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關於蚩尤
我翻拍真沒想超過原作啊 作者:諾蘭來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辦法,劉尚不好直接出麵,便讓編劇團的曆史學家用《食鐵獸》劇組的賬號發表了一篇文章,表達態度:
“蚩尤被描述成為亂臣賊子,變成“討伐”的對象,始作俑者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夫子!而最早的記載也出自儒家經典《尚書》之中,這是先秦文獻中關於蚩尤倡“亂”的最早記載:
“蚩尤為始作亂,延及於平民”——《尚書》
這句話中似乎包含胸懷天下蒼生之意來批判蚩尤,倒也未嚐不可,但是孔夫子接下來就開始對蚩尤進行人身攻擊了,各種罪名一個個往上加。說他為“眾人之貪者”、“及利無義”、“不顧厥親,以喪厥身”。
因為孔老夫子是至聖先師、儒家學派的掌門人,所以之後的左丘明、呂不韋、司馬遷、孔穎達以及馬融等,在編著自己的著作之時,自然是不敢公開與孔子唱反調的。
於是乎,黃帝被定為正統至尊,作為黃帝的對立麵的蚩尤自然也是一片罵倒之聲。
我們所熟知的青銅器上紋飾有“饕餮紋”者,也被附會在蚩尤身上,《左氏春秋》以及《路史》將孔子詆毀蚩尤“貪、無厭”的論斷發揮地淋漓盡致,將其比作“貪吃到吃掉自己身子的怪獸”饕餮,也甚是可笑。
那麽,從客觀角度來看,孔子所提出的一些論斷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俗話說,越試圖掩蓋問題,就越暴露有問題,孔子所謂蚩尤三大罪狀:
一、“及利無義”與“不顧厥親”
這是在指責蚩尤追逐財富而不講血親關係,那麽為什麽會產生這種情況?
實際上,正是因為當時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集團,其生產力發展水平遠高於炎、黃部落,所以他們會率先突破原始社會部族中的一些道德規範和習俗觀念。此外,生產力的發展產生了剩餘價值,出現了私有財產,而原始的始祖血緣關係則開始土崩瓦解。按照人類發展的潮流,這無疑是一種進步現象,但是卻遭到了保守派孔子的猛烈攻擊。
二、“伐無罪”與“殺無辜”
這是在說蚩尤作亂,殃及無辜性命。這不是很搞笑嗎?原始氏族部落間的征伐本來就殘酷且並沒有善惡之分,隻是為了自身生存而攻伐,無所謂正義與非正義。如果硬是要說戰爭有罪,那麽應該去指責黃帝啊。
據載是黃帝為了征服和統治天下,不斷地發動戰爭“諸侯有不服者,從而征之,凡五十二戰,而天下大服”。黃帝戰炎帝於阪泉,戰蚩尤於涿鹿,不都是因為他們不服從自己的統治嗎?
還有一點,可能正是因為黃帝吃盡了戰敗的苦頭,所以才對“伐無罪,殺無辜”這個罪名更加“耿耿於懷”,因為當時蚩尤部落率先使用了金屬兵器,而黃帝還是在“以木為兵”,所以最初也一直處於劣勢,對蚩尤“九戰九不勝”。
三、“九黎亂德”與“民神雜糅”
民神雜糅的事,我們在顓頊“絕地天通”中曾經提及,這其實說明巫教已經在九黎部落中產生,相較於之前隻有由部落專職“巫師”溝通天地的時代,此時普通人也可以舉行祭祀,各家各戶都可以進行巫術活動,人神交流更加便捷。
實際上,這從人類意識以及宗教觀念的發展來看,無疑也是一種極大地進步,然鵝依舊遭到處於原始信仰機階段的黃帝部落的反對,而正統儒家也將其斥為“亂德”的行為。
但是啊,並不是所有人都吃孔子及其儒家學派的一套,莊子就很欣賞蚩尤,更是勇敢地對黃帝進行指責,說他“不能致德”、“不能全德”,對九黎部落進行殺戮,造成“流血百裏”的慘狀。
這種態度在《莊子·盜蹠篇》中表現地很突出:
“神農之世,臥則居,居而起……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然而黃帝不能致德,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裏”
實際上,黃帝自己是非常重用與崇敬蚩尤的,由於蚩尤明於天道,黃帝特意將蚩尤列於六相之首,任“當時”之官;
此外,還充分發揮蚩尤善於作兵的本領,得以兼並諸侯;最後依靠蚩尤畫像,震懾天下,使得萬邦臣服。
說到這,讓我們放下成見,看看蚩尤的貢獻:
一、蚩尤為物質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當時蚩尤統率的九黎部落聯盟,生活在黃河中下遊和長江中下遊一帶,是一個麵對海河而生長起來的部落,是當時三大部落聯盟中最強大的部落聯盟,物質文明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他們借助當地的地理、氣候、水源等優越條件,發明了穀物種植,已經開始由采集、漁牧、遊牧向農業發展,這是曆史和文明的一大進步,是對古代文明的一個重大貢獻。
