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歸吵架,自此以後,三家人之間終於形成了一套相對固定的日常時間表。
平時,小兩口自己照看孩子,隻是午飯晚飯到顏家報到,周末兩人就帶著孩子去見爺爺奶奶。這樣既避免爺爺奶奶、阿爺阿婆有太多寵溺孩子的機會,也能讓祖孫得享天倫之樂,還可以讓顏如舜騰出空來碼碼字。
不能說人人十分滿意,但總算大家都覺得能過得去,吵架的時候也少了許多,日子舒心多了。
顏如舜定下心來,仔細地教導簡簡。
一晃眼,就是上幼兒園的時候了。
在這之前,簡簡吃飯、睡覺、穿脫衣服都算熟練了,隻是三歲半了運動還有些笨拙。
顏如舜使了吃奶的力氣帶她練習,然而她依然雙腳不能連跳,也不會單腳跳,還有上洗手間也不會自己擦屁股。
顏如舜不由暗自歎氣:看來有些事情確實不是光憑努力就能改變的。
幸而她早有心理準備,沒有期待孩子是個360°無死角的全才,所以也沒有著急忙慌,非逼著簡簡補齊短板,隻是每日盡量帶著她散步、運動,想著不管怎麽說總比不動的好。
一邊散步,一邊就給女兒講幼兒園的趣事,有些是她自己經曆的,有些是某度上搜出來的,簡簡笑得前仰後合,老早就盼著去幼兒園。
終於到上幼兒園的日子,一群小屁孩抱著媽媽不肯放開,哭得稀裏嘩啦的。簡簡在其中左看看右看看,不僅不傷心,還懵懵懂懂的問:“你為什麽要哭啊?你為什麽不放媽媽走呢?幼兒園裏除了老師,其他大人是不能留下來的。”
好些家長都因此注意到這個小丫頭,紛紛說:“喲,這個小朋友真會說話,跟小大人一樣。”
聽得辛母心裏一陣得意,嘴上卻謙虛:“她就是平時喜歡自己讀書,所以說話比較老成。”
於是,大家又討教起孩子讀書的問題,把辛母得意得嘴都合不攏。
顏如舜和顏母在後邊兒交換眼色,均麵露無奈。
第一天放學,簡簡又蹦又跳地撲進顏如舜的懷裏,然後歡快的說起幼兒園的事情:
什麽自己一天都沒有哭,有好幾個小朋友一會兒又哭一會兒又哭;什麽老師大大的表揚了她,說她所有事情都做得很好,應該發小紅花;什麽幼兒園的午餐和晚餐超級好吃,她天天都要到幼兒園來吃飯;什麽她交了幾個好朋友,但是好朋友把她的玩具搶走了……
一路嘰嘰喳喳沒有片刻安寧。
顏如舜笑容滿麵的聽著,時不時說聲“哦,是這樣嗎”或者“然後呢”,簡簡就會興致勃勃地繼續說下去。
到後麵,也不知道是不是說無可說,就開始編故事,她講得十分之玄幻,說幼兒園裏有一個巨大的遊泳池,所有的小朋友都在裏麵遊啊遊,遊到空中還在遊啊遊。有小朋友遊得太遠了,還不肯迴來,老師就很生氣,把鞋子拖下來扔他……
顏如舜唯有嗬嗬:好吧,她是不是應該考慮培養簡簡去寫另一篇《愛麗絲漫遊奇境》?
不過,女兒說的話到底能信不能信啊?
d大的附屬幼兒園難道會是一所虐童幼兒園?就算老師真有惡習,但第一天就暴露本性,是不是太蠢了些?
這種事自然不好直接問老師,哪怕語氣委婉,隻怕也要引得老師多想。
幸而,開家長會的時候家長們建了個群。她在裏麵打聽情況,把幾個家長透露的孩子的話對了一對,發現簡簡壓根就是胡說八道,這才放下心來。
不管怎麽說,簡簡能夠順利平穩地度過入園的日子,實在是很令人慶幸的事情。
好幾個家長在群裏討教如何哄著孩子心甘情願去幼兒園,為此大傷腦筋,顏如舜穩坐釣魚台,莫名欣慰:至少,辛苦的這三年沒有白費。
現在的簡簡活潑大方,性情開朗,肯講道理,好奇心強,怎麽看也是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小蘿莉。
人家說三歲看大。
她交出的第一階段成績單應該還算過得去吧。
以後,簡簡必然會越來越喜歡和小朋友們相處。到時候,她上學以後,她就好好碼字掙錢,等她放學以後,她再安安心心陪她讀書做遊戲。等她睡著,她就去跟辛微揚擠在一個被窩裏說說知心話,做做那啥的事。
這小日子簡直越來越圓滿了。
她想得美滋滋的,豈料,人算不如天算。
入學的第一個月,簡簡就感冒發燒了一次。
這一生病,頓時就人仰馬翻。
簡簡生病難受,成天唿喚要媽媽抱著,顏如舜所有的安排全被打亂,白天黑夜的照顧她,一點兒喘息的時間都沒有。
等到女兒病好,她變得眼青麵黑,兩頰深陷,活像個大-煙鬼一樣,心裏謝天謝地的慶幸,小家夥總算又蹦蹦跳跳的去幼兒園了,她也能歇口氣。
到第二個月,簡簡病了兩次。一次在家歇了四天,一次在家歇了五天;
第三個月更讓人吐血,因為患上了皰疹性咽峽炎,幼兒園直接讓人在家休息半個月。
顏如舜忍無可忍,拍桌子說:“幹脆不去讀幼兒園了!”
