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納了任天浩等人的建議後,趙光複卻仍舊難以入眠,方才雖安排完畢明後兩日的敗陣之將,火器也命人開始著手準備。但心中一直擔心的,卻是被西涼重兵圍困的皇城還能再堅守幾日。
一旦皇城失守,自己所做的一切也就沒有了意義,令他同樣奇怪的是太叔弘。他受寧王羿霄之命引兵十二萬進軍皇城勤王,可一到中陽關卻又固守不出。即便中陽關位置險要,他也不必讓十二萬大軍都死守在那裏,哪怕分兵八萬去守皇城,四萬兵馬加上中陽關之險也足夠守住魔族軍隊的進攻。
可太叔弘固守不出,堅決不肯發兵馳援皇城,這種做法不僅僅是趙光複一人不理解,王朝上下大部分的文武百官也都不理解。可有一人十分明白,那就是寧王羿霄。
太叔弘剛至中陽關時就遣使送信給羿霄,他在信中直言槐予無能,不配做天下之主,想借助魔族之手將其除掉,而後便可讓羿霄順利登基繼承大位。
羿霄見此信後怒斥太叔弘為****,因擔心他率兵謀反,亦或與魔族勾結,遂親筆迴書信穩他,讓他就在中陽關按兵不動,等自己率兵前去與他匯合。
太叔弘見此信以為羿霄同意,便加緊在中陽關布防,不再向北一步。
而後蘇鐵馬與殷秀在三門峽大敗三魔王,眼見魔族已成強弩之末,進取皇城無望。他便又向西涼放出消息,稱中州皇城兵力空虛,可趁機發兵奪取。
但百裏神鯨素來多疑,他怕這是王朝軍的誘敵之計,好借此機會滅掉自己,從此穩定西北後方。畢竟三門峽與中陽關近在咫尺,從二關發兵迴援皇城多則兩日,少則一日。若自己貿然發兵,一旦被圍,怕是死無葬身之地。
可中州繁華,皇城又是天下之首,他對此早已是垂涎三尺,又不忍就此失去奪取皇城的大好良機,便聯合虎族熊族與蚩尤族一同東進,也好探明王朝軍的虛實。
所以羿霄一聽說皇城被西涼軍包圍,而太叔弘又不肯發兵迴援,便知事態嚴重,遂命慕雲澄先行趕赴皇城救出恭帝。
畢竟隻要恭帝還活著,太叔弘便不敢貿然造反。
……
帳外一聲急報打斷趙光複的憂慮,他命來人進來。那人神色慌張,喘息連連道:“恭帝已到東皇嶺,正在大營外等待。”
“什麽!”趙光複驟然起身,他是驚奇也是驚喜,忙快步跑出帳外迎接恭帝。
槐予負手而立,見趙光複慌忙而至跪拜在地,忙伸手扶他起來,卻是介紹慕雲澄給他認識道:“多虧雲中侯冒死救我出來,這才幸免於難。”
“末將趙光複拜見雲中侯。”趙光複見到慕雲澄,又要跪拜,卻也被慕雲澄伸手扶起。
“趙將軍,雲澄還有更加要緊的事情需要處理,恭帝的安危就全係在將軍一人身上,寧王的大軍也在趕來途中,這段時間將軍可按兵不動,切不可走漏恭帝的消息。”慕雲澄拱手行禮,未等趙光複答複,便化作劍光離去。而他剛走,負責出營打探的任天浩三人正巧迴來,見一道劍影破空而去,卻是問趙光複道:“可是又有高人到了營中?”
趙光複聞言點首道:“乃是王朝雲中侯。”說罷,請恭帝進到帳中。三人但覺方才那人禦劍之法精妙,不想軍中竟還有這等高手存在。
槐予一進帳中,趙光複便讓所有人出去,並吩咐守在外麵的將士不許有任何人靠近大帳。
“末將無能,讓陛下受驚了。”趙光複當即跪倒,連連叩首。
槐予扶他起來,麵色盡顯憂慮,也是歎息道:“也不知這西涼軍能否如莫先生所言,放過皇城中的百姓。”
“莫先生?可是那遠廷義士,在江州擊退星海,在滄州相助濟海侯的莫先生?”
