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演員王景春
我翻拍真沒想超過原作啊 作者:諾蘭來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尚見盛海亮熱情地圍著王景春轉,便給旁邊看熱鬧的陳婉清出主意:
“你學習一下盛海亮這種精神,演技絕對進步飛快。”
陳婉清點頭說:
“哦哦。”說著,她環顧一圈,看到在玩手機的譚卓,期待而又緊張地自言自語:
“不知道譚老師願不願意跟我聊聊天。”
劉尚拉住陳婉清,示意她去找王景春。
陳婉清不太明白,王景春和盛海亮聊得正歡,自己過去就是個‘燈泡’。
不會惹人嫌嗎?
劉尚笑著說:
“放心吧,你這張臉到哪都不會惹人嫌的,你去聽著他倆聊戲,他們應該更有心氣兒,遇到不懂的,你就直接問,王老師人很好的,而且盛海亮是我帶出來的,他看在我的麵子上也會罩著你的。”
陳婉清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劉尚又說:
“譚老師人也不錯,下次我幫你約她。”
“哦哦。”陳婉清有些驚訝劉尚的關係網真廣泛,什麽關係都拉得上。
她慢慢走到盛海亮跟前,看了看兩人,小聲地說:
“劉導讓我過來跟你們一起學習,你們聊你們的,不用管我。”
盛海亮迴頭看向劉尚。
劉尚給他一個眼神。
盛海亮便明白了。
盛海亮跟劉尚三四年,知道劉尚的路數,他笑著看向陳婉清:
“那你待會有啥不懂的,直接說好了。”
“嗯嗯。”陳婉清點點頭,惹人喜愛。
王景春笑容溫和,示意兩人進屋找個椅子坐下來聊,一直站著也不是個事兒。
剛到屋子裏坐穩,韓露就端著三杯水進來了。
這裏,盛海亮跟韓露最熟悉,這會也不客氣,打趣韓露:
“麻煩韓導,您這禮賢下士的精神讓我汗顏啊,晚上請你喝奶茶。”
韓露豎起ok的手勢,隨口解釋說:
“是劉哥讓我端來的。”
王景春站起來道了聲謝。
韓露笑著說:
“您太客氣了,以後咱們合作時候,千萬別這麽客氣,我會別扭。”
“好。”
“你們聊吧。”韓露出去,帶上會議室的門。
王景春看向盛海亮,繼續剛才的話題:
“你這個角色,牛二,我不知道你研究了多少,理解了多少,這裏我說一說我的想法,僅供參考哈。”
“您說。”
“首先要考慮,牛二到底是不是傻子?”
...
陳婉清看著王景春深入淺出地給盛海亮分析角色,幫助盛海亮理解和代入到角色裏,作為旁觀者都覺得專業。
迴想剛才劉尚跟自己聊的關於王景春的生涯,確實是一位值得欽佩的演員。
王景春長了一張典型70年代中國男人的臉:隱忍、堅韌、樸實,時代氣息濃厚。
他相貌平平,八字眉時常緊皺,笑起來眼睛眯成兩條細線,這一切“不利因素”足以讓王景春泯然眾人矣。
在2019年11月23日的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上,他拿到了“最佳男主角獎”。
身處於這個以顏值和流量為王的時代,對於王景春來說,這是對他這麽多年來演員身份最好的詮釋。
站在領獎台上,王景春的聲音有些顫抖,他說:
“從影20年,我很激動。有幸處在中國電影最好的時候,希望中國電影陽光普照,願所有的情感與愛地久天長。”
毋庸置疑,這是他的心裏話。
二十餘載的時光匆匆而過,在一部部電影作品中,王景春深沉、收斂的表演,極具分寸地展示了人物內心洶湧的情感和對苦難的默默承受。
角色長進了他的身體裏,那種感覺是不可言喻的,年近半百的王景春知道那是一個演員最幸福的時刻。
人們熱衷於看到一個好演員等來春天的故事,但王景春說:
沒有冬天,不曾冬眠。
2019年2月17日淩晨,王景春成為了“柏林影帝”。
一時間,王景春這個原本並不被大眾所熟知的名字,成為了媒體們爭相報道的頭條人物。
事實上,這張令觀眾既熟悉又陌生的質樸麵孔早已入行20多年。
一半以上的采訪者都會問到“顏值”,人們渴望聽到一個相貌平平的演員,在演藝圈,摸爬滾打站起來的故事。
但影帝王景春打破了他們的“美夢”,對於自己這張極具特色的臉,他曾自嘲道:
“當年上戲藝考把我招進來的原因,無非就是因為我的形象太好了,幾百年出一個,我這樣的就我一個。”
那天他接受完媒體的采訪,在迴酒店的路上,碰見了一個德國老太太。
