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記》!


    文瑞看了片名也不多想,而是迫不及待的翻看了起來。


    影片故事主要講述主角宋天蔭意外懷孕生下萌妖胡巴後,為保護“兒子”,與天師霍小嵐一起對抗妖界的故事。


    故事似乎很簡單。


    背景是人與萬物共存,當中也包括妖。


    不過,人想獨占天下,於是人向妖宣戰,把他們趕進了深山大澤,從此人和妖劃界而治。


    文瑞隻是簡單的翻看,但眼睛卻是越來越亮!


    這就是他想要拍攝的電影。


    他這老板竟然寫了一個這樣的故事,而且還把劇本“束之高閣”?


    浪費啊!


    文瑞如今有些慶幸,他當時真的想說“你的劇本我都有興趣”。


    誰便給個劇本,他不挑的。


    幸好沒那麽“拍馬屁”。


    不然,豈不是要錯過這個劇本。


    還好,還好!


    文瑞不喜歡拍馬屁,而張榆也不喜歡被拍馬屁。


    “我能執導這部電影?”


    文瑞有些渴望的看向張榆。


    雖然他已經知曉答桉,但卻還想確認一下。


    他對這劇本愛不釋手。


    “拿迴去先研究一下吧!”張榆說道,“到時候再來找我討論。”


    文瑞點了點頭,帶著劇本走了。


    他自然熟悉“流程”,畢竟他也是拍過張十三劇本的人。


    不得不說,他也是拍過張十三劇本的導演中,名氣最低的一個。


    《捉妖記》原版二十多億的票房。


    在當時來說,絕對是很驚人的。


    張榆自信,隻要文瑞不拍砸,這部影片的票房絕對比原版高。


    不僅僅是市場潛力的問題,還有主創的票房號召力。


    文瑞如今在國內的票房號召力並不弱,何況還有張十三編劇加成。


    至於國外......


    估計也會比原版高很多吧。


    發行渠道更好。


    張十三在國外的票房號召力如今也是極為不錯的。


    五一之後,暑期檔很快就來了。


    隻是今年暑期檔並沒有國產大片上映。


    那些上映的所為“大片”,如今頂多算是中等製作,而且質量真不怎麽樣。


    這讓許多影迷有些不適用。


    他們總感覺暑期檔似乎少了點什麽。


    而這個時候,一個話題隨即而起,讓眾人恍然大悟。


    “沒了張十三的暑期,你怎麽過的?”


    這話題一起,隨後逐漸演變成了“沒了張十三的檔期,我們能看什麽?”,“沒了張十三的華語電影又是什麽樣的?”,“沒了張十三......”


    而且熱度更高。


    沒了張十三,華語電影會如何?


    這話題引起了不小的熱議。


    張十三對華語電影的貢獻母庸置疑。


    而這話題一起,眾人一番熱議之後,才忽然發現,若是沒有張十三,恐怕華國電影市場還被好來塢電影隨意肆虐著吧。


    麵對好來塢的電影,華語電影怕是依舊毫無抵抗之力。


    更別提讓華語電影在全球揚名,打入好來塢後花園的北美市場了?


    而那些在國際上有不小影響力的影片,似乎都是出至張十三之手。


    張十三憑借一己之力,無疑讓華語電影往前邁出了一大步。


    “你這影響力讓人羨慕啊!”張航笑著看向張榆。


    張榆跟進《阿凡達》的後期製作,自然少不了抽空去看看《哥斯拉》和《海盜》的。


    《哥斯拉》後期製作進步更快一些,隻是與張榆印象之中的影片有很大出入。


    添加了不少懸念。


    孰優孰劣,那隻能用市場去檢驗。


    不過,特效顯然吊打原版幾條街。


    至於《海盜》這部電影,那與原版就更不相同了。


    似乎給人的感覺就是與原版沒有任何關係。


    若非要說兩者的關係,那就是“改編”吧!


    張榆如今都在琢磨要不要把原版劇本寫出來,然後讓獅王影業拍出來。


    頂多到時候收獅王影業的改編版權費。


    這主意似乎不錯。


    好來塢改編華語電影......


