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小喇嘛的引領下,楊福家和陳雪亮在一個簡陋的房間裏住了下來。(..tw)
今天兩人真是大開眼界,“邪修”、“製符”、“搜魂鳥”、“禁製”等詞語,兩人都是第一次在真實的世界中聽到,似懂非懂;但是,其中所含的對凡人的威懾,卻是完全領會了;這些隻有在神話小說中的才會出現的東西,居然真的和自己聯係到了一起,實在是太可怕了。
“師父,這位上師也是為修道者吧?”陳雪亮問道。
“嗯,如果不是的話,怎會分身的法術外出、瞬間看完外麵數百裏的地方、下禁製?”楊福家道,語氣很自信,“這次我們來對地方了,要不,我們被那個邪修殺了都不知道是怎麽迴事。”
“我們的命運,這次隻能指望這位活佛了,我覺得他心地非常善良,肯定會幫我們的。”陳雪亮說出了自己的感覺。
“我感覺到他可能要合同門之力才能護得住我們。”楊福家雖然是個凡人,但是豐富的閱曆給了他這樣的判斷。
和十幾年前相比,楊福家感到德木圖克的神通確實大進,當年的他雖然也是世外高人,但絕對沒有今天這樣高深。
但是他認為,德木圖克雖然已經躋身修道者的行列,但可能是新進階不久的;如果追殺他們的那個修道者也是新進階的還好,如果不是,那麽自己和陳雪亮的命運還很難說;如果因此而連累了這位高僧,自己則更是難以安心。
楊福家的擔心一點沒錯。
第二天一大早,小喇嘛就上門把楊福家師徒領到了德木圖克的房間,說師祖有要事相告。
德木圖克臉色有些憔悴,但是精神倒還不錯,他告訴了師徒倆一個壞消息。
昨夜他再次元神出竅,到四周察看了一遍;發現寺院方圓幾百裏雖然無事,但是再往外就不同了;青海、四川、雲南三省靠西藏的一帶,出現了十幾隻搜魂鳥;他這次細心地研究了符咒的情況,發現符咒的靈力驚人;每隻搜魂鳥覆蓋的範圍可以達到方圓數十裏,下符咒的那個修道者的修為至少在兩百年以上!
從對方放出這麽多搜魂鳥的手段來看,看樣子是不找到楊福家師徒就不肯罷休了。(..tw好看的小說)
當下他不敢怠慢,連夜神馳千裏,到了南疆昆侖山北側,找到了他師伯的兩個弟子;但是他們一時也沒有良策,看樣子必須找到自己的師伯,才有一線希望;所幸師伯閉關日久,近期出關在即,如果楊福家師徒願前往南疆求師伯搭救的話,也許尚有轉機。
德木圖克實言相告,自己得道日短,法力尚淺,憑自己的法力,再撐幾天還可以;一旦法力告罄,禁製消失,實難護得兩人周全;再說這樣一個小小寺院,外麵老設這樣一個禁製,如果那個邪修親自過來的話,馬上就會引起他的懷疑,到時候同樣難逃厄運,所以請師徒倆人早日動身為好。
楊福家師徒聞訊,哪裏還敢耽誤時間,匆匆整理了些行李,問明了大概方位,馬上就租了輛車出發了。
臨行前,德木圖克讓陳雪亮脫下衣服,在他後背上畫了個奇怪的圖形,口中開始念念有詞;師徒倆當時不明就裏,等到德木圖克念完咒語,全身猶如虛脫一般,兩人方才大吃一驚。
德木圖克給陳雪亮畫的是“斂息符”,畫完圖形以後,需注入相應法力,符咒才能起效;德木圖克幾乎一夜無眠,元神往來奔襲,法力已經大耗;現在再製符輸出法力,自然不支;如果在平時,他要下個符咒,倒也沒有什麽大的問題。
“快上路吧,”德木圖克強顏微笑,“我休息一天即可,到時我在昆侖山口接引你們;這個符咒隻能幫你們掩蓋氣息行藏三十六個時辰!”
