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伏勝法師有個在河北淶源白石洞府修煉的道友找到了他,跟他說起了件讓他非常惱火的事情;這個道友叫唐跋經,得道時間和伏勝相仿,兩人洞府相距也不遠,所以一直互有往來。
唐跋經門下隻有兩三個結丹弟子,平時重在德修,與人罕有爭端;一日,他雲遊在外時,門下傳來了急信:他門下的幾個弟子被邪修打成了重傷,洞府也被占了!
白石洞府在白石山頂,風景確實非常漂亮,但要說到修煉的靈氣而言,卻是中下都不到;唐跋經在那裏安家隻是圖個清靜罷了。
唐跋經也風聞過現在邪修在四處生事的跡象;但那一般都是搶的好地方,像自己這樣的地方,根本是不會被人家瞧上眼的,所以他之前並沒有多上心;待洞府被人占了以後,敝帚自珍,不覺上了火氣,立馬趕迴了洞府與搶地盤的那幫邪修理論起來。
對方接待他的是兩個結丹水平的邪修弟子,他們強調是自己上山遊覽時,和唐跋經的弟子發生爭端後被打傷了,所以才由長輩出麵占了白石洞府,占洞府隻是為了在等白石派的當家人迴來說理而已。
他聽到對方這樣一說,倒也放鬆了警惕,打算和他們好好溝通;大不了賠些靈丹妙藥給他們,好早點息事寧人;但是對方卻獅子大開口,非要拿自己弟子的人頭作為條件。
雙方口舌之爭越來越火爆,最後中間的一個邪修居然出手攻擊了他;唐跋經作為得道修士,當然不怕他們兩個結丹邪修;但是忍耐了對方幾手攻擊後,對方仍然無止無休,手段也越來越陰毒;他一氣之下,便出手反擊了。
唐跋經剛一動手,對方暗中埋伏的一個得道邪修就出麵了;他乘唐跋經不備出手偷襲,唐跋經一時不慎,受了點輕傷;看看形勢不對,估計難以討到好處,他馬上土遁離開了洞府;迴頭想想,他感到甚是不甘,於是找到了伏勝法師;伏勝法師向陸壽稟告了此事,本著調解的想法,陸壽同意了伏勝陪同唐跋經到白石洞府作和事佬。
那名邪修正是胡卜屈;他和伏勝法師早年有過小衝突,後來有人中間調停之後,雙方是麵和心不和的關係。
他見到伏勝法師出麵,滿臉堆笑,答應了接受一些丹藥賠償後於一個月後搬離洞府。[..tw超多好看小說]
但是過了三個月,他們仍然盤踞在那裏沒走。
當伏勝法師和唐跋經再次來到白石洞府時,伏勝心中已經憂心忡忡了;因為,此時道界各地都紛紛傳著好多起邪修越界的事情,以前胡卜屈的態度顯然隻是在敷衍自己的調解,根本就沒有要搬離白石洞府的打算。
胡卜屈見過兩人之後,果然雙手一攤,大談為難之處:雙方約定之日前幾天,有個道友受了傷,臨時匆忙避進了白石洞府,現在正在閉關療傷。
唐跋經當然知道這是借口,但他仍然壓住了火氣,問胡卜屈估計對方多久會出關。
胡卜屈迴答道:快的話一兩年,慢得話三五十年也未必!
