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京裏有座聞名天下的寺廟,起初叫白象寺,後來不知道為何改成了龍象寺,大乾十八年的時候被聖上冊封為國教,有文官到此落轎、武官到此下馬的說法,偌大的殿門上那塊門匾據說也有了不得的來頭,天下武林三教聖地,有哪個比得上龍象寺這群和尚活得瀟灑?大雄寶殿前的香火就從未斷過,這年頭跑馬點香的盛況可是愈發常見了,說什麽外來的和尚好念經,這道理在乾京可行不通,龍象寺裏高僧如雲,不說宗字輩的幾位老神僧,就算小輩裏也有幾個了不得的人物,讓人不得不感慨啊。。
李當然收迴視線,不去管那些誠惶誠恐伺候在一旁的僧侶們。作為龍象寺的常客,即使他不去袒露身份,也會被有心人注意到,好在這些人也懂規矩,在他沒有開口之前,也不敢擅自說些什麽,遠遠的候在外頭,被李當然微微搖頭拒絕後,便欠身走遠了。龍象寺裏高人無數,自然不必擔心安危,再說今天乾帝也在這裏,戒備可想而知。
從北方菩薩觀徒步來到中州的紅衣小和尚,跨過中門,此刻臉蛋撲紅,抬頭看著偌大的寺廟。
到處是青磚紅瓦砌成的樓閣,飛簷高懸,雕欄似錦如畫,遠處的大殿之外,是數百階白玉鋪成的台階,一尊四方獸首的巨大青銅香爐放置其中,香火點燃,煙霧繚繞,輕輕嫋嫋,讓整個寺院都彌漫著淡淡的檀香,日光輕柔落下,透過樹葉間的縫隙,在地上形成一道道斑駁的印跡,偶爾有來往的僧人三兩走過,或是解經論道,或是談笑風生,好不悠哉。
都說南佛北菩薩,菩薩觀作為北方密宗代表,自然是把它和龍象寺相提並論,但菩薩觀地處北方,偏僻荒涼,算上整個山門也未必比得上眼前的一座大殿來得闊氣,在寺廟裏的時候,師父教導師兄叮囑去了龍象寺不能弱了氣勢,小道理不知所謂氣勢是舌綻蓮花那種辨才,還是八風不動安穩如山那種心態,隻能將他們的話牢記心裏,隻是初來乍到,還是被眼前恢宏的佛殿震撼了。
李當然看著這個唇紅齒白,相貌清秀的小和尚,並無催促之意,眼中饒有興趣,心想他見識了這雄奇景象後,還有幾分說禪的心思。
中州號稱四百八十寺,龍象寺既為佛門之首,未必沒有道理,可說起北方那個菩薩觀,世俗中人又有幾個能知道的?據說山門都在貧瘠的群山之中,人跡罕至,就連摘星樓對這個神秘的密宗門派也隻有寥寥記載。
當年的紅衣血案也僅限幾人知曉而已。
道理小和尚過殿門而不入,雙手合十對著高堂之上巨大佛像禮敬一拜,稚嫩的臉上虔誠而認真。
周圍好多路過僧侶紛紛觀望指點,似乎頗為好奇這個身著紅色袈裟的小和尚從何而來。
中州佛門的僧袍多以淺色布料為主,唯有資曆頗深的僧人才會賜予袈裟,這紅色的袈裟很是少見,倒是聽說北方密宗的僧人以五色袈裟為主,紅色為上師。
難道這小和尚年紀輕輕就已是紅衣上師了?
道理小和尚被這麽多人看著,臉色微紅,摸了摸光頭,似乎有些害羞。
倒是有個目光和善的中年僧人上前,摸了摸他的光頭,說道:“小師父哪裏人。”
這麽多光頭,為何總喜歡摸他的呢,在菩薩觀裏師兄們這樣,來中州了還是這樣。
道理小和尚想了想,認真說道:“小僧法號道理,自菩薩觀來,往龍象寺來說個禪。”
說完從脖子上去下一串長長的念珠,繞在手腕之上。
周圍的僧侶們聞言輕笑,他也跟著笑,隻是紅著臉摸著光頭,眼神純澈,沒有絲毫的生氣。
中年僧人笑完說道:“小師父是要打算就坐在這大雄寶殿門前說禪論道嗎?”
