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走了,楊惜婉和夏花穆藍兩個人摘了不少木耳就迴來了。


    兩個人小臉都興匆匆的。


    這種田園生活,就是夏花都沒有經曆過,這種摘菜不勞累的活在穆藍心裏就是別有趣味。


    .......


    日子就這麽四平八穩的過著。


    因為楊惜婉給趙辰煜寫了如何防禦瘟疫,消毒水什麽的,包括如何熬製消毒水,楊惜婉都寫的仔細。


    這個楊惜婉不私藏。


    消毒水雖然是後世發明,可現在她活在這個時代,國家危難,她豈能坐視不理?


    不是楊惜婉聖母,如果國家危難,發生流民戰亂,那些窮苦人民揭杆造反,國家一片混亂之下,她也會被影響的。


    前世那些曆史書中,有多少農民過不下去日子,忍無可忍之下才會走到那一步。


    農民為啥過不下日子?


    因為窮,為啥窮?有田的因為加重賦稅,苦不堪言,沒田的,更是餓的饑腸轆轆,渴望著擁有幾畝良田。


    有多少人隻是想擁有幾畝田,安安生生過營生而已。


    幾畝田,背朝大地麵朝天,要是天地不仁,為萬物為芻狗的話,那農民一年辛苦糧食絕收,那就等著苦哈哈餓肚子直接餓死。


    可惜的是,在古社會中,一但天災無情,良田遭殃,荒蕪良田,糧食絕收,加上朝廷無情,不管人民死活,人都要被逼死了,怎麽能不揭杆造反呢。


    所以在古代田對農民來說是重中之重。


    田對國家來說是撐起一個國家興亡的脊梁。


    有田有農,有農有糧。


    天下太平!


    楊惜婉知道封建製社會不公平,階層製度分明,雖然說士農工商,可是農民過的日子其實連商人都不如,商人隻是身份底下,但是不窮,農雖然身份比商人高了一層,可日子過的確是最底層的。


    說太多,想起曆史書中那些令人觸目驚心的淒慘史記,楊惜婉心中便是一片心酸。


    趙辰煜的速度比楊惜婉預想的更快。


    從董大夫傳來的消息中,自己寄出信的第五天,大批的消毒水就從京都開始運往淮南,要如何消毒,如何防禦大規模進行。


    其實有不少官員在背後覺的太子殿下小題大做,這洪災怎麽能發生瘟疫呢,這樣搞不是折騰人嗎?


    不過趙辰煜不得不謝謝自己心裏討厭的老爹在賑災第一線。


    淮南官員得知皇上要親自賑災的時候就瑟瑟發抖,要是被發現何地偷工減料,他們的腦袋可就不保了。


    皇上的速度也很快,第一天時間到,第二天就直接斬了一批老鼠貪官,抄家滅族的數不勝數。


    在皇帝的鐵血威懾下,淮南的官員死了一大片,朝廷震動,更有和淮南官員有關係的朝廷大臣瑟瑟發抖,所以趙辰煜這些消毒水送來的時候。


    管他能用不能用,這些官員都恨不得第一時間搶著去做。


    為啥啊?


    將功補過,免的皇上起殺心,把他們一塊都給宰了。


    以往朝廷有天災的時候,克扣賑災糧食,賑災銀款的事情總有發生,可是沒有鬧大,沒有鬧到皇上跟前,就像沒事發生一樣,誰管災民的死活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園嬌寵:撿個相公來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國暖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國暖生並收藏田園嬌寵:撿個相公來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