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提防(2)
錦衣之下(任嘉倫、譚鬆韻主演) 作者:藍色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7章 提防(2)
他在她的手心上寫“示弱”。
今夏緩緩在陸繹麵前蹲下來,想到他不得不在嚴世蕃麵前卑躬屈膝,這比讓她自己卑躬屈膝還要難受得過。她抬眼望著他:“所以,在船上,你……”
“不僅如此……”陸繹淡淡道,“我還把仇鸞的那套生辰綱送給他了。”
這些官場上的事兒,今夏似懂非懂:“那倒是,嗯,物盡其用……所以,這案子就算結了?”
陸繹微微一笑:“結了。”
一種巨大而無人的沮喪感籠罩著今夏,她低低道:“我還從來沒辦過這樣的案子,愛別離上那幾具女屍,就這樣白白死了,連個名字都沒有,也沒有人來尋她們。”
“……終有一日……”
他未再說下去,腦中想起的是廟裏看到的那尊佛像。
那一日,究竟還需多久,他不知道。
究竟能不能等到那一日,他也不知道。
入夜,陸繹獨自一人在屋中研墨,寫折子。
夜風拂過窗外,連帶著燭火也猛得搖曳了一下。
“我等你很久了。”陸繹頭也不抬,邊寫邊淡淡道。
外間,夜色寂靜,除了風穿樹葉的沙沙聲,並未有其他聲響。足足過了好一會兒,一個黑影自屋頂翻身躍下,如落葉般輕飄飄地落在地上,冷冷望向窗內的陸繹。
“進來坐會兒,桌上有茶,等我寫完這份折子。”陸繹蘸了蘸墨,繼續低頭寫公文。
阿銳立在當地,片刻之後,推門而入,果然就在桌邊坐下來。
屋內靜悄悄的,良久之後,陸繹方才擱下筆來,吹了吹剛剛寫好的折子,笑道:“修河款一案總算是結了,你會迴京城麽?”
阿銳冷冷望著他:“我聽不懂你的話。”
“若是聽不懂,你就不會來這裏。”陸繹疊起折子,起身道,“以你這身功夫,在烏安幫三年,不覺得委屈麽?或者你舍不得走?”
阿銳緊盯著他。
陸繹繼續道:“我雖不是江湖中人,但江湖規矩也算知道一點。叛幫者,三刀六洞是少不了。隻是不知像你這種潛伏在烏安幫的錦衣衛,上官堂主會如何處置你?”
阿銳目中帶著殺意。
“不過你放心,我若想說,今日早就說了。之所以等你來,就是想和你談一筆交易。”陸繹對他的眼神視而不見,施施然撩袍坐下,倒了兩杯茶,一杯留給自己,一杯推給阿銳。
“我從不與人談交易。”阿銳冷淡道。
“很好,對你而言,今日是個良好的開端。”
陸繹笑容溫和。
阿銳望了眼他推過來的那杯茶,並不去接,也不動它。
“聽說王恩當年的脾氣也不甚好,你與他倒是有幾分相似。”陸繹抿了口茶水,歎了口氣,“當年他奉命保護大理寺左少卿董棟的夫人和兒子前往大悲寺進香,不料中途被賊人暗算,董夫人和兒子被賊人劫走。”
聽著,阿銳麵色愈發陰沉。
陸繹接著道:“王恩身受重傷,被指責失職,他帶傷欲追蹤賊人,卻因傷勢過重而昏迷過去……”
阿銳死死盯著他。
“你在病榻前守了三日,可惜令尊還是撒手西去。”陸繹最後道。
沉默了良久,阿銳才緩緩問道:“你怎知王恩是我爹?”
“金剛纏絲手,一脈相承,你爹爹當年並未收徒,若非你還在世,我還以為這門功夫已經絕跡。”陸繹輕輕轉了轉茶碗,“你當年無故失蹤,想不到卻是跟了嚴家,到江南來當臥底,可歎可笑,王恩若知曉,在地底怕是不得安生。”
“此言何意?”阿銳剛說話,就覺察出不妥,隨即又道,“你休要來挑撥我。”
“挑撥?笑話!”陸繹冷道,“你若不想知曉,當年綁架董夫人的人究竟是誰,你盡管出這個門去。”
“賊人是顧小風,我早就知曉了。”
“哼!顧小風不過是區區草寇,真正幕後指使之人是誰,你可知曉?”