辛微揚嚇一跳:“為什麽?”
“現在上兩天學就病三天,不僅大人受煎熬,簡簡也受折磨。你看看她一下子瘦了多少!”
“不是說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會病個幾迴嗎?”
“要是病得越來越少,那我就忍了。可眼下的趨勢是越來越多,我們難道就任由簡簡這麽病下去嗎?”顏如舜心疼地抱著女兒抱怨,“本來該用於生長發育的能量全用來抵禦病菌,這人還能長好嗎?還不如留在家裏,至少是健健康康的。”
辛微揚想想也是,這好幾次的連夜開車送去醫院,他也不容易。
雖說城裏人沒有不讀幼兒園的,但是他小時候隻在幼兒園呆了幾天,覺得沒意思,就退學迴家了,所以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好。
再說,顏如舜又不是不能自己教女兒,簡簡在幼兒園也沒見學到更多的東西。迴家裏來,繼續跟著顏如舜學好了,那進度肯定比在幼兒園還快上數倍呢。
因為留在家裏就需要恢複以往的時間表,辛微揚兩人就必須與雙方父母商量。
而小兩口這個想法一拋出來,就像油鍋裏倒了一碗水似的,立馬炸開了鍋。
“什麽,不上幼兒園?”兩個媽異口同聲,“你們瘋啦?”
不就是留在家裏不上幼兒園嗎,怎麽就至於瘋了?
小兩口都覺得兩位媽小題大作,把自己的理由解釋了一遍。
然而,兩位爸也不同意:“簡簡現在不小了,她需要跟同齡人交往,不然關在家裏一個人閉門造車,一點兒交際能力都沒有,跟社會完全脫節,以後怎麽生存?”
這確實是在家上學的家庭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但是,這一點,顏如舜從接觸在家上學開始就在琢磨了。自從簡簡生病以後,在家上學的念頭開始切實的浮現在她腦子裏,到如今也是好幾個月了,她自然不是全無準備。
“簡簡留在家裏,並不代表她就沒有交際了。我已經在她的幼兒園班級群裏組建了好幾個活動小組,現在每周都定期活動,她不會孤獨寂寞的。”
她一邊說,一邊把手機裏拍的照片給眾人看。
一群孩子或一起讀書,或一起在戶外遊戲,或一起畫畫,看起來頗有意趣,每個孩子臉上都漾滿了笑容。
四位老人家看得仔細,顏如舜心裏隱隱發虛。
活動小組是真的有,不過人數兩隻手就數的過來,到目前為止也隻組織了這麽三次活動,說服力實在不太夠。
不過,看照片的人也沒有在意這一點。
他們質疑的是另外的問題:“這些活動隻能在周末組織吧?那能組織一次到兩次就頂天了吧?難道簡簡一個星期就等著這麽一兩次活動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
顏如舜迴應:“當然不是,她現在也上興趣班啊,音樂課、舞蹈課和體操班也有和小朋友一起學習。音樂課一周一次,舞蹈課一周兩次,體操班一周一次,再加上周末我們自己組織的活動,一周也有六次了。基本上還是達到了每天一次的頻率。”
辛微揚也說:“現在簡簡總生病迴家,也等於切斷了跟小朋友的聯係,算起來連一天一次的頻率都沒有,還受了一大通罪,我看不如留在家裏,偶爾她想去幼兒園玩一玩再去玩一玩就是。”
口氣裏把幼兒園當成了一個大型遊樂園一樣。
不過,話說迴來,對於他這樣的天才,幼兒園不也就那麽一迴事嗎?
辛母聽得冷笑:“你當年迴家,那是因為你跟別的孩子不一樣。但是你們自己也說了,安安就是個智力正常的普通孩子。你們非讓她迴家來呆著,那萬一沒教好,影響的可就是安安一輩子!你們負得起那個責任嗎?”