誰知道理小和尚聞言當真說道:“正是如此。”
然後在眾人目瞪口呆中,盤坐在白玉砌成的台階之上。
中年僧人這才正色,吩咐身旁之人送來一個蒲團,說道:“小師父這是要說什麽禪?”
道理小和尚道謝一聲,愣了愣,有些尷尬的說道:“我還沒想好。”
周圍的僧侶紛紛議論這是哪家不懂事的孩子故意來鬧騰的,唯有李當然相信他或許是真的沒想好。
中年僧人聞言並不動怒,而是退後兩步,從身邊之人手中接過一個蒲團坐下,與道理小和尚遙遙相對,笑著說道:“小師父既然沒有想好,那貧僧就在這裏等小師父想好再說。”
道理小和尚雙手合十執了一禮。
中年僧人笑而不語,靜靜等待。
。。
比起雄奇壯觀的佛殿,寺院的東北角裏那處古老的樓閣似乎並不顯眼,古木雕成的佛像環繞在樓台周圍,仿佛經曆了歲月的侵蝕,有些已經剝落不見原來的麵貌,唯獨樓閣入口處那三個藏經閣的大字依舊清晰,門外也無人把守,周圍甚是清淨,不見人影。
藏經閣高九層,實際上為了避諱乾京那位聖上,當初修建之時,將最底一層修在地下,往上隻有八層,閣身有如佛塔一般,一層連著一層,環繞而上,此刻藏經閣的八層樓閣之上,一個身著龍袍的中年男子負手站在欄杆前,器宇軒昂,遠眺遠處的大雄寶殿,一覽無餘,身後是那位被稱為九千歲的中年宦官,麵白無須,捧的是一盞五色琉璃鑲邊的玉樽,盛的是青翠欲滴的清茶觀音淚,躬身伺候在一旁,而他的不遠處,是身著天師服的老頭,蒼顏白發,腰背微僂,正是摘星樓那位德高望重的袁老天師。
乾帝輕笑道:“老先生,你說他能和那小和尚過招多久?”
袁老天師摸了摸花白的胡子,眯眼不語,倒是身旁那位中年宦官輕聲說道:“隻怕半招就分勝負手。”
乾帝點了點頭,似乎對那小和尚頗為中意,說道:“菩薩觀那群老東西不敢入京,派個小家夥來,倒是摸準了朕的脾氣,不願意和小輩斤斤計較,童貫你也不要去為難他了,朕倒要看看,中州龍象寺千年底蘊,還比不過一個菩薩觀不成?”
袁老天師卻說道:“難說,那小和尚可不簡單。”
名為童貫被滿朝文武稱為大家的中年宦官剛要說話,老天師往前一步,拱手說道:“老夫鬥膽進言一句。”
童大家眼皮一跳,低頭不語,倒是乾帝聞言說道:“老先生有事請講。”
老天師沉聲道:“自古儒以文亂法,俠以武亂禁,六十年前三十萬鐵騎馬踏江湖,世俗高手死傷殆盡,掀不起什麽風浪來,至於那些儒生,殺了便是殺了,陛下不論胸襟還是手段都是無人能及,老夫也沒有什麽好說的,倒是近內之人野心勃勃,意圖不軌,還望陛下多留個心眼,自古宦官弄權之事不絕,不可不防。”
童大家欠身,微微自嘲說道:“我一介閹人,隻是聖上身邊一條忠犬,何德何能勞先生費心。”
老天師說完閉目不聞,不做任何評價。
倒是乾帝清淡笑道:“童貫的心思朕清楚,這些年在外麵替朕辦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雖說持寵而嬌,但總歸還是知道收斂的,老先生所慮之事,朕心裏明白。”
童大家俯身跪地:“聖上仁善。”
老天師眼不見心不煩,而是看向遠處說道:“陛下還記得當初的紅衣血案嗎?”
乾帝輕啖一口清茶,入口香醇,說道:“如何不記得,蓮生和尚,紅衣血案,當初一個小小菩薩觀,險些讓朕折損了幾員愛將。”
口氣平淡,卻有種說不出的肅殺威嚴。
“這小和尚和那蓮生和尚同出一門,朕不殺他,已是最大的仁慈了。”
乾帝捧茶淡淡說道。
老天師點了點頭,說道:“老夫在摘星樓上夜觀天象,也是算到菩薩觀有人要入京,既然是得自那人的道統,這龍象寺坐而論道,恐怕除了老一輩罕有對手。”
乾帝突然問道:“當然那孩子迴來了,龍象寺普字輩的和尚也該迴來了吧。”
老天師卻搖頭道:“普字輩裏以普渡和尚修為最深,卻不善辯機,除非那個六十年前修閉口禪的宗真和尚輕自出手。”
乾帝眉頭微皺,說道:“這名為道理的小和尚,當真如此厲害?”