阿銳一愣:“幕後之人?”
陸繹淡淡道:“大理寺左少卿董棟有一位好友,沈鍊。沈鍊因彈劾嚴嵩獲罪,被貶至保安州為民。走的那日,董棟去送他了。”
阿銳等了好一會兒,陸繹也沒有再說下去。
“隻是去送他?”他忍不住問。
“你應該很熟悉他們的行事風格。”陸繹點頭,“顧小風綁架董夫人,得到的許諾便是事成之後接替你爹爹的職位,當錦衣衛。”
阿銳愣了許多:“所以,我爹爹的死也在他們計劃之內。”
“這根本不需要計劃,你爹爹要麽因傷辭職,要麽因瀆職被撤職查辦,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任何區別。”陸繹頗同情地看他,“我不懂的是,你怎麽會輕易離開京城,寧可留在江南當臥底。”
“爹爹走後,突然間有很多債主迫上門……”隻說了一半,阿銳就停了口,憤而起身,警惕地盯著陸繹,“你以為,故意這樣說,我就會中計?!”
“我以為,你也許還沒有愚鈍到無可救藥的地步。”陸繹道。
“哼……”
阿銳轉身出門,身形騰挪,轉眼間就消失在夜色之中。
屋內,陸繹看著阿銳未飲的那杯茶,眼神複雜。
自找到修河款之後,劉相左寫了折子遞上去,一行人留在揚州等著聖上的批示,日子閑得不能再閑。
今夏原本想去城外打隻野雞給頭兒補補身子,可惜運氣不好,轉悠了大半日也沒找著,便采了許多槐花迴來,想著讓大楊做槐花飯。迴醫館時,正好在門口遇見謝霄。
因為阿銳的緣故,還有上官曦對自己尚有不滿,今夏一直也沒敢往烏安幫去,此時碰見謝霄,想起那事還得跟他說明白,連忙招唿他到醫館來。
“怎得好幾日不見人影,你忙什麽呢?”謝霄邊走邊問。
“哥哥,你坐,我有事跟你說。”今夏把他按在後院的石凳上,正色道,“頭兒都跟我說了,就是你想向我娘提親的事兒。”
謝霄也是一臉正色:“我也正想這事呢,京城的規矩我不太懂,聘禮得多少才合規矩?”
“不是,哥哥,咱們現在不是談聘禮的時候……”今夏正待往下說,便聽見楊嶽自身後行過來。
“小爺,你娘又來信了。”他把一封信遞給她,伸手接過她身上的背簍,用手撥了撥裏頭的槐花,自言自語道,“夠做兩、三頓了。”
今夏展開信紙,草草看了一遍,皺緊眉頭,緊接著又仔仔細細看了一遍,不滿道:“我娘怎麽能這樣,這不是騙人嘛!”
“怎麽了?”謝霄奇道。
楊嶽邊撥拉著槐花邊笑道:“我看,你娘是鐵了心要讓這門親事成。”
“什麽親事?”謝霄愈發一頭霧水。
原來今夏的娘為了促成今夏與易家三公子的親事,在根本不知道今夏生辰八字的情況下,硬是編了個與易家三公子十分匹配的八字,此番來信就是讓今夏記牢此生辰八字,千萬莫要說漏了嘴。
聽楊嶽解釋後,謝霄這才明白過來,看著今夏欲哭無淚的模樣:“你跟你娘提我啊,我對生辰八字不計較的。”
對了,事情得一樣一樣來,先解決眼前這碼事。今夏深吸口氣,定定心神,伸手重重拍上他肩膀:“哥哥,你真是仗義,不過提親這事還是算了。我仔細想過,一則我家在京城,你在揚州,我娘肯定舍不得我嫁這麽遠,我也不好意思叫你倒插門;二則,我這人就愛當捕快,你是江湖人,我是官家人,這也實在多有不便……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哥哥你一番美意,我銘感五內,親事不成,咱們仁義在。”
待她說完,謝霄望了她好一會兒,才慢吞吞道:“原來,你喜歡書生模樣的?”