“正是,他也是雲中侯的好友。”
“原來如此。”思慮片刻,便聽趙光複又說道:“莫先生所言不無道理,這西涼軍並非草寇,也不是叛軍,更不是亂黨。他此來不是為金銀財寶,而是為進取中州。既如此,皇城便是其落腳的第一站,他非但不會虧待,反而會厚待城中的降將軍士與百姓。”
槐予聽罷連連點頭,方才憂慮的神色亦漸漸淡去,“莫先生真是深謀遠慮,幸得趙將軍解惑,一掃我心中煩愁。”他豁然開朗,整個人暢快許多。
見夜已深,趙光複便將中軍大帳讓給槐予休息,他自己則坐於軍案旁細細研究東皇嶺的地形,這不僅僅是擔心與疾風軍的戰鬥,更多是為了照看槐予的安危。
……
皇城以東的樹林中,莫弈月用木枝收攏著篝火,此時慕麒麟三人都已入睡,劍虺則頭埋在身體裏盤臥在三人身邊。
一道青光如稍縱即逝的流星,劃過寂靜的夜,消失在樹林盡頭。
楚青仙緩緩睜開眼,慕雲澄已立在自己身前。
“時間緊迫,一切都要靠你自己的悟性。”
慕雲澄雙眉微鎖,堅定的點了點頭。
“龍遊劍法分龍行雲,龍入海兩套劍路。其中龍行雲六式,龍入海八式,共計一十四式。
其中龍行雲六式,乃是“銀龍降世,震驚百裏”;“密雲不雨,天掩穹藏”;“風刀劍雨,斬月落日”;“龍行虎步,氣吞山河”;“翻雲覆雨,龍嘯九天”;“雨恨雲愁,欲問蒼穹”。
而龍入海有八式,乃是“蛟龍於天,春登秋潛”;“白龍魚服,或躍在淵”;“龍起興雲,雨驟風狂”;“伏龍出水,洶湧澎湃”;“魚龍百變,風雨爭飛”;“突如其來,百川崩陷”;“移山覆海,天威無雙”;“登極有悔,神龍無蹤”。
你內功基礎紮實,必要時可靠內力催招,故可不必完全模仿招式。你隻需記住我這招式中的要領,施展時若能自行發揮出招式來,便就是掌握了這套劍法的精義。所謂萬流歸宗,一脈相通,你所領悟的其他劍招也可融匯其中,不過這就要看你自己的悟性了。”
一旦皇城失守,自己所做的一切也就沒有了意義,令他同樣奇怪的是太叔弘。他受寧王羿霄之命引兵十二萬進軍皇城勤王,可一到中陽關卻又固守不出。即便中陽關位置險要,他也不必讓十二萬大軍都死守在那裏,哪怕分兵八萬去守皇城,四萬兵馬加上中陽關之險也足夠守住魔族軍隊的進攻。
可太叔弘固守不出,堅決不肯發兵馳援皇城,這種做法不僅僅是趙光複一人不理解,王朝上下大部分的文武百官也都不理解。可有一人十分明白,那就是寧王羿霄。
太叔弘剛至中陽關時就遣使送信給羿霄,他在信中直言槐予無能,不配做天下之主,想借助魔族之手將其除掉,而後便可讓羿霄順利登基繼承大位。
羿霄見此信後怒斥太叔弘為****,因擔心他率兵謀反,亦或與魔族勾結,遂親筆迴書信穩他,讓他就在中陽關按兵不動,等自己率兵前去與他匯合。
太叔弘見此信以為羿霄同意,便加緊在中陽關布防,不再向北一步。
而後蘇鐵馬與殷秀在三門峽大敗三魔王,眼見魔族已成強弩之末,進取皇城無望。他便又向西涼放出消息,稱中州皇城兵力空虛,可趁機發兵奪取。
但百裏神鯨素來多疑,他怕這是王朝軍的誘敵之計,好借此機會滅掉自己,從此穩定西北後方。畢竟三門峽與中陽關近在咫尺,從二關發兵迴援皇城多則兩日,少則一日。若自己貿然發兵,一旦被圍,怕是死無葬身之地。
可中州繁華,皇城又是天下之首,他對此早已是垂涎三尺,又不忍就此失去奪取皇城的大好良機,便聯合虎族熊族與蚩尤族一同東進,也好探明王朝軍的虛實。
所以羿霄一聽說皇城被西涼軍包圍,而太叔弘又不肯發兵迴援,便知事態嚴重,遂命慕雲澄先行趕赴皇城救出恭帝。
畢竟隻要恭帝還活著,太叔弘便不敢貿然造反。
……
帳外一聲急報打斷趙光複的憂慮,他命來人進來。那人神色慌張,喘息連連道:“恭帝已到東皇嶺,正在大營外等待。”
“什麽!”趙光複驟然起身,他是驚奇也是驚喜,忙快步跑出帳外迎接恭帝。
槐予負手而立,見趙光複慌忙而至跪拜在地,忙伸手扶他起來,卻是介紹慕雲澄給他認識道:“多虧雲中侯冒死救我出來,這才幸免於難。”
“末將趙光複拜見雲中侯。”趙光複見到慕雲澄,又要跪拜,卻也被慕雲澄伸手扶起。
“趙將軍,雲澄還有更加要緊的事情需要處理,恭帝的安危就全係在將軍一人身上,寧王的大軍也在趕來途中,這段時間將軍可按兵不動,切不可走漏恭帝的消息。”慕雲澄拱手行禮,未等趙光複答複,便化作劍光離去。而他剛走,負責出營打探的任天浩三人正巧迴來,見一道劍影破空而去,卻是問趙光複道:“可是又有高人到了營中?”
