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到不錯,修成水泥路,以後幽州的鐵和煤,運輸就方便多了,隻不過一年時間夠嗎?”李世民想了一下問道。</p>
“時間肯定不夠的,不過也能節省不少時間。”長孫無忌盤算了一下說道。</p>
“東海道出兵三萬,加上水師,直撲平壤,有一萬騎兵,高句麗人野戰想要吃下,並不容易;兵臨平壤,高句麗必然方寸大亂,大軍再從安市殺入,兩麵夾擊,豈有不勝的道理。”李世民指著書桌上的地圖說道。</p>
這副地圖已經放在書桌上很多天了,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攻打高句麗,需要多少人馬,如何行軍,他都考慮了很多遍。</p>
“陛下,大軍兵臨平壤,雖然會讓高句麗上下震動不安,不過所冒的風險也不小,他們很可能集中大量兵力,和大軍決一死戰,如果五萬大軍戰死,即便攻下安市一線,也不劃算。</p>
高句麗很多城池,都是易守難攻,那邊寒冷天氣的時間又長,即便每座城池都順利拿下,需要花費的時間也不少。</p>
而且從東海道運送大軍,水師恐怕得跑好幾趟,一但發生意外,兵臨平壤的計劃,都得擱淺。”長孫無忌耐心的分析道。</p>
“你說這些,朕都考慮過,大軍到遼東,高句麗必然雲集大部分人馬到安市一線;水師隨後運送人到平壤附近隱藏,即便高句麗人提前發現,也可以直衝平壤,那時候平壤的兵馬應該不多,對他們並無太大威脅。”李世民擺擺手說道。</p>
“朕不是楊廣,不會犯自大的錯誤,打下高句麗,朕有十足把握。”李世民自信的說道。</p>
“臣當然相信陛下能打下高句麗,隻不過臣覺得現在時機還不到,我們準備也不夠充足,攻打的話,傷亡肯定不小;如果能準備充足一些,到時候一舉拿下,也能展現陛下的風采。”長孫無忌點點頭很肯定的說道。</p>
長孫無忌最後一句,說到了李世民心頭,他想禦駕親征,不就是為了展示自己給天下百姓看嗎?一個是損失不小,一個是輕鬆拿下,他自然知道應該怎麽選擇。</p>
“除了道路,船隻,你覺得還要做什麽準備?”李世民微微點了一下頭,思索著問道。</p>
“冬衣,臣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冬衣,攻打高句麗,想要速戰速決,很不容易,畢竟他們城池眾多,一路打過去,花費的時間可不少。即便打下來,也得治理,這就需要足夠的冬衣。</p>
除了衣物,就是大夫,臣覺得王牧這一點做得很好,他無論到哪裏,都安排了不少大夫,甚至在行軍途中,那些大夫還要教隨行的民夫,讓更多人懂得如何救治傷員。除此之外,可以安排工匠,提前去漁陽,製作攻城器械。”長孫無忌迴答道。</p>
“嗯,有道理,具體應該如何做呢?”李世民點頭問道。</p>
“冬衣需要羊毛,羽毛,這一點可以向姑複要一些,他們那裏養殖的家禽非常多,可以支援一些。大夫的問題也好辦,禦醫肯定懂得治療外傷,教一批人出來,應該很輕鬆。”長孫無忌建議道。</p>
“這事交給你去辦,朕就再等一年,明年之後,朕要禦駕親征高句麗。”李世民堅定的說道。</p>
“臣遵旨。”</p>
“朕在新年之後,給承乾加元服,你覺得太子妃選何家女子為好?”李世民擺擺手問道。</p>
“太子妃一事,事關重大,臣覺得可以多挑選一些,再從中選出最合適的。”長孫無忌建議道。</p>
“這裏沒有外人,你是承乾的親舅舅,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李世民眉頭微微一皺說道。他可不相信長孫無忌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p>