“當然不是了,我娘那邊我還得想法子。”今夏犯愁地看向楊嶽。
楊嶽把她的臉別過去:“別看我,我可不是你娘的對手,馬上就迴京城了,你趕緊自己想法子吧。”
“讓頭兒跟我娘,就說我還小,不急著成親,再等兩年如何?”
今夏說著就要往楊程萬所在的廂房走,卻被楊嶽拽住。
“陸大人正在房裏呢,你待會兒再進去。”他道。
“陸大人在裏麵?!”今夏奇道,“他找頭兒幹嘛?”
楊嶽搖搖頭。
今夏朝他打了個噤聲的手勢,輕手輕腳地走過去,剛準備湊門縫裏瞄一眼,門就被人自內打開——陸繹正站在她麵前。
“陸大人……”鼻尖差點撞上去,今夏連忙往後退開一步
陸繹反手將門複關上,這才望了她一眼,道:“聽說你喜事將近,我該恭喜你呀。”
“什……什麽喜事?”
“你娘都開始替你合八字了,下一步就該納吉了吧。”他挑眉道。
“怎麽連你都知道了。”
今夏頭一遭覺得頭兒的嘴實在太不嚴實了。
陸繹施施然步下石階,從她身旁擦過,口中道:“可惜啊,我剛剛才申請把楊程萬借調到北鎮撫司……”
聽到北鎮撫司四個字,今夏身上就是一凜,跟在他身後急問道:“為何要把頭兒借調到北鎮撫司?”
“楊程萬的腿傷至少還得養上二個多月,借調過來,他便可好好養傷,六扇門也沒話可說。”陸繹朝石桌行去,“你和楊嶽是他的手下,也一塊兒借調過來了。”
“大人想得真周全!”今夏喜道,“這麽說頭兒可以留著揚州養傷?”
“當然可以,隻是……”陸繹頓了頓,似有犯難之事。
“隻是什麽,大人盡管說,可有卑職效力之處?”今夏連忙問道。
“我很快將去浙江,原本想著手下無人,你閑在此地也是閑著,帶在身邊打個雜倒也還湊合。”陸繹淡淡道,“不過聽說你好事將近,或許你心急著要迴京城成親呢。”
“怎麽可能!”巴不得有借口不用迴京,如此天賜良機,今夏怎麽能放過,忙趕著向他表忠心,“大人既然有用得著卑職的地方,卑職必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你的親事呢?”陸繹問。
“卑職身為公門中人,自然是以國事為重。”她義正言辭。
陸繹停住腳步,側頭瞥了她一眼:“不後悔?”
“絕不後悔……”今夏停了一瞬,忍不住多問一句,“去浙江,有補助麽?”
見陸繹行到近旁,楊嶽忙起身垂目施禮。謝霄向來是不待見他的,當下挑高眉毛,直直地望向他。
陸繹竟會撩袍坐下,且就坐在他對麵,這點卻是謝霄始料未及的。
“坐吧,不必拘禮。”陸繹朝楊嶽道。
身份有別,楊嶽不敢入座。
陸繹微顰起眉:“要我仰頭看你?”
楊嶽連忙坐下。謝霄看著,在旁“嗤”了聲,翻了個大白眼。
今夏倒不用陸繹吩咐,自發自覺地就在僅剩的石凳上坐下來,心裏頭還在惦記著補助的事情,雙目頗為期盼地將陸繹望著。
陸繹隻裝著沒看見,朝楊嶽道:“我問過沈大夫,楊前輩的腿恢復得甚好,但要想日後免除舊疾複發,還得好好將養著,避免長途勞頓。所以我已經將楊前輩借調到北鎮撫司,你們隻管在此地好好將養,不必擔心六扇門的事情。”
楊嶽聞言大喜,道:“多謝大人想得周全。”
謝霄在旁,聽了此事,便道:“既然留在揚州,不如就住到我家去,我爹爹早先就說了好幾迴這事。現下案子已經破了,你們也不用避諱什麽了吧。”
“這個……”楊嶽躊躇道,“會不會太打擾了,畢竟是養傷,多有不便。”
謝霄大手一揮:“沒事,有楊叔陪著我爹爹,我爹爹心情還能好些呢,你就權當是在幫我,行不行?”