德木圖克不惜大耗法力幫助楊福家師徒,說來也是巧合;他本人深信,幫助楊福家師徒渡此一劫,實在是自己的機緣所致,不助他內心難安。
當年楊福家對文本虛的幾句揭語不解,轉輾找他討教,當時他也無法全解;於是去昆侖山找自己的師伯,但是他師伯卻是閉關不出;無奈之下,他拿這幾句話去和自己師伯的兩個弟子去探討了一番,三人竟然同時大悟;原來話中大有玄機,中間有兩句是得道的心得!
之後兩三年內,三人先後得道;楊福家雖然是個凡人,但三人對他均是非常感激;這次他有難,德木圖克當然是很想助他,他的兩個同門得知情況後,也願意全力助楊福家渡此大難,雖然他們兩人從來沒有見過楊福家。
若有前因,必樹後果。
人雖無心插柳,柳卻成行樹蔭。
楊福家師徒風塵仆仆,終於在三日之內趕到了昆侖山口。
德木圖克次日夜間禦風而行,比他們兩人反而早到了一天。
昆侖山綿綿不絕,在群山深處的一個小山嶴裏,楊福家師徒見到了一個寺院;明眼一看,大小和德木圖克居住的地方相仿,但是實際上,這個寺院依山而建,後院的房子緊靠著岩壁,岩壁裏麵別有洞天。
這座寺院在先人數百年的經營下,外觀雖然不大,但是岩壁裏麵的構造卻非常龐大,外麵的數十間房舍,不過冰山一角而已。
因為交通不便,這裏鮮有香客來拜;但是現在主持俗務的弟子,特地在數十重山之外的便利之所,另建有一個大寺院;那裏的規模甚大,房舍眾多,香火鼎盛;這裏弟子的起居所需,都從那裏送來;但除了高層弟子,普通僧眾根本沒有資格過來。
在洞府之中,楊福家師徒見到了德木圖克的兩個同門:無世和界寬;這兩人都是漢人,原來在中土出家;後雖信奉藏教,但一直留用了原來的法名。
無世看上去四十多歲,體態稍胖,陳雪亮覺得他象個廚師;界寬下巴有些許胡子,六十多歲,一副老學究的摸樣;兩人的真實年齡其實都已經八十多歲了。
無世和界寬的修為和德木圖克相仿;三人雖然都已經是得道之人,但是彼此情誼卻和世人一樣濃厚,往日相見常要互相取笑一番。
今天兩人卻是一臉嚴肅,不苟言笑。
因為這次招來的對手,是個有幾百年修為的修道者,尚在師父之上;而且是個邪修,弄不好就是一場大的血雨腥風。
德木圖克當然也知道這次的隱患,所以也就沒有去打趣兩人。
但是見到楊福家師徒後,兩人都很客氣地笑臉相迎。
五人寒暄過後,無世身形一晃就不見了,但瞬間又迴到了坐墊上;要說以前,楊福家師徒早就大驚失色了,但是現在,知道了修道者的神通之後,也就見怪不怪了。
“下好禁製了?”界寬問道。
“恩,十二個時辰後,師兄你去補陣。”無世答道。
“好,我們三個輪流補,老木頭今天遠來是客,排你最後,讓你先休息兩天。”界寬終於開始打趣德木圖克了,他看出德木圖克好象氣色不是很好,估計這幾天為護楊福家師徒周全,費心不少,所以讓他先休息兩天。
“如此多謝了,那我就先偷兩天懶,”德木圖克轉向楊福家,“有我們三人輪流補陣,這個禁製就沒有問題了,如果我一個人的話,確實有點勉為其難。”
界寬朝楊福家稍露歉意:“現在隻能請兩位耐心住上一段時間,等我們的師父出關了再說;因為和你們為難的那個修士確實非我們所能抗衡,具體隻有聽師父的意見。”
“哪裏哪裏,”楊福家連忙道,“幾位上師肯收留我們師徒,我們就已經感激不盡了;要等多久時間都沒有關係,我們一切聽從上師的安排。”