知道躲不過,長孫無忌在腦子裏迅速過了一遍想法,確定沒有問題,這才開口說道:“太子身為國本,太子妃關係著大唐的未來,臣以為,最好不是大世家的女子,又不能太弱,不然將來容易受氣;當然,舉止端莊,知書達理,聰明賢惠是必須的。”</p>
知道長孫無忌不會明確的指出那一家的女子合適,李世民也不強求,微微頜首說道:“朕聽聞秘書臣蘇亶長女,端莊秀麗,又知書達禮,輔機你覺得如何?”</p>
“蘇家是書香世家,蘇勖又是陛下舊屬,一向忠心耿耿,臣亦聽聞蘇亶長女族茂冠冕,言容有則,想來應該不錯。”長孫無忌想了想說道。</p>
對於太子妃來說,隻要不是五姓七望,關隴八大家,他都覺得沒有問題。如果是頂級大世家,以後難免要有爭鬥,這是他不能容忍的。</p>
“嗯,你也考察一下,還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李世民微微點頭說道。</p>
“臣遵旨!”長孫無忌再次躬身施禮。他明白其實李世民已經做了決定,和自己商量,隻是暗示他的決定,好在朝中支持他的決定。</p>
太子妃是以後的皇後,將來的後宮之主,想要獲得這個位置的人可不少,李世民也不可能一言而決,必須要禮部獻上名單,在朝堂商議。</p>
李世民暗示了長孫無忌他的選擇,到時候長孫無忌就該帶頭支持,而有長孫無忌的支持,像房玄齡,杜如晦這種聰明人,自然就明白就李世民的意圖。</p>
………</p>
“陛下不會罷休的。”離開皇宮,杜如晦有些擔憂的說道。</p>
“陛下心裏其實清楚的,他暫時不會再提。”房玄齡說道。</p>
“可是也拖不了多久。”杜如晦苦笑一下說道。</p>
“這也是遲早的事情,大家心裏不都清楚嗎?既然是遲早的事情,我們早點做準備不是更好嗎?”房玄齡笑著說道。</p>
“那到也是,既然陛下已經下定了決心,我們這些臣子,自然得盡力支持。”杜如晦揉揉額頭說道。</p>
</p>
“征伐遼東,事關重大,以我對陛下的了解,他恐怕不會讓李靖領兵,這才是讓我最擔心的。”房玄齡說道。</p>
“是啊!這也是我不安的一點,就怕陛下連程知節,尉遲敬德都不帶。”杜如晦苦惱的說道。</p>
兩人對視一眼,同時露出苦笑,他們明白,老朋友擔心的東西都一樣,生怕李世民為了麵子,出征的時候不帶有名的將領,這是為了避免其他人的名氣,蓋過自己。</p>
“唉!能拖久一點就好,可以準備充分一些。”房玄齡歎息一聲道。</p>
“時間再久,我們都會覺得準備不夠充分,其實征伐遼東,勝率還是很大的,畢竟陛下並非隋帝,而高句麗也不是曾經的高句麗。”杜如晦微微搖頭說道。</p>
“話雖如此,不過高句麗為了防備中原,比起以前的準備,可是要充足不少啊!”房玄齡說道。</p>
楊廣三征高句麗,把高句麗是打怕了的,可以說高句麗是不予餘力的搞城防,尤其是大唐一統天下,高句麗幹脆學著中原修長城,想要把中原隔在遼東之外。</p>
“放心吧,以陛下的能力,即便不能大勝,也不會敗。”杜如晦寬慰道。</p>
“嗯。”房玄齡點了點頭,其實他倆都相信李世民不會失敗,更多的擔憂,是不想攻打遼東,讓大唐目前大好局勢變壞。</p>
“如果南洋都護府能在陛下征遼東的時候,抽出人手,贏的幾率就要大很多。”沉默片刻,房玄齡說道。</p>
“陛下不可能調王牧去遼東的。”杜如晦搖搖頭說道。</p>
“我並不是說讓王牧出,南洋都護府和嶺南出兵就好。”房玄齡說道。</p>
“以陛下的高傲,他不會調嶺南和南洋都護府的兵馬。”杜如晦再次搖搖頭道。</p>
王牧下南洋,李世民隻給了一萬多迴紇騎兵,以他們對李世民的了解,又怎麽會迴過頭來要王牧的兵馬呢?這和調王牧有啥區別。</p>
