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大唐皇帝一個比一個不服。


    如今全都站出來為自己的王朝說話。


    畢竟如果真輸了,那麽一個個大唐皇帝都將下跪!


    所以那些大唐皇帝,知名不知名的,全都跑了出來。


    頓時一堆生麵孔的金色帝王彈幕,開始一一在天幕視頻當中浮現。


    顯然,對貞觀之治的盤點,還遠沒有結束。


    ……


    【入榜原因五,天可汗,一統全國!】


    【隨著最後一任割據勢力的歸降,唐朝一統全國。】


    【去場子,李世民令李靖出師塞北,挑戰dtz在東亞的霸主地位。】


    【唐軍在李靖的調遣下,攻滅dtz,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諸國尊稱為“天可汗!”】


    【其後,太宗多次用兵,攻打吐穀渾、攻打吐蕃軍。】


    【另派兵伐高昌,結果唐軍一到,對方首領直接被嚇死!其子繼位,遂歸順唐朝。從此,西域各國皆到長安朝貢!】


    【貞觀十五年,薛延陀作祟,並不斷強盛南下。】


    【唐太宗派數萬唐軍迎戰。】


    【貞觀十九年,唐太宗親自率領10萬軍隊,征討高句麗!】


    【貞觀二十年,唐朝在漠北,設立安北都護府,在漠南設立單於都護府,建立了南至羅伏州、北括玄闕州、西及安息州、東臨哥勿州的遼闊疆域!】


    【可以說唐太宗在位期間,武功全盛!】


    【將唐帝國,發展成為當時東亞地區最禽流感、文化最盛的國家!】


    【唐太宗李世民,也被周邊諸族尊為“天可汗”,並築“朝天可汗道”,向唐室進貢。】


    【唐太宗因此成為東方世界的國際盟主,整個大唐,也正式步入安康之世!】


    ……


    看到這,萬界各皇帝皆陷入震撼之中!


    尤其是不知道大唐具體情況的秦、漢、隋等三朝。


    祖龍:“若不是提前公布了排名,就這些盤點詞,說是第一盛世都不為過吧?!”


    漢武帝:“@李世民,還真對你有些刮目相看。”


    隋文帝楊堅:“盤點中,溢美之詞,溢於言表!這真的是第五盛世?”


    楊廣:“@李世民,你小子可以啊!我還真是人眼看狗低了。”


    李淵頓時不耐煩了。


    “怎麽說話呢?!”


    李世民:“@楊廣,表叔,你這個手下敗將,就先別說話了!”


    李治等大唐皇帝,此刻都在氣頭上。


    如果換做往常,這麽多讚美之詞,還是蒼天所說,那麽整個大唐都要張燈結彩慶祝一番。


    可是現在,每一個大唐皇帝都笑不出來!


    他們都在等待著接下來的答案!


    ……


    【入榜原因六:經濟蓬勃發展!】


    【不論是薄賦尚儉,還是救災恤貧,亦或者是扶持商業等等,唐太宗運用各種促使經濟蓬勃發展的舉措,皆大有成效。】


    【而且還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因,許多王朝的經濟特征,都是“重農抑商”,也就是抑製商業的發展。】


    【在曆朝曆代,商人的地位,比種田人的地位要低好幾個等次。】


    【可是在貞觀年間不同。唐太宗非但不歧視商業,還給商業發展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進一步體現了唐太宗的高瞻遠矚之處。】


    【在他的倡導下,貞觀王朝的商業經濟,有了迅速和長足的進展,新興的商業城市,如雨後春筍般地興起。】


    【當時世界上出名的商業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大唐!】


    ……


    看到這,幾位淚點低的大唐皇帝全哭了起來。


    唐中宗李顯:“幹什麽!就是欺負我們大唐是不是?誇得那麽天花亂墜,最後隻是第五!”


    唐睿宗李旦:“今天沒有一個說法,我們大唐絕對輕饒不了任何人!”


    唐代宗李豫:“沒錯!今天不讓我們心服口服,下跪道歉認輸?”


    “根本不可能!”


