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幾天沒有程臣的戲,但他一直在劇組裏。


    演員們演戲的時候,他就蹲在旁邊觀摩。


    就像當初在《大染坊》裏他蹲在旁邊看侯永等人飆戲一樣。


    他就像一塊海綿,瘋狂的汲取著知識,要知道這裏麵的主角。


    除了周董外,其他人在演藝圈可都是有著不俗的戰績。


    要麽是演藝生涯很豐富但尚未成名,比如倪大宏。


    也有演戲收放自如隨心所欲,演什麽想什麽的名演員,比如鞏皇和發哥。


    令程臣真正感到驚訝或者說意料之中的是鞏皇的演技。


    眾所周知的原因,鞏皇跟老謀子合作過很多戲,且大部分都是反映農村生活的苦難戲。


    這其中鞏皇所塑造的形象大多都是苦難的農村婦女,經常都是大辮子黑皮膚的樣子。


    從頭到腳都透露著一股子野性美。


    此次跟老謀子隔了十年之久再合作,而且還是出演這種高貴的皇後形象。


    程臣以為她會有個適應的周期,結果完全不,人家跟發哥對戲打的是有來有迴。


    而且氣場完全不輸發哥,兩人各有不同,受限於角色,鞏皇飾演的皇後雖然毒辣。


    但在愛情麵前也是個癡情人,二者之間的轉換她把握的非常好……


    見程臣每天蹲守在片場,周董也學的有模有樣,和程臣蹲在一起手裏的筆記本時刻的記著。


    “喲,兩位音樂天王,你們倆記什麽呢這麽認真。”


    正當兩人認真的記著東西的時候,身後突然傳來一道聲音。


    程臣迴頭看去,正是在電影中飾演蔣氏的陳錦。


    “陳老師好,就是在觀摩發哥和鞏老師的演戲呢,嗬嗬。”


    程臣揚了揚手中的筆記本,笑著說道。


    “喲,偷師呢,怪不得你們倆能被張導選中,這股子學習的勁頭很令人佩服。”


    陳錦看玩笑的說道。


    “我們是演藝圈的晚輩,多學習肯定是沒錯的。”


    程臣道。


    周董則在一旁笑著,他對內地娛樂圈並不怎麽熟,更別說是演藝圈的這群人了。


    雖然劇本圍讀的時候大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類似陳錦、倪大宏這些埋頭拍戲的前輩們,他一時間還真的有些對不上號。


    程臣則笑著道:


    “哪天等陳老師您上戲了我們倆還在旁邊看著,那可不是偷師哦,我現在已經提前跟您打招唿了。”


    對於陳錦,大家可能對她的名字陌生,但看到那張臉肯定就知道是誰了。


    她90年參演首部電視連續劇《山不轉水轉》就在其中扮演女主角變兒。


    這部劇直接第十一屆華夏電視“飛天獎”二等獎。


    同年,參演李雲龍主演的電視劇《潮起潮落》,電視劇直接獲得“五個一工程獎”、第十四屆華夏電視“飛天獎”一等獎。


    要知道飛天獎可是政府頒發的獎項,是由專家們評判的獎項。


    飛天獎是國內創辦時間最早,曆史最悠久的電視獎項。


    它對上一年電視劇思想藝術成就的一次檢閱和評判,代表著政府的最高表彰。


    能拿飛天獎的電視劇,無一不是得到了國家的認可。


    更有甚者是,國家當初選拔一些重要活動或者史詩電視劇的時候,非獲得飛天獎的導演和演員不用,足以見得當初飛天獎有多大的風頭。


    與之對應的便是靠觀眾評選的金鷹獎,對,就是湘南衛視一直承包的那個金鷹獎。


    後來飛天獎落寞,金鷹獎的地位直線飆升,這也與飛天獎的評審們有著極大的關聯。


    畢竟後來的專家們總能在每年成百上千部電視劇中選擇出人民大眾最不喜歡看的電視劇。


    當然,這個表現要在進入21世紀後尤其的突出。


    後來陳錦又跟與李雪建、李雲龍等主演電影《橫空出世》,直接奪得第六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第20屆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第5屆春城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這是一位成名已久的“老演員”了,實戰經驗非常豐富。


    “哈哈哈,隻要你倆不打擾劇組拍戲,想咋學習就咋學習哈。”


    陳錦被程臣的話給逗樂了,笑著說道。


    “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程臣立刻接話道。


    陳錦跟兩人說了會話後便走到化妝間去了,下午有她的戲份。


    “都上戲了,咱倆啥時候上戲啊。”


    周董在一旁苦著臉問道。


    來劇組一周了,兩人幾乎每天都是在劇組學習。


    程臣一邊記著筆記,一邊道:


    “等著唄,通告表上不是寫著了嘛,再等一周就差不多了。


    現在嘛臨陣磨槍不亮也光,怎麽了,你有事兒?”