兩人當場便要動手,伏勝法師把唐跋經攔住了。
當時各地的邪修們氣焰都很囂張,伏勝法師本能地感到正邪雙方雖然沒有完全撕破臉皮,但是顯然隻是早晚的事;最近幾年,一直聽說邪修們彼此在“串聯”,相互間的聯係很頻繁。
邪修在得道修士中的比例很低,雙方如果大範圍衝突起來的話,實力肯定不如正派修士;他們現在這麽囂張,也許是手中掌握了什麽決定勝負的東西。
以前正邪修士發生衝突時,大都是邪修吃虧;因為邪修原本就名聲狼藉,有時即使有理,也會白白吃虧;所以有些邪修就變得更加性格陰鶩、手段毒辣了,有了衝突也懶得和正派修士正麵論理,往往就在暗中不擇手段地報複,名聲於是也就越發不堪了。
但是他們也不是真的沒有地方去說理。
當今公允中立的修真派有四個地方:東海蓬萊派、南海羅浮派、北溟嘎仙派和西羌虒道門;修士們如果有爭議,一般都到這四派去論理;正邪之間發生衝突後,如果到上述四個地方去辯論一番的話,往往都能得到公允的處理。
當今五台山的實力和上述四派相比,好比是小康之家和候門世家,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上次伏勝法師出麵,胡卜屈隻是衝著他的麵子,口頭上做了個隨意的應答而已;他可不怕伏勝,想反臉的話是隨口就出來的。
伏勝法師提出去四大派之一的虒道門論理,胡卜屈滿不在乎地答應了;要四大派開庭裁決衝突,條件是必須要有四派發出的信物;伏勝法師剛好有一塊虒道門的玉虒牌,那是虒道門開庭的信物。
雙方約定了三個月後去西羌黃龍澗匯合,之後一起到虒道門仲裁。
唐跋經隨伏勝法師一起迴到了五台山暫住,他的幾個弟子為了安全起見,也隨行到了五台山;伏勝法師把他們安排到了五台山山腳下的一個簡易洞府安身,那裏原來隻是住著一些築基弟子;周圍這樣的洞府有不少,五台山的弟子給唐跋經騰出了個獨立的臨時府第。
自從唐跋經住到五台山之後,便不斷有莫名的邪修前來騷擾;有幾次,連附近洞府的五台山弟子也被他們打傷了,幾個洞府也被砸得一團糟;邪修們甚至還撂下話來,讓五台山的弟子把府第趕緊打掃幹淨,不久他們就要住進來的!
伏勝法師和崔時也去看過,但僅從手段和功法上看,不是胡卜屈他們所為。
由於是在五台山的外圍,每次伏勝法師等人趕到時,邪修們都見機先跑了,所以正麵的較量並沒有發生過;但是五台山的修士大有雞犬不寧的感覺。
三個月後,伏勝法師和唐跋經一起到了黃龍澗,胡卜屈倒也守信,準時到了;但剛到就諸事不順;先是虒道門專門處理正邪修士之間爭議的執法長老出門在外,伏勝等了足足兩個月,對方才迴到了門內;而在執法長老迴來前的兩天,胡卜屈又借故有要事離開了,足足又過了兩個月才迴到了黃龍澗;一番調停下來,又磨掉了近一個月的功夫。
調停的結果倒是不錯,唐跋經要迴了洞府的所有權。
黃龍澗全長有數十公裏,分南北兩段;道界約定俗成,其南端是虒道門的山門,過中線後的北端則是無主地帶;南端界麵,屬於虒道門的勢力範圍,從無人敢於此撒野,但是北端的百裏地界卻是是非多發之地。
當日仲裁結束,胡卜屈、伏勝和唐跋經一起離開了虒道門。
到了黃龍澗中線,胡卜屈冷冷一笑,拱拱手便消失了,空中響起了他一句陰森森的傳音:“希望唐道友三日後準時搬迴洞府!”
胡卜屈雖然無理,但唐跋經和伏勝倒也鬆了口氣:胡卜屈雖然是個邪修,但對於虒道門裁決,還是不敢耍無賴的。
敢於正麵和四大派過不去的修士,不要說邪修,就算名門大派,也沒有敢明著叫板的。
四大中立派都有一樣的規矩:凡經仲裁的衝突,雙方都必須嚴格執行承諾,並不得事後尋仇;否則,四大派將全力誅殺毀諾方!