老人看見王景春後,非常驚訝地停下了腳步,站在那裏對他說:“我昨天去看了你的電影,很喜歡,《地久天長》這三個小時我覺得沒有一分鍾是浪費的。”
王景春開心地笑了笑,說了聲謝謝。
他認為是人性共通的東西打動了每一個觀眾,那種平實的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是最為珍貴的情感。
《地久天長》這部電影,從演員到故事,都顯得跟時代格格不入,卻是80後的父母這批人,真實經曆過的曆史,是屬於他們這一代人的《活著》。
從知青到返程招工,王景春用自己細膩的表演,淋漓盡致地演繹出劉耀軍這個大時代背景下的中國普通工人最深刻、樸實的情感。
那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在漫長的人生逆境中的滄桑感,以及痛苦背後的寬容與溫情。
劉耀軍對於王景春而言,不是熒幕裏的那個角色,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導演王小帥這樣形容他:“紮在生活的土壤裏,人物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來。”
拍攝結束後,王景春遲遲走不出來。劉耀軍像是長在了他的身體裏,他常常做夢,夢見自己失去了兒子,從河邊一路跑到醫院……
王景春18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這讓他無法接受。迴想起與父親相處的那十幾年,自己一直都是和父親擰著過……
“一直特別遺憾,他沒看到我上大學,也沒看過我演的電影,我拿獎他也沒有見到。”
在《地久天長》中,王景春算是本色出演。他用自己年少時同父親的情感,去詮釋劉耀軍和兒子的關係,看上去笨拙又真誠。
他的表演方式克製而平實,極具真實感,為人物營造出深沉而悠遠的氣質,導演王小帥數次因為王景春的表演而動容落淚。
王景春說:
“我並不想做一個所謂的成功者,站在一個高度上教別人如何演戲。我還是老老實實演戲,踏踏實實做人。”
在王景春的內心,他認為作品比自己的名字重要。
認真拍每一部戲,讓自己更多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見、喜歡,那才是他所追求的事情。
王景春小學五年級就上了電視,表演小品。
那時,家裏還沒有電視機,他激動地跑到伯伯家看自己演的小品。
之後的王景春,成為了一個文藝愛好者。
xj的alt地區,是王景春的故鄉。
那是一個隻有幾萬人口的小地方,有著遼闊的草原和戈壁灘,民風淳樸,人跟人之間特別的親近,他從小喝著克蘭河的水長大。
1992年,19歲的王景春中專畢業後被安排到xj百貨大廈工作了三年,起初在工會負責宣傳,之後被調到了鞋帽部賣童鞋。
沒想到剛工作了一年,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沒能上大學成為了父親的遺憾,也成為了壓在王景春心底的一塊沉重的石頭。
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了bj電影學院的導演朗辰。
朗辰對他說:“春兒,你應該去考戲劇學院、電影學院,你完全具備這個素質。”
王景春恍然大悟,這才有了考學的想法,也算是完成父親的遺願。從對抗到接受,成長大抵如此。
原本當演員隻是一個夢想,當朗辰告訴他這件事的時候,他就開始付諸行動了。
可是一切都沒那麽容易。年紀超齡,長相不佳,多次波折後,上海戲劇學院以特招的形式才錄取了王景春。
那一年同時入學的還有陸毅、羅海瓊、薛佳凝、朱永騰……同學全是俊男靚女,王景春覺得自己身在其中,格格不入,甚至還會被其他係的人認成是他們的老師。
走進專業學府後,王景春異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在上戲那四年他如饑似渴,也在那時候建立了自己對於表演的觀念。
從那時起,他就開始極其深愛演員這個職業,深愛表演。