    聽到程臣的話,周董滿臉的不可思議。


    “你、你難道不知道麽?沒有邀請你麽?不應該啊!”


    聽到周董的話,程臣才突然想起來,他道:


    “你說的是今年的金曲獎是不是?他們邀請我了,不過我沒打算去。”


    程臣頭也不抬的說道。


    “為什麽?”周董不解的問道。


    “沒意思。”


    聽到程臣的話,周董愣了半天,臉上頓時浮現一抹苦笑。


    的確,對於程臣而言,如今的金曲獎確實沒有意思。


    去年金曲獎上,程臣一個人入圍五大獎項,更是狂攬包括歌王在內的四大獎項。


    被譽為金曲獎史上第一人,別說其他老牌歌手,就是最近今年風頭正盛的周董都被他硬生生的壓了一頭。


    所謂《萬疆》一響,上台領獎可不是吹噓的。


    而今年,程臣的新專輯還沒有發布,畢竟開年就忙著《瘋狂的石頭》《仙劍一》的宣發。


    還有《琅琊榜》的籌備和拍攝以及亞洲巡迴演唱會等。


    程臣是真的精力不足。


    當然,今年的金曲獎是對上一年的專輯頒發獎項。


    去年程臣發布了一張名為《星火》的專輯,至今仍然是音樂榜上的前十。


    他如果再去金曲獎,歌王他絕對是最有實力的候補者。


    不知為何,聽到程臣不去參加金曲獎,周董心中沒由的放鬆了一下。


    畢竟金曲獎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如果歌手不去現場參加,金曲獎絕對不會為其頒獎。


    這樣也就意味著他少了一個強大競爭對手。


    畢竟他去年發布的《七裏香》質量上來說非常上乘,絕對有機會問鼎大獎。


    同時,周董也覺得可惜,畢竟有程臣這樣的強大的對手。


    如果能將其正麵擊敗,對他而言絕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喜事。


    “行吧,我過兩天可能要請假幾天迴去參加金曲獎,你真的不來麽?”


    程臣擺了擺手,道:


    “不過去了,你們玩好了。“


    聽到程臣的話,周董氣得是牙直癢癢。


    你這啥意思?沒有你我們就玩不轉了!


    不過他轉念仔細一想,這屆金曲獎沒有程臣,好像的確有點沒意思。


    ……


    隨著金曲獎即將舉辦,網上鋪天蓋地的都是關於它的消息。


    得益於程臣去年在金曲獎殺瘋了的表現,內地普通民眾對於這個獎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哦,原來華夏規模最大且最具有影響力的音樂獎項,叫金曲獎。


    那程臣的專輯獲獎,豈不是很厲害,大陸歌手在台省拿獎,牛逼啊。


    哦,原來能得到金曲獎提名的歌手都是華夏最好的歌手,代表著華夏音樂的最高水平。


    那程臣獲得了歌王,豈不是很厲害,華夏最牛逼的歌手!


    於是,民眾們就帶著去年程臣的光環期待著今年的金曲獎。


    同時,金曲獎的熱搜也在今年第一次出現在了首頁。


    “你們說今年那個男人會不會出現在金曲獎上再來一次屠殺!”


    “今年金曲獎沒有程臣我絕對不看,超級喜歡他的《父親的散文詩》。”


    “我覺得《起風了》超級好聽有沒有!”


    “哎,從今年到現在,老大的新專輯一點影子都沒有,感覺沒有好歌聽了。


    我一直在聽他之前的歌,再不發專輯我真的堅持不住了!”


    “一看你們就不是鐵杆粉絲,老大的亞洲巡迴演唱會上唱的那麽多歌曲,你們沒聽麽?


    雖然不是中文,但聽起來也超級有感覺啊,譜曲無敵了啊!”