想來胡卜屈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黃龍澗北端為無主地帶,伏勝和唐跋經都非常小心,加快了遁光的速度;但是在離開峽穀隻有裏許的地方,三個灰色的身影突然冒出來攔住了他們。
他們察覺不妙想迴頭時,發現身後居然也出現了三個灰色的得道邪修!
兩人連忙布出護體法寶,雖然一時沒有受傷,但已經被死死困在了六人的包圍之中。
一切都是胡卜屈的陰謀。
仲裁之前,他借故離開的那段日子,就是在聯係那批邪修;現在,他怵於虒道門不得事後尋仇的規矩,正隱藏在百裏之外遙控。
交手才幾下,伏勝就吃驚地發現,這些前來設伏的邪修,有兩個的實力與胡卜屈相仿,單打獨鬥,自己根本無法速勝;至於唐跋經的實力,要稍遜對方一籌,估計能獨自抗下一人,但是肯定要落在下風;對方另外的四個,雖然實力要相對差許多,但是在四周圍堵的話,造成的麻煩非常大。
伏勝決定防守待援。
他拋出項下佛珠,布出了一個臨時五星連珠陣,想和唐跋經兩人在陣內堅守,同時給師父陸壽連發了三道求救音符。
但是伏勝和唐跋經被他們隔了開來,唐跋經在三人的圍攻之下,根本沒有避入五星連珠陣的機會;而伏勝在另外三人的猛攻下,隻能在陣中據守,幾次想衝出去援助,但都被逼了迴去。
唐跋經的護體功法在連抗三人數十下連擊後,終於被打散了;伏勝眼睜睜地看著他的肉身當場被打得支離破碎,卻是無計可施;好在他的元嬰總算及時躲進了五星連珠陣,避免了形神俱滅。
接下來六人合攻伏勝,雖然有五星陣的護持,伏勝的形勢也是岌岌可危。
陸壽接到伏勝的求救音符後,馬上給阿瓦提發了個信符,隨即就趕往了黃龍澗;他的法力遠在對方六人之上,遠遠一個“須彌手印”,就把六人中的四個衝得猶如風中飛絮,跌跌撞撞地退出了對伏勝的攻擊;伏勝大喜,剛想收陣和師父匯合時,突然兩股黑霧騰起,對方又冒出來兩個麵無表情的黑衣人!
他們竟然把陸壽生生給擋了下來。
陸壽的法力比這兩個黑衣人雖然勝過一籌,但是這兩個人的功法甚是特別,互相配合之下,威力居然倍增!陸壽以一敵二,反而很快就落到了下風。
好在對方想要完勝,不願死拚,雙方一時相持在了那裏。
原來對方早就設好了局,而且連陸壽也算計在了裏麵;之所以不出全力滅掉伏勝,為的就是想把陸壽也引過來。
陸壽和兩人鬥了半天法,看看一時不是辦法,而且陣中的伏勝已顯不支,便尋了個機會退進了五星陣,幫助伏勝守陣;但這樣一來,師徒兩個就都被八個邪修困在了陣中。
這一相持,轉眼就是十餘日,五星陣也被邪修們破掉了三層。
邪修們初見到陸壽退進五星陣時,有點正中下懷,覺得這樣可以一網打盡;誰知這對師徒抗了十餘日,居然仍是法力源源不斷的樣子,也是非常吃驚;後來他們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圍攻,一路分三個灰衣人迴據點招些結丹弟子去抄五台山的後路;用意很明顯,擾亂陸壽師徒心神,逼他們出陣決戰,否則老家不保。
陸壽師徒早就向瞿況伯他們發過傳音符,想提醒他們防止有人偷襲,但都被後來出現的兩個黑衣人用天火燒掉了。
伏勝猛地醒悟了過來:對方有能力擋下傳音符,卻不燒自己發向師父的求救音符,原來就是想把師父引來!
