去。
柳進四人在房頂看到周劍離去,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皇城之內的早晨,依舊如左,早朝草草過後,朱允炆把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叫到書房。此時,三人的官職已經變了,方孝孺是太傅,齊泰與黃子澄則是少傅。朱允炆即位以來,他們三個儼然成了左膀右臂。
朱允炆道:“方太傅,朕自繼位以來,可謂是晚睡早起,心憂人民,神思政治,為何還有謠言流傳於世,難道是朕做得不夠好?”方孝孺拜道:“啟奏陛下,這不是陛下之過,乃是有人在故意釋放謠言,製造混亂,以圖從中漁利。”朱允炆奇道:“何人如此大膽?竟敢造謠生事?”方孝孺道:“以微臣之見,應該是燕王朱棣。”朱允炆驚道:“四叔?不會的,他沒有理由。”方孝孺道:“他有,他三個孩子全在朝中,他對陛下豈有不痛恨之理?因此散布謠言,中傷陛下,打擊陛下,乃是理所當然之事。”
黃子澄卻道:“迴陛下,微臣有奏。”朱允炆心中也不相信是朱棣搗鬼,一聽黃子澄啟奏,便喜道:“黃少傅快說說你的看法。”黃子澄道:“是,正是由於燕王的三個孩子在朝中,這造謠之言才不可能是燕王,我想無非有兩種可能。”朱允炆喜道:“哦,哪兩種可能?說來聽聽。”黃子澄道:“一種是有人想陷害燕王,於是散布謠言,正如方太傅所言,燕王三個孩子在朝中,每個人都會認為他對朝廷恨之入骨,這謠言一起,人們自然便會想到放謠言之人他。這放謠言之人利用的正是人們這種心理,嫁禍燕王。第二種可能就是其他諸王有野心,欲起事,因此先散布謠言。自古以來俱是謠言先起,叛亂後生。”
朱允炆驚道:“你是說我其他的叔叔也有野心?”黃子澄道:“微臣是這樣認為的,周王朱棌,湘王朱柏最有可疑。”齊泰急急道:“迴陛下,微臣以為我們不能因為幾句謠言便自亂陣腳,互相猜測起來。先皇臨走之時,再三強調,最衷心的是湘王,應該相信。周王文采斐然,通曉古今,自然也不會做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我看此事還是從長計議。”朱允炆迴憶起朱元璋離去時的諄諄教誨,此時言猶在耳,點頭道:“齊少傅說的不錯,爺爺臨行前說的很明了,我不能背棄他的意思,此事以後再議。”
方孝孺大聲道:“陛下,不能再等了,削藩勢在必行,所謂先下手為強,後出手遭殃。你難道忘了太祖也曾提到漢朝的‘七王之亂’嗎?”
朱允炆心驚道:“爺爺的確說過‘七王之亂’,還說要把握時機,難道現在是時機?”想到“七王之亂”,便有不安,怯怯道:“爺爺是說過‘七王之亂’,但是現在時機還未成熟,不能妄動呀。”黃子澄道:“時機早已成熟,自從先王收迴燕王九萬五千雄兵以後,陛下的削藩的時機就已成熟了。”
朱允炆即驚且喜,說道:“此言何解?”
黃子澄道:“諸王之中,真正對陛下有威脅的便是燕王,可是現在燕王手中無兵,三個兒子又在朝中,他是不敢妄動的。現在我們便拿周王、湘王開刀,就算燕王顧及兄弟情義,想出手幫助,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此時不就是最好的機會嗎?”
朱允炆喜道:“黃少傅之言,甚的我意,所謂一山無二虎,我豈能養虎為患?”
