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是唐朝皇帝們義憤填膺。


    就是其他皇帝也有些看不下去了。


    祖龍:“是不是林仙人真的搞錯了,將盛世第一的盤點,提前放出來了?”


    漢武帝之前還有些想要冷嘲熱諷大唐帝王。


    但是看到這裏,還真的有些張不開嘴了。


    畢竟這話,是蒼天仙神說的,也就是全部都是真的!


    看到後麵,幾乎所有大漢皇帝也都是震驚無比。


    跟大宋幾位昏君的盤點相比,都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震撼不斷!


    隻是大宋的那些昏君,一個比一個更昏庸。


    而在這大唐盤點之中,一個盛世比一個盛世更鼎盛!


    而要知道,這才隻盤點了五個盛世啊!


    其實大唐七個盛世,加上武周一個盛世,完全可以說是八個盛世!


    八個盛世之中,還有三個盛世沒有盤點,但就這五個盛世,足以吊打很多朝代了!


    此時,大漢皇帝們都開始懷疑,是不是這盤點真的出了什麽錯。


    但凡這不是仙神盤點,但凡沒有神跡出現,但凡如果是普通什麽人盤點的話。


    那麽早就被認為這盤點有黑幕了!


    這不就是在故意黑大唐嗎?!


    趙匡胤:“巨唐,盛世巨唐!”


    “最後卻隻配第五的席位?”


    “怎麽都說不過去!”


    朱元璋:“咱覺得林仙人這麽盤點,肯定是有其用意的!”


    朱棣:“朕也這麽覺得!”


    “林仙人不會搞出這麽荒唐之事的!”


    ……


    諸位皇帝意見不一,看法不一也正常。


    相信不僅是皇帝之中,此刻萬界文豪、英雄、大臣、將領們,全都在認知上有了些不同和隔閡。


    林修早就已經預料到了這種分歧的景象。


    那難道不想避免?


    林修的盤點,已經給出了的答案。


    不!


    大唐,就隻在第五!


    盛世巨唐,毫不否認。


    甚至如果是盤點整個十大王朝的話,那麽大唐肯定在前三有一席之地。


    畢竟其影響實在深遠,四夷賓服,國際化最大王朝。


    到現在為止,還有在世界各處有“唐人街”的出現。


    然而,為什麽大唐始終還是第五?


    其實如果拋開種花家不談,應該是第四。


    但前麵也說了,林修除了要考慮各種方麵的因素之外,還要考慮到影響。


    對於宏觀的曆史來說,不能隻看盛世在當朝的影響。


    確實,大唐們的各個盛世,在當朝,已經算是世界之最。


    哪怕縱觀與其他王朝相比,開元盛世也是首屈一指。


    然而,如果說是對整個上下五千年,整局的影響來說。


    幾大盛世在負麵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尤其是始作俑者——貞觀之治!


    拋開老生常談的玄武門之變不談。


    還有極大影響,讓小霓虹的發展,憑空縮短了一千年!


    一千年啊!


    要知道,大清的閉關鎖國,讓整個華夏倒退了幾百年!


    在國外各大工業革命開始的時候,大清百姓還被蒙在鼓裏,直接與社會脫節。


    導致種花家落後世界幾百年的時間!


    以至於到現在,我們華夏談的都是複興!


    複興從前我們華夏偉大之盛況。


    可就是這麽一個局麵,當時霓虹也麵臨如此。


    而突然有這麽一位老大哥,直接讓霓虹照著抄。


    自己還非常自負,抄吧,沒有關係,愛怎麽抄怎麽抄。


    到頭來,霓虹從一個落後小國,直接縮短了千年發展差距,全都是因為李世民這個人。


    再到後來,才有了大清及大清後的屈辱曆史。


    而霓虹的卑劣,早在楊廣時期就已經初見端倪。


    早在他們把自己奉為“日出之國”、“日出天子”的時候,狼子野心就已經昭然若揭。


    可是李世民非但沒有驚醒,還老好人一樣來者不拒。


    要說沒有之前的警示也就算了,頂多算是李世民沒有察覺到。


    但楊廣都已經怒斥這個狼心狗肺的國度了,李世民卻還將他們奉為座上賓。


    甚至是不求迴報地讓人家學。


    到最後,霓虹直接把大唐的“根基”都給挖走了。


    直接說那些文化都是霓虹的。


    並且霓虹後世還對此深信不疑!


    傳到現在,都成了“大唐文化在霓虹”的說法。


    再加上現在有些二鬼子,拍大唐的電視劇、或者是建造大唐風格建築的時候,竟然直接照搬起了霓虹本國的建築。


    指著霓虹建築,說是大唐建築。


    不知道是他們沒腦子,還是真的壞!


