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謝鶴虱與童碧蓮的加入,又有侯蒼術,夏天無等杏林妙手。天星公的瘟疫暫且得到了控製,但營中原本患病的士兵,仍是不見好轉。
“此為千屍瘟,極為兇狠霸道。天星公雖然禦毒於無形,但此瘟橫行軍中必要有祭台設咒支撐。此中三四百裏內或是深山,或是河澤,定有隱蔽之處供他設台作法,且祭台下要有千人埋骨此法方能發揮極致,可謂殘忍至極。”謝鶴虱道出瘟疫來曆,卻苦惱尋不到天星公設法的祭台。換句話說,就算是能找到天星公的祭台,光靠他們這幾號人,也絕非天星公的對手。
“事不宜遲,我們這就去查找祭台所在的位置。”慕雲澄性子偏急,當即說道。
謝鶴虱聞言點首同意道:“慕公子禦劍之術甚佳,來去自是無需我們擔憂。隻一點,萬一碰見天星公,千萬不要獨自與之交手,設計脫身,保命為先。”
慕雲澄也知天星公厲害,雖然與之交手一次,但那也是因為有千機山留在自己體內的神炎真氣相助。那一夜若不是自己能與之勉強打平,估計自己與莫弈月還有白牛嶺逃出來的一幹人馬都就已經變成鬼了。
“我隨你去。”莫弈月叫住慕雲澄,要求與他一道。
慕雲澄卻是搖了搖頭,並衝他微笑道:“你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人,就應該坐在中軍大帳中指揮調度,像這種探路的活,還是交給我吧。”他說罷禦起蒼雲,化為一道清光,沒入遠方的天際。
此時的星海教剛剛集結完在滄州收攏的四路大軍,共計三十二萬人,正浩浩蕩蕩朝九新山進發。為首領軍的自然是星海教現任教主陸嘯,而她之所以這麽有自信親自上陣,是因為天星公已經對她許下重諾,隻要星海大軍開進九新山,王朝軍必無力反抗,任其宰割。
天星公在大荒何等名號,他所說的話自是有讓人信服的理由。
眼見天色將晚,陸嘯卻下令大軍連夜行進。她這麽做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出其不意,也是怕夜長夢多。可剛過新麓山陰,王朝派出的密探便快馬迴報,將此事細說給寧王。
有人說這星海教大軍都已經到了九新山了,這時候探馬才知曉還來得及嗎?來得及。這九新山之所以稱之為九,就是因為有九座山峰連綿起伏於此,山高穀深,縱橫數千裏。是滄州與九黎的天然屏障。而且九新山大路崎嶇難以行軍。山路十盤,往往大軍過一個山頭便要半天的時間。而且九座大山依次相連,王朝軍且是駐紮在最後一座新界山的穀口前。
皎潔的月嵌在兩座山峰的縫隙間,卻被悄然而來的烏雲遮擋在後麵。
中軍大帳內燈火通明,眾人圍在九新山的沙盤旁邊,正激烈的討論著對於防衛星海教進攻的戰略。
在場的眾人無不積極獻策,隻有兩人靜靜聆聽,半晌不置一詞。一個是最當中的寧王羿霄,一個是最邊側的莫弈月。
此時九新山的王朝大軍不可不謂是內憂外患,人數上與星海教本就有劣勢,又加之營內士兵多染疾病,縱然以逸待勞,一旦交手,也難免落盡下風。
“我建議,將咱們的主力都先埋伏在新界山與新岐山兩側,那裏山路盤旋,樹木茂密,不方便行軍,卻極適合埋伏。管教他三十萬人來,三十萬人死。”說話這人是畢安帳下的偏將軍李群,眾人聽罷大多數都表示讚同,畢竟以寡敵眾,設伏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
“不妥,九新山地勢險要,星海教進軍雖快,但絕不敢盲目。大軍之前,必有斥候開路。一旦我軍埋伏點暴露,怕是連這點拱衛大營的兵士都要不保,九新山也就拱手送人了。而且營內軍士還都染病在身,一旦撤離,星海教從後追擊又如何是好?”人群中有人提出異議,乃是畢安帳下的參謀,薑錚。此話一出,眾人中又有一部分人覺得在理,遂表示支持。
而寧王羿霄的目光卻漸漸落在與自己一樣沉默的莫弈月身上,此刻的莫弈月,目光一直停留在沙盤上,似在思考。
寧王明白,莫弈月之所以不發言是因為此刻的王朝軍麵對強大的星海教幾乎毫無勝算,不論設伏、進攻還是固守,都不可能抵擋得住士氣如虹的星海教眾。
莫弈月突然迴過神,轉頭正與寧王的目光交匯一處,二人的這一舉動也被在場的眾人注意到,一時間鴉雀無聲。
“散會。”寧王口中這兩個字當真令在場所有人大吃一驚。
“星海教連夜進軍,若不早做決斷後果不堪設想啊!”