齊泰勸道:“陛下,若是有虎,也不是朱氏諸王,而是太監總管周劍韜及他的侄子,他們借口建立‘東宮護衛隊’保護陛下,實則是擴充自己的實力,其心昭然,不可不防。”朱允炆不以為然,說道:“小小太監,能做何怪?”黃子澄也道:“不錯,齊少傅你是多慮了,現在我們該考慮的是如何處置周王、湘王,來一個敲山震虎,讓其他諸王膽寒。”齊泰力勸道:“古曰:‘攘外必先安內,內生亂,不攻自破。’陛下,不可不防周劍韜叔侄呀。”其實,朱允炆心中對周劍韜的信任猶過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此時聽齊泰一而再,再而三的參周劍韜,心有不快,輕喝道:“齊少傅,至於周公公,我自有分寸,此事不必再議。”齊泰暗歎一聲,說道:“遵旨。”黃子澄道:“陛下,現已是冬至,何不借口要周王迴朝探親,乘機扣留,削其藩地,奪其兵權,以叛亂之名遊街示眾,警示其他諸王?”
朱允炆道:“好,此計甚妙,去傳老將耿炳文來,此事還需要一些兵力才行。”方孝孺道:“好,《周禮》中記載:‘將之用,在乎戮。’現在正是將士們表現得時候。”朱允炆點點頭,吩咐一小太監下去傳耿炳文了。
須臾,一長須老者身穿鎧甲,手持寶劍進入朱允炆書房。
朱允炆連忙上前迎接,說道:“耿老將軍,賜坐。”耿炳文道:“謝陛下。”五人坐下後。朱允炆道:“耿將軍,朕有一事相求……”他把聲音拉長,就是要耿炳文接口。耿炳文豈能不知,立馬道:“陛下有事隻管開口,何須與老將客氣?”朱允炆道:“朕想借你手下士兵五百用一個月,不知你意下如何?”
耿炳文道:“不知陛下有何事?陛下有事吩咐一聲,老將自當料理妥當,不敢勞煩陛下操心。”朱允炆笑道:“小事,不必勞煩老將。”耿炳文道:“先皇臨行前一再叮囑老將要善用士兵,陛下不講明,老將不敢從命。”
黃子澄暗罵道:“又拿先皇來要挾陛下,真是可氣。”朱允炆心中也有憤慨,強壓怒火,說道:“其實,你也知道,我的幾個叔叔……”他本想說明自己的意圖,可是又怕耿炳文不同意,又改口道:“我是想讓我二叔周王朱棌迴朝過年,派五百名士兵前去接應他一家,如此而已。”耿炳文道:“諸王皆有親兵,何須陛下派兵迎接?再說先皇有規定,諸王無故不得迴朝。如今陛下何以違背先皇之意?”朱允炆道:“老將軍,你是糊塗了?我爺爺升天,幾位叔叔俱不在,我乘過節,邀我二叔迴朝,合情合理,你又何須疑慮?”
耿炳文道:“不敢,隻是我感到奇怪,太傅與兩位少傅三個月來日日在陛下書房私議,卻把滿朝文武棄之不顧,到底為何?”朱允炆已有怒意,說道:“耿炳文,你在跟誰說話?”耿炳文站起大聲道:“我隻是不明白,難道滿朝文武還不敵這三位書呆子?他們懂什麽?老臣一個個不是被革職,就是被批返老還鄉,陛下的雄心壯誌難道就是熟讀《周禮》?”朱允炆竟被震住,說道:“這難道是滿朝大臣的心裏話?”