趙光複聞言點首道:“乃是王朝雲中侯。”說罷,請恭帝進到帳中。三人但覺方才那人禦劍之法精妙,不想軍中竟還有這等高手存在。
槐予一進帳中,趙光複便讓所有人出去,並吩咐守在外麵的將士不許有任何人靠近大帳。
“末將無能,讓陛下受驚了。”趙光複當即跪倒,連連叩首。
槐予扶他起來,麵色盡顯憂慮,也是歎息道:“也不知這西涼軍能否如莫先生所言,放過皇城中的百姓。”
“莫先生?可是那遠廷義士,在江州擊退星海,在滄州相助濟海侯的莫先生?”
“正是,他也是雲中侯的好友。”
“原來如此。”思慮片刻,便聽趙光複又說道:“莫先生所言不無道理,這西涼軍並非草寇,也不是叛軍,更不是亂黨。他此來不是為金銀財寶,而是為進取中州。既如此,皇城便是其落腳的第一站,他非但不會虧待,反而會厚待城中的降將軍士與百姓。”
槐予聽罷連連點頭,方才憂慮的神色亦漸漸淡去,“莫先生真是深謀遠慮,幸得趙將軍解惑,一掃我心中煩愁。”他豁然開朗,整個人暢快許多。
見夜已深,趙光複便將中軍大帳讓給槐予休息,他自己則坐於軍案旁細細研究東皇嶺的地形,這不僅僅是擔心與疾風軍的戰鬥,更多是為了照看槐予的安危。
……
皇城以東的樹林中,莫弈月用木枝收攏著篝火,此時慕麒麟三人都已入睡,劍虺則頭埋在身體裏盤臥在三人身邊。
一道青光如稍縱即逝的流星,劃過寂靜的夜,消失在樹林盡頭。
楚青仙緩緩睜開眼,慕雲澄已立在自己身前。
“時間緊迫,一切都要靠你自己的悟性。”
慕雲澄雙眉微鎖,堅定的點了點頭。
“龍遊劍法分龍行雲,龍入海兩套劍路。其中龍行雲六式,龍入海八式,共計一十四式。
其中龍行雲六式,乃是“銀龍降世,震驚百裏”;“密雲不雨,天掩穹藏”;“風刀劍雨,斬月落日”;“龍行虎步,氣吞山河”;“翻雲覆雨,龍嘯九天”;“雨恨雲愁,欲問蒼穹”。
而龍入海有八式,乃是“蛟龍於天,春登秋潛”;“白龍魚服,或躍在淵”;“龍起興雲,雨驟風狂”;“伏龍出水,洶湧澎湃”;“魚龍百變,風雨爭飛”;“突如其來,百川崩陷”;“移山覆海,天威無雙”;“登極有悔,神龍無蹤”。
你內功基礎紮實,必要時可靠內力催招,故可不必完全模仿招式。你隻需記住我這招式中的要領,施展時若能自行發揮出招式來,便就是掌握了這套劍法的精義。所謂萬流歸宗,一脈相通,你所領悟的其他劍招也可融匯其中,不過這就要看你自己的悟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