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的話讓陳一凡嗅到了一絲不尋常,蜀山劍派實戰能力很強,所以其他門派不願意招惹他們嗎?所以隻能換做敬重?哪怕隻是表麵敬重?
方世看穿了陳一凡的想法,說道:“或許有人如你所想,對於蜀山劍派敬而遠之,但是不管怎麽說,蜀山劍派是華夏異人勢力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戰力是華夏異人世界公認的第一,沒有任何一個單獨的華夏異人勢力可以和他們硬碰硬,我們少林不可以,昆侖十五家宗門任何一家都不可以,這就是事實啊。”
陳一凡說道:“我怎麽感覺你似乎對蜀山劍派也有所不滿?這和你之前表現出的對蜀山劍派的讚賞似乎互相矛盾了啊?”
“非也,我固然讚賞蜀山劍派的戰鬥能力和純粹劍道追求,但是,這並不代表我會全盤接受他們的做法,隻不過權衡利弊之後,我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蜀山劍派的功勞遠遠超過他的過錯,因此對他們的敬重多於不滿,僅此而已。”方世的笑容顯得很是高深莫測。
“也就是說,對待蜀山劍派,你們少林和昆侖福地的宗門等勢力一樣,都是以大局做考量的,對嗎?”陳一凡大概可以理解這些所謂的宗門勢力的立場了。
“可以這麽說,華夏,或者說整個地球,從來都不是真正安全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所謂的劫數降臨,蜀山存在差不多兩千年了,這兩千年,每次劫數到來的時候,蜀山都是第一個站出來的,對於蜀山劍修來說,從來不知道畏懼是什麽。如果有劍修知道了何為恐懼,那他的劍道之心也就離崩潰不遠了,他本人也和死亡沒多少距離了。”
“劫數?我不喜歡這個稱唿,說的好像是注定要到來,無法避免的一樣,太過於宿命論了。”在和方世聊天的過程中個,陳一凡慢慢放下心中的警惕,開始表露自己的內心情緒。
方世微微一笑,說道:“無論你多麽不喜歡,劫數始終會到來啊,而且,如你所說,這就是無法避免的啊,否則怎麽可以稱之為劫數?”
“我不懂,我們好好地活著,世界也平穩向前發展,怎麽就會注定要遭遇劫數?這是什麽道理?”陳一凡對於宿命論一直都是很反感的,他更加願意相信人定勝天,相信人的努力可以改變宿命。
“怎麽說呢?或許我們認為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符合邏輯的,可對於宿命來說,這就是注定要發生的,劫數必然降臨。當然我們人類的主觀能動性還是很厲害的,所謂劫數,固然不可以避免,但卻可以抵擋啊。”方世耐心為陳一凡解釋劫數。
“不可以避免,但可以抵擋?”陳一凡重複著這句話,其實按照他的理解力,原本是可以很輕鬆看清這個問題的本質的,可惜人總是容易慣性思維,容易陷入某些條條框框,哪怕陳一凡如今已經是天人境也無法脫離這樣的思維定式。
“不錯,隻要不是真的超過我們人類能力太多的,滅世級別的劫數,我們人類通過自身的努力,都可以安全度過的,我們人類可以在劫數的肆虐下,活到現在就是證明了。”方世說道。
“滅世級別的危機又是什麽樣的危機?我們如何判斷劫數是不是滅世級別呢?”陳一凡知道人類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奮鬥抵擋劫數,但是所謂的滅世級別的劫數又是什麽迴事?
方世繼續說道:“我們當然不知道什麽樣的劫數是滅世級別的,當我們知道的時候,我們大概也就不存在了。不過,我們可以做最壞的打算,每當劫數來臨,都拿出最大的努力,用對付滅世級別危機的態度對付每一次的劫數,這樣子,我們存活下去的幾率就會大大提高,不是嗎?”