他越發著急起來。
邪修們早算計好了:一旦陸壽師徒出陣,兩個黑衣人對付陸壽,三個灰衣人對付伏勝,肯定穩操勝券。
但是有件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唐跋經門下隻有兩三個結丹弟子,平時重在德修,與人罕有爭端;一日,他雲遊在外時,門下傳來了急信:他門下的幾個弟子被邪修打成了重傷,洞府也被占了!
白石洞府在白石山頂,風景確實非常漂亮,但要說到修煉的靈氣而言,卻是中下都不到;唐跋經在那裏安家隻是圖個清靜罷了。
唐跋經也風聞過現在邪修在四處生事的跡象;但那一般都是搶的好地方,像自己這樣的地方,根本是不會被人家瞧上眼的,所以他之前並沒有多上心;待洞府被人占了以後,敝帚自珍,不覺上了火氣,立馬趕迴了洞府與搶地盤的那幫邪修理論起來。
對方接待他的是兩個結丹水平的邪修弟子,他們強調是自己上山遊覽時,和唐跋經的弟子發生爭端後被打傷了,所以才由長輩出麵占了白石洞府,占洞府隻是為了在等白石派的當家人迴來說理而已。
他聽到對方這樣一說,倒也放鬆了警惕,打算和他們好好溝通;大不了賠些靈丹妙藥給他們,好早點息事寧人;但是對方卻獅子大開口,非要拿自己弟子的人頭作為條件。
雙方口舌之爭越來越火爆,最後中間的一個邪修居然出手攻擊了他;唐跋經作為得道修士,當然不怕他們兩個結丹邪修;但是忍耐了對方幾手攻擊後,對方仍然無止無休,手段也越來越陰毒;他一氣之下,便出手反擊了。
唐跋經剛一動手,對方暗中埋伏的一個得道邪修就出麵了;他乘唐跋經不備出手偷襲,唐跋經一時不慎,受了點輕傷;看看形勢不對,估計難以討到好處,他馬上土遁離開了洞府;迴頭想想,他感到甚是不甘,於是找到了伏勝法師;伏勝法師向陸壽稟告了此事,本著調解的想法,陸壽同意了伏勝陪同唐跋經到白石洞府作和事佬。
那名邪修正是胡卜屈;他和伏勝法師早年有過小衝突,後來有人中間調停之後,雙方是麵和心不和的關係。
他見到伏勝法師出麵,滿臉堆笑,答應了接受一些丹藥賠償後於一個月後搬離洞府。[..tw超多好看小說]
但是過了三個月,他們仍然盤踞在那裏沒走。
當伏勝法師和唐跋經再次來到白石洞府時,伏勝心中已經憂心忡忡了;因為,此時道界各地都紛紛傳著好多起邪修越界的事情,以前胡卜屈的態度顯然隻是在敷衍自己的調解,根本就沒有要搬離白石洞府的打算。
胡卜屈見過兩人之後,果然雙手一攤,大談為難之處:雙方約定之日前幾天,有個道友受了傷,臨時匆忙避進了白石洞府,現在正在閉關療傷。
唐跋經當然知道這是借口,但他仍然壓住了火氣,問胡卜屈估計對方多久會出關。
胡卜屈迴答道:快的話一兩年,慢得話三五十年也未必!