老天師反問道:“不厲害能夠這般年紀就成為紅衣上師?不厲害能夠被北方那座菩薩觀列為佛子?”
乾帝一笑置之,輕笑道:“他要說禪那便說禪,朕難道還真的去和一個小輩置氣不成。”
老天師點頭稱是。
乾帝放下玉樽,負手而立,在這百尺高樓之上佇足遠眺,仿佛能將整個乾京盡收眼底,話頭一轉說道:“當年朕馬踏江湖之後,若說天下臣服也不盡然,羽仙宮搬出中州似乎要和朕撇清關係,就連那藏頭露尾的太上教老道聞述,也在謀劃著朕的江山,再者北方世家蠢蠢欲動,近些年也不安分了,隻是這些年朕明白了,江湖人江湖事,可為而不可為。”
“武夫亂禁到底隻是說說而已,就算是一品境界的高人,也有身死力竭的時候,當年西蜀那位劍聖李清白,也不過是仗著天時地利,才能在大龍江上一顯身手,要不是陛下你惜才,也未必還有此人,到底不入人仙境界,終究超脫不了這個世俗。”
老天師腰背微駝,卻是語出驚人。
乾帝灑然一笑道:“也未必如此,當初那李清白已經是超一品境界的高人了,雖說用人命可以堆死他,但不值當啊,當初龍象寺四位神僧功參造化,可惜少去一位宗法和尚,這些年也就消寂了。”
“故郡那邊鬧出不小的動靜,似乎是宗法和尚的坐化之地出現了。”
乾帝目光深遠,說道:“宗法和尚身上藏著秘密,朕得不到的東西,太上教就算費盡心思也得不到。”
說完,眉頭一動,看向遠處,動容道:“好一個平地生雷。”
話音剛落。
隻見大雄寶殿前,紅色袈裟的小和尚忽然抬頭,開口一句話。
恍然間,天地變色。
平地一聲驚雷炸響。
偌大的佛殿之中迴蕩的是天鼓雷音。
大殿兩旁擺放的十八尊金剛神像齊齊抖動,盡皆麵向門外。
金剛怒目!
李當然收迴視線,不去管那些誠惶誠恐伺候在一旁的僧侶們。作為龍象寺的常客,即使他不去袒露身份,也會被有心人注意到,好在這些人也懂規矩,在他沒有開口之前,也不敢擅自說些什麽,遠遠的候在外頭,被李當然微微搖頭拒絕後,便欠身走遠了。龍象寺裏高人無數,自然不必擔心安危,再說今天乾帝也在這裏,戒備可想而知。
從北方菩薩觀徒步來到中州的紅衣小和尚,跨過中門,此刻臉蛋撲紅,抬頭看著偌大的寺廟。
到處是青磚紅瓦砌成的樓閣,飛簷高懸,雕欄似錦如畫,遠處的大殿之外,是數百階白玉鋪成的台階,一尊四方獸首的巨大青銅香爐放置其中,香火點燃,煙霧繚繞,輕輕嫋嫋,讓整個寺院都彌漫著淡淡的檀香,日光輕柔落下,透過樹葉間的縫隙,在地上形成一道道斑駁的印跡,偶爾有來往的僧人三兩走過,或是解經論道,或是談笑風生,好不悠哉。
都說南佛北菩薩,菩薩觀作為北方密宗代表,自然是把它和龍象寺相提並論,但菩薩觀地處北方,偏僻荒涼,算上整個山門也未必比得上眼前的一座大殿來得闊氣,在寺廟裏的時候,師父教導師兄叮囑去了龍象寺不能弱了氣勢,小道理不知所謂氣勢是舌綻蓮花那種辨才,還是八風不動安穩如山那種心態,隻能將他們的話牢記心裏,隻是初來乍到,還是被眼前恢宏的佛殿震撼了。
李當然看著這個唇紅齒白,相貌清秀的小和尚,並無催促之意,眼中饒有興趣,心想他見識了這雄奇景象後,還有幾分說禪的心思。
中州號稱四百八十寺,龍象寺既為佛門之首,未必沒有道理,可說起北方那個菩薩觀,世俗中人又有幾個能知道的?據說山門都在貧瘠的群山之中,人跡罕至,就連摘星樓對這個神秘的密宗門派也隻有寥寥記載。
當年的紅衣血案也僅限幾人知曉而已。
道理小和尚過殿門而不入,雙手合十對著高堂之上巨大佛像禮敬一拜,稚嫩的臉上虔誠而認真。
周圍好多路過僧侶紛紛觀望指點,似乎頗為好奇這個身著紅色袈裟的小和尚從何而來。
中州佛門的僧袍多以淺色布料為主,唯有資曆頗深的僧人才會賜予袈裟,這紅色的袈裟很是少見,倒是聽說北方密宗的僧人以五色袈裟為主,紅色為上師。
難道這小和尚年紀輕輕就已是紅衣上師了?