“既然如此,為何之前那麽多次劫數,我們的祖先都沒有實現全民修煉這樣的宏大計劃呢?我覺得隻要全民修煉了,無論麵對什麽樣的劫數,成功度過的幾率都會大很多吧?”陳一凡疑惑地問。
“這就涉及到全民築基的成本了,古時候,科技不發達,普通民眾的信息是很落後的,連全民教育都無法做到,又怎麽做到全民修煉呢?而且,你也知道,普通民眾的體質並不允許他們築基修煉,而我們的先輩高人們,經過多年摸索,也始終無法將強化身體的藥物簡練到可以推廣到普通民眾的程度。說到這,還得靠你提供的藥物,這才解決了全民修煉的前提啊。”
方世在這件事上對陳一凡顯然是十分地讚賞的,陳一凡也不是第一次被前輩在這件事上誇獎,應該是,很多前輩高人之所以對陳一凡高看一眼,就是因為他提供了可以推廣的改善民眾的體質的藥物,否則估計不會有這麽好的待遇。
陳一凡對於這樣的讚賞可以說已經免疫了,他寵辱不驚地說:“方世,我想問一下,都說不久的將來,世道會產生變化,這是不是也是劫數的一種呢?”
方世歎了口氣:“這次的變化,和過去發生的劫數記載有所不同,過去都是在各地冒出為非作歹的邪魔外道,這次出現的邪魔外道很少,感覺有點像暴風雨前的寧靜,不少前輩甚至猜測,這次的劫數,是幾千年來最大的一次,搞不好會帶來滅世危機的。”
“不是吧?這麽嚴重?我看那些前輩高人似乎沒怎麽擔心啊?”陳一凡覺得方世有點危言聳聽了,目前感覺隻是世道要變化,可連好壞都沒有明顯的征兆,方世卻說有些前輩高人擔心會是滅世危機,這和陳一凡印象中的前輩高人的表現不一樣啊。
方世淡淡地說道:“那是因為,前輩高人們知道,不管是不是滅世危機,他們能做的準備都差不多了,所以,他們並不會把他們的內心焦慮隨意表現出來,尤其是在後輩麵前。我之所以能夠知道部分前輩高人內心的擔憂,是因為某位師叔和我關係很好,我自身修為輩分也不算太低。”
方世看穿了陳一凡的想法,說道:“或許有人如你所想,對於蜀山劍派敬而遠之,但是不管怎麽說,蜀山劍派是華夏異人勢力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戰力是華夏異人世界公認的第一,沒有任何一個單獨的華夏異人勢力可以和他們硬碰硬,我們少林不可以,昆侖十五家宗門任何一家都不可以,這就是事實啊。”
陳一凡說道:“我怎麽感覺你似乎對蜀山劍派也有所不滿?這和你之前表現出的對蜀山劍派的讚賞似乎互相矛盾了啊?”
“非也,我固然讚賞蜀山劍派的戰鬥能力和純粹劍道追求,但是,這並不代表我會全盤接受他們的做法,隻不過權衡利弊之後,我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蜀山劍派的功勞遠遠超過他的過錯,因此對他們的敬重多於不滿,僅此而已。”方世的笑容顯得很是高深莫測。
“也就是說,對待蜀山劍派,你們少林和昆侖福地的宗門等勢力一樣,都是以大局做考量的,對嗎?”陳一凡大概可以理解這些所謂的宗門勢力的立場了。
“可以這麽說,華夏,或者說整個地球,從來都不是真正安全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所謂的劫數降臨,蜀山存在差不多兩千年了,這兩千年,每次劫數到來的時候,蜀山都是第一個站出來的,對於蜀山劍修來說,從來不知道畏懼是什麽。如果有劍修知道了何為恐懼,那他的劍道之心也就離崩潰不遠了,他本人也和死亡沒多少距離了。”
“劫數?我不喜歡這個稱唿,說的好像是注定要到來,無法避免的一樣,太過於宿命論了。”在和方世聊天的過程中個,陳一凡慢慢放下心中的警惕,開始表露自己的內心情緒。
方世微微一笑,說道:“無論你多麽不喜歡,劫數始終會到來啊,而且,如你所說,這就是無法避免的啊,否則怎麽可以稱之為劫數?”