兩人當場便要動手,伏勝法師把唐跋經攔住了。
當時各地的邪修們氣焰都很囂張,伏勝法師本能地感到正邪雙方雖然沒有完全撕破臉皮,但是顯然隻是早晚的事;最近幾年,一直聽說邪修們彼此在“串聯”,相互間的聯係很頻繁。
邪修在得道修士中的比例很低,雙方如果大範圍衝突起來的話,實力肯定不如正派修士;他們現在這麽囂張,也許是手中掌握了什麽決定勝負的東西。
以前正邪修士發生衝突時,大都是邪修吃虧;因為邪修原本就名聲狼藉,有時即使有理,也會白白吃虧;所以有些邪修就變得更加性格陰鶩、手段毒辣了,有了衝突也懶得和正派修士正麵論理,往往就在暗中不擇手段地報複,名聲於是也就越發不堪了。
但是他們也不是真的沒有地方去說理。
當今公允中立的修真派有四個地方:東海蓬萊派、南海羅浮派、北溟嘎仙派和西羌虒道門;修士們如果有爭議,一般都到這四派去論理;正邪之間發生衝突後,如果到上述四個地方去辯論一番的話,往往都能得到公允的處理。
當今五台山的實力和上述四派相比,好比是小康之家和候門世家,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上次伏勝法師出麵,胡卜屈隻是衝著他的麵子,口頭上做了個隨意的應答而已;他可不怕伏勝,想反臉的話是隨口就出來的。
伏勝法師提出去四大派之一的虒道門論理,胡卜屈滿不在乎地答應了;要四大派開庭裁決衝突,條件是必須要有四派發出的信物;伏勝法師剛好有一塊虒道門的玉虒牌,那是虒道門開庭的信物。
雙方約定了三個月後去西羌黃龍澗匯合,之後一起到虒道門仲裁。
唐跋經隨伏勝法師一起迴到了五台山暫住,他的幾個弟子為了安全起見,也隨行到了五台山;伏勝法師把他們安排到了五台山山腳下的一個簡易洞府安身,那裏原來隻是住著一些築基弟子;周圍這樣的洞府有不少,五台山的弟子給唐跋經騰出了個獨立的臨時府第。
自從唐跋經住到五台山之後,便不斷有莫名的邪修前來騷擾;有幾次,連附近洞府的五台山弟子也被他們打傷了,幾個洞府也被砸得一團糟;邪修們甚至還撂下話來,讓五台山的弟子把府第趕緊打掃幹淨,不久他們就要住進來的!
伏勝法師和崔時也去看過,但僅從手段和功法上看,不是胡卜屈他們所為。
由於是在五台山的外圍,每次伏勝法師等人趕到時,邪修們都見機先跑了,所以正麵的較量並沒有發生過;但是五台山的修士大有雞犬不寧的感覺。
三個月後,伏勝法師和唐跋經一起到了黃龍澗,胡卜屈倒也守信,準時到了;但剛到就諸事不順;先是虒道門專門處理正邪修士之間爭議的執法長老出門在外,伏勝等了足足兩個月,對方才迴到了門內;而在執法長老迴來前的兩天,胡卜屈又借故有要事離開了,足足又過了兩個月才迴到了黃龍澗;一番調停下來,又磨掉了近一個月的功夫。
調停的結果倒是不錯,唐跋經要迴了洞府的所有權。
黃龍澗全長有數十公裏,分南北兩段;道界約定俗成,其南端是虒道門的山門,過中線後的北端則是無主地帶;南端界麵,屬於虒道門的勢力範圍,從無人敢於此撒野,但是北端的百裏地界卻是是非多發之地。
當日仲裁結束,胡卜屈、伏勝和唐跋經一起離開了虒道門。
到了黃龍澗中線,胡卜屈冷冷一笑,拱拱手便消失了,空中響起了他一句陰森森的傳音:“希望唐道友三日後準時搬迴洞府!”
胡卜屈雖然無理,但唐跋經和伏勝倒也鬆了口氣:胡卜屈雖然是個邪修,但對於虒道門裁決,還是不敢耍無賴的。
敢於正麵和四大派過不去的修士,不要說邪修,就算名門大派,也沒有敢明著叫板的。
四大中立派都有一樣的規矩:凡經仲裁的衝突,雙方都必須嚴格執行承諾,並不得事後尋仇;否則,四大派將全力誅殺毀諾方!
想來胡卜屈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黃龍澗北端為無主地帶,伏勝和唐跋經都非常小心,加快了遁光的速度;但是在離開峽穀隻有裏許的地方,三個灰色的身影突然冒出來攔住了他們。
他們察覺不妙想迴頭時,發現身後居然也出現了三個灰色的得道邪修!