“說不想得獎,那才是裝孫子呢,大膽做夢,然後一路堅持走下去。”這是王景春,還沒正式走上演員之路前說過的話。
1998年的夏天,全國觀眾都在家看陸毅主演的電視劇《永不瞑目》,接下來班裏的其他同學也相繼走紅,這種好運氣卻遲遲沒有降臨在王景春身上。
時間來到千禧年,王景春即將30歲了。
在而立之年,他的事業卻一直不溫不火。
王景春一直在多部影片中蓄勢待發,雖然他經常是主角身邊的那個人,有時候甚至連台詞也沒有幾句,但他從未想過放棄。
直到2002年,對於該如何發展自己演藝事業持有疑惑的他,出演了尚敬導演的情景喜劇《都市男女》。
依靠紮實的功底,王景春把一個上海中年男人老蔣表演得惟妙惟肖,至今都讓很多網友津津樂道。
那年,王景春原本有機會可以跟著原班人馬一起拍攝《武林外傳》的,導演尚敬也邀請了王景春,但他拒絕了。
因為他已經明白拍電視劇是怎麽一迴事,情景喜劇的好處與壞處都摸透了,他想嚐試更多的類型。
“演電視劇演著演著就會變假,端著演,這樣的形式我知道了,我就不想玩了,換個形式玩吧,那就玩電影了。”
王景春一直堅持演戲必須走心,於是他走向了自己深愛的文藝片領域。
他徹底將自己扔進角色裏,感受著人物或悲痛、或快樂的時刻。
後來《武林外傳》大火,有人問王景春是否會有遺憾,他笑了笑說:
“這有什麽好遺憾的,我不覺得遺憾,因為每個人追求的都不一樣。”
從名和利來講,拍文藝片是完全不占優勢的,可是王景春沒那麽在意,他享受於創作中的那種快感。
那段時間,他住在bj一個平房裏,過得並不好。
出門上一次廁所,都要走20分鍾。
這段經曆,王景春似乎從未和媒體講過,因為他認為這一切不過是生活該承受的。
往往已有些生活閱曆的人,習慣於反複咀嚼過去的苦難,將它們化作酒後談資。
但王景春一直不願多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隻說了一句話:
“我北漂10年,從人生地不熟,沒有戲拍,到有人肯用你,我相信有多少艱辛就有多少成就。”
本著對電影的自我堅持,王景春漸漸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一方麵大量拍攝數字電影,嚐試各種類型的角色,另一方麵也抓住任何機會出演自己心儀的文藝片,盡情體驗屬於角色的極致表演。
他所拍攝的這些作品收視率不冷不熱,很多人甚至都從未看過。
王景春從不著急,默默地在每一部作品中曆練自己。
在此期間,王景春因與王小帥導演合作電影《我11》互相建立了良好的信任關係,更由於出演人物傳記片《警察日記》獲得了2013年東京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的稱號,可謂碩果累累。
在東京電影節的頒獎禮上,給王景春的頒獎詞是這樣寫的:
所謂演技的極致,是通過屏幕上人物的一唿一吸來實現的。
拿到人生中首個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男演員榮譽之後,王景春有了與更多不同類型的著名導演合作的機會。
他在劉偉強執導的《建軍大業》中出演賀龍一角,演出了軍人的血性;與許鞍華導演合作《黃金時代》,內斂地演出了老黃顛沛流離的一生;更迎來了與張藝謀導演的二度攜手,在《影》中飾演看似忠心,實為奸佞的魯嚴。
在每一個甘當綠葉的角色中,他積累著綻放的能量。
王景春的人生經曆看似是被耽誤的,但恰恰是這種平淡如水的生活,讓他獲得了來自天地間的珍貴養分。
王景春的身上,有一股濃鬱的煙火氣。
在《地久天長》中,他所飾演的劉耀軍是一個工廠工人,這太適合他了。
各種技術活王景春不僅都會,還專業得很。他十幾歲上技校的時候,在xj考出了電焊工五級的證書,磨刀、車床、電焊、掄錘子……沒想到全派上了用場。
對於一個演員來說,生活經驗顯得尤為重要。
在平時的生活中,王景春坦言不願意說自己是個演員,也沒必要將自己捯飭得光鮮亮麗,自己就是個普通的小老百姓。
不拍戲的時候,他就蹬著自行車,拿著菜籃子去菜市場買菜做飯,感受著市井百態,從未與生活脫節。
有一年他沒戲拍,也不著急。那些日子,他叫上三五好友,自己親自下廚做飯,他廚藝不錯,買半隻羊,兩天就吃完了。