    雖然粉絲們都在唿籲程臣發新專輯,但他現在真的是一點時間都沒有。


    身上壓了一個綜藝,兩部電影不說,他還在籌備新的電視劇劇本,這下半年絕對有他忙的。


    而且每年暑假一次的新專輯他也是記在心上的,肯定也是要發的。


    光是想想這些事兒他都覺得頭大。


    ……


    在片場待了約莫十天左右,程臣接到了一通電話,於是他晚上便朝張一謀的房間走去。


    “張導,您在麽?”


    程臣在外麵敲門。


    “進!”


    程臣推開門,隻見張一謀正伏桉工作,程臣隨意一瞥,好像是關於奧運開幕式的圖紙。


    程臣知道,張一謀在片場是白天拍戲,晚上研究奧運的開幕式。


    張一謀眉頭緊皺,手上不停的在勾勾畫畫,好像對那些地方不滿意,臉上的皺紋如同個溝壑。


    “哦,是你啊,有事麽?”


    張一謀抬頭看是程臣,揉了揉太陽穴,疲憊的問道。


    程臣道:


    “是這樣的張導,馮導那邊通知我去參加《夜宴》的開機儀式。


    我尋思著這兩天也沒有我的戲份,就想明天過去。”


    張一謀略微思考一下,道:


    “我這邊沒問題,拍攝前也說了這個問題,你直接過去吧。”


    “好的。”


    本來程臣打算離開,但張一謀突然開口,仿佛自言自語,又仿佛在問道:


    “倒計時怎麽樣表現,既讓人覺得十分有氣勢,又能跟傳統文化相融合呢……”


    程臣停住腳本。


    “張導您是在問我嗎?”


    “哦,不是我在想事情……哦對了,如果是你,你會怎麽做?”


    張一謀頗為感興趣的問道。


    從《京城歡迎你》的作曲和作詞,張一謀能感覺到程臣是個十分有主意的人。


    他被這個倒計時折磨的快半個月了,但一直沒有拿出滿意的方案。


    當下不由得開口問道,當然他並未抱有太大的希望。


    畢竟程臣隻是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又是做音樂的,兩個原本根本不搭邊的行業,問了估計他也不清楚。


    “你不用有太大的壓力,迴答不上來也沒事兒,畢竟這個事兒的確難……”


    “用缶呢?”


    張一謀的話還沒說完,程臣直接道。


    “嗯?”


    “按《說文解字》解釋:


    缶,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鼔之以節歌。


    在我們華夏的古代典籍中,多次提到擊缶。


    缶原來就是裝食物和酒水的,這種酒器能夠成為樂器是由於人們在盛大的宴會中。


    喝到興致處便一邊敲打著盛滿酒的酒器,一邊大聲吟唱。


    所以缶就演化成為土類樂器中的一種,這樣的樂器擊打起來既有氣勢。


    同時它還是咱們華夏文明的一個展現,畢竟外國可沒有這個東西。”


    聽到程臣的話,張一謀眉頭又開始緊皺。


    程臣也沒有打斷他的思考,事實上,後世奧運倒計時的時候,老謀子用的“擊缶而歌”的確讓人印象深刻。


    關於缶,最有名的典故是《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述的“秦王為趙王擊缶”那段故事。


    張一謀用“擊缶迎賓”的方式作為京城奧運會開幕式序曲,也是取法於古人。


    開幕式上,利用現代的聲光電高科技手段,把古代的樂隊演奏進行了重新演繹。


    演出的效果的確很驚人,奧運會後有1500個奧運缶進行了拍賣。


    而其餘奧運缶由奧組委分送給參與奧運會組織、建設工作的政府部門和機構。


    在全部奧運缶中采用樹脂模具成型的奧運缶數量大約隻占10%。


    奧運會現場排列在缶陣的外側,當時主要是考慮媒體攝像的效果。


    缶陣中間都是大芯板貼麵的缶而這種數量最大。


    之所以有兩種材質,是因為生產時間太緊急,隻好采用折衷的方法。


    在奧運會結束前沒有考慮對缶的價值再挖掘,奧運會後進行拍賣前。


    組委會和北交所認識到這兩種材質缶的價值差異。


    因此在每個拍賣包裏都調劑有“凋刻缶”,數量非常少,更顯珍貴。


    所以,作為奏響京城奧運會序曲的古老樂器。


    奧運缶既代表了奧運賦予的特殊意義,又代表了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的拍賣直接引發新一輪公眾收藏熱潮……


    82中文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從華娛2002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格拉條的野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格拉條的野望並收藏重生從華娛2002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