“這事我不能做主,還得問過爹爹。”楊嶽道。
陸繹靜靜聽了片刻,此時方道:“養傷,重在心境愉悅,醫館內病患進進出出,自然不能算個好地方。楊前輩與謝幫主是多年好友,少幫主的提議,我覺得甚好。”
沒料到陸繹會幫著他說話,謝霄愣了愣,沒吭聲。
今夏在旁道:“大楊,我看挺好,頭兒留在謝家養著,咱們一塊兒到浙江去。”
“去浙江?”楊嶽不解。
“陸大人要去浙江辦公務,我跟著去打雜,你也一塊兒來吧。”今夏心裏還有一層考量,楊嶽留在揚州,隻怕遲早會知道翟蘭葉已死,想著讓他換個地方才好,“陸大人,還有補助,對吧?”
陸繹瞥了她一眼,慢條斯理道:“有,每月四兩銀子。”
“四兩啊!”今夏直朝楊嶽使眼色,這錢若不賺豈不是太虧了。
楊嶽提醒她:“你還去浙江?莫忘了你娘催著你迴去呢,易家老三等著跟你……”
今夏不耐煩地揮手打斷他:“讓他等著去吧,小爺賺銀子要緊。”
“你娘……”
“我娘深明大義,不會攔著我賺銀子。”想起陸繹還在旁邊,今夏沒忘記補上一句,“何況是為陸大人辦事,就算沒銀子,咱們也義不容辭是不是?”
陸繹側頭望著她,麵上似笑非笑。
“大人,你渴了吧,我去給你泡壺茶啊。”今夏笑眯眯朝他道,轉身就朝灶間去。
謝霄看得直搖頭,不解地問楊嶽:“她在衙門就這麽混日子的?逮誰巴結誰?”
楊嶽笑道:“那倒不是,她在六扇門裏人緣頗好,倒犯不上這麽費勁。”
“她?人緣頗好?!”謝霄一臉地不可置信,“你誆我的吧?盡幫著她說話。”
“真的,給個燒餅她就幫忙巡大夜,管頓飯她就能幫忙出遠差,都挺稀罕她的。”
聞言,陸繹雖未說話,但不易察覺地皺了皺眉頭。
謝霄嘖嘖搖頭:“這丫頭真是窮瘋了吧!”
楊嶽接著笑道:“尤其到了天熱的時候,都搶著跟她巡街守夜,連上頭開會都喜歡叫上她。”
“這是什麽緣故?”謝霄不解。
“她特別招蚊子,你想,炎炎夏日,一屋子的人,蚊子哪個都不咬,就叮她一個人,比用艾草熏七、八遍都有用……”
楊嶽話音未落,就聽見今夏清脆的嗓音。
“大楊,你又歪派我!”
她在桌上把茶盤放下,先給陸繹倒了一杯,然後依次給謝霄、楊嶽,最後給自己倒了一杯。
陸繹不接茶,瞅著她問:“你真為了一個燒餅就去巡大夜?”
今夏理所當然地點頭,然後嘻嘻笑道:“也不是因為燒餅,因為夜裏頭才逮得到大賊,你知曉吧,在六扇門,凡是有點名頭的大賊都是有賞格的,我巴不得天天巡大夜。”
“是,就你精,旁人都是傻子。”謝霄嗤之以鼻,“你就不嫌累?”
“那些賊可都是銀子,撿銀子去你會累麽。”她晃晃腦袋。
陸繹皺皺眉頭:“管頓飯你就出遠差?”
“出差都是有補助的!”