    明明大唐風格的建築與霓虹還是有差別的,可那些人就說霓虹風格的建築是大唐的。


    連老祖宗的文化都給忘了。


    睜著眼睛說瞎話。


    這文化的搬空,跟李世民脫離不開關係。


    在霓虹人的血脈之中,永遠有恃強淩弱的基因在作祟。


    盛唐時候,他們崇拜唐朝,又畏懼唐朝。


    來到華夏學習,卻沒有想到遇見這麽“開明”,這麽“大度”的皇帝!


    於是不僅僅是來學習到了先進的文化,還學習到了先進的製度!


    並且將絲綢、瓷器、理念、醫學和技術,統統學迴了本國。


    間接促成了大化革新的成功。


    使霓虹從原本的奴隸社會,直接過渡到了等級森嚴的集權封建社會。


    這不僅僅是製度革新了,還是彰顯著他們從野蠻向文明的進化。


    李世民等大唐皇帝,功不可沒!


    而到了明朝期間,此時的霓虹早已經不是當年溫順、謙和的學習者。


    骨子裏那恃強淩弱、那頑劣的基因再次迸發,從學習者,成了無惡不作的強


    盜!


    倭寇的名字,也如此得來。


    他們燒殺搶掠、惡貫滿盈,不斷登上我國領土,侵擾東南沿海。


    民怨沸騰,民不聊生!


    若不是當時的民族影響戚繼光率領戚家軍,打得那些倭寇大敗而逃,打出了大明國威,也許倭寇還會變本加厲侵襲我華夏!


    而其實在曆史上,霓虹領土,是有可能成為我華夏領土的!


    曾幾何時,林修多次看到曆朝曆代的曆史版圖。


    目光向友平移時,總會發現各大王朝的旁邊,總會有幾個不屬於華夏的領土。


    明明與華夏挨那麽近,卻還自封小國。


    如果說霓虹是土匪,那麽李世民,就是給兇手遞刀的人!


    李世民對霓虹的縱容,普通文化也就算了。


    但是連核心科技都縱容出去了!


    技術壁壘!


    軍國機密!


    全都泄露了出去!


    他把炎黃文明,千年來積累的所有技術、文化、製度、等一切文明成功,一並複製粘貼給了霓虹。


    讓霓虹省下了1000多年的積累,直接從奴隸社會跨越到了封建社會,達到了幾乎跟大唐同樣的水平。


    發展自己的領地也就算了。


    關鍵還不是!


    人心還隔肚皮。


    國與國之間,在李世民眼中,卻不設任何壁障。


    其大度,堪稱曆史之最!


    而到了李治那裏,明明百濟之戰,倭軍已經投降,其主力部隊已經基本完蛋。


    若此時登陸霓虹,那麽這版圖就將成為我華夏的領土。


    當時,唐軍確實有登陸霓虹的想法。


    但李治卻覺得,霓虹路途遙遠,又沒有豐富的物產,費時費力打下來,也沒有多大用處。


    於是李治僅僅是派了一個代表團過去示威,霓虹就趕緊對大唐裝孫子,服軟躲過一劫。


    錯過了最好的機會!


    到了李隆基時期。更是對霓虹“關懷備至”,與霓虹“友好交流”。


    可以說整個大唐對霓虹都是“無微不至”。


    隻是現在,他們還不自知!


    最近一段時間,霓虹更是將兩份鎮館之寶、珍貴的大唐史料申遺,明明是大唐遠渡帶過去,如今卻被他們口口聲聲說是自己本國人所著所寫。


    這是想要將大唐都挫骨揚灰了!


    如果李世民他們幾個大唐皇帝知道了,真不知道他們的反應如何!


    隻是現在,還沒有到盤點霓虹曆宗罪的時候。


    到那時,好好讓李世民等大唐皇帝們明白個所以!


    而且隻是在談論這一點。


    其他的無論是大唐戰神、戰功赫赫、開創先河等等李世民的優點,都不可否認。


    前期大唐的輝煌,但就一個萬國來賀,就不是前朝和後世之朝能比的。


    大唐在開始的七十年,那絕對在唐粉心中最向往之地。


    在大唐麵前,全世界任何國家,都隻能配做小國!


    甚至有些國家連“國”字都不配,隻配稱作番邦。


    可另一方麵,唐玄宗李隆基後期的安史之亂,使中原王朝瘋狂到退!這一點盤點也不能不提。


    因此功過都暫時不盤,隻說有關霓虹一個層麵,林修身為種花家後人,始終無法在這一點上給大唐一個高名次。


    盛世,說白了就是對當朝國內、對當朝世界的影響。


    但是如果要盤點十大盛世,那就不能隻局限於當朝!