那些生活的細枝末節,是一個人活著的滋味。
演戲的他,和不演戲的他,都在關注於同一件事:認真地確認自我,以及認真生活。
2018年2月,在第69屆柏林電影節的頒獎禮上,王景春因為《地久天長》這部電影斬獲銀熊獎,他的右手緊緊握著獎杯,熱淚盈眶地說了一句話:
“我想對我在天堂的父親說一聲,好久不見,老爹。”
此刻,即使是用眼角的餘光,瞥見他的身影,都讓人無法遏製地感到悲傷。
這年冬天,他迴到了家鄉alt。
xj下了很大的雪,推土機推了三天三夜,大雪封山之後,王景春開著車去了當年父親邊防站戰鬥過的地方,這是時隔三十多年的一次探望。
他相信自己的父親一定在天上看著他,並給予他力量。
彼時的王景春想起小時候alt的雪,下得那麽厚,每個冬天的早晨都要自己拿著鐵鍬,邊走邊鏟出一條路來才能上學。
“生活是這樣,命運也是這樣,隻能自己舉著一把鏟子,把路鏟出來。”
有件趣事,王景春的好朋友喻恩泰在一個景點伸出一個食指指了指前方,半開玩笑地對王景春說:
“許一個心願吧,很快就能拿個影帝了…”
坐在欄杆上,王景春安靜了下來,他也伸出一個手指,溫柔地指向前方的湖水,嘴裏念念有詞。
他沒有很快要走的意思。
陽光下,看著飄在遠方和投影在水中的雲朵,兩人待了一下午,那一整袋李子被他們全部吃光了。
不久之後,王景春連拿了三個影帝。
喻恩泰很好奇,明明當時景春隻伸出一個手指頭。
他給當事者發信息,提出了具體的疑問:
“當時你在湖邊念念有詞說的是什麽?是不是我有一個心願,讓我拿一次影帝?”
王景春的答案是,他當時是小聲說的:“影帝,不能隻拿一次,要一直拿……”
...
聊到最後,王景春看向盛海亮和陳婉清兩個後輩,笑著說:
“人家都說我大器晚成,這個詞並不讓人振奮,反而有些遺憾,其實人這一輩子,不怕大器晚成,就怕平庸一生。
如果足夠努力,那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成就來得晚一些。
在演藝這條路上,你們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甘苦。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23shu8
“你學習一下盛海亮這種精神,演技絕對進步飛快。”
陳婉清點頭說:
“哦哦。”說著,她環顧一圈,看到在玩手機的譚卓,期待而又緊張地自言自語:
“不知道譚老師願不願意跟我聊聊天。”
劉尚拉住陳婉清,示意她去找王景春。
陳婉清不太明白,王景春和盛海亮聊得正歡,自己過去就是個‘燈泡’。
不會惹人嫌嗎?
劉尚笑著說:
“放心吧,你這張臉到哪都不會惹人嫌的,你去聽著他倆聊戲,他們應該更有心氣兒,遇到不懂的,你就直接問,王老師人很好的,而且盛海亮是我帶出來的,他看在我的麵子上也會罩著你的。”
陳婉清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劉尚又說:
“譚老師人也不錯,下次我幫你約她。”
“哦哦。”陳婉清有些驚訝劉尚的關係網真廣泛,什麽關係都拉得上。
她慢慢走到盛海亮跟前,看了看兩人,小聲地說:
“劉導讓我過來跟你們一起學習,你們聊你們的,不用管我。”
盛海亮迴頭看向劉尚。
劉尚給他一個眼神。
盛海亮便明白了。
盛海亮跟劉尚三四年,知道劉尚的路數,他笑著看向陳婉清:
“那你待會有啥不懂的,直接說好了。”
“嗯嗯。”陳婉清點點頭,惹人喜愛。
王景春笑容溫和,示意兩人進屋找個椅子坐下來聊,一直站著也不是個事兒。
剛到屋子裏坐穩,韓露就端著三杯水進來了。
這裏,盛海亮跟韓露最熟悉,這會也不客氣,打趣韓露:
“麻煩韓導,您這禮賢下士的精神讓我汗顏啊,晚上請你喝奶茶。”
韓露豎起ok的手勢,隨口解釋說:
“是劉哥讓我端來的。”
王景春站起來道了聲謝。
韓露笑著說:
“您太客氣了,以後咱們合作時候,千萬別這麽客氣,我會別扭。”
“好。”
“你們聊吧。”韓露出去,帶上會議室的門。
王景春看向盛海亮,繼續剛才的話題:
“你這個角色,牛二,我不知道你研究了多少,理解了多少,這裏我說一說我的想法,僅供參考哈。”
“您說。”
“首先要考慮,牛二到底是不是傻子?”