    這簡直就是天才般的想法。


    前世一部影片,直接撈兩次的錢。


    “粉絲吹捧,媒體炒作而已。”張榆搖頭,說道,“張導難道還當真了?沒了我張十三,地球不也一樣轉?”


    “我挺認同他們說的。你的確讓華語電影邁出了國門,對華語電影的發展起到了難以估量的作用。”張航說道,“何況,不管是不是實至名歸,至少說明你的影片,哪怕是編劇的影片,影響力都驚人。”


    “你沒好的檔期,沒有你的影片上映,影迷都不習慣了。”張航笑了笑,接著說道,“活了這麽大把年紀,我還第一聽聞這種事兒。”


    “沒有張十三,肯定也會有李十三、王十三的。”張榆說道,“國內經濟發展,電影市場潛力爆發,華國電影背靠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發展迅速不過是水到渠成。”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水到渠成麽?


    張航搖了搖頭。


    張十三隻有一個,而且在他看來,或許是百年難出一個。


    他創造才華太逆天了。


    華語電影有了龐大的市場支持,走出國門的確是遲早的事兒。


    可想要趕超好來塢,哪兒那麽容易。


    走出國門恐怕都不知道要多久,而張十三絕對把這個時間提前了許多。


    看看其他華語電影在國外的表現就知道了。


    哪一部有多好的表現?


    浪花都沒打起幾朵,怎麽走出過門?


    “爛片在國內逐漸沒了市場,這對華語電影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好的事兒。”張航說道,“各大影視公司,投資方,也會注重影片的質量了。拿爛片圈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而這,你在其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爛片還有市場麽?


    肯定還是有的。


    可高票房的影片,肯定不會是爛片。


    而張榆卻把這個票房的高度給拉高了許多。


    一部好電影,票房五億。


    而一部爛片,票房也能達四億。


    那麽誰會去花心思拍好電影?


    可若是好電影的票房能夠達到五十億,而爛片卻依舊隻有四億。


    那麽誰都會花心思把電影拍好。


    “張導把我捧這麽高,也不怕我被大風給吹下來了?”張榆搖頭,說道,“算了,不提這個。其實幾年暑期檔,我也有作品上映的。隻是八月中旬去了,現在還沒開始宣傳而已。”


    張榆笑著說道。


    估計也不會投入太多。


    “還沒選,沒聽說啊?”張航隨即反應過來,道,“好來塢那邊的?”


    國內,他算是消息靈通。


    國外顯然就差了許多。


    他沒聽說,那多半就是好來塢那邊的電影。


    畢竟張十三在那邊也是有一個影視公司的。


    張榆點了點頭。


    《阿甘正傳》北美七月中旬上映,然後才在其他國家和地區陸續上映。


    國內上映相對較遲。


    這是與華影集團商議的一個結果。


    或者說也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好來塢電影即便在暑期檔上映,也一般會在暑期檔尾聲,而不是高峰期之時。


    至於國慶和春節檔,那基本上是不會有好來塢電影上映的。


    這是對國產電影的一種保護。


    《阿甘正傳》雖然不是好來塢大片,可也是好來塢電影。


    哪怕是一部華人資本投資的電影。


    哪怕編劇也是一個華人。


    張榆對此並沒什麽意見。


    國內影視公司可以擁有自己的院線,不過卻也沒資格引進國外的電影。


    《阿甘正傳》這影片隻是張榆拿來打破獅王影業頹勢,其主戰場在北美,次戰場在奧斯卡。


    影片能在國外上映就不錯了。


    畢竟這部影片“很美國”的。


    七月中旬,影片率先在北美上映。


    這部奧斯卡上打敗《肖申克救贖》這樣電影的影片,開局票房並不驚豔。


    以三千多萬的票房位居單日票房榜第三。


    不過,隨著口碑發酵,票房一路逆襲。


    上映三天後,影片登上北美單日票房榜冠軍寶座。


    北美市場,口碑票房雙豐收。


    該片表現出的善良、溫情,觸動了觀眾心中最美好的東西。


    影片也展現了誠實、守信、認真、勇敢、重情等美好情感。


    其中,男主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對人隻懂付出不求迴報,也從不介意別人拒絕,他隻是豁達、坦蕩地麵對生活。


    他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他什麽都不顧,隻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


