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戌時,本應亮起無數燈火的王朝軍大營,突然死一般的沉寂。
沒有了往來匆匆的腳步,也沒有了私下小聲的交談。唯剩下零星幾處火光,在夜風中瑟瑟飄搖。
數個時辰前……
“撤軍?”辛肅和薑錚同時站起,他們都對寧王的這一決定感到驚詫萬分!
為什麽?依照寧王的性格,他是絕對不會采用李存善之流的建議的,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麽!
“聽說寧王昨日去了莫弈月的營帳,迴來時就下令撤軍了。”司徒彥雖然投奔王朝軍不久,可在這營中,任何一人的動態他都摸得清清楚楚。
又是這個莫弈月!他在搞什麽鬼!
連畢安在內,主攻派與主守派都沒有看懂,莫弈月為什麽會讓寧王采納李存善之流的建議。
“李存善,鄒青然之流,不學無術,屍位素餐。遇事隻知趨利避害,舍大義而顧小私,若按照他們的意思走,王朝軍豈有不敗之理!”畢安氣得捶胸頓足,怎奈軍令如山,寧王旨意已頒,再怎麽反對也還是要執行。
“畢將軍,如果讓你將部隊兵分兩路,一部分老弱交由寧王帶往九黎,一部分精銳留在這裏伏擊魔族軍隊,你看如何?”司徒彥似乎猜到一些莫弈月的想法,便也心生一計,想要在這撤軍之時立上一功。他知道,王朝軍一旦後撤,魔族大軍聞訊必追,所以若在必經之路上設伏,必可出其不意,斬立大功。
雖然主戰派以畢安為首,且無論是想法還是行為都十分激進。但在這個問題上,他還當真不敢造次。寧王懿旨,下令撤軍,即便是此刻將要生擒鵬王爺,他畢安也必須聽從號令,鳴金收兵。這就是為何寧王這樣信任他的原因,絕對服從軍令,無論是對是錯,他隻聽寧王最後的命令。
“先生之法固然絕妙,但畢安不敢如此妄為,既然寧王下令撤軍,我即刻迴營整頓。”畢安話音剛落,方要往帳外走,卻正撞見寧王進來。
“寧王!”眾人齊齊拜道,羿霄拂手示意他們起來。
方才眾人之言,他在外麵也有聽見。目光掃視之餘,眾人已是自慚形穢,紛紛低首不語,唯畢安不卑不亢,挺首問道:“寧王,既然您來了,我也不怕您怪罪。我就想問問,為何要下令撤迴九黎?”
羿霄聞言微微點頭,沉寂片刻後,這才開口說道:“我軍自出九黎以來,屢戰屢敗,士氣接連受挫,已成強弩之末。若繼續死守此地,不日便會被四麵趕來的魔軍包圍,陷於絕地。莫先生賜我良法脫身,一可以保存實力,準備會盟;二可以隔岸觀火,魔族一旦失去目標,便會因爭功而自相殘殺;至於三……”他本想說三是為了緩和我軍內部分歧,無論是戰還是守,一旦再度失利,必起內亂。可轉念一想,此話多說隻會加深三方間的矛盾,況莫弈月囑咐過,製衡一事,不可表露太多,以免屬下生疑,破壞製衡間的力量分布。
“事不宜遲,我軍當連夜撤走,以免魔族有所察覺。”羿霄說罷,又將畢安單獨叫至一處,囑咐些許,便令他退下了。
而所囑咐的事情究竟是什麽?其實不難猜到,司徒彥在早前也察覺到了些許。那就是在退路上設下伏兵,截殺三魔王的追擊兵馬。
莫弈月的意思很明確,存人失地的道理而已,中州之地,讓便讓了,保留實力,待重整旗鼓,再做打算。而這期間消耗魔族的兵力是有所必要的,魔族占領如此廣袤的地域,沒有兵馬駐守肯定是不行的。而幽州地處東北,寒瘠之地,物少人稀。這數十萬兵馬還不知是魔族在幽北傾舉國之力,攢了多少年的家底。王朝軍殺他一人,他便少一人,殺他一軍,他便少一軍。而王朝軍則不同,本土作戰又深得民心,振臂一唿,天下雲集響應。所率兵士又何止千萬?不打一時之殲滅戰,放棄局部戰術。而選擇打一場消耗戰,在戰略上完勝對手。這就是莫弈月留給羿霄的策略。
……
次日清晨。
“什麽!王朝軍撤走了?什麽時候的事!”三門峽最高的樓塔之上,鵬王爺將桶鏡從眼前拿開,勃然大怒,高聲質問前來通報的斥候。
“應該是昨晚的事情,今早照例探營時,裏麵已是空無一人。”他迴答時瑟瑟發抖,誰都知道鵬王爺是出了名的喜怒無常,更是殺人不眨眼。
“廢物,滾!”鵬王爺一聲低喝,那斥候竟像得了救命稻草一般,在罵聲中狗一樣跑掉。
一旁的豬太歲抽了抽鼻子,甕聲甕氣的說道:“追嗎?現在可是好時機,一旦他們撤迴九黎,依托九新山的天然屏障,我軍就難以一舉殲滅王朝軍這群餘孽了。若不想分庭抗禮,將戰事遷延日久,就必須斬草除根!”