她睜大眼睛看著他,意思已是不言而喻:補助那白花花的銀子,她怎麽可能不要。
陸繹默默轉開目光,暗歎口氣。
(本章完)
他在她的手心上寫“示弱”。
今夏緩緩在陸繹麵前蹲下來,想到他不得不在嚴世蕃麵前卑躬屈膝,這比讓她自己卑躬屈膝還要難受得過。她抬眼望著他:“所以,在船上,你……”
“不僅如此……”陸繹淡淡道,“我還把仇鸞的那套生辰綱送給他了。”
這些官場上的事兒,今夏似懂非懂:“那倒是,嗯,物盡其用……所以,這案子就算結了?”
陸繹微微一笑:“結了。”
一種巨大而無人的沮喪感籠罩著今夏,她低低道:“我還從來沒辦過這樣的案子,愛別離上那幾具女屍,就這樣白白死了,連個名字都沒有,也沒有人來尋她們。”
“……終有一日……”
他未再說下去,腦中想起的是廟裏看到的那尊佛像。
那一日,究竟還需多久,他不知道。
究竟能不能等到那一日,他也不知道。
入夜,陸繹獨自一人在屋中研墨,寫折子。
夜風拂過窗外,連帶著燭火也猛得搖曳了一下。
“我等你很久了。”陸繹頭也不抬,邊寫邊淡淡道。
外間,夜色寂靜,除了風穿樹葉的沙沙聲,並未有其他聲響。足足過了好一會兒,一個黑影自屋頂翻身躍下,如落葉般輕飄飄地落在地上,冷冷望向窗內的陸繹。
“進來坐會兒,桌上有茶,等我寫完這份折子。”陸繹蘸了蘸墨,繼續低頭寫公文。
阿銳立在當地,片刻之後,推門而入,果然就在桌邊坐下來。
屋內靜悄悄的,良久之後,陸繹方才擱下筆來,吹了吹剛剛寫好的折子,笑道:“修河款一案總算是結了,你會迴京城麽?”
阿銳冷冷望著他:“我聽不懂你的話。”
“若是聽不懂,你就不會來這裏。”陸繹疊起折子,起身道,“以你這身功夫,在烏安幫三年,不覺得委屈麽?或者你舍不得走?”
阿銳緊盯著他。
陸繹繼續道:“我雖不是江湖中人,但江湖規矩也算知道一點。叛幫者,三刀六洞是少不了。隻是不知像你這種潛伏在烏安幫的錦衣衛,上官堂主會如何處置你?”
阿銳目中帶著殺意。
“不過你放心,我若想說,今日早就說了。之所以等你來,就是想和你談一筆交易。”陸繹對他的眼神視而不見,施施然撩袍坐下,倒了兩杯茶,一杯留給自己,一杯推給阿銳。
“我從不與人談交易。”阿銳冷淡道。
“很好,對你而言,今日是個良好的開端。”
陸繹笑容溫和。
阿銳望了眼他推過來的那杯茶,並不去接,也不動它。
“聽說王恩當年的脾氣也不甚好,你與他倒是有幾分相似。”陸繹抿了口茶水,歎了口氣,“當年他奉命保護大理寺左少卿董棟的夫人和兒子前往大悲寺進香,不料中途被賊人暗算,董夫人和兒子被賊人劫走。”
聽著,阿銳麵色愈發陰沉。
陸繹接著道:“王恩身受重傷,被指責失職,他帶傷欲追蹤賊人,卻因傷勢過重而昏迷過去……”
阿銳死死盯著他。
“你在病榻前守了三日,可惜令尊還是撒手西去。”陸繹最後道。
沉默了良久,阿銳才緩緩問道:“你怎知王恩是我爹?”
“金剛纏絲手,一脈相承,你爹爹當年並未收徒,若非你還在世,我還以為這門功夫已經絕跡。”陸繹輕輕轉了轉茶碗,“你當年無故失蹤,想不到卻是跟了嚴家,到江南來當臥底,可歎可笑,王恩若知曉,在地底怕是不得安生。”
“此言何意?”阿銳剛說話,就覺察出不妥,隨即又道,“你休要來挑撥我。”
“挑撥?笑話!”陸繹冷道,“你若不想知曉,當年綁架董夫人的人究竟是誰,你盡管出這個門去。”
“賊人是顧小風,我早就知曉了。”
“哼!顧小風不過是區區草寇,真正幕後指使之人是誰,你可知曉?”