“是啊,是攻是守總要拿出個主義,否則星海軍一到,悔之晚矣啊!”
羿霄對此無動於衷,隻注視著莫弈月說道:“你留下。”
……
眾人極其失落的走出軍帳,有些甚至忿忿難平。
“這羿霄到底年輕,都這個時候了,他還……”
“李將軍,你小聲些,別被裏麵的人聽見了。”
莫弈月的目光從帳簾漸漸移迴到羿霄身上,閃亮的眸子中透露著些許無奈的光芒。
“先生是江庭閉門弟子,在江州與滄州的事跡我也是略有耳聞。現如今星海教大軍壓境,我倒是極有興趣聽聽先生對此有何高見。”羿霄在對麵坐下,示意莫弈月也不必拘束。
莫弈月拱手行禮,露出淡然的微笑:“承蒙寧王高看,但如今的九新山成敗已不在我們。所以我不論說什麽,都無濟於事。”
“先生的意思是?”羿霄漸漸收迴思緒,雙眉略皺。
莫弈月點點頭:“要看雲澄他幾時迴來。”
慕雲澄禦劍找遍方圓四百裏卻不見絲毫祭台的蹤跡,他心亂如麻,不知是否該向更遠的地方擴大尋找,還是先迴去詢問眾人的意見。
他矛盾之間,卻駕馭蒼雲在一條小溪邊慢慢落下。
這小溪清澈無比,月光下水底嶙峋的石頭清晰可見,可就在慕雲澄想要上前喝一捧水時,自上遊卻漂浮下來一個黑乎乎的東西。
待那物近了,慕雲澄這才看清,那竟是一具死屍!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當真嚇了慕雲澄一跳,他壯著膽子將那人用劍劃拉到岸邊,借著月色,看他口鼻俱被黑血填滿,便知此人是被劇毒毒死。
而見他一身外族衣飾,慕雲澄又頓時起了無限好奇。既然是順流而下,那上流一定有狀況發生,這或許跟自己要找的祭壇有關也說不定。
“此為千屍瘟,極為兇狠霸道。天星公雖然禦毒於無形,但此瘟橫行軍中必要有祭台設咒支撐。此中三四百裏內或是深山,或是河澤,定有隱蔽之處供他設台作法,且祭台下要有千人埋骨此法方能發揮極致,可謂殘忍至極。”謝鶴虱道出瘟疫來曆,卻苦惱尋不到天星公設法的祭台。換句話說,就算是能找到天星公的祭台,光靠他們這幾號人,也絕非天星公的對手。
“事不宜遲,我們這就去查找祭台所在的位置。”慕雲澄性子偏急,當即說道。
謝鶴虱聞言點首同意道:“慕公子禦劍之術甚佳,來去自是無需我們擔憂。隻一點,萬一碰見天星公,千萬不要獨自與之交手,設計脫身,保命為先。”
慕雲澄也知天星公厲害,雖然與之交手一次,但那也是因為有千機山留在自己體內的神炎真氣相助。那一夜若不是自己能與之勉強打平,估計自己與莫弈月還有白牛嶺逃出來的一幹人馬都就已經變成鬼了。
“我隨你去。”莫弈月叫住慕雲澄,要求與他一道。
慕雲澄卻是搖了搖頭,並衝他微笑道:“你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人,就應該坐在中軍大帳中指揮調度,像這種探路的活,還是交給我吧。”他說罷禦起蒼雲,化為一道清光,沒入遠方的天際。
此時的星海教剛剛集結完在滄州收攏的四路大軍,共計三十二萬人,正浩浩蕩蕩朝九新山進發。為首領軍的自然是星海教現任教主陸嘯,而她之所以這麽有自信親自上陣,是因為天星公已經對她許下重諾,隻要星海大軍開進九新山,王朝軍必無力反抗,任其宰割。
天星公在大荒何等名號,他所說的話自是有讓人信服的理由。
眼見天色將晚,陸嘯卻下令大軍連夜行進。她這麽做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出其不意,也是怕夜長夢多。可剛過新麓山陰,王朝派出的密探便快馬迴報,將此事細說給寧王。
有人說這星海教大軍都已經到了九新山了,這時候探馬才知曉還來得及嗎?來得及。這九新山之所以稱之為九,就是因為有九座山峰連綿起伏於此,山高穀深,縱橫數千裏。是滄州與九黎的天然屏障。而且九新山大路崎嶇難以行軍。山路十盤,往往大軍過一個山頭便要半天的時間。而且九座大山依次相連,王朝軍且是駐紮在最後一座新界山的穀口前。