鵬王爺點了下頭,兩道皺起的飛眉忽而一展,似想到了什麽。
“你率烈焰軍即刻出關,追擊王朝軍。我令傳書一封,讓馬魔君停止巡視率疾風軍與你在路上匯合,你二人輕裝簡行,日走八百,夜走一千,務必要在王朝軍迴到九黎前,追上他們,並把羿霄給我抓迴來!”
“日夜不停……”豬太歲略顯遲疑,“日夜不停的話,就連老馬的疾風軍恐怕也做不到吧!”
“蠢貨,我讓你要麽白天趕路,要麽晚上趕路,你若日夜不停,即便追上王朝軍又能怎樣?他部以逸待勞,你卻疲於奔命,一旦交手,你還有勝算?追擊更要休息,要養足精神,每一次出發都要像離弦的利箭,目標就是將王朝軍釘死在逃跑的路上!”鵬王爺手指遠方,高聲喊道。
“包在我身上!”豬太歲一拍胸脯,晃動著肥大的身軀轉身下了樓塔。
鵬王爺眯起雙眼,自顧小聲說道:“哼,想從我眼前逃跑?沒那麽容易。”遠方的天空漸漸被陰雲覆蓋,此前連日的晴天已長達月餘,誰都知道,這場雨,必然兇猛。料他王朝軍一眾老弱,在雨中徒步撤軍,也跑不了多快。
沒有了往來匆匆的腳步,也沒有了私下小聲的交談。唯剩下零星幾處火光,在夜風中瑟瑟飄搖。
數個時辰前……
“撤軍?”辛肅和薑錚同時站起,他們都對寧王的這一決定感到驚詫萬分!
為什麽?依照寧王的性格,他是絕對不會采用李存善之流的建議的,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麽!
“聽說寧王昨日去了莫弈月的營帳,迴來時就下令撤軍了。”司徒彥雖然投奔王朝軍不久,可在這營中,任何一人的動態他都摸得清清楚楚。
又是這個莫弈月!他在搞什麽鬼!
連畢安在內,主攻派與主守派都沒有看懂,莫弈月為什麽會讓寧王采納李存善之流的建議。
“李存善,鄒青然之流,不學無術,屍位素餐。遇事隻知趨利避害,舍大義而顧小私,若按照他們的意思走,王朝軍豈有不敗之理!”畢安氣得捶胸頓足,怎奈軍令如山,寧王旨意已頒,再怎麽反對也還是要執行。
“畢將軍,如果讓你將部隊兵分兩路,一部分老弱交由寧王帶往九黎,一部分精銳留在這裏伏擊魔族軍隊,你看如何?”司徒彥似乎猜到一些莫弈月的想法,便也心生一計,想要在這撤軍之時立上一功。他知道,王朝軍一旦後撤,魔族大軍聞訊必追,所以若在必經之路上設伏,必可出其不意,斬立大功。
雖然主戰派以畢安為首,且無論是想法還是行為都十分激進。但在這個問題上,他還當真不敢造次。寧王懿旨,下令撤軍,即便是此刻將要生擒鵬王爺,他畢安也必須聽從號令,鳴金收兵。這就是為何寧王這樣信任他的原因,絕對服從軍令,無論是對是錯,他隻聽寧王最後的命令。
“先生之法固然絕妙,但畢安不敢如此妄為,既然寧王下令撤軍,我即刻迴營整頓。”畢安話音剛落,方要往帳外走,卻正撞見寧王進來。
“寧王!”眾人齊齊拜道,羿霄拂手示意他們起來。
方才眾人之言,他在外麵也有聽見。目光掃視之餘,眾人已是自慚形穢,紛紛低首不語,唯畢安不卑不亢,挺首問道:“寧王,既然您來了,我也不怕您怪罪。我就想問問,為何要下令撤迴九黎?”