...
陳婉清看著王景春深入淺出地給盛海亮分析角色,幫助盛海亮理解和代入到角色裏,作為旁觀者都覺得專業。
迴想剛才劉尚跟自己聊的關於王景春的生涯,確實是一位值得欽佩的演員。
王景春長了一張典型70年代中國男人的臉:隱忍、堅韌、樸實,時代氣息濃厚。
他相貌平平,八字眉時常緊皺,笑起來眼睛眯成兩條細線,這一切“不利因素”足以讓王景春泯然眾人矣。
在2019年11月23日的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上,他拿到了“最佳男主角獎”。
身處於這個以顏值和流量為王的時代,對於王景春來說,這是對他這麽多年來演員身份最好的詮釋。
站在領獎台上,王景春的聲音有些顫抖,他說:
“從影20年,我很激動。有幸處在中國電影最好的時候,希望中國電影陽光普照,願所有的情感與愛地久天長。”
毋庸置疑,這是他的心裏話。
二十餘載的時光匆匆而過,在一部部電影作品中,王景春深沉、收斂的表演,極具分寸地展示了人物內心洶湧的情感和對苦難的默默承受。
角色長進了他的身體裏,那種感覺是不可言喻的,年近半百的王景春知道那是一個演員最幸福的時刻。
人們熱衷於看到一個好演員等來春天的故事,但王景春說:
沒有冬天,不曾冬眠。
2019年2月17日淩晨,王景春成為了“柏林影帝”。
一時間,王景春這個原本並不被大眾所熟知的名字,成為了媒體們爭相報道的頭條人物。
事實上,這張令觀眾既熟悉又陌生的質樸麵孔早已入行20多年。
一半以上的采訪者都會問到“顏值”,人們渴望聽到一個相貌平平的演員,在演藝圈,摸爬滾打站起來的故事。
但影帝王景春打破了他們的“美夢”,對於自己這張極具特色的臉,他曾自嘲道:
“當年上戲藝考把我招進來的原因,無非就是因為我的形象太好了,幾百年出一個,我這樣的就我一個。”
那天他接受完媒體的采訪,在迴酒店的路上,碰見了一個德國老太太。
老人看見王景春後,非常驚訝地停下了腳步,站在那裏對他說:“我昨天去看了你的電影,很喜歡,《地久天長》這三個小時我覺得沒有一分鍾是浪費的。”
王景春開心地笑了笑,說了聲謝謝。
他認為是人性共通的東西打動了每一個觀眾,那種平實的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是最為珍貴的情感。
《地久天長》這部電影,從演員到故事,都顯得跟時代格格不入,卻是80後的父母這批人,真實經曆過的曆史,是屬於他們這一代人的《活著》。
從知青到返程招工,王景春用自己細膩的表演,淋漓盡致地演繹出劉耀軍這個大時代背景下的中國普通工人最深刻、樸實的情感。
那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在漫長的人生逆境中的滄桑感,以及痛苦背後的寬容與溫情。
劉耀軍對於王景春而言,不是熒幕裏的那個角色,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導演王小帥這樣形容他:“紮在生活的土壤裏,人物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來。”
拍攝結束後,王景春遲遲走不出來。劉耀軍像是長在了他的身體裏,他常常做夢,夢見自己失去了兒子,從河邊一路跑到醫院……
王景春18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這讓他無法接受。迴想起與父親相處的那十幾年,自己一直都是和父親擰著過……
“一直特別遺憾,他沒看到我上大學,也沒看過我演的電影,我拿獎他也沒有見到。”
在《地久天長》中,王景春算是本色出演。他用自己年少時同父親的情感,去詮釋劉耀軍和兒子的關係,看上去笨拙又真誠。
他的表演方式克製而平實,極具真實感,為人物營造出深沉而悠遠的氣質,導演王小帥數次因為王景春的表演而動容落淚。
王景春說:
“我並不想做一個所謂的成功者,站在一個高度上教別人如何演戲。我還是老老實實演戲,踏踏實實做人。”
在王景春的內心,他認為作品比自己的名字重要。
認真拍每一部戲,讓自己更多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見、喜歡,那才是他所追求的事情。
