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看下來,第一觀感就是一個關於宿命論的故事。


    西方神話故事很喜歡搞宿命論,那通常會是這麽一個邏輯:


    某個高貴強大的神明或者王者,從某個先知處得到了一個預言,預言的內容是某處將會出現一個人,他會成為這位神王的宿敵,雖然此人能力地位和身份都似乎並不占優,但卻能奇跡般的打倒神王,改天換日。於是神王非常恐懼,開始想盡辦法將威脅扼殺在萌芽狀態,寧可錯殺也不肯放過。但通常他越是掙紮,就越是自取滅亡。


    在影片中對應了國師金釋的故事線。


    這部分的創意可能是來自於溫子仁監製。


    提到金釋,可能很多觀眾對金釋的結局表示莫名其妙。


    那麽牛的一個人怎麽就忽然落敗了呢?


    這裏我補充一下故事設定。


    影片中提到三個佛教概念:彌勒、帝釋天和四大天王。


    佛教中有大致有六個修行果位,由低到高分別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菩薩、佛。


    雖然日常被我們稱作“彌勒佛”,但彌勒其實仍然是菩薩。


    他會在釋迦牟尼佛入滅之後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所以也被叫做“未來佛”。


    從阿羅漢往後的三個果位最終能跳出苦海得入涅槃,而前三個果位則尚未脫離生死與六道輪迴。


    佛教中的六道輪迴分別是: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人。


    眾生因為前世所造的因,在此世遭到果報而轉世為相應之身。


    帝釋天原本是印度教中的重要神明,僅次於印度教三大主神梵天、濕婆、毗濕奴。


    後來祂被佛教吸收,成為帶領天人與阿修羅作戰的統帥,而四大天王正是帝釋天手下的四位重要護法神。


    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但金剛並非佛教修行果位。


    它原本是帝釋天手中武器的名字,後來成為這一類降魔法器的泛稱,進而被用來形容堅不可摧的修行之心。


    因此,帝釋天與四天王雖然是佛教重要的護法神,但同時也是未能脫離輪迴之苦的天人,與彌勒菩薩有著本質上的差異。


    顯然,國師金釋就是帝釋天。


    金釋從乃瓊喇嘛預言他可能會因未來降世的貓而死之後,這個原本一心向佛的修行者,為了自保變得不擇手段。


    他按照傳說找尋自己的四大天王,將四個少年蠱惑成了為他奪取他人性命的工具。


    金釋以為自己在打一場守護自己成佛可能的戰爭,殊不知佛教中從無以殺生成佛的修行方式。


    他以為乃瓊喇嘛口中的貓是一個具體的物質性存在,是一個與自己完全對立的邪惡化身,然而佛教與基督教不同,並不相信善惡的絕對二元對立。


    說到這,便有一個問題值得深究:那就是金釋的道行崩潰,真得是神域所說的,終於‘貓’手嗎?


    我們沿著影片的邏輯走,主線確實是這樣:


    獨孤皇後是貓妖化身,她一手策劃了打敗金釋的計謀,好像確實是貓妖打敗了金釋。


    但是我們深究貓妖的動機:她是為了自保。


    此前她與金釋無冤無仇,在鄉野田間修煉,卻因為金釋大量屠貓而不得不複仇反擊。


    也就是說,是金釋要殺貓,所以貓妖才反擊殺金釋的。


    這裏就要指向給出神域的喇嘛乃瓊,他是造成金釋佛心不穩的源頭。


    原片中的‘貓’從詞源上來看,指的其實是人內心的欲念,並不是一個具體的、外在的惡。


    所以佛經中常說,人人皆可成佛,哪怕畜生餓鬼都能得到度化。


    在所有羅漢、菩薩、乃至釋迦牟尼自身的故事裏,他們始終都是犧牲自我以解救眾生,從未有過出手造殺業的行為。


    畢竟,不殺生是佛教五戒的第一條。


    金釋以為保住自己性命就能成佛,卻不知佛須要行走世間,喚起世人向善修行之心。


    所以金釋一直找尋的貓妖,其實是早已種在他心裏的欲念和詭詐。


    但到這裏,還是沒法解釋,為什麽彌勒轉世的金釋會那麽容易被擊潰。


    這裏就要提及他的手下,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天神,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淨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兩側,天王殿因此得名。


    四大天王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多羅吒,持琵琶,住東勝神洲;


    南方增長天王毗琉璃,持寶劍,住南贍部洲;


    西方廣目天王留博叉,持蛇,住西牛賀洲;


    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持寶傘,住北俱盧洲。


    四大天王正好對應金釋的四大護法手下,他們出場的時候,我注意了,武器手段很尊重史實。


    一個手下背著寶劍,對應增長天王;


    一個手下額側有赤蛇紋身,對應廣目天王;


    還有一位手持黑傘,對應多聞天王。


    隻有持國天王多羅吒沒有對應上,我仔細看了三遍,也沒找到琵琶對應的具象,甚至關於琵琶的曆史淵源都查了個遍,也沒有絲毫聯係。


    最後我在金釋一直坐的椅子上發現了琵琶圖案。


    這絕對不是穿幫,隻能說明,一直坐著的那位老者其實是持國天王,而另外一個沒有具象的手下是金釋。


    金釋為什麽安排自己與徒弟互換身份呢?