道理小和尚被這麽多人看著,臉色微紅,摸了摸光頭,似乎有些害羞。
倒是有個目光和善的中年僧人上前,摸了摸他的光頭,說道:“小師父哪裏人。”
這麽多光頭,為何總喜歡摸他的呢,在菩薩觀裏師兄們這樣,來中州了還是這樣。
道理小和尚想了想,認真說道:“小僧法號道理,自菩薩觀來,往龍象寺來說個禪。”
說完從脖子上去下一串長長的念珠,繞在手腕之上。
周圍的僧侶們聞言輕笑,他也跟著笑,隻是紅著臉摸著光頭,眼神純澈,沒有絲毫的生氣。
中年僧人笑完說道:“小師父是要打算就坐在這大雄寶殿門前說禪論道嗎?”
誰知道理小和尚聞言當真說道:“正是如此。”
然後在眾人目瞪口呆中,盤坐在白玉砌成的台階之上。
中年僧人這才正色,吩咐身旁之人送來一個蒲團,說道:“小師父這是要說什麽禪?”
道理小和尚道謝一聲,愣了愣,有些尷尬的說道:“我還沒想好。”
周圍的僧侶紛紛議論這是哪家不懂事的孩子故意來鬧騰的,唯有李當然相信他或許是真的沒想好。
中年僧人聞言並不動怒,而是退後兩步,從身邊之人手中接過一個蒲團坐下,與道理小和尚遙遙相對,笑著說道:“小師父既然沒有想好,那貧僧就在這裏等小師父想好再說。”
道理小和尚雙手合十執了一禮。
中年僧人笑而不語,靜靜等待。
。。
比起雄奇壯觀的佛殿,寺院的東北角裏那處古老的樓閣似乎並不顯眼,古木雕成的佛像環繞在樓台周圍,仿佛經曆了歲月的侵蝕,有些已經剝落不見原來的麵貌,唯獨樓閣入口處那三個藏經閣的大字依舊清晰,門外也無人把守,周圍甚是清淨,不見人影。
藏經閣高九層,實際上為了避諱乾京那位聖上,當初修建之時,將最底一層修在地下,往上隻有八層,閣身有如佛塔一般,一層連著一層,環繞而上,此刻藏經閣的八層樓閣之上,一個身著龍袍的中年男子負手站在欄杆前,器宇軒昂,遠眺遠處的大雄寶殿,一覽無餘,身後是那位被稱為九千歲的中年宦官,麵白無須,捧的是一盞五色琉璃鑲邊的玉樽,盛的是青翠欲滴的清茶觀音淚,躬身伺候在一旁,而他的不遠處,是身著天師服的老頭,蒼顏白發,腰背微僂,正是摘星樓那位德高望重的袁老天師。
乾帝輕笑道:“老先生,你說他能和那小和尚過招多久?”
袁老天師摸了摸花白的胡子,眯眼不語,倒是身旁那位中年宦官輕聲說道:“隻怕半招就分勝負手。”
乾帝點了點頭,似乎對那小和尚頗為中意,說道:“菩薩觀那群老東西不敢入京,派個小家夥來,倒是摸準了朕的脾氣,不願意和小輩斤斤計較,童貫你也不要去為難他了,朕倒要看看,中州龍象寺千年底蘊,還比不過一個菩薩觀不成?”