    這形象的塑造顛覆了正常世界中的英雄形象,與傳統觀念背道而馳,具有強烈的反傳統、反主流性。


    阿甘是一個占據著成年人軀體的幼童、一個聖賢級的傻子、一個超越真實的普通人、一個代表著民族個性的小人物。


    湯姆.澤米基斯把阿甘從曆史的投影變為實實在在、有血有肉的人。


    他的演技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哪怕是挑剔的影評人。


    影片在北美蟬聯著單日票房冠軍,而其他國家和地區也陸續上映。


    或許影片宣揚著美國某個時代的主流意識,並不受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影迷喜歡。


    不過,從北美上映後的反響來看,影片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一部《阿甘正傳》不僅止住了獅王影業的頹勢,還有所扭轉。


    相信待《哈利波特》上映之後,獅王影業能夠徹底扭轉,再度散發出升級,重新崛起。


    而待張榆超級英雄電影世界進入正軌,那獅王影業必然強勢崛起,誰也難以阻擋。


    “你那電影年底上映?”


    楊若雪定頂著一個大肚子,隨口問及張榆。


    她懷的是雙胞胎,肚子自然比一般孕婦的肚子大上一些。


    “嗯!”


    張榆點了點頭。


    “國內怎麽不放到春節檔?”楊若雪說道,“給張導或陳導的影片讓路?”


    “他們倆的影片,春節檔不上映。”張榆說道,“春節檔十三影視有部動畫片上映。”


    “那你明年你什麽時候去好來塢?”楊若雪道。


    《阿凡達》之後,張榆要去好來塢。


    這事兒楊若雪自然知曉。


    本來她的重心也隨之轉向國外。


    如今懷孕......


    “等孩子大些再說吧!”張榆說道,“這事兒不急。”


    楊若雪點了點頭,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以她對張榆的了解,又豈會猜不到?


    “《阿甘正傳》國內上映,你參與宣傳麽?”楊若雪接著問道。


    “多少還是要參加宣傳的。”張榆點了點頭道。


    這部影片,不管是導演,還是演員,在華國都沒什麽票房號召力。


    張榆才是影片在國內最大的賣點。


    若是他不參加一些宣傳,難免有些說不過去。


    不過,影片的宣傳活動並不多。


    說白了,不看好這部影片在華國的票房。


    若非有張十三編劇的名頭在,估計能否上映都成問題。


    而事實也是如此。


    《阿甘正傳》在國內上映,並沒有像他編劇的其他影片那般引起什麽觀影熱潮。


    電影無疑是好電影。


    口碑也是極為不錯。


    可顯然不怎麽符合國內許多影迷的胃口。


    不過,沒人因此質疑這部影片。


    誰都看得出來,這部影片就是拍得北美那邊影迷看的。


    從那邊的票房就可以看出來。


    而且影片全球票房也十分驚人。


    北美拿下六億美元,而歐洲和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累計拿下近五億美元。


    華國有十幾億,折算成美元也有兩億多。


    全球累計票房十多億美元。


    這票房很驚豔了。


    畢竟影片投資不到一億美元。


    國內十幾億的票房低麽?


    相對於張十三如今編劇的其他影片,無疑是低的。


    去年、前年上映的影片,哪部影片低於幾十億?


    《阿甘正傳》上映近一個月在國內下畫,而此時寧遠的《國慶》宣傳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這部影片曝出片名之後,影片什麽時候上映,幾乎都沒了懸念。


    而其他影視公司早有準備,毫不猶豫的選擇避開了這部影片。


    影片編劇張十三不好惹。


    導演寧遠也好不惹。


    兩人再度合作,自然沒人願意與之撞檔。


    何況,這部電影還是趙辰和劉博這兩個極具票房號召力的演員主演。


    所以,國慶上映的影片,別說有競爭力的影片了,連對《國慶》有所衝擊的影片都沒有。


    當然不是沒有其他新片上映。


    隻是沒有大製作上映而已。


    《國慶》也因此拿下了近百分之四十的排片。


    一騎絕塵。


    影片國外也會陸續上映,不過排片並不是很高。


    寧遠在國外還沒什麽名氣。


    至少遠不及張航等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友成名不甩我怎麽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緣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緣樂並收藏女友成名不甩我怎麽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