“不!不!可以找借口的,嶺南和南洋都護府的船隻很多,可以用運送糧草的名義過去,隻是船員多一些而已,他們去也是受水師節製。”房玄齡講解道。</p>
“嗯,不錯,南洋的人馬,如果操作得當,確實能左右戰場,為了安全起見,還可以建議陛下,讓倭人牽製百濟。”杜如晦讚同道。</p>
“這就要和王牧好好溝通一下,最好能再陛下出征之後,停止征戰。”房玄齡提醒道。</p>
“我會給他寫信。”杜如晦明白老朋友的意思,點了點頭。</p>
房玄齡笑了笑說道:“幸好王牧弄了這麽多事情出來,不然還真沒有借口拖延時間。”</p>
杜如晦也笑了起來,看著老朋友說道:“某人可經常說王牧搞事情,讓自己忙得腳不沾地。”</p>
三省六部的官員都是有定額的,不過小吏卻沒有,李世民體諒房玄齡等人事務繁忙,最近兩年可是給他們配了不少小吏。</p>
“難道不是嗎?你到好,大病一場,陛下擔心你舊疾複發,沒給你那麽多事,不就落到我們身上了。”房玄齡沒好氣的說道。</p>
“新城區的房子賣得不錯吧?有錢還有啥困難的。”杜如晦笑著說道。</p>
作為中樞來說,最大的麻煩,就是各處都要錢要糧,以往必須摳摳搜搜的過日子,一般隻撥款三成。</p>
新城區修建,王牧可沒打算從中賺錢,雖然給自己謀一些利益,不過其中的錢財,他都是規劃到後期建設之中的,在他的規劃之中,新城區還要修好幾條道路,不止通向老城區,還有附近的村鎮,大道,都得連通起來。</p>
除此之外,新城區的排水,排汙,綠化,休息,觀賞等公共設施,也會修得很齊備,可以說除了沒有高樓大廈,就是一座現代大城,至少街心花園,小公園,動物園這些全都要有。</p>
這也是為何新城區獲利很高的情況下,王牧還說錢剛剛夠用的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當然是他不想李世民挪用,影響後期修建。</p>
王牧離開,雖然修建工作是閻立本負責,不過財政方麵,卻又中書省直接監管。</p>
房玄齡接手之後,仔細一算,差點嚇出心髒病,要知道兩個高檔區域,房屋動輒就是一二十萬貫一處,最便宜的山莊也需要好幾萬貫,這麽一算下來,足足會有幾千萬貫的收入。</p>
雖然還有很多支出,不過在房玄齡看來,很多地方完全可以采用民夫的勞役,這可就能節省非常大的開支。</p>
大唐一年的稅收,也不過價值三四千萬貫,修建新城,就能獲得國家半年賦稅的收入,雖然很多錢隻是賬麵上,不過還是讓房玄齡覺得,手頭寬鬆了許多。</p>
王牧主持修建新城,供貨商那裏,他是采用房屋來抵扣貨款,而房玄齡操作空間更大,他能用地方勞役,稅收,甚至土地,貨物來抵扣,進一步增加了利潤。</p>
“王牧那腦子,也不知道怎麽長的,明明就是一個五大三粗的家夥,卻能想出那麽多辦法。新城區的新鮮玩意,經過他這麽一弄,普通的房屋,價格增加了好幾倍。</p>
還有那養殖場,一般人不就是養家禽嘛,他卻知道挑選個頭大,產量高的來做種;大海存在了無數年,隻有海邊一些漁民過著苦日子,到了他手裏,卻成了一個巨大的寶庫,帶殼的,長刺的,還都能變成美食。</p>
有時候我都覺得,我們是不是書讀多了,所以才沒有他聰明。”房玄齡苦笑一下,搖搖頭扳著手指說道。</p>
“你還說少了,做了無數年的藥材,到他手裏變成了糧食,南洋也成了糧食的產地,如果不是人太少,完全可以超過關中。香料,醫術,煤炭,水泥,蔬菜,還有價格貴的玻璃,香水,這些都是因為他才出現的。</p>
我覺得並不是我們書讀多了,隻不過生活條件不同,我們從來沒有為自家糧食發愁,他以前是普通百姓,想法就不一樣,而他又喜歡思考,喜歡去實驗。”杜如晦扳著手指補充道。</p>
“我都想建議陛下,調他迴京,讓他來做這個左仆射,不過又覺得,他似乎更適合地方,你看姑複,還有嶺南,因為他的存在,從一個偏遠蠻荒之地,成了富庶之地。”房玄齡感歎道。</p>