    ……


    【入榜原因七:科技強大。】


    【在貞觀年間,誕生了一位又一位大家。】


    【如世界上最早提出三次代數方程解法的數學家王孝通;】


    【如著有《千金要方》的醫學家孫思邈;】


    【如研製出當時絕無僅有的“三重環”渾天儀的天文學家,李淳風等】


    【入榜原因八:各民族關係密切。】


    【唐太宗布德懷柔,尊重各民族習俗,進一步發展蒙族關係。】


    【李世民曾說:“王者視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內,皆朕赤子。”】


    【又說:“朕以天下為家。”】


    【正是這種認知和思想,顯示了李世民處理民族關係和中外關係上的仁和寬厚的胸懷。】


    【大大減少了漢人和各民族之間的隔閡,增強了各民族間的廣泛互補和血肉融合。】


    【實現了多民族共同發展進步的宏大局麵。】


    【正是在唐代,華夏才有了一個代稱——“唐人”】


    【奠定了現代華夏的基礎!】


    【總評】


    【奠定國基!】


    【貞觀年間,唐太宗的各項善政,,使官吏廉能,社會安定,人民豐衣足食解決溫飽,經濟高速發展,造成了中興局麵,奠定了唐代將近三百年的基業!】


    【確立製度!】


    【貞觀年間,經太宗的苦心經營,延續了隋貸的多種政製。】


    【政風沿襲】


    【唐太宗施政有方,選賢問廉能,克己納諫,成為一種良好的朝廷風氣,曆代有為的治國者,皆追慕貞觀政風而力圖效仿。】


    【用人唯才!】


    【太宗用人,不問出身,以功臣代世胄,科舉代門第,讓諸多社會上有才能之人,得以走進朝堂,為國效力!】


    【本著以民為本的思想,廣開言路,虛懷納諫的胸襟;】


    【鐵麵無私,依法辦事的氣度,構成了貞觀之治的基本特色!】


    【他是古代集權治世最好的榜樣!】


    【使大唐在當時,與西方各國家相比,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


    盤點到這,可以說,都快把這貞觀之治給吹上了天!


    李世民看完都有些驚訝了!


    “蒼天,也太看得起朕了!”


    “不對,朕的大唐,本來就應該在第一!”


    “哪怕是前三呢?”


    “就算是第四,也馬馬虎虎能接受。”


    “這第五到底是要幹什麽?”


    想到這,李世民有太多的話要說了。


    “就好比最後幾個盤點當中,說到的對外經濟上。”


    “朕的大唐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文明強盛的國家!”


    “這一點,有目共睹!沒有任何人敢不承認!”


    “首都長安,更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大都會。”


    “而相比大清的閉關鎖國,朕當時奉行的是開放!”


    “外國人出入我大唐境內,根本不需要限製。”


    “朕既不擔心大唐人出去忘本忘祖,也不擔心外國人進來喧賓奪主。”


    “可以說朕高度自信極了!”


    “深信著自己的這片世界上最最文明富強的土地。”


    “尤其是更不擔心自己的文化,被外來人淹沒。”


    “不卑不亢,王者風範!”


    “尤其是朕還接受了大量的外國學者,來到大唐學習先進的文化。”


    “僅倭國的學生,朕就收留了七批!每批都有幾百人。”


    “那群倭國人也是勤奮好學,上至華夏的典彰製度,下到服飾風俗,他們全都學了個遍。”


    “使當時原始部落的倭國,憑空躍進了一千年!”


    “可見朕影響力多麽強大!”


    “這一點,竟然都沒有上入榜原因。”


    “當然了,還有太多了,看來蒼天都盤點不完了。”


    “就這樣,朕還隻是第五???”


    說到這,李世民越說越來氣!


    而這時,王莽冷哼一聲:“第五的原因,好像找到了。”


    宣統:“加一!加一!”


    李世民頓時懵了。


    “朕第五,跟那個小倭國有什麽關係!”


    “朕的貞觀治世,社會秩序好的令人難以置信,這些全都看不到?”


    祖龍頓時一滯。


    “朕似乎有些明白是什麽原因了。”


    漢武帝則冷哼一聲:“第五還要怨天尤人?不找找自己身上的原因?”


    李治:“父皇,該到兒臣的盤點了!”


    ……


    馬不停蹄,大唐盛世盤點繼續!