這句質問相當有力。
就算是父母也未必能擔得起這麽大的責任。
辛微揚心中沒有章程,麵對母親犀利的眼神,頓時頭皮一麻,隻能求救般的看向顏如舜。
平時,小兩口自己照看孩子,隻是午飯晚飯到顏家報到,周末兩人就帶著孩子去見爺爺奶奶。這樣既避免爺爺奶奶、阿爺阿婆有太多寵溺孩子的機會,也能讓祖孫得享天倫之樂,還可以讓顏如舜騰出空來碼碼字。
不能說人人十分滿意,但總算大家都覺得能過得去,吵架的時候也少了許多,日子舒心多了。
顏如舜定下心來,仔細地教導簡簡。
一晃眼,就是上幼兒園的時候了。
在這之前,簡簡吃飯、睡覺、穿脫衣服都算熟練了,隻是三歲半了運動還有些笨拙。
顏如舜使了吃奶的力氣帶她練習,然而她依然雙腳不能連跳,也不會單腳跳,還有上洗手間也不會自己擦屁股。
顏如舜不由暗自歎氣:看來有些事情確實不是光憑努力就能改變的。
幸而她早有心理準備,沒有期待孩子是個360°無死角的全才,所以也沒有著急忙慌,非逼著簡簡補齊短板,隻是每日盡量帶著她散步、運動,想著不管怎麽說總比不動的好。
一邊散步,一邊就給女兒講幼兒園的趣事,有些是她自己經曆的,有些是某度上搜出來的,簡簡笑得前仰後合,老早就盼著去幼兒園。
終於到上幼兒園的日子,一群小屁孩抱著媽媽不肯放開,哭得稀裏嘩啦的。簡簡在其中左看看右看看,不僅不傷心,還懵懵懂懂的問:“你為什麽要哭啊?你為什麽不放媽媽走呢?幼兒園裏除了老師,其他大人是不能留下來的。”
好些家長都因此注意到這個小丫頭,紛紛說:“喲,這個小朋友真會說話,跟小大人一樣。”
聽得辛母心裏一陣得意,嘴上卻謙虛:“她就是平時喜歡自己讀書,所以說話比較老成。”
於是,大家又討教起孩子讀書的問題,把辛母得意得嘴都合不攏。
顏如舜和顏母在後邊兒交換眼色,均麵露無奈。
第一天放學,簡簡又蹦又跳地撲進顏如舜的懷裏,然後歡快的說起幼兒園的事情:
什麽自己一天都沒有哭,有好幾個小朋友一會兒又哭一會兒又哭;什麽老師大大的表揚了她,說她所有事情都做得很好,應該發小紅花;什麽幼兒園的午餐和晚餐超級好吃,她天天都要到幼兒園來吃飯;什麽她交了幾個好朋友,但是好朋友把她的玩具搶走了……
一路嘰嘰喳喳沒有片刻安寧。
顏如舜笑容滿麵的聽著,時不時說聲“哦,是這樣嗎”或者“然後呢”,簡簡就會興致勃勃地繼續說下去。
到後麵,也不知道是不是說無可說,就開始編故事,她講得十分之玄幻,說幼兒園裏有一個巨大的遊泳池,所有的小朋友都在裏麵遊啊遊,遊到空中還在遊啊遊。有小朋友遊得太遠了,還不肯迴來,老師就很生氣,把鞋子拖下來扔他……
顏如舜唯有嗬嗬:好吧,她是不是應該考慮培養簡簡去寫另一篇《愛麗絲漫遊奇境》?
不過,女兒說的話到底能信不能信啊?
d大的附屬幼兒園難道會是一所虐童幼兒園?就算老師真有惡習,但第一天就暴露本性,是不是太蠢了些?
這種事自然不好直接問老師,哪怕語氣委婉,隻怕也要引得老師多想。
幸而,開家長會的時候家長們建了個群。她在裏麵打聽情況,把幾個家長透露的孩子的話對了一對,發現簡簡壓根就是胡說八道,這才放下心來。
不管怎麽說,簡簡能夠順利平穩地度過入園的日子,實在是很令人慶幸的事情。
好幾個家長在群裏討教如何哄著孩子心甘情願去幼兒園,為此大傷腦筋,顏如舜穩坐釣魚台,莫名欣慰:至少,辛苦的這三年沒有白費。
現在的簡簡活潑大方,性情開朗,肯講道理,好奇心強,怎麽看也是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小蘿莉。
人家說三歲看大。
她交出的第一階段成績單應該還算過得去吧。
以後,簡簡必然會越來越喜歡和小朋友們相處。到時候,她上學以後,她就好好碼字掙錢,等她放學以後,她再安安心心陪她讀書做遊戲。等她睡著,她就去跟辛微揚擠在一個被窩裏說說知心話,做做那啥的事。
這小日子簡直越來越圓滿了。
她想得美滋滋的,豈料,人算不如天算。
入學的第一個月,簡簡就感冒發燒了一次。
這一生病,頓時就人仰馬翻。
簡簡生病難受,成天唿喚要媽媽抱著,顏如舜所有的安排全被打亂,白天黑夜的照顧她,一點兒喘息的時間都沒有。
等到女兒病好,她變得眼青麵黑,兩頰深陷,活像個大-煙鬼一樣,心裏謝天謝地的慶幸,小家夥總算又蹦蹦跳跳的去幼兒園了,她也能歇口氣。
到第二個月,簡簡病了兩次。一次在家歇了四天,一次在家歇了五天;
第三個月更讓人吐血,因為患上了皰疹性咽峽炎,幼兒園直接讓人在家休息半個月。
顏如舜忍無可忍,拍桌子說:“幹脆不去讀幼兒園了!”