    我分析是他為了避禍,用這個方式讓徒弟幫他承擔即將到來的死劫。


    還有一個可能,他需要用徒弟的身體行走天下,尋找妖貓之秘。


    這也解釋了為什麽金釋活一百多年,還能做那麽多事的原因。


    他可以不斷地換掉衰敗的身體。


    這樣有個弊端,則是法體不穩,輕易被皇帝的兵力圍殺。


    對於金釋的潰敗,還有一種非宗教的解釋。


    按照皇後所說,擊敗金釋很簡單,隻需要讓他知道,自己一直在堅持的事情是錯的,他自然而然就失敗了。


    那金釋知道自己錯了嗎?


    以及他什麽時候知道自己錯了的。


    影片中的節點應該是他殺掉太子獨孤陀後,被皇帝圍殺。


    金釋沒有上帝視角,並不知道自己深陷的殺局是貓妖皇後一手造成的,他以為是自己濫殺導致的業障。


    促成自己死亡的是獨孤陀,殺死自己的皇帝,都是人類,和貓並沒有關係。


    所以他覺得自己錯了。


    也有可能,在最後,他才頓悟自己找尋的那隻妖貓其實是自己的心魔,為此自己殺死了那麽多人,所以他自己選擇了坐化。


    這和第一個故事裏空城的佛心崩潰剛好對應。


    金釋做錯了事情,所以佛心崩潰。


    那空城為什麽會自毀輪迴呢?


    因為空城也知道自己一直堅持的事情是錯的。


    他堅持的是什麽?


    人妖正邪不兩立。


    這裏不得不提到法海的故事,法海一生致力於殺白娘子,維護人妖和諧,最後發現白娘子竟然與許仙打破人妖界限,生下了嬰兒。


    所以法海佛心隨著信仰而崩潰。


    空城是差不多的情況,他親眼見到了佛門高僧與妖貓皇後的鬥法過程,他的道行難以解釋為什麽事情會發展成這樣。


    所以他動搖了自己的信仰。


    佛心不穩的情況下,發現自己殺死貓妖後,他決定順著妖貓的心意,送妖貓之子一段轉生為人的道行。


    為什麽我這裏分析是空城自願放棄輪迴的呢?


    因為嬰兒長大後還是拜入了空門,這是在幫空城尋求真正的無上密法。


    關於空城的心路曆程,在影片一開始有具象影射,比如說書先生牽著的山羊。


    羊眼在佛教中是不辨是非的象征,這裏已經暗示空城分不清什麽是正邪。


    他單純以為的人妖不能兩立、人正妖邪都是不辨是非。


    當時山羊咀嚼的是金魚草。


    金魚草在佛教中代指黑暗和死亡,預示了空城的結局,也可以說是預示了空城和妖貓兩者的結局。


    與之對應的嬰兒繈褓上的蓮花圖案。


    蓮是佛教的重要象征符號,佛經中常以蓮花為喻,很多關於佛教的故事都和蓮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如佛座,就稱為“蓮座”或“蓮台”。


    蓮花代佛祖的清淨法身,莊嚴報身,謂清淨無雜之義。


    所以在影片裏,代表嬰兒的新生,正邪觀念的革新。


    影片中,像這樣的佛教象征具象太多了,能看得出來劇組用心了。


    但是就因為過多的象征手法,讓整部影片變得晦澀難懂。


    不過拋開這些深層內涵,影片中關於空城鬥貓妖以及皇後智鬥國師金釋的兩段故事也足夠有嚼勁。


    因為溫子仁導演的加入,影片的恐怖懸疑色彩比起上一部《饕餮》有了質得飛躍。


    我私以為,這部影片還是不太適合小朋友去看的。


    影片中,很多畫麵對幼小心靈的衝擊力有些大。


    還記得周星馳導演前些年拍的西遊降魔篇,其中三個徒弟殺人的場麵都過於驚恐了,嚇壞了小朋友。


    除了小朋友,對於其餘觀眾,我還是很推薦去看這部電影的。


    無論是解密部分,還是特效視覺,都值得票錢。”


    23shu8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翻拍真沒想超過原作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諾蘭來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諾蘭來了並收藏我翻拍真沒想超過原作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