“雖然我們也算是得道之人,但是不怕楊先生笑話,”無世接過了話頭,“實際上法力有限得很,與同道爭勝負,更非我們所長。”
經過無世、界寬和德木圖克的一番解釋,楊福家師徒對修道界有了更多的認識;得道之後,修道者的壽元大增,法力大漲,這個是事實;但是日後的發展卻是有不同方向的。
有的修道者開始參悟大自然的玄妙,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提高的是認知能力,重視的是德修;而有的人則重術修,研究各類法術、法器,提高的是一種動手的能力;有人甚至因此能擁有移山填海、唿風喚雨的能力。
這兩者之間有相通的地方,甚至可以互相促進;但到了一定程度,差異就出來了:一個是找規律,順天道行事。一個是創造規律,與大道爭輝。
到底哪個是正確的方向,還是各有各的道理,修道者之間紛爭多年,從無定論;所以有不少修道者是兩邊都發展,到了以後才定發展方向,這樣的人還不少。
無世、界寬和德木圖克,包括他們的師父,都是走的德修;講到鬥法,不是所長,但是他們也有一定的抗衡能力;尤其是他們的長輩,也曾經研究和收集過一些法術法器,術德並行,留下了不少看山的法寶。
無世、界寬和德木圖克得道時短,總體有點象剛入大學的新生,術修上隻會一些普通的法術;離自己獨創法術,研製法寶,那還很遙遠;別人的法術、法寶送給他們用,估計都用不起來。
他們這個門派中,現在在修道界有點名聲的,就是正在閉關的德木圖克的師伯。
楊福家聽罷,感覺自己和徒弟正在人家屋簷下躲雨,不過可供躲避的地方並不大。
今天兩人真是大開眼界,“邪修”、“製符”、“搜魂鳥”、“禁製”等詞語,兩人都是第一次在真實的世界中聽到,似懂非懂;但是,其中所含的對凡人的威懾,卻是完全領會了;這些隻有在神話小說中的才會出現的東西,居然真的和自己聯係到了一起,實在是太可怕了。
“師父,這位上師也是為修道者吧?”陳雪亮問道。
“嗯,如果不是的話,怎會分身的法術外出、瞬間看完外麵數百裏的地方、下禁製?”楊福家道,語氣很自信,“這次我們來對地方了,要不,我們被那個邪修殺了都不知道是怎麽迴事。”
“我們的命運,這次隻能指望這位活佛了,我覺得他心地非常善良,肯定會幫我們的。”陳雪亮說出了自己的感覺。
“我感覺到他可能要合同門之力才能護得住我們。”楊福家雖然是個凡人,但是豐富的閱曆給了他這樣的判斷。
和十幾年前相比,楊福家感到德木圖克的神通確實大進,當年的他雖然也是世外高人,但絕對沒有今天這樣高深。
但是他認為,德木圖克雖然已經躋身修道者的行列,但可能是新進階不久的;如果追殺他們的那個修道者也是新進階的還好,如果不是,那麽自己和陳雪亮的命運還很難說;如果因此而連累了這位高僧,自己則更是難以安心。
楊福家的擔心一點沒錯。
第二天一大早,小喇嘛就上門把楊福家師徒領到了德木圖克的房間,說師祖有要事相告。
德木圖克臉色有些憔悴,但是精神倒還不錯,他告訴了師徒倆一個壞消息。
昨夜他再次元神出竅,到四周察看了一遍;發現寺院方圓幾百裏雖然無事,但是再往外就不同了;青海、四川、雲南三省靠西藏的一帶,出現了十幾隻搜魂鳥;他這次細心地研究了符咒的情況,發現符咒的靈力驚人;每隻搜魂鳥覆蓋的範圍可以達到方圓數十裏,下符咒的那個修道者的修為至少在兩百年以上!