“我不懂,我們好好地活著,世界也平穩向前發展,怎麽就會注定要遭遇劫數?這是什麽道理?”陳一凡對於宿命論一直都是很反感的,他更加願意相信人定勝天,相信人的努力可以改變宿命。
“怎麽說呢?或許我們認為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符合邏輯的,可對於宿命來說,這就是注定要發生的,劫數必然降臨。當然我們人類的主觀能動性還是很厲害的,所謂劫數,固然不可以避免,但卻可以抵擋啊。”方世耐心為陳一凡解釋劫數。
“不可以避免,但可以抵擋?”陳一凡重複著這句話,其實按照他的理解力,原本是可以很輕鬆看清這個問題的本質的,可惜人總是容易慣性思維,容易陷入某些條條框框,哪怕陳一凡如今已經是天人境也無法脫離這樣的思維定式。
“不錯,隻要不是真的超過我們人類能力太多的,滅世級別的劫數,我們人類通過自身的努力,都可以安全度過的,我們人類可以在劫數的肆虐下,活到現在就是證明了。”方世說道。
“滅世級別的危機又是什麽樣的危機?我們如何判斷劫數是不是滅世級別呢?”陳一凡知道人類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奮鬥抵擋劫數,但是所謂的滅世級別的劫數又是什麽迴事?
方世繼續說道:“我們當然不知道什麽樣的劫數是滅世級別的,當我們知道的時候,我們大概也就不存在了。不過,我們可以做最壞的打算,每當劫數來臨,都拿出最大的努力,用對付滅世級別危機的態度對付每一次的劫數,這樣子,我們存活下去的幾率就會大大提高,不是嗎?”
“既然如此,為何之前那麽多次劫數,我們的祖先都沒有實現全民修煉這樣的宏大計劃呢?我覺得隻要全民修煉了,無論麵對什麽樣的劫數,成功度過的幾率都會大很多吧?”陳一凡疑惑地問。
“這就涉及到全民築基的成本了,古時候,科技不發達,普通民眾的信息是很落後的,連全民教育都無法做到,又怎麽做到全民修煉呢?而且,你也知道,普通民眾的體質並不允許他們築基修煉,而我們的先輩高人們,經過多年摸索,也始終無法將強化身體的藥物簡練到可以推廣到普通民眾的程度。說到這,還得靠你提供的藥物,這才解決了全民修煉的前提啊。”
方世在這件事上對陳一凡顯然是十分地讚賞的,陳一凡也不是第一次被前輩在這件事上誇獎,應該是,很多前輩高人之所以對陳一凡高看一眼,就是因為他提供了可以推廣的改善民眾的體質的藥物,否則估計不會有這麽好的待遇。
陳一凡對於這樣的讚賞可以說已經免疫了,他寵辱不驚地說:“方世,我想問一下,都說不久的將來,世道會產生變化,這是不是也是劫數的一種呢?”
方世歎了口氣:“這次的變化,和過去發生的劫數記載有所不同,過去都是在各地冒出為非作歹的邪魔外道,這次出現的邪魔外道很少,感覺有點像暴風雨前的寧靜,不少前輩甚至猜測,這次的劫數,是幾千年來最大的一次,搞不好會帶來滅世危機的。”
“不是吧?這麽嚴重?我看那些前輩高人似乎沒怎麽擔心啊?”陳一凡覺得方世有點危言聳聽了,目前感覺隻是世道要變化,可連好壞都沒有明顯的征兆,方世卻說有些前輩高人擔心會是滅世危機,這和陳一凡印象中的前輩高人的表現不一樣啊。
方世淡淡地說道:“那是因為,前輩高人們知道,不管是不是滅世危機,他們能做的準備都差不多了,所以,他們並不會把他們的內心焦慮隨意表現出來,尤其是在後輩麵前。我之所以能夠知道部分前輩高人內心的擔憂,是因為某位師叔和我關係很好,我自身修為輩分也不算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