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峰一番吞雲吐霧,望著男孩時而糾結的神情,再次帶著勵誌大師的口氣說道:“好,我們接著聊。現在我們舉個負麵例子,來說明負麵成長環境,是如何影響人的心理行為。比如,小時候媽媽打罵斥責漠視孩子,孩子自然會害怕難過逃避。孩子會在體驗這些感受過程中形成意識與潛意識,乃至與其相應的思想行為。思想情緒能被我們覺知的部分就像弗洛伊德說的那樣,是海水中那座冰山的上麵部分,孩子在記憶沒有形成之時和忘記的部分,就是海洋那座冰山下麵難以見到的部分。雖然孩子不記的海水以下的部分,也就是忘了母親打罵斥責漠視他的情景,但隻要遇到類似和母親有關聯的事物,他冰山上麵的部分就會在觸景生情效應下,喚醒冰山下麵的部分,也就是當初被母親打罵斥責漠視的感覺,而不是記憶中的畫麵情景。因為他那時記憶還不健全或已經忘記,母親造成的負麵體驗,隻能以感覺形式存在潛意識的海洋裏。因此,當眼前的事物通過潛意識上麵的冰山,喚醒潛意識下麵的冰山,孩子就會感覺到相應的負麵心情。可是,他沒有清晰的記憶,不知道真正原因,很容易把心情不好的原因進行合理化,歸咎於喚醒潛意識感受的當前事件上。如果他有良好的覺知能力還好,容易站在客觀的角度分析問題和體察自己的心情。因此,雖然他難以排除不好的心情,但會在理性上認為不應該生氣,會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情。可是,如果他欠缺這種能力,就容易陷入主觀的情緒被牽著鼻子走。容易形成抱怨,指責,偏執,甚至憂鬱分裂等類型的人格,既不自知又難以自拔,容易發生與人相處的問題。比如,當他看到身穿黑色衣服的女孩或妻子拿根棍子迴家,就會覺得討厭或排斥等負麵情緒。可是,事實上並不是因為這個女孩或妻子讓他產生不好的感覺。而是這個女孩的黑色衣服或妻子的棍子,恰恰吻合他母親當初打罵斥責他的情景。因此,黑色衣服和棍子這些與母親相關聯的事物,喚醒他對母親的負麵感受被大腦覺知。反過來,以此類推,人在其他方麵的情緒反應也同樣如此。可以理解嗎?”


    淩峰說到這裏,又開口問道!


    男孩一聽,沉默片刻,開口說道:“哦,好像有些明白。我和女孩在一起的時候,時常有種矛盾的感覺。既喜歡又茫然,既想接近又想逃避,我不知道該如何麵對。雖然很想接近她們,但好像又有種不好的感覺讓我很迷茫。那麽這種迷茫的感覺,是不是就像你說的那樣,是冰山下麵的那些意識呢?”


    淩峰聽他如此一說,意料中連忙說道:“是的,你很聰明。你心理學書籍沒有白看!這種迷茫的感覺,就是你清醒的理性與未知冰山負麵意識形成的衝突感。既然如此,我們再舉一個大一點的負麵例子。比如,這個媽媽經常打罵漠視斥責孩子,那麽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因為害怕開始像烏龜一樣把頭縮在肚子裏。如果烏龜天天把頭縮在肚子裏,那最後的結果會怎麽樣?那自然就會在用進廢退效應中造成功能障礙甚至喪失,難以把頭正常的伸出來。同樣的道理,如果母親經常打罵斥責漠視孩子,那孩子也會像烏龜一樣,為了逃避痛苦把感受的頭縮到肚子裏形成心靈的封閉,造成他心靈感受感知功能像烏龜那樣發生障礙甚至喪失,讓他難以體會到他人的心情,造成他難以表現出與人互動的相應行為。他因為像烏龜封閉心靈,讓他失去感受感知能力,因此,讓他難以擁有相應的潛意識感受,導致他在麵對相應的事件上,表現出茫然無措的情緒行為。因為他潛意識的海洋缺乏相應的感受體驗,相當於潛意識的倉庫,沒有相應的感受材料,當然就難以生產出相應情緒行為的產品了。反之,如果潛意識海洋已經儲備了與事件相應的感受,他自然就會在觸景生情效應下表現出與其相應的情緒行為。比如,女孩在他的潛意識裏代表了母親,但反過來母親在他的潛意識裏也代表了女孩。因此,如果這個男孩經常受到母親的負麵影響,那他長大麵對女孩,潛意識就會在觸景生情效應下,喚醒他對母親的負麵感受投射於女孩,結果造成他們難以相處。反過來,如果他曾經體驗到母親給予的良性感受,那麽他潛意識海洋就等於擁有了相應的良性材料,自然就容易表現出與女孩相處的良性行為。更糟糕的是,如果他潛意識裏裝滿了對母親的負麵感受,但他的智力又很優秀,那麽他正麵思維力量與負麵潛意識力量就容易形成衝突。如果他不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就容易在情緒與理性的衝突中,患上狂躁,憂鬱症,精神分裂等心理問題!”