羿霄聞言微微點頭,沉寂片刻後,這才開口說道:“我軍自出九黎以來,屢戰屢敗,士氣接連受挫,已成強弩之末。若繼續死守此地,不日便會被四麵趕來的魔軍包圍,陷於絕地。莫先生賜我良法脫身,一可以保存實力,準備會盟;二可以隔岸觀火,魔族一旦失去目標,便會因爭功而自相殘殺;至於三……”他本想說三是為了緩和我軍內部分歧,無論是戰還是守,一旦再度失利,必起內亂。可轉念一想,此話多說隻會加深三方間的矛盾,況莫弈月囑咐過,製衡一事,不可表露太多,以免屬下生疑,破壞製衡間的力量分布。
“事不宜遲,我軍當連夜撤走,以免魔族有所察覺。”羿霄說罷,又將畢安單獨叫至一處,囑咐些許,便令他退下了。
而所囑咐的事情究竟是什麽?其實不難猜到,司徒彥在早前也察覺到了些許。那就是在退路上設下伏兵,截殺三魔王的追擊兵馬。
莫弈月的意思很明確,存人失地的道理而已,中州之地,讓便讓了,保留實力,待重整旗鼓,再做打算。而這期間消耗魔族的兵力是有所必要的,魔族占領如此廣袤的地域,沒有兵馬駐守肯定是不行的。而幽州地處東北,寒瘠之地,物少人稀。這數十萬兵馬還不知是魔族在幽北傾舉國之力,攢了多少年的家底。王朝軍殺他一人,他便少一人,殺他一軍,他便少一軍。而王朝軍則不同,本土作戰又深得民心,振臂一唿,天下雲集響應。所率兵士又何止千萬?不打一時之殲滅戰,放棄局部戰術。而選擇打一場消耗戰,在戰略上完勝對手。這就是莫弈月留給羿霄的策略。
……
次日清晨。
“什麽!王朝軍撤走了?什麽時候的事!”三門峽最高的樓塔之上,鵬王爺將桶鏡從眼前拿開,勃然大怒,高聲質問前來通報的斥候。
“應該是昨晚的事情,今早照例探營時,裏麵已是空無一人。”他迴答時瑟瑟發抖,誰都知道鵬王爺是出了名的喜怒無常,更是殺人不眨眼。
“廢物,滾!”鵬王爺一聲低喝,那斥候竟像得了救命稻草一般,在罵聲中狗一樣跑掉。
一旁的豬太歲抽了抽鼻子,甕聲甕氣的說道:“追嗎?現在可是好時機,一旦他們撤迴九黎,依托九新山的天然屏障,我軍就難以一舉殲滅王朝軍這群餘孽了。若不想分庭抗禮,將戰事遷延日久,就必須斬草除根!”
鵬王爺點了下頭,兩道皺起的飛眉忽而一展,似想到了什麽。
“你率烈焰軍即刻出關,追擊王朝軍。我令傳書一封,讓馬魔君停止巡視率疾風軍與你在路上匯合,你二人輕裝簡行,日走八百,夜走一千,務必要在王朝軍迴到九黎前,追上他們,並把羿霄給我抓迴來!”
“日夜不停……”豬太歲略顯遲疑,“日夜不停的話,就連老馬的疾風軍恐怕也做不到吧!”
“蠢貨,我讓你要麽白天趕路,要麽晚上趕路,你若日夜不停,即便追上王朝軍又能怎樣?他部以逸待勞,你卻疲於奔命,一旦交手,你還有勝算?追擊更要休息,要養足精神,每一次出發都要像離弦的利箭,目標就是將王朝軍釘死在逃跑的路上!”鵬王爺手指遠方,高聲喊道。
“包在我身上!”豬太歲一拍胸脯,晃動著肥大的身軀轉身下了樓塔。
鵬王爺眯起雙眼,自顧小聲說道:“哼,想從我眼前逃跑?沒那麽容易。”遠方的天空漸漸被陰雲覆蓋,此前連日的晴天已長達月餘,誰都知道,這場雨,必然兇猛。料他王朝軍一眾老弱,在雨中徒步撤軍,也跑不了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