辛微揚嚇一跳:“為什麽?”
“現在上兩天學就病三天,不僅大人受煎熬,簡簡也受折磨。你看看她一下子瘦了多少!”
“不是說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會病個幾迴嗎?”
“要是病得越來越少,那我就忍了。可眼下的趨勢是越來越多,我們難道就任由簡簡這麽病下去嗎?”顏如舜心疼地抱著女兒抱怨,“本來該用於生長發育的能量全用來抵禦病菌,這人還能長好嗎?還不如留在家裏,至少是健健康康的。”
辛微揚想想也是,這好幾次的連夜開車送去醫院,他也不容易。
雖說城裏人沒有不讀幼兒園的,但是他小時候隻在幼兒園呆了幾天,覺得沒意思,就退學迴家了,所以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好。
再說,顏如舜又不是不能自己教女兒,簡簡在幼兒園也沒見學到更多的東西。迴家裏來,繼續跟著顏如舜學好了,那進度肯定比在幼兒園還快上數倍呢。
因為留在家裏就需要恢複以往的時間表,辛微揚兩人就必須與雙方父母商量。
而小兩口這個想法一拋出來,就像油鍋裏倒了一碗水似的,立馬炸開了鍋。
“什麽,不上幼兒園?”兩個媽異口同聲,“你們瘋啦?”
不就是留在家裏不上幼兒園嗎,怎麽就至於瘋了?
小兩口都覺得兩位媽小題大作,把自己的理由解釋了一遍。
然而,兩位爸也不同意:“簡簡現在不小了,她需要跟同齡人交往,不然關在家裏一個人閉門造車,一點兒交際能力都沒有,跟社會完全脫節,以後怎麽生存?”
這確實是在家上學的家庭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但是,這一點,顏如舜從接觸在家上學開始就在琢磨了。自從簡簡生病以後,在家上學的念頭開始切實的浮現在她腦子裏,到如今也是好幾個月了,她自然不是全無準備。
“簡簡留在家裏,並不代表她就沒有交際了。我已經在她的幼兒園班級群裏組建了好幾個活動小組,現在每周都定期活動,她不會孤獨寂寞的。”
她一邊說,一邊把手機裏拍的照片給眾人看。
一群孩子或一起讀書,或一起在戶外遊戲,或一起畫畫,看起來頗有意趣,每個孩子臉上都漾滿了笑容。
四位老人家看得仔細,顏如舜心裏隱隱發虛。
活動小組是真的有,不過人數兩隻手就數的過來,到目前為止也隻組織了這麽三次活動,說服力實在不太夠。
不過,看照片的人也沒有在意這一點。
他們質疑的是另外的問題:“這些活動隻能在周末組織吧?那能組織一次到兩次就頂天了吧?難道簡簡一個星期就等著這麽一兩次活動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
顏如舜迴應:“當然不是,她現在也上興趣班啊,音樂課、舞蹈課和體操班也有和小朋友一起學習。音樂課一周一次,舞蹈課一周兩次,體操班一周一次,再加上周末我們自己組織的活動,一周也有六次了。基本上還是達到了每天一次的頻率。”
辛微揚也說:“現在簡簡總生病迴家,也等於切斷了跟小朋友的聯係,算起來連一天一次的頻率都沒有,還受了一大通罪,我看不如留在家裏,偶爾她想去幼兒園玩一玩再去玩一玩就是。”
口氣裏把幼兒園當成了一個大型遊樂園一樣。
不過,話說迴來,對於他這樣的天才,幼兒園不也就那麽一迴事嗎?
辛母聽得冷笑:“你當年迴家,那是因為你跟別的孩子不一樣。但是你們自己也說了,安安就是個智力正常的普通孩子。你們非讓她迴家來呆著,那萬一沒教好,影響的可就是安安一輩子!你們負得起那個責任嗎?”
這句質問相當有力。
就算是父母也未必能擔得起這麽大的責任。
辛微揚心中沒有章程,麵對母親犀利的眼神,頓時頭皮一麻,隻能求救般的看向顏如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