耿炳文道:“是老臣的心裏話,隻是希望陛下早朝多議一會兒,聽聽眾位大臣的意見,這些個後輩,隻知道煽風點火,做不出什麽好事的。”說到“這些後輩”時,指著齊泰等三人,疾言厲色。朱允炆低頭道:“既是如此,老將先下去吧,以後朕會注意的。”耿炳文看一眼方孝孺等三人,三人一驚。耿炳文左手握著佩劍,大步走出。
待耿炳文走遠,方孝孺道:“武將就是粗俗,陛下不用與他一般見識。”
朱允炆歎氣道:“爺爺把兵權全權交給他,就連朕也是用不動他了。”齊泰暗道:“倒不是因為耿將軍霸道,是陛下太軟弱了,唉……”
周劍道:“要不要找些人教訓一下這三個書呆子?”周劍韜哈哈笑道:“你這孩子,好動成性,他們可是皇帝身邊的紅人,誰敢動?巴結都來不及呢。不過確實應該想想辦法讓陛下疏遠他們,否則以後我們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周劍點點頭,說道:“如此說,我還是認為美人計可行,叔叔應該找機會讓陛下有南下的意念。到了江南,我們就乘機撮合兩人,還怕陛下與那名妓不能擦出火花?說不定英雄難過美人關,省了我們一些力氣也未嚐不可。”周劍韜沉思一會兒,說道:“也好,這件事我會考慮的,也不早了,你下去休息吧。”周劍點點頭,說道:“叔叔晚安。”便自行離去。
柳進四人在房頂看到周劍離去,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皇城之內的早晨,依舊如左,早朝草草過後,朱允炆把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叫到書房。此時,三人的官職已經變了,方孝孺是太傅,齊泰與黃子澄則是少傅。朱允炆即位以來,他們三個儼然成了左膀右臂。
朱允炆道:“方太傅,朕自繼位以來,可謂是晚睡早起,心憂人民,神思政治,為何還有謠言流傳於世,難道是朕做得不夠好?”方孝孺拜道:“啟奏陛下,這不是陛下之過,乃是有人在故意釋放謠言,製造混亂,以圖從中漁利。”朱允炆奇道:“何人如此大膽?竟敢造謠生事?”方孝孺道:“以微臣之見,應該是燕王朱棣。”朱允炆驚道:“四叔?不會的,他沒有理由。”方孝孺道:“他有,他三個孩子全在朝中,他對陛下豈有不痛恨之理?因此散布謠言,中傷陛下,打擊陛下,乃是理所當然之事。”
黃子澄卻道:“迴陛下,微臣有奏。”朱允炆心中也不相信是朱棣搗鬼,一聽黃子澄啟奏,便喜道:“黃少傅快說說你的看法。”黃子澄道:“是,正是由於燕王的三個孩子在朝中,這造謠之言才不可能是燕王,我想無非有兩種可能。”朱允炆喜道:“哦,哪兩種可能?說來聽聽。”黃子澄道:“一種是有人想陷害燕王,於是散布謠言,正如方太傅所言,燕王三個孩子在朝中,每個人都會認為他對朝廷恨之入骨,這謠言一起,人們自然便會想到放謠言之人他。這放謠言之人利用的正是人們這種心理,嫁禍燕王。第二種可能就是其他諸王有野心,欲起事,因此先散布謠言。自古以來俱是謠言先起,叛亂後生。”
朱允炆驚道:“你是說我其他的叔叔也有野心?”黃子澄道:“微臣是這樣認為的,周王朱棌,湘王朱柏最有可疑。”齊泰急急道:“迴陛下,微臣以為我們不能因為幾句謠言便自亂陣腳,互相猜測起來。先皇臨走之時,再三強調,最衷心的是湘王,應該相信。周王文采斐然,通曉古今,自然也不會做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我看此事還是從長計議。”朱允炆迴憶起朱元璋離去時的諄諄教誨,此時言猶在耳,點頭道:“齊少傅說的不錯,爺爺臨行前說的很明了,我不能背棄他的意思,此事以後再議。”
方孝孺大聲道:“陛下,不能再等了,削藩勢在必行,所謂先下手為強,後出手遭殃。你難道忘了太祖也曾提到漢朝的‘七王之亂’嗎?”
朱允炆心驚道:“爺爺的確說過‘七王之亂’,還說要把握時機,難道現在是時機?”想到“七王之亂”,便有不安,怯怯道:“爺爺是說過‘七王之亂’,但是現在時機還未成熟,不能妄動呀。”黃子澄道:“時機早已成熟,自從先王收迴燕王九萬五千雄兵以後,陛下的削藩的時機就已成熟了。”
朱允炆即驚且喜,說道:“此言何解?”
黃子澄道:“諸王之中,真正對陛下有威脅的便是燕王,可是現在燕王手中無兵,三個兒子又在朝中,他是不敢妄動的。現在我們便拿周王、湘王開刀,就算燕王顧及兄弟情義,想出手幫助,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此時不就是最好的機會嗎?”
朱允炆喜道:“黃少傅之言,甚的我意,所謂一山無二虎,我豈能養虎為患?”