阿銳一愣:“幕後之人?”
陸繹淡淡道:“大理寺左少卿董棟有一位好友,沈鍊。沈鍊因彈劾嚴嵩獲罪,被貶至保安州為民。走的那日,董棟去送他了。”
阿銳等了好一會兒,陸繹也沒有再說下去。
“隻是去送他?”他忍不住問。
“你應該很熟悉他們的行事風格。”陸繹點頭,“顧小風綁架董夫人,得到的許諾便是事成之後接替你爹爹的職位,當錦衣衛。”
阿銳愣了許多:“所以,我爹爹的死也在他們計劃之內。”
“這根本不需要計劃,你爹爹要麽因傷辭職,要麽因瀆職被撤職查辦,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任何區別。”陸繹頗同情地看他,“我不懂的是,你怎麽會輕易離開京城,寧可留在江南當臥底。”
“爹爹走後,突然間有很多債主迫上門……”隻說了一半,阿銳就停了口,憤而起身,警惕地盯著陸繹,“你以為,故意這樣說,我就會中計?!”
“我以為,你也許還沒有愚鈍到無可救藥的地步。”陸繹道。
“哼……”
阿銳轉身出門,身形騰挪,轉眼間就消失在夜色之中。
屋內,陸繹看著阿銳未飲的那杯茶,眼神複雜。
自找到修河款之後,劉相左寫了折子遞上去,一行人留在揚州等著聖上的批示,日子閑得不能再閑。
今夏原本想去城外打隻野雞給頭兒補補身子,可惜運氣不好,轉悠了大半日也沒找著,便采了許多槐花迴來,想著讓大楊做槐花飯。迴醫館時,正好在門口遇見謝霄。
因為阿銳的緣故,還有上官曦對自己尚有不滿,今夏一直也沒敢往烏安幫去,此時碰見謝霄,想起那事還得跟他說明白,連忙招唿他到醫館來。
“怎得好幾日不見人影,你忙什麽呢?”謝霄邊走邊問。
“哥哥,你坐,我有事跟你說。”今夏把他按在後院的石凳上,正色道,“頭兒都跟我說了,就是你想向我娘提親的事兒。”
謝霄也是一臉正色:“我也正想這事呢,京城的規矩我不太懂,聘禮得多少才合規矩?”
“不是,哥哥,咱們現在不是談聘禮的時候……”今夏正待往下說,便聽見楊嶽自身後行過來。
“小爺,你娘又來信了。”他把一封信遞給她,伸手接過她身上的背簍,用手撥了撥裏頭的槐花,自言自語道,“夠做兩、三頓了。”
今夏展開信紙,草草看了一遍,皺緊眉頭,緊接著又仔仔細細看了一遍,不滿道:“我娘怎麽能這樣,這不是騙人嘛!”
“怎麽了?”謝霄奇道。
楊嶽邊撥拉著槐花邊笑道:“我看,你娘是鐵了心要讓這門親事成。”
“什麽親事?”謝霄愈發一頭霧水。
原來今夏的娘為了促成今夏與易家三公子的親事,在根本不知道今夏生辰八字的情況下,硬是編了個與易家三公子十分匹配的八字,此番來信就是讓今夏記牢此生辰八字,千萬莫要說漏了嘴。
聽楊嶽解釋後,謝霄這才明白過來,看著今夏欲哭無淚的模樣:“你跟你娘提我啊,我對生辰八字不計較的。”
對了,事情得一樣一樣來,先解決眼前這碼事。今夏深吸口氣,定定心神,伸手重重拍上他肩膀:“哥哥,你真是仗義,不過提親這事還是算了。我仔細想過,一則我家在京城,你在揚州,我娘肯定舍不得我嫁這麽遠,我也不好意思叫你倒插門;二則,我這人就愛當捕快,你是江湖人,我是官家人,這也實在多有不便……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哥哥你一番美意,我銘感五內,親事不成,咱們仁義在。”
待她說完,謝霄望了她好一會兒,才慢吞吞道:“原來,你喜歡書生模樣的?”