從對方放出這麽多搜魂鳥的手段來看,看樣子是不找到楊福家師徒就不肯罷休了。(..tw好看的小說)
當下他不敢怠慢,連夜神馳千裏,到了南疆昆侖山北側,找到了他師伯的兩個弟子;但是他們一時也沒有良策,看樣子必須找到自己的師伯,才有一線希望;所幸師伯閉關日久,近期出關在即,如果楊福家師徒願前往南疆求師伯搭救的話,也許尚有轉機。
德木圖克實言相告,自己得道日短,法力尚淺,憑自己的法力,再撐幾天還可以;一旦法力告罄,禁製消失,實難護得兩人周全;再說這樣一個小小寺院,外麵老設這樣一個禁製,如果那個邪修親自過來的話,馬上就會引起他的懷疑,到時候同樣難逃厄運,所以請師徒倆人早日動身為好。
楊福家師徒聞訊,哪裏還敢耽誤時間,匆匆整理了些行李,問明了大概方位,馬上就租了輛車出發了。
臨行前,德木圖克讓陳雪亮脫下衣服,在他後背上畫了個奇怪的圖形,口中開始念念有詞;師徒倆當時不明就裏,等到德木圖克念完咒語,全身猶如虛脫一般,兩人方才大吃一驚。
德木圖克給陳雪亮畫的是“斂息符”,畫完圖形以後,需注入相應法力,符咒才能起效;德木圖克幾乎一夜無眠,元神往來奔襲,法力已經大耗;現在再製符輸出法力,自然不支;如果在平時,他要下個符咒,倒也沒有什麽大的問題。
“快上路吧,”德木圖克強顏微笑,“我休息一天即可,到時我在昆侖山口接引你們;這個符咒隻能幫你們掩蓋氣息行藏三十六個時辰!”
德木圖克不惜大耗法力幫助楊福家師徒,說來也是巧合;他本人深信,幫助楊福家師徒渡此一劫,實在是自己的機緣所致,不助他內心難安。
當年楊福家對文本虛的幾句揭語不解,轉輾找他討教,當時他也無法全解;於是去昆侖山找自己的師伯,但是他師伯卻是閉關不出;無奈之下,他拿這幾句話去和自己師伯的兩個弟子去探討了一番,三人竟然同時大悟;原來話中大有玄機,中間有兩句是得道的心得!
之後兩三年內,三人先後得道;楊福家雖然是個凡人,但三人對他均是非常感激;這次他有難,德木圖克當然是很想助他,他的兩個同門得知情況後,也願意全力助楊福家渡此大難,雖然他們兩人從來沒有見過楊福家。
若有前因,必樹後果。
人雖無心插柳,柳卻成行樹蔭。
楊福家師徒風塵仆仆,終於在三日之內趕到了昆侖山口。
德木圖克次日夜間禦風而行,比他們兩人反而早到了一天。
昆侖山綿綿不絕,在群山深處的一個小山嶴裏,楊福家師徒見到了一個寺院;明眼一看,大小和德木圖克居住的地方相仿,但是實際上,這個寺院依山而建,後院的房子緊靠著岩壁,岩壁裏麵別有洞天。
這座寺院在先人數百年的經營下,外觀雖然不大,但是岩壁裏麵的構造卻非常龐大,外麵的數十間房舍,不過冰山一角而已。
因為交通不便,這裏鮮有香客來拜;但是現在主持俗務的弟子,特地在數十重山之外的便利之所,另建有一個大寺院;那裏的規模甚大,房舍眾多,香火鼎盛;這裏弟子的起居所需,都從那裏送來;但除了高層弟子,普通僧眾根本沒有資格過來。
在洞府之中,楊福家師徒見到了德木圖克的兩個同門:無世和界寬;這兩人都是漢人,原來在中土出家;後雖信奉藏教,但一直留用了原來的法名。
無世看上去四十多歲,體態稍胖,陳雪亮覺得他象個廚師;界寬下巴有些許胡子,六十多歲,一副老學究的摸樣;兩人的真實年齡其實都已經八十多歲了。