“時間肯定不夠的,不過也能節省不少時間。”長孫無忌盤算了一下說道。</p>
“東海道出兵三萬,加上水師,直撲平壤,有一萬騎兵,高句麗人野戰想要吃下,並不容易;兵臨平壤,高句麗必然方寸大亂,大軍再從安市殺入,兩麵夾擊,豈有不勝的道理。”李世民指著書桌上的地圖說道。</p>
這副地圖已經放在書桌上很多天了,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攻打高句麗,需要多少人馬,如何行軍,他都考慮了很多遍。</p>
“陛下,大軍兵臨平壤,雖然會讓高句麗上下震動不安,不過所冒的風險也不小,他們很可能集中大量兵力,和大軍決一死戰,如果五萬大軍戰死,即便攻下安市一線,也不劃算。</p>
高句麗很多城池,都是易守難攻,那邊寒冷天氣的時間又長,即便每座城池都順利拿下,需要花費的時間也不少。</p>
而且從東海道運送大軍,水師恐怕得跑好幾趟,一但發生意外,兵臨平壤的計劃,都得擱淺。”長孫無忌耐心的分析道。</p>
“你說這些,朕都考慮過,大軍到遼東,高句麗必然雲集大部分人馬到安市一線;水師隨後運送人到平壤附近隱藏,即便高句麗人提前發現,也可以直衝平壤,那時候平壤的兵馬應該不多,對他們並無太大威脅。”李世民擺擺手說道。</p>
“朕不是楊廣,不會犯自大的錯誤,打下高句麗,朕有十足把握。”李世民自信的說道。</p>
“臣當然相信陛下能打下高句麗,隻不過臣覺得現在時機還不到,我們準備也不夠充足,攻打的話,傷亡肯定不小;如果能準備充足一些,到時候一舉拿下,也能展現陛下的風采。”長孫無忌點點頭很肯定的說道。</p>
長孫無忌最後一句,說到了李世民心頭,他想禦駕親征,不就是為了展示自己給天下百姓看嗎?一個是損失不小,一個是輕鬆拿下,他自然知道應該怎麽選擇。</p>
“除了道路,船隻,你覺得還要做什麽準備?”李世民微微點了一下頭,思索著問道。</p>
“冬衣,臣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冬衣,攻打高句麗,想要速戰速決,很不容易,畢竟他們城池眾多,一路打過去,花費的時間可不少。即便打下來,也得治理,這就需要足夠的冬衣。</p>
除了衣物,就是大夫,臣覺得王牧這一點做得很好,他無論到哪裏,都安排了不少大夫,甚至在行軍途中,那些大夫還要教隨行的民夫,讓更多人懂得如何救治傷員。除此之外,可以安排工匠,提前去漁陽,製作攻城器械。”長孫無忌迴答道。</p>
“嗯,有道理,具體應該如何做呢?”李世民點頭問道。</p>
“冬衣需要羊毛,羽毛,這一點可以向姑複要一些,他們那裏養殖的家禽非常多,可以支援一些。大夫的問題也好辦,禦醫肯定懂得治療外傷,教一批人出來,應該很輕鬆。”長孫無忌建議道。</p>
“這事交給你去辦,朕就再等一年,明年之後,朕要禦駕親征高句麗。”李世民堅定的說道。</p>
“臣遵旨。”</p>
“朕在新年之後,給承乾加元服,你覺得太子妃選何家女子為好?”李世民擺擺手問道。</p>
“太子妃一事,事關重大,臣覺得可以多挑選一些,再從中選出最合適的。”長孫無忌建議道。</p>
“這裏沒有外人,你是承乾的親舅舅,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李世民眉頭微微一皺說道。他可不相信長孫無忌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p>
知道躲不過,長孫無忌在腦子裏迅速過了一遍想法,確定沒有問題,這才開口說道:“太子身為國本,太子妃關係著大唐的未來,臣以為,最好不是大世家的女子,又不能太弱,不然將來容易受氣;當然,舉止端莊,知書達理,聰明賢惠是必須的。”</p>