“當然不是了,我娘那邊我還得想法子。”今夏犯愁地看向楊嶽。
楊嶽把她的臉別過去:“別看我,我可不是你娘的對手,馬上就迴京城了,你趕緊自己想法子吧。”
“讓頭兒跟我娘,就說我還小,不急著成親,再等兩年如何?”
今夏說著就要往楊程萬所在的廂房走,卻被楊嶽拽住。
“陸大人正在房裏呢,你待會兒再進去。”他道。
“陸大人在裏麵?!”今夏奇道,“他找頭兒幹嘛?”
楊嶽搖搖頭。
今夏朝他打了個噤聲的手勢,輕手輕腳地走過去,剛準備湊門縫裏瞄一眼,門就被人自內打開——陸繹正站在她麵前。
“陸大人……”鼻尖差點撞上去,今夏連忙往後退開一步
陸繹反手將門複關上,這才望了她一眼,道:“聽說你喜事將近,我該恭喜你呀。”
“什……什麽喜事?”
“你娘都開始替你合八字了,下一步就該納吉了吧。”他挑眉道。
“怎麽連你都知道了。”
今夏頭一遭覺得頭兒的嘴實在太不嚴實了。
陸繹施施然步下石階,從她身旁擦過,口中道:“可惜啊,我剛剛才申請把楊程萬借調到北鎮撫司……”
聽到北鎮撫司四個字,今夏身上就是一凜,跟在他身後急問道:“為何要把頭兒借調到北鎮撫司?”
“楊程萬的腿傷至少還得養上二個多月,借調過來,他便可好好養傷,六扇門也沒話可說。”陸繹朝石桌行去,“你和楊嶽是他的手下,也一塊兒借調過來了。”
“大人想得真周全!”今夏喜道,“這麽說頭兒可以留著揚州養傷?”
“當然可以,隻是……”陸繹頓了頓,似有犯難之事。
“隻是什麽,大人盡管說,可有卑職效力之處?”今夏連忙問道。
“我很快將去浙江,原本想著手下無人,你閑在此地也是閑著,帶在身邊打個雜倒也還湊合。”陸繹淡淡道,“不過聽說你好事將近,或許你心急著要迴京城成親呢。”
“怎麽可能!”巴不得有借口不用迴京,如此天賜良機,今夏怎麽能放過,忙趕著向他表忠心,“大人既然有用得著卑職的地方,卑職必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你的親事呢?”陸繹問。
“卑職身為公門中人,自然是以國事為重。”她義正言辭。
陸繹停住腳步,側頭瞥了她一眼:“不後悔?”
“絕不後悔……”今夏停了一瞬,忍不住多問一句,“去浙江,有補助麽?”
見陸繹行到近旁,楊嶽忙起身垂目施禮。謝霄向來是不待見他的,當下挑高眉毛,直直地望向他。
陸繹竟會撩袍坐下,且就坐在他對麵,這點卻是謝霄始料未及的。
“坐吧,不必拘禮。”陸繹朝楊嶽道。
身份有別,楊嶽不敢入座。
陸繹微顰起眉:“要我仰頭看你?”
楊嶽連忙坐下。謝霄看著,在旁“嗤”了聲,翻了個大白眼。
今夏倒不用陸繹吩咐,自發自覺地就在僅剩的石凳上坐下來,心裏頭還在惦記著補助的事情,雙目頗為期盼地將陸繹望著。
陸繹隻裝著沒看見,朝楊嶽道:“我問過沈大夫,楊前輩的腿恢復得甚好,但要想日後免除舊疾複發,還得好好將養著,避免長途勞頓。所以我已經將楊前輩借調到北鎮撫司,你們隻管在此地好好將養,不必擔心六扇門的事情。”
楊嶽聞言大喜,道:“多謝大人想得周全。”
謝霄在旁,聽了此事,便道:“既然留在揚州,不如就住到我家去,我爹爹早先就說了好幾迴這事。現下案子已經破了,你們也不用避諱什麽了吧。”
“這個……”楊嶽躊躇道,“會不會太打擾了,畢竟是養傷,多有不便。”
謝霄大手一揮:“沒事,有楊叔陪著我爹爹,我爹爹心情還能好些呢,你就權當是在幫我,行不行?”