二、蚩尤發明了金屬冶煉和金屬兵器的製造。《世木·作篇》說蚩尤“以金作兵器”。翦伯讚寫道:“據說蚩尤‘以金作兵器’,是金屬冶煉的最早發明者。《管子·地數》說:蚩尤能以金為兵,製作“劍鎧矛戟”。《史記·五帝本記》正義引《龍魚河圖》說:“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銅頭鐵額”,“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史書說,蚩尤能製造的最早發明者,為中國古代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冶煉業的出現具有劃進代意義,從此,人類開始進入了使用金屬工具的時代,標誌著原始社會生產力的一次新的飛躍。
三、蚩尤是建立法規、實行法製的最早創造者和施行者。在古代中國,蚩尤首創法規,實施刑事法,以肅綱紀。《周書·呂刑》說:“蚩尤對苗民製以刑”,就是一個有力的佐證。《路史·後紀四·蚩尤傳》在記述蚩尤被擒殺後說:“後代聖人著其尊彝,以為貪戎。”羅萍注曰:“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我著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戎”。《太平禦覽》卷七九引《龍魚河圖》說:“靈尤沒後,天下複擾亂不寧,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鹹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殄狀。”同時,鄭玄注曰:“苗民,謂九黎裔也。”“上效蚩尤重刑以變九黎言苗民者。”這也同樣說明,蚩尤是刑法的首創者和施行者。有的史料還說,兵器和刑法是蚩尤發明的,後來被黃帝部落集團效法。可見,蚩尤乃是中國古代法製的締造者。
許多古籍對於蚩尤的記載出入很大。
我個人認為,黃帝,炎帝,蚩尤是黃河文明的主要締造者,同樣是中華先祖。我們可以自稱炎黃子孫,又何嚐不可以稱自己為黎民百姓,九黎的黎。”
23shu8
“蚩尤被描述成為亂臣賊子,變成“討伐”的對象,始作俑者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夫子!而最早的記載也出自儒家經典《尚書》之中,這是先秦文獻中關於蚩尤倡“亂”的最早記載:
“蚩尤為始作亂,延及於平民”——《尚書》
這句話中似乎包含胸懷天下蒼生之意來批判蚩尤,倒也未嚐不可,但是孔夫子接下來就開始對蚩尤進行人身攻擊了,各種罪名一個個往上加。說他為“眾人之貪者”、“及利無義”、“不顧厥親,以喪厥身”。
因為孔老夫子是至聖先師、儒家學派的掌門人,所以之後的左丘明、呂不韋、司馬遷、孔穎達以及馬融等,在編著自己的著作之時,自然是不敢公開與孔子唱反調的。
於是乎,黃帝被定為正統至尊,作為黃帝的對立麵的蚩尤自然也是一片罵倒之聲。
我們所熟知的青銅器上紋飾有“饕餮紋”者,也被附會在蚩尤身上,《左氏春秋》以及《路史》將孔子詆毀蚩尤“貪、無厭”的論斷發揮地淋漓盡致,將其比作“貪吃到吃掉自己身子的怪獸”饕餮,也甚是可笑。
那麽,從客觀角度來看,孔子所提出的一些論斷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俗話說,越試圖掩蓋問題,就越暴露有問題,孔子所謂蚩尤三大罪狀:
一、“及利無義”與“不顧厥親”
這是在指責蚩尤追逐財富而不講血親關係,那麽為什麽會產生這種情況?
實際上,正是因為當時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集團,其生產力發展水平遠高於炎、黃部落,所以他們會率先突破原始社會部族中的一些道德規範和習俗觀念。此外,生產力的發展產生了剩餘價值,出現了私有財產,而原始的始祖血緣關係則開始土崩瓦解。按照人類發展的潮流,這無疑是一種進步現象,但是卻遭到了保守派孔子的猛烈攻擊。
二、“伐無罪”與“殺無辜”
這是在說蚩尤作亂,殃及無辜性命。這不是很搞笑嗎?原始氏族部落間的征伐本來就殘酷且並沒有善惡之分,隻是為了自身生存而攻伐,無所謂正義與非正義。如果硬是要說戰爭有罪,那麽應該去指責黃帝啊。
據載是黃帝為了征服和統治天下,不斷地發動戰爭“諸侯有不服者,從而征之,凡五十二戰,而天下大服”。黃帝戰炎帝於阪泉,戰蚩尤於涿鹿,不都是因為他們不服從自己的統治嗎?