知道長孫無忌不會明確的指出那一家的女子合適,李世民也不強求,微微頜首說道:“朕聽聞秘書臣蘇亶長女,端莊秀麗,又知書達禮,輔機你覺得如何?”</p>
“蘇家是書香世家,蘇勖又是陛下舊屬,一向忠心耿耿,臣亦聽聞蘇亶長女族茂冠冕,言容有則,想來應該不錯。”長孫無忌想了想說道。</p>
對於太子妃來說,隻要不是五姓七望,關隴八大家,他都覺得沒有問題。如果是頂級大世家,以後難免要有爭鬥,這是他不能容忍的。</p>
“嗯,你也考察一下,還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李世民微微點頭說道。</p>
“臣遵旨!”長孫無忌再次躬身施禮。他明白其實李世民已經做了決定,和自己商量,隻是暗示他的決定,好在朝中支持他的決定。</p>
太子妃是以後的皇後,將來的後宮之主,想要獲得這個位置的人可不少,李世民也不可能一言而決,必須要禮部獻上名單,在朝堂商議。</p>
李世民暗示了長孫無忌他的選擇,到時候長孫無忌就該帶頭支持,而有長孫無忌的支持,像房玄齡,杜如晦這種聰明人,自然就明白就李世民的意圖。</p>
………</p>
“陛下不會罷休的。”離開皇宮,杜如晦有些擔憂的說道。</p>
“陛下心裏其實清楚的,他暫時不會再提。”房玄齡說道。</p>
“可是也拖不了多久。”杜如晦苦笑一下說道。</p>
“這也是遲早的事情,大家心裏不都清楚嗎?既然是遲早的事情,我們早點做準備不是更好嗎?”房玄齡笑著說道。</p>
“那到也是,既然陛下已經下定了決心,我們這些臣子,自然得盡力支持。”杜如晦揉揉額頭說道。</p>
</p>
“征伐遼東,事關重大,以我對陛下的了解,他恐怕不會讓李靖領兵,這才是讓我最擔心的。”房玄齡說道。</p>
“是啊!這也是我不安的一點,就怕陛下連程知節,尉遲敬德都不帶。”杜如晦苦惱的說道。</p>
兩人對視一眼,同時露出苦笑,他們明白,老朋友擔心的東西都一樣,生怕李世民為了麵子,出征的時候不帶有名的將領,這是為了避免其他人的名氣,蓋過自己。</p>
“唉!能拖久一點就好,可以準備充分一些。”房玄齡歎息一聲道。</p>
“時間再久,我們都會覺得準備不夠充分,其實征伐遼東,勝率還是很大的,畢竟陛下並非隋帝,而高句麗也不是曾經的高句麗。”杜如晦微微搖頭說道。</p>
“話雖如此,不過高句麗為了防備中原,比起以前的準備,可是要充足不少啊!”房玄齡說道。</p>
楊廣三征高句麗,把高句麗是打怕了的,可以說高句麗是不予餘力的搞城防,尤其是大唐一統天下,高句麗幹脆學著中原修長城,想要把中原隔在遼東之外。</p>
“放心吧,以陛下的能力,即便不能大勝,也不會敗。”杜如晦寬慰道。</p>
“嗯。”房玄齡點了點頭,其實他倆都相信李世民不會失敗,更多的擔憂,是不想攻打遼東,讓大唐目前大好局勢變壞。</p>
“如果南洋都護府能在陛下征遼東的時候,抽出人手,贏的幾率就要大很多。”沉默片刻,房玄齡說道。</p>
“陛下不可能調王牧去遼東的。”杜如晦搖搖頭說道。</p>
“我並不是說讓王牧出,南洋都護府和嶺南出兵就好。”房玄齡說道。</p>
“以陛下的高傲,他不會調嶺南和南洋都護府的兵馬。”杜如晦再次搖搖頭道。</p>
王牧下南洋,李世民隻給了一萬多迴紇騎兵,以他們對李世民的了解,又怎麽會迴過頭來要王牧的兵馬呢?這和調王牧有啥區別。</p>
“不!不!可以找借口的,嶺南和南洋都護府的船隻很多,可以用運送糧草的名義過去,隻是船員多一些而已,他們去也是受水師節製。”房玄齡講解道。</p>