兩人連忙布出護體法寶,雖然一時沒有受傷,但已經被死死困在了六人的包圍之中。
一切都是胡卜屈的陰謀。
仲裁之前,他借故離開的那段日子,就是在聯係那批邪修;現在,他怵於虒道門不得事後尋仇的規矩,正隱藏在百裏之外遙控。
交手才幾下,伏勝就吃驚地發現,這些前來設伏的邪修,有兩個的實力與胡卜屈相仿,單打獨鬥,自己根本無法速勝;至於唐跋經的實力,要稍遜對方一籌,估計能獨自抗下一人,但是肯定要落在下風;對方另外的四個,雖然實力要相對差許多,但是在四周圍堵的話,造成的麻煩非常大。
伏勝決定防守待援。
他拋出項下佛珠,布出了一個臨時五星連珠陣,想和唐跋經兩人在陣內堅守,同時給師父陸壽連發了三道求救音符。
但是伏勝和唐跋經被他們隔了開來,唐跋經在三人的圍攻之下,根本沒有避入五星連珠陣的機會;而伏勝在另外三人的猛攻下,隻能在陣中據守,幾次想衝出去援助,但都被逼了迴去。
唐跋經的護體功法在連抗三人數十下連擊後,終於被打散了;伏勝眼睜睜地看著他的肉身當場被打得支離破碎,卻是無計可施;好在他的元嬰總算及時躲進了五星連珠陣,避免了形神俱滅。
接下來六人合攻伏勝,雖然有五星陣的護持,伏勝的形勢也是岌岌可危。
陸壽接到伏勝的求救音符後,馬上給阿瓦提發了個信符,隨即就趕往了黃龍澗;他的法力遠在對方六人之上,遠遠一個“須彌手印”,就把六人中的四個衝得猶如風中飛絮,跌跌撞撞地退出了對伏勝的攻擊;伏勝大喜,剛想收陣和師父匯合時,突然兩股黑霧騰起,對方又冒出來兩個麵無表情的黑衣人!
他們竟然把陸壽生生給擋了下來。
陸壽的法力比這兩個黑衣人雖然勝過一籌,但是這兩個人的功法甚是特別,互相配合之下,威力居然倍增!陸壽以一敵二,反而很快就落到了下風。
好在對方想要完勝,不願死拚,雙方一時相持在了那裏。
原來對方早就設好了局,而且連陸壽也算計在了裏麵;之所以不出全力滅掉伏勝,為的就是想把陸壽也引過來。
陸壽和兩人鬥了半天法,看看一時不是辦法,而且陣中的伏勝已顯不支,便尋了個機會退進了五星陣,幫助伏勝守陣;但這樣一來,師徒兩個就都被八個邪修困在了陣中。
這一相持,轉眼就是十餘日,五星陣也被邪修們破掉了三層。
邪修們初見到陸壽退進五星陣時,有點正中下懷,覺得這樣可以一網打盡;誰知這對師徒抗了十餘日,居然仍是法力源源不斷的樣子,也是非常吃驚;後來他們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圍攻,一路分三個灰衣人迴據點招些結丹弟子去抄五台山的後路;用意很明顯,擾亂陸壽師徒心神,逼他們出陣決戰,否則老家不保。
陸壽師徒早就向瞿況伯他們發過傳音符,想提醒他們防止有人偷襲,但都被後來出現的兩個黑衣人用天火燒掉了。
伏勝猛地醒悟了過來:對方有能力擋下傳音符,卻不燒自己發向師父的求救音符,原來就是想把師父引來!
他越發著急起來。
邪修們早算計好了:一旦陸壽師徒出陣,兩個黑衣人對付陸壽,三個灰衣人對付伏勝,肯定穩操勝券。
但是有件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