齊泰勸道:“陛下,若是有虎,也不是朱氏諸王,而是太監總管周劍韜及他的侄子,他們借口建立‘東宮護衛隊’保護陛下,實則是擴充自己的實力,其心昭然,不可不防。”朱允炆不以為然,說道:“小小太監,能做何怪?”黃子澄也道:“不錯,齊少傅你是多慮了,現在我們該考慮的是如何處置周王、湘王,來一個敲山震虎,讓其他諸王膽寒。”齊泰力勸道:“古曰:‘攘外必先安內,內生亂,不攻自破。’陛下,不可不防周劍韜叔侄呀。”其實,朱允炆心中對周劍韜的信任猶過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此時聽齊泰一而再,再而三的參周劍韜,心有不快,輕喝道:“齊少傅,至於周公公,我自有分寸,此事不必再議。”齊泰暗歎一聲,說道:“遵旨。”黃子澄道:“陛下,現已是冬至,何不借口要周王迴朝探親,乘機扣留,削其藩地,奪其兵權,以叛亂之名遊街示眾,警示其他諸王?”
朱允炆道:“好,此計甚妙,去傳老將耿炳文來,此事還需要一些兵力才行。”方孝孺道:“好,《周禮》中記載:‘將之用,在乎戮。’現在正是將士們表現得時候。”朱允炆點點頭,吩咐一小太監下去傳耿炳文了。
須臾,一長須老者身穿鎧甲,手持寶劍進入朱允炆書房。
朱允炆連忙上前迎接,說道:“耿老將軍,賜坐。”耿炳文道:“謝陛下。”五人坐下後。朱允炆道:“耿將軍,朕有一事相求……”他把聲音拉長,就是要耿炳文接口。耿炳文豈能不知,立馬道:“陛下有事隻管開口,何須與老將客氣?”朱允炆道:“朕想借你手下士兵五百用一個月,不知你意下如何?”
耿炳文道:“不知陛下有何事?陛下有事吩咐一聲,老將自當料理妥當,不敢勞煩陛下操心。”朱允炆笑道:“小事,不必勞煩老將。”耿炳文道:“先皇臨行前一再叮囑老將要善用士兵,陛下不講明,老將不敢從命。”
黃子澄暗罵道:“又拿先皇來要挾陛下,真是可氣。”朱允炆心中也有憤慨,強壓怒火,說道:“其實,你也知道,我的幾個叔叔……”他本想說明自己的意圖,可是又怕耿炳文不同意,又改口道:“我是想讓我二叔周王朱棌迴朝過年,派五百名士兵前去接應他一家,如此而已。”耿炳文道:“諸王皆有親兵,何須陛下派兵迎接?再說先皇有規定,諸王無故不得迴朝。如今陛下何以違背先皇之意?”朱允炆道:“老將軍,你是糊塗了?我爺爺升天,幾位叔叔俱不在,我乘過節,邀我二叔迴朝,合情合理,你又何須疑慮?”
耿炳文道:“不敢,隻是我感到奇怪,太傅與兩位少傅三個月來日日在陛下書房私議,卻把滿朝文武棄之不顧,到底為何?”朱允炆已有怒意,說道:“耿炳文,你在跟誰說話?”耿炳文站起大聲道:“我隻是不明白,難道滿朝文武還不敵這三位書呆子?他們懂什麽?老臣一個個不是被革職,就是被批返老還鄉,陛下的雄心壯誌難道就是熟讀《周禮》?”朱允炆竟被震住,說道:“這難道是滿朝大臣的心裏話?”
耿炳文道:“是老臣的心裏話,隻是希望陛下早朝多議一會兒,聽聽眾位大臣的意見,這些個後輩,隻知道煽風點火,做不出什麽好事的。”說到“這些後輩”時,指著齊泰等三人,疾言厲色。朱允炆低頭道:“既是如此,老將先下去吧,以後朕會注意的。”耿炳文看一眼方孝孺等三人,三人一驚。耿炳文左手握著佩劍,大步走出。
待耿炳文走遠,方孝孺道:“武將就是粗俗,陛下不用與他一般見識。”
朱允炆歎氣道:“爺爺把兵權全權交給他,就連朕也是用不動他了。”齊泰暗道:“倒不是因為耿將軍霸道,是陛下太軟弱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