“嗯,不錯,南洋的人馬,如果操作得當,確實能左右戰場,為了安全起見,還可以建議陛下,讓倭人牽製百濟。”杜如晦讚同道。</p>
“這就要和王牧好好溝通一下,最好能再陛下出征之後,停止征戰。”房玄齡提醒道。</p>
“我會給他寫信。”杜如晦明白老朋友的意思,點了點頭。</p>
房玄齡笑了笑說道:“幸好王牧弄了這麽多事情出來,不然還真沒有借口拖延時間。”</p>
杜如晦也笑了起來,看著老朋友說道:“某人可經常說王牧搞事情,讓自己忙得腳不沾地。”</p>
三省六部的官員都是有定額的,不過小吏卻沒有,李世民體諒房玄齡等人事務繁忙,最近兩年可是給他們配了不少小吏。</p>
“難道不是嗎?你到好,大病一場,陛下擔心你舊疾複發,沒給你那麽多事,不就落到我們身上了。”房玄齡沒好氣的說道。</p>
“新城區的房子賣得不錯吧?有錢還有啥困難的。”杜如晦笑著說道。</p>
作為中樞來說,最大的麻煩,就是各處都要錢要糧,以往必須摳摳搜搜的過日子,一般隻撥款三成。</p>
新城區修建,王牧可沒打算從中賺錢,雖然給自己謀一些利益,不過其中的錢財,他都是規劃到後期建設之中的,在他的規劃之中,新城區還要修好幾條道路,不止通向老城區,還有附近的村鎮,大道,都得連通起來。</p>
除此之外,新城區的排水,排汙,綠化,休息,觀賞等公共設施,也會修得很齊備,可以說除了沒有高樓大廈,就是一座現代大城,至少街心花園,小公園,動物園這些全都要有。</p>
這也是為何新城區獲利很高的情況下,王牧還說錢剛剛夠用的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當然是他不想李世民挪用,影響後期修建。</p>
王牧離開,雖然修建工作是閻立本負責,不過財政方麵,卻又中書省直接監管。</p>
房玄齡接手之後,仔細一算,差點嚇出心髒病,要知道兩個高檔區域,房屋動輒就是一二十萬貫一處,最便宜的山莊也需要好幾萬貫,這麽一算下來,足足會有幾千萬貫的收入。</p>
雖然還有很多支出,不過在房玄齡看來,很多地方完全可以采用民夫的勞役,這可就能節省非常大的開支。</p>
大唐一年的稅收,也不過價值三四千萬貫,修建新城,就能獲得國家半年賦稅的收入,雖然很多錢隻是賬麵上,不過還是讓房玄齡覺得,手頭寬鬆了許多。</p>
王牧主持修建新城,供貨商那裏,他是采用房屋來抵扣貨款,而房玄齡操作空間更大,他能用地方勞役,稅收,甚至土地,貨物來抵扣,進一步增加了利潤。</p>
“王牧那腦子,也不知道怎麽長的,明明就是一個五大三粗的家夥,卻能想出那麽多辦法。新城區的新鮮玩意,經過他這麽一弄,普通的房屋,價格增加了好幾倍。</p>
還有那養殖場,一般人不就是養家禽嘛,他卻知道挑選個頭大,產量高的來做種;大海存在了無數年,隻有海邊一些漁民過著苦日子,到了他手裏,卻成了一個巨大的寶庫,帶殼的,長刺的,還都能變成美食。</p>
有時候我都覺得,我們是不是書讀多了,所以才沒有他聰明。”房玄齡苦笑一下,搖搖頭扳著手指說道。</p>
“你還說少了,做了無數年的藥材,到他手裏變成了糧食,南洋也成了糧食的產地,如果不是人太少,完全可以超過關中。香料,醫術,煤炭,水泥,蔬菜,還有價格貴的玻璃,香水,這些都是因為他才出現的。</p>
我覺得並不是我們書讀多了,隻不過生活條件不同,我們從來沒有為自家糧食發愁,他以前是普通百姓,想法就不一樣,而他又喜歡思考,喜歡去實驗。”杜如晦扳著手指補充道。</p>
“我都想建議陛下,調他迴京,讓他來做這個左仆射,不過又覺得,他似乎更適合地方,你看姑複,還有嶺南,因為他的存在,從一個偏遠蠻荒之地,成了富庶之地。”房玄齡感歎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