無世和界寬的修為和德木圖克相仿;三人雖然都已經是得道之人,但是彼此情誼卻和世人一樣濃厚,往日相見常要互相取笑一番。
今天兩人卻是一臉嚴肅,不苟言笑。
因為這次招來的對手,是個有幾百年修為的修道者,尚在師父之上;而且是個邪修,弄不好就是一場大的血雨腥風。
德木圖克當然也知道這次的隱患,所以也就沒有去打趣兩人。
但是見到楊福家師徒後,兩人都很客氣地笑臉相迎。
五人寒暄過後,無世身形一晃就不見了,但瞬間又迴到了坐墊上;要說以前,楊福家師徒早就大驚失色了,但是現在,知道了修道者的神通之後,也就見怪不怪了。
“下好禁製了?”界寬問道。
“恩,十二個時辰後,師兄你去補陣。”無世答道。
“好,我們三個輪流補,老木頭今天遠來是客,排你最後,讓你先休息兩天。”界寬終於開始打趣德木圖克了,他看出德木圖克好象氣色不是很好,估計這幾天為護楊福家師徒周全,費心不少,所以讓他先休息兩天。
“如此多謝了,那我就先偷兩天懶,”德木圖克轉向楊福家,“有我們三人輪流補陣,這個禁製就沒有問題了,如果我一個人的話,確實有點勉為其難。”
界寬朝楊福家稍露歉意:“現在隻能請兩位耐心住上一段時間,等我們的師父出關了再說;因為和你們為難的那個修士確實非我們所能抗衡,具體隻有聽師父的意見。”
“哪裏哪裏,”楊福家連忙道,“幾位上師肯收留我們師徒,我們就已經感激不盡了;要等多久時間都沒有關係,我們一切聽從上師的安排。”
“雖然我們也算是得道之人,但是不怕楊先生笑話,”無世接過了話頭,“實際上法力有限得很,與同道爭勝負,更非我們所長。”
經過無世、界寬和德木圖克的一番解釋,楊福家師徒對修道界有了更多的認識;得道之後,修道者的壽元大增,法力大漲,這個是事實;但是日後的發展卻是有不同方向的。
有的修道者開始參悟大自然的玄妙,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提高的是認知能力,重視的是德修;而有的人則重術修,研究各類法術、法器,提高的是一種動手的能力;有人甚至因此能擁有移山填海、唿風喚雨的能力。
這兩者之間有相通的地方,甚至可以互相促進;但到了一定程度,差異就出來了:一個是找規律,順天道行事。一個是創造規律,與大道爭輝。
到底哪個是正確的方向,還是各有各的道理,修道者之間紛爭多年,從無定論;所以有不少修道者是兩邊都發展,到了以後才定發展方向,這樣的人還不少。
無世、界寬和德木圖克,包括他們的師父,都是走的德修;講到鬥法,不是所長,但是他們也有一定的抗衡能力;尤其是他們的長輩,也曾經研究和收集過一些法術法器,術德並行,留下了不少看山的法寶。
無世、界寬和德木圖克得道時短,總體有點象剛入大學的新生,術修上隻會一些普通的法術;離自己獨創法術,研製法寶,那還很遙遠;別人的法術、法寶送給他們用,估計都用不起來。
他們這個門派中,現在在修道界有點名聲的,就是正在閉關的德木圖克的師伯。
楊福家聽罷,感覺自己和徒弟正在人家屋簷下躲雨,不過可供躲避的地方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