    而是要考慮影響千古的因素!


    因此這才是大唐排在第四、也就是加上種花家才第五的原因之一。


    如今,有些皇帝已經隱隱約約猜到了結果。


    像是祖龍,已經格外開始注意那遠在天邊的封建小島國了。


    漢武帝也開始對那個倭國有些提起了重視。


    然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大唐皇帝現在仍然不知道具體排第五的原因是什麽。


    其實除了前麵提到的關於霓虹。


    每個皇帝其實都不能算是完美一麵。


    而盛世盤點隻是盤點到了他們的優點,每一位皇帝的缺點也不少!


    最重要的,安史之亂,讓整個輝煌燦爛的大唐盛世,一落千丈!


    這也是排在第四(五)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點,那就是排在前三的王朝,全都太過優秀!


    與大唐相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時,大唐盛世的盤點已經接近尾聲。


    ……


    【大唐盛世——元和中興!】


    【在位皇帝:唐憲宗李純!】


    【唐憲宗即位後,效仿“太宗之創業”、“玄宗之治理”。】


    【為了糾正朝廷權利日益削弱、藩鎮權力膨脹的局麵,平定藩鎮叛亂,致使“中外鹹理,紀律再張”,出現了唐室中興的盛況。】


    【各地藩鎮在長時間的戰亂中,實力也有所削弱,借助這大好形式,唐憲宗以法度裁製藩鎮,使唐王朝複歸於統一,史稱“元和中興”。】


    ……


    【大唐盛世——會昌衝興!】


    【在位皇帝:唐武宗李炎!】


    【武宗崇信道教,禁止道教以外任何教派。】


    【於會昌五年下令拆毀佛寺,沒收大量寺院土地,故在佛教曆史上,為三武滅佛的其中一位稱號武字的君主。又稱會昌滅佛。】


    【由於毀佛成功,從而擴大了唐朝征服的稅源,鞏固了大唐集權。】


    【武宗一連串振興朝廷的政績,史稱會昌中興。】


    ……


    【大唐盛世——會昌衝興!】


    【在位皇帝:唐宣宗李忱!】


    【入榜原因一:政治上,效仿唐太宗,以“治亂未嚐不任不肖,至治未嚐不任忠賢”為座右銘。】


    【入榜原因二,經濟上,反武宗滅佛的爭議,重新支持佛教發展,恢複佛教勢力。】


    【入榜原因三,李忱勤儉治國,體貼百姓,減少賦稅,注重人才選拔。】


    【入榜原因四,對外方麵,唐宣宗不斷擊敗吐蕃、迴鶻、黨項、奚人,收複安史之亂後,被吐蕃占領的大片失地。】


    【總評】


    【唐朝國勢有所起色,階級矛盾逐漸緩和,百姓日漸富裕,抑製宦官勢力過分膨脹,使十分腐敗的唐朝呈現出“中興”的小康局麵。】


    【唐宣宗即帝位後,致力於改善中唐以來所遺留的種種社會問題。】


    【因此,唐宣宗被認為是貞觀之治締造者一樣的明君。】


    ……


    此時,大唐皇帝們都已經逐漸麻木了。


    一個又一個稱讚他們大唐皇帝的溢美之詞,結果到頭來隻是第五!


    隻是第五!


    李世民此刻攥緊了拳頭,憤怒不已,內心仿佛擰成了麻花。


    “看起來,朕的後世子孫,都沒有出什麽問題。”


    “整個大唐,國祚綿長!”


    “就算是中唐、晚唐也有小盛世上榜。”


    “那為什麽,隻給朕大唐這麽低的名次?”


    “難道說,就因為朕的玄武門之變?!”


    此刻,排在後五位的帝王一臉黑線。


    劉秀:“第五都算名次低?這麽罵人好嗎?”


    康熙:“@李世民,你們排第五,其實一點都不虧!”


    趙匡胤:“虧我之前還有些向著太宗說話,這拐著玩罵人真的好嗎?”


    楊廣:“習慣就好了,他就是那麽一個人。”


    而這時,天幕剛剛盤點完大唐盛世,緊接著,番外盤點就開啟了!


    【大唐番外視頻盤點】


    【大唐由盛轉衰的重大事件!】


    【換種角度說,安史之亂後,大唐再無盛世!】


    !!!


    一瞬間,大唐皇帝們神色驚駭!


    其他諸位皇帝也是精神一震!


    來了!


    大唐第五的答案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盤點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種花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北北方方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北北方方方並收藏盤點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種花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