王景春小學五年級就上了電視,表演小品。
那時,家裏還沒有電視機,他激動地跑到伯伯家看自己演的小品。
之後的王景春,成為了一個文藝愛好者。
xj的alt地區,是王景春的故鄉。
那是一個隻有幾萬人口的小地方,有著遼闊的草原和戈壁灘,民風淳樸,人跟人之間特別的親近,他從小喝著克蘭河的水長大。
1992年,19歲的王景春中專畢業後被安排到xj百貨大廈工作了三年,起初在工會負責宣傳,之後被調到了鞋帽部賣童鞋。
沒想到剛工作了一年,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沒能上大學成為了父親的遺憾,也成為了壓在王景春心底的一塊沉重的石頭。
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了bj電影學院的導演朗辰。
朗辰對他說:“春兒,你應該去考戲劇學院、電影學院,你完全具備這個素質。”
王景春恍然大悟,這才有了考學的想法,也算是完成父親的遺願。從對抗到接受,成長大抵如此。
原本當演員隻是一個夢想,當朗辰告訴他這件事的時候,他就開始付諸行動了。
可是一切都沒那麽容易。年紀超齡,長相不佳,多次波折後,上海戲劇學院以特招的形式才錄取了王景春。
那一年同時入學的還有陸毅、羅海瓊、薛佳凝、朱永騰……同學全是俊男靚女,王景春覺得自己身在其中,格格不入,甚至還會被其他係的人認成是他們的老師。
走進專業學府後,王景春異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在上戲那四年他如饑似渴,也在那時候建立了自己對於表演的觀念。
從那時起,他就開始極其深愛演員這個職業,深愛表演。
“說不想得獎,那才是裝孫子呢,大膽做夢,然後一路堅持走下去。”這是王景春,還沒正式走上演員之路前說過的話。
1998年的夏天,全國觀眾都在家看陸毅主演的電視劇《永不瞑目》,接下來班裏的其他同學也相繼走紅,這種好運氣卻遲遲沒有降臨在王景春身上。
時間來到千禧年,王景春即將30歲了。
在而立之年,他的事業卻一直不溫不火。
王景春一直在多部影片中蓄勢待發,雖然他經常是主角身邊的那個人,有時候甚至連台詞也沒有幾句,但他從未想過放棄。
直到2002年,對於該如何發展自己演藝事業持有疑惑的他,出演了尚敬導演的情景喜劇《都市男女》。
依靠紮實的功底,王景春把一個上海中年男人老蔣表演得惟妙惟肖,至今都讓很多網友津津樂道。
那年,王景春原本有機會可以跟著原班人馬一起拍攝《武林外傳》的,導演尚敬也邀請了王景春,但他拒絕了。
因為他已經明白拍電視劇是怎麽一迴事,情景喜劇的好處與壞處都摸透了,他想嚐試更多的類型。
“演電視劇演著演著就會變假,端著演,這樣的形式我知道了,我就不想玩了,換個形式玩吧,那就玩電影了。”
王景春一直堅持演戲必須走心,於是他走向了自己深愛的文藝片領域。
他徹底將自己扔進角色裏,感受著人物或悲痛、或快樂的時刻。
後來《武林外傳》大火,有人問王景春是否會有遺憾,他笑了笑說:
“這有什麽好遺憾的,我不覺得遺憾,因為每個人追求的都不一樣。”
從名和利來講,拍文藝片是完全不占優勢的,可是王景春沒那麽在意,他享受於創作中的那種快感。
那段時間,他住在bj一個平房裏,過得並不好。
出門上一次廁所,都要走20分鍾。
這段經曆,王景春似乎從未和媒體講過,因為他認為這一切不過是生活該承受的。
往往已有些生活閱曆的人,習慣於反複咀嚼過去的苦難,將它們化作酒後談資。
但王景春一直不願多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隻說了一句話:
“我北漂10年,從人生地不熟,沒有戲拍,到有人肯用你,我相信有多少艱辛就有多少成就。”
本著對電影的自我堅持,王景春漸漸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一方麵大量拍攝數字電影,嚐試各種類型的角色,另一方麵也抓住任何機會出演自己心儀的文藝片,盡情體驗屬於角色的極致表演。
他所拍攝的這些作品收視率不冷不熱,很多人甚至都從未看過。