皎潔的月嵌在兩座山峰的縫隙間,卻被悄然而來的烏雲遮擋在後麵。
中軍大帳內燈火通明,眾人圍在九新山的沙盤旁邊,正激烈的討論著對於防衛星海教進攻的戰略。
在場的眾人無不積極獻策,隻有兩人靜靜聆聽,半晌不置一詞。一個是最當中的寧王羿霄,一個是最邊側的莫弈月。
此時九新山的王朝大軍不可不謂是內憂外患,人數上與星海教本就有劣勢,又加之營內士兵多染疾病,縱然以逸待勞,一旦交手,也難免落盡下風。
“我建議,將咱們的主力都先埋伏在新界山與新岐山兩側,那裏山路盤旋,樹木茂密,不方便行軍,卻極適合埋伏。管教他三十萬人來,三十萬人死。”說話這人是畢安帳下的偏將軍李群,眾人聽罷大多數都表示讚同,畢竟以寡敵眾,設伏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
“不妥,九新山地勢險要,星海教進軍雖快,但絕不敢盲目。大軍之前,必有斥候開路。一旦我軍埋伏點暴露,怕是連這點拱衛大營的兵士都要不保,九新山也就拱手送人了。而且營內軍士還都染病在身,一旦撤離,星海教從後追擊又如何是好?”人群中有人提出異議,乃是畢安帳下的參謀,薑錚。此話一出,眾人中又有一部分人覺得在理,遂表示支持。
而寧王羿霄的目光卻漸漸落在與自己一樣沉默的莫弈月身上,此刻的莫弈月,目光一直停留在沙盤上,似在思考。
寧王明白,莫弈月之所以不發言是因為此刻的王朝軍麵對強大的星海教幾乎毫無勝算,不論設伏、進攻還是固守,都不可能抵擋得住士氣如虹的星海教眾。
莫弈月突然迴過神,轉頭正與寧王的目光交匯一處,二人的這一舉動也被在場的眾人注意到,一時間鴉雀無聲。
“散會。”寧王口中這兩個字當真令在場所有人大吃一驚。
“星海教連夜進軍,若不早做決斷後果不堪設想啊!”
“是啊,是攻是守總要拿出個主義,否則星海軍一到,悔之晚矣啊!”
羿霄對此無動於衷,隻注視著莫弈月說道:“你留下。”
……
眾人極其失落的走出軍帳,有些甚至忿忿難平。
“這羿霄到底年輕,都這個時候了,他還……”
“李將軍,你小聲些,別被裏麵的人聽見了。”
莫弈月的目光從帳簾漸漸移迴到羿霄身上,閃亮的眸子中透露著些許無奈的光芒。
“先生是江庭閉門弟子,在江州與滄州的事跡我也是略有耳聞。現如今星海教大軍壓境,我倒是極有興趣聽聽先生對此有何高見。”羿霄在對麵坐下,示意莫弈月也不必拘束。
莫弈月拱手行禮,露出淡然的微笑:“承蒙寧王高看,但如今的九新山成敗已不在我們。所以我不論說什麽,都無濟於事。”
“先生的意思是?”羿霄漸漸收迴思緒,雙眉略皺。
莫弈月點點頭:“要看雲澄他幾時迴來。”
慕雲澄禦劍找遍方圓四百裏卻不見絲毫祭台的蹤跡,他心亂如麻,不知是否該向更遠的地方擴大尋找,還是先迴去詢問眾人的意見。
他矛盾之間,卻駕馭蒼雲在一條小溪邊慢慢落下。
這小溪清澈無比,月光下水底嶙峋的石頭清晰可見,可就在慕雲澄想要上前喝一捧水時,自上遊卻漂浮下來一個黑乎乎的東西。
待那物近了,慕雲澄這才看清,那竟是一具死屍!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當真嚇了慕雲澄一跳,他壯著膽子將那人用劍劃拉到岸邊,借著月色,看他口鼻俱被黑血填滿,便知此人是被劇毒毒死。
而見他一身外族衣飾,慕雲澄又頓時起了無限好奇。既然是順流而下,那上流一定有狀況發生,這或許跟自己要找的祭壇有關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