袁老天師卻說道:“難說,那小和尚可不簡單。”
名為童貫被滿朝文武稱為大家的中年宦官剛要說話,老天師往前一步,拱手說道:“老夫鬥膽進言一句。”
童大家眼皮一跳,低頭不語,倒是乾帝聞言說道:“老先生有事請講。”
老天師沉聲道:“自古儒以文亂法,俠以武亂禁,六十年前三十萬鐵騎馬踏江湖,世俗高手死傷殆盡,掀不起什麽風浪來,至於那些儒生,殺了便是殺了,陛下不論胸襟還是手段都是無人能及,老夫也沒有什麽好說的,倒是近內之人野心勃勃,意圖不軌,還望陛下多留個心眼,自古宦官弄權之事不絕,不可不防。”
童大家欠身,微微自嘲說道:“我一介閹人,隻是聖上身邊一條忠犬,何德何能勞先生費心。”
老天師說完閉目不聞,不做任何評價。
倒是乾帝清淡笑道:“童貫的心思朕清楚,這些年在外麵替朕辦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雖說持寵而嬌,但總歸還是知道收斂的,老先生所慮之事,朕心裏明白。”
童大家俯身跪地:“聖上仁善。”
老天師眼不見心不煩,而是看向遠處說道:“陛下還記得當初的紅衣血案嗎?”
乾帝輕啖一口清茶,入口香醇,說道:“如何不記得,蓮生和尚,紅衣血案,當初一個小小菩薩觀,險些讓朕折損了幾員愛將。”
口氣平淡,卻有種說不出的肅殺威嚴。
“這小和尚和那蓮生和尚同出一門,朕不殺他,已是最大的仁慈了。”
乾帝捧茶淡淡說道。
老天師點了點頭,說道:“老夫在摘星樓上夜觀天象,也是算到菩薩觀有人要入京,既然是得自那人的道統,這龍象寺坐而論道,恐怕除了老一輩罕有對手。”
乾帝突然問道:“當然那孩子迴來了,龍象寺普字輩的和尚也該迴來了吧。”
老天師卻搖頭道:“普字輩裏以普渡和尚修為最深,卻不善辯機,除非那個六十年前修閉口禪的宗真和尚輕自出手。”
乾帝眉頭微皺,說道:“這名為道理的小和尚,當真如此厲害?”
老天師反問道:“不厲害能夠這般年紀就成為紅衣上師?不厲害能夠被北方那座菩薩觀列為佛子?”
乾帝一笑置之,輕笑道:“他要說禪那便說禪,朕難道還真的去和一個小輩置氣不成。”
老天師點頭稱是。
乾帝放下玉樽,負手而立,在這百尺高樓之上佇足遠眺,仿佛能將整個乾京盡收眼底,話頭一轉說道:“當年朕馬踏江湖之後,若說天下臣服也不盡然,羽仙宮搬出中州似乎要和朕撇清關係,就連那藏頭露尾的太上教老道聞述,也在謀劃著朕的江山,再者北方世家蠢蠢欲動,近些年也不安分了,隻是這些年朕明白了,江湖人江湖事,可為而不可為。”
“武夫亂禁到底隻是說說而已,就算是一品境界的高人,也有身死力竭的時候,當年西蜀那位劍聖李清白,也不過是仗著天時地利,才能在大龍江上一顯身手,要不是陛下你惜才,也未必還有此人,到底不入人仙境界,終究超脫不了這個世俗。”
老天師腰背微駝,卻是語出驚人。
乾帝灑然一笑道:“也未必如此,當初那李清白已經是超一品境界的高人了,雖說用人命可以堆死他,但不值當啊,當初龍象寺四位神僧功參造化,可惜少去一位宗法和尚,這些年也就消寂了。”
“故郡那邊鬧出不小的動靜,似乎是宗法和尚的坐化之地出現了。”
乾帝目光深遠,說道:“宗法和尚身上藏著秘密,朕得不到的東西,太上教就算費盡心思也得不到。”
說完,眉頭一動,看向遠處,動容道:“好一個平地生雷。”
話音剛落。
隻見大雄寶殿前,紅色袈裟的小和尚忽然抬頭,開口一句話。
恍然間,天地變色。
平地一聲驚雷炸響。
偌大的佛殿之中迴蕩的是天鼓雷音。
大殿兩旁擺放的十八尊金剛神像齊齊抖動,盡皆麵向門外。
金剛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