王景春從不著急,默默地在每一部作品中曆練自己。
在此期間,王景春因與王小帥導演合作電影《我11》互相建立了良好的信任關係,更由於出演人物傳記片《警察日記》獲得了2013年東京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的稱號,可謂碩果累累。
在東京電影節的頒獎禮上,給王景春的頒獎詞是這樣寫的:
所謂演技的極致,是通過屏幕上人物的一唿一吸來實現的。
拿到人生中首個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男演員榮譽之後,王景春有了與更多不同類型的著名導演合作的機會。
他在劉偉強執導的《建軍大業》中出演賀龍一角,演出了軍人的血性;與許鞍華導演合作《黃金時代》,內斂地演出了老黃顛沛流離的一生;更迎來了與張藝謀導演的二度攜手,在《影》中飾演看似忠心,實為奸佞的魯嚴。
在每一個甘當綠葉的角色中,他積累著綻放的能量。
王景春的人生經曆看似是被耽誤的,但恰恰是這種平淡如水的生活,讓他獲得了來自天地間的珍貴養分。
王景春的身上,有一股濃鬱的煙火氣。
在《地久天長》中,他所飾演的劉耀軍是一個工廠工人,這太適合他了。
各種技術活王景春不僅都會,還專業得很。他十幾歲上技校的時候,在xj考出了電焊工五級的證書,磨刀、車床、電焊、掄錘子……沒想到全派上了用場。
對於一個演員來說,生活經驗顯得尤為重要。
在平時的生活中,王景春坦言不願意說自己是個演員,也沒必要將自己捯飭得光鮮亮麗,自己就是個普通的小老百姓。
不拍戲的時候,他就蹬著自行車,拿著菜籃子去菜市場買菜做飯,感受著市井百態,從未與生活脫節。
有一年他沒戲拍,也不著急。那些日子,他叫上三五好友,自己親自下廚做飯,他廚藝不錯,買半隻羊,兩天就吃完了。
那些生活的細枝末節,是一個人活著的滋味。
演戲的他,和不演戲的他,都在關注於同一件事:認真地確認自我,以及認真生活。
2018年2月,在第69屆柏林電影節的頒獎禮上,王景春因為《地久天長》這部電影斬獲銀熊獎,他的右手緊緊握著獎杯,熱淚盈眶地說了一句話:
“我想對我在天堂的父親說一聲,好久不見,老爹。”
此刻,即使是用眼角的餘光,瞥見他的身影,都讓人無法遏製地感到悲傷。
這年冬天,他迴到了家鄉alt。
xj下了很大的雪,推土機推了三天三夜,大雪封山之後,王景春開著車去了當年父親邊防站戰鬥過的地方,這是時隔三十多年的一次探望。
他相信自己的父親一定在天上看著他,並給予他力量。
彼時的王景春想起小時候alt的雪,下得那麽厚,每個冬天的早晨都要自己拿著鐵鍬,邊走邊鏟出一條路來才能上學。
“生活是這樣,命運也是這樣,隻能自己舉著一把鏟子,把路鏟出來。”
有件趣事,王景春的好朋友喻恩泰在一個景點伸出一個食指指了指前方,半開玩笑地對王景春說:
“許一個心願吧,很快就能拿個影帝了…”
坐在欄杆上,王景春安靜了下來,他也伸出一個手指,溫柔地指向前方的湖水,嘴裏念念有詞。
他沒有很快要走的意思。
陽光下,看著飄在遠方和投影在水中的雲朵,兩人待了一下午,那一整袋李子被他們全部吃光了。
不久之後,王景春連拿了三個影帝。
喻恩泰很好奇,明明當時景春隻伸出一個手指頭。
他給當事者發信息,提出了具體的疑問:
“當時你在湖邊念念有詞說的是什麽?是不是我有一個心願,讓我拿一次影帝?”
王景春的答案是,他當時是小聲說的:“影帝,不能隻拿一次,要一直拿……”
...
聊到最後,王景春看向盛海亮和陳婉清兩個後輩,笑著說:
“人家都說我大器晚成,這個詞並不讓人振奮,反而有些遺憾,其實人這一輩子,不怕大器晚成,就怕平庸一生。
如果足夠努力,那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成就來得晚一些。
在演藝這條路上,你們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甘苦。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23sh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