    【大唐盛世——永徽之治】


    【在位皇帝:唐高宗李治】


    【入榜原因一:勤勉執政!】


    【唐高宗李治虛心納諫,勤於政事。】


    【登基之初,就將唐太宗的三日一朝,改為一日一朝!勤勉執政。】


    【君臣上下蕭歸曹隋,照太宗法令執行,頗有貞觀之治遺風。】


    【入榜原因二,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科舉製度。】


    【唐高宗李治對整個大唐首要的官員選舉製度進行徹底改造,重新建立科舉製度,選用了一大巴通過科舉進入仕途的官員。】


    【這是李治遠比他的前輩偉大的政績。】


    【在他統治時期,更多地通過科舉製度選用官員,而不僅僅是依靠世襲的特權進行選拔。】


    【科舉製度的影響開始在最高一級官僚機構中表現出來。高宗的幾個宰相都有功名在身,相當數量的官員開始以這種方式走上仕圖。】


    【入榜原因三:修訂了《永徽律》】


    【《永徽律》,是整個曆史現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為後世法律的製定提供了參考。】


    【入榜原因四:輕徭薄賦】


    【唐高宗進一步推行輕徭薄賦經濟政策,經濟再次高速發展。】


    【入榜原因五:文治武功並舉!】


    【和太宗李世民一樣,李治同樣也是一位文武雙全皆有造詣的皇帝。】


    【李治即位後,完成的第一件偉業,就是用兵西域,平定西突厥的叛亂。】


    【唐朝勢力進一步越過蔥嶺、碎葉川,辦公室進入中亞內陸腹地】


    【統治版圖範圍進一步擴大,成為漢人王朝版圖最大的王朝!】


    【總評】


    【實際上,成功的君主帝王,未必一定要大刀闊斧地推陳出新。】


    【恰恰相反,有時,遵循舊製,循序漸進,也無可厚非。】


    【往往更能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唐高宗的統治都是貞觀之治的繼承與發展。】


    【雖然以仁孝著稱的唐高宗對政治並沒有特別獨到的見解,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出色的守成君主。】


    【開創之功固然重要,固然需要膽識與才幹,而遵循舊製,並非不需要能力。】


    【唐高宗時期,唐朝的疆域,擴張到了漢人王朝的極限。】


    【東起朝鮮半島,抵達霓虹海;】


    【西臨裏海,占有半個中亞,抵達阿啦伯;】


    【南至月南橫山,月國北部灣,占有半個月南,抵達中南半島;】


    【而北部則越過貝加而湖,占有整個外蒙。】


    【李治在位34年裏,這個時期,大唐疆域,達到了1237萬平方公裏!】


    ……


    ……


    ……


    看到這,曆朝曆代的皇帝們接帝軀一震!


    祖龍:“太大了!太大了!這便是巨唐!”


    漢武帝:“不得不承認,大漢的領土,確實沒有大唐幅員遼闊!”


    隋文帝:“這等疆域,大隋有些望塵莫及。”


    皇帝們都是有一說一,並不會藏著掖著什麽。


    頓時,整個大唐皇帝們全都激動起來!


    李淵:“好小子,竟然把咱們大唐發展到這麽壯大!”


    李世民:“兒啊,朕當初還有些看不上你,沒有想到,你竟然這麽厲害!”


    武則天:“夫君棒棒!”


    李隆基:“皇祖父無敵!但這樣的盛世排在第五,朕還是不服!”


    “尤其是還有朕的開元盛世,可以說是大唐巔峰!”


    李世民驚愕:“什麽?難道說朕的貞觀盛世,還有治兒的永徽之治,漢人王朝最大版圖!都還不是大唐之最???!”


    “曾孫兒,可以啊!”


    李隆基:“皇曾祖,孫兒之前都是在您麵前低調的。”


    “不願意多說什麽。”


    “但是現在,孫兒也不想隱瞞什麽了。”


    “朕通知的開元盛世,可以說是力壓貞觀、更勝永徽,開元年間,整個大唐進入全盛!大唐國力到達最巔峰!”


    “朕的開元盛世,才是整個大唐盛世的代表!”


    “單獨拎出來一個大唐盛世,就比其他王朝要強。”


    “而現在,我們七個盛世加起來,竟然隻排第五!”


    “皇曾祖,孫兒氣不過啊!”


    李世民一聽這話,頓時更是火冒三丈!


    “好啊!原本朕以為,朕的貞觀之治就已經是大唐巔峰,沒有想到,今後一山比一山高!”


    “這麽多盛世加起來,連個前三都拿不到?!”


    李世民眸光中頓時猶如爆發出雷電之光:


    “林仙人!您最好給我們大唐諸位皇帝一個解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盤點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種花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北北方方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北北方方方並收藏盤點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種花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