還有一點,可能正是因為黃帝吃盡了戰敗的苦頭,所以才對“伐無罪,殺無辜”這個罪名更加“耿耿於懷”,因為當時蚩尤部落率先使用了金屬兵器,而黃帝還是在“以木為兵”,所以最初也一直處於劣勢,對蚩尤“九戰九不勝”。
三、“九黎亂德”與“民神雜糅”
民神雜糅的事,我們在顓頊“絕地天通”中曾經提及,這其實說明巫教已經在九黎部落中產生,相較於之前隻有由部落專職“巫師”溝通天地的時代,此時普通人也可以舉行祭祀,各家各戶都可以進行巫術活動,人神交流更加便捷。
實際上,這從人類意識以及宗教觀念的發展來看,無疑也是一種極大地進步,然鵝依舊遭到處於原始信仰機階段的黃帝部落的反對,而正統儒家也將其斥為“亂德”的行為。
但是啊,並不是所有人都吃孔子及其儒家學派的一套,莊子就很欣賞蚩尤,更是勇敢地對黃帝進行指責,說他“不能致德”、“不能全德”,對九黎部落進行殺戮,造成“流血百裏”的慘狀。
這種態度在《莊子·盜蹠篇》中表現地很突出:
“神農之世,臥則居,居而起……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然而黃帝不能致德,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裏”
實際上,黃帝自己是非常重用與崇敬蚩尤的,由於蚩尤明於天道,黃帝特意將蚩尤列於六相之首,任“當時”之官;
此外,還充分發揮蚩尤善於作兵的本領,得以兼並諸侯;最後依靠蚩尤畫像,震懾天下,使得萬邦臣服。
說到這,讓我們放下成見,看看蚩尤的貢獻:
一、蚩尤為物質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當時蚩尤統率的九黎部落聯盟,生活在黃河中下遊和長江中下遊一帶,是一個麵對海河而生長起來的部落,是當時三大部落聯盟中最強大的部落聯盟,物質文明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他們借助當地的地理、氣候、水源等優越條件,發明了穀物種植,已經開始由采集、漁牧、遊牧向農業發展,這是曆史和文明的一大進步,是對古代文明的一個重大貢獻。
二、蚩尤發明了金屬冶煉和金屬兵器的製造。《世木·作篇》說蚩尤“以金作兵器”。翦伯讚寫道:“據說蚩尤‘以金作兵器’,是金屬冶煉的最早發明者。《管子·地數》說:蚩尤能以金為兵,製作“劍鎧矛戟”。《史記·五帝本記》正義引《龍魚河圖》說:“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銅頭鐵額”,“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史書說,蚩尤能製造的最早發明者,為中國古代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冶煉業的出現具有劃進代意義,從此,人類開始進入了使用金屬工具的時代,標誌著原始社會生產力的一次新的飛躍。
三、蚩尤是建立法規、實行法製的最早創造者和施行者。在古代中國,蚩尤首創法規,實施刑事法,以肅綱紀。《周書·呂刑》說:“蚩尤對苗民製以刑”,就是一個有力的佐證。《路史·後紀四·蚩尤傳》在記述蚩尤被擒殺後說:“後代聖人著其尊彝,以為貪戎。”羅萍注曰:“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我著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戎”。《太平禦覽》卷七九引《龍魚河圖》說:“靈尤沒後,天下複擾亂不寧,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鹹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殄狀。”同時,鄭玄注曰:“苗民,謂九黎裔也。”“上效蚩尤重刑以變九黎言苗民者。”這也同樣說明,蚩尤是刑法的首創者和施行者。有的史料還說,兵器和刑法是蚩尤發明的,後來被黃帝部落集團效法。可見,蚩尤乃是中國古代法製的締造者。
許多古籍對於蚩尤的記載出入很大。
我個人認為,黃帝,炎帝,蚩尤是黃河文明的主要締造者,同樣是中華先祖。我們可以自稱炎黃子孫,又何嚐不可以稱自己為黎民百姓,九黎的黎。”
23sh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