“這事我不能做主,還得問過爹爹。”楊嶽道。
陸繹靜靜聽了片刻,此時方道:“養傷,重在心境愉悅,醫館內病患進進出出,自然不能算個好地方。楊前輩與謝幫主是多年好友,少幫主的提議,我覺得甚好。”
沒料到陸繹會幫著他說話,謝霄愣了愣,沒吭聲。
今夏在旁道:“大楊,我看挺好,頭兒留在謝家養著,咱們一塊兒到浙江去。”
“去浙江?”楊嶽不解。
“陸大人要去浙江辦公務,我跟著去打雜,你也一塊兒來吧。”今夏心裏還有一層考量,楊嶽留在揚州,隻怕遲早會知道翟蘭葉已死,想著讓他換個地方才好,“陸大人,還有補助,對吧?”
陸繹瞥了她一眼,慢條斯理道:“有,每月四兩銀子。”
“四兩啊!”今夏直朝楊嶽使眼色,這錢若不賺豈不是太虧了。
楊嶽提醒她:“你還去浙江?莫忘了你娘催著你迴去呢,易家老三等著跟你……”
今夏不耐煩地揮手打斷他:“讓他等著去吧,小爺賺銀子要緊。”
“你娘……”
“我娘深明大義,不會攔著我賺銀子。”想起陸繹還在旁邊,今夏沒忘記補上一句,“何況是為陸大人辦事,就算沒銀子,咱們也義不容辭是不是?”
陸繹側頭望著她,麵上似笑非笑。
“大人,你渴了吧,我去給你泡壺茶啊。”今夏笑眯眯朝他道,轉身就朝灶間去。
謝霄看得直搖頭,不解地問楊嶽:“她在衙門就這麽混日子的?逮誰巴結誰?”
楊嶽笑道:“那倒不是,她在六扇門裏人緣頗好,倒犯不上這麽費勁。”
“她?人緣頗好?!”謝霄一臉地不可置信,“你誆我的吧?盡幫著她說話。”
“真的,給個燒餅她就幫忙巡大夜,管頓飯她就能幫忙出遠差,都挺稀罕她的。”
聞言,陸繹雖未說話,但不易察覺地皺了皺眉頭。
謝霄嘖嘖搖頭:“這丫頭真是窮瘋了吧!”
楊嶽接著笑道:“尤其到了天熱的時候,都搶著跟她巡街守夜,連上頭開會都喜歡叫上她。”
“這是什麽緣故?”謝霄不解。
“她特別招蚊子,你想,炎炎夏日,一屋子的人,蚊子哪個都不咬,就叮她一個人,比用艾草熏七、八遍都有用……”
楊嶽話音未落,就聽見今夏清脆的嗓音。
“大楊,你又歪派我!”
她在桌上把茶盤放下,先給陸繹倒了一杯,然後依次給謝霄、楊嶽,最後給自己倒了一杯。
陸繹不接茶,瞅著她問:“你真為了一個燒餅就去巡大夜?”
今夏理所當然地點頭,然後嘻嘻笑道:“也不是因為燒餅,因為夜裏頭才逮得到大賊,你知曉吧,在六扇門,凡是有點名頭的大賊都是有賞格的,我巴不得天天巡大夜。”
“是,就你精,旁人都是傻子。”謝霄嗤之以鼻,“你就不嫌累?”
“那些賊可都是銀子,撿銀子去你會累麽。”她晃晃腦袋。
陸繹皺皺眉頭:“管頓飯你就出遠差?”
“出差都是有補助的!”
她睜大眼睛看著他,意思已是不言而喻:補助那白花花的銀子,她怎麽可能不要。
陸繹默默轉開目光,暗歎口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