    然而,淩峰說到這裏,男孩忽然激動的說道:“是啊,感覺你說的太對了。我和女孩在一起的時候,我很想讓她們開心,可是,不知道如何做才對。於是我就擔心,自卑,逃避,瞎猜。結果越是如此,就越容易讓她們不開心,讓自己更不開心……”


    男孩說完,淩峰正準備開口,男孩又開口說道:“我和女孩在一起,感覺很混亂,我搞不清楚她們心裏在想什麽。也不知道如何做才適合。好像知道她們的心情,可是又沒啥感覺。也許正因如此,她們不是覺得我傻,就是覺得我對她們不用心。可是分手以後,我又控製不住的憂傷難過。有次失戀,我竟然感覺活著沒意義,甚至想自殺。後來在朋友的建議下,在南京看了心理醫生,結果他們就讓我吃了抗憂鬱藥……”


    淩峰聽男孩說到這裏,憐憫中安慰道:“憂鬱症並不是什麽大問題。但我們要知道,憂鬱症的本質,如果從生理上來說,主要是身體功能紊亂,導致感知體驗障礙。可是,如果從心理的角度來說,主要是缺乏價值感或價值感喪失。事實上兩者可以相互惡化影響形成憂鬱症。也就是生理說,生理可以影響心理感受,心理可以影響生理運作。因此,一旦其中任何一點被誘發,都很容易讓人陷入其中,造成價值感體驗障礙,讓我們難以體會到生存的快樂與意義。這是種很脆弱的心理,如果拋除生理影響,單從心理角度而言,主要是缺乏愛與溫暖的感受體驗。反過來說,就是眼前的負麵體驗,喚醒了潛意識潛藏的負麵意識,誘發了價值感的問題。既然如此,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可以嗎?”


    <a id="wzsy" href="http://www.slkslk.com">slkslk.com</a>


    男孩一聽,連忙迴答道:“當然可以!”


    男孩說完,淩峰微笑著說道:“如果你媽媽傷心難過你會知道嗎?你慢慢來,這個問題也許可以幫助你搞明白憂鬱症的問題!”


    男孩一聽,略加思索的說道:“媽媽傷心難過我當然會知道……”


    男孩說完,淩峰接著說道:“好,我再問你,你雖然知道媽媽傷心難過,那你會有種身同體受的感覺嗎?”


    男孩聽淩峰如此一問,茫然間思索半天,開口說道:“這,我知道媽媽傷心難過,我希望媽媽開心,我會因為媽媽心情不好,覺得自己心煩。但沒有她那種傷心難過的感覺。不難過是種堅強的表現嗎?”


    男孩說到這裏,不解的問道!


    淩峰一聽,微微一笑,說道:“不是堅強的表現,是你感受母親心情的能力封閉。當你心靈感受封閉,等你長大以後,就會以母親為輻射中心,反應在其他女孩身上。讓你難以感受到她們的心情,難以做出相應的付出與給予。這種對母親感受封閉現象,也就是我們剛才談的烏龜理論。因為你的智力正常而且優秀,所以你能知道母親傷心難過。可是,因為你的感受像烏龜一樣封閉,讓你難以通過心靈感知體會到母親的心情,隻能從理性思維角度了解母親的心情,因此,隻能從理性上給於相應的迴應。但機械性理性思維,是難以了解豐富多變的情緒。因此,讓你難以給於相應的迴應。”


    “是呀,醫生,聽你如此一說,我才有點明白,這孩子為何很聰明,可在日常生活中總像個孩子傻傻的不懂事……”


    一直默默無聲的母親聽淩峰如此一說,眼眶一紅,抽噎著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心理醫生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逸灑蒼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逸灑蒼穹並收藏心理醫生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