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傑拖張十三後腿”的話題逐漸澹去。


    可這個話題掀起的熱度,卻也刺激了電影票房一番。


    如今網上對這部影片的票房預估漲了好幾億。


    不少人認為,影片或許有望破四十億。


    有程傑的粉絲表示:我們絕不拖後腿。


    而張十三的粉絲呢?


    他們則表示喊著讓張十三徹底神化。


    怎麽神化?


    自然不讓《虎膽龍威》這部電影拖了後腿。


    一個人編劇投資的電影,竟然占了國內全年總票房的三分之一。


    可想而知,這有多不可思議。


    張十三完全可以稱之為電影圈的“神”了。


    他的“神”,顯然不隻是編劇投資的影片累計票房有多高,而是每部影片的票房都驚人。


    不算《虎膽龍威》這部影片,前麵四部影片,平均五十億票房。


    就問你牛不牛?


    誰敢想象?


    如今,國內其他電影人想要拍一部票房破三十億的影片都無比艱難,四十億、五十億,那無疑是難以想象的。


    除了張十三編劇影片,其他華語電影,似乎破三十億的都沒兩部。


    而張十三呢?


    已經能夠做到連續破四十億,五十億。


    三十幾億的票房都拖後腿了。


    就問你神不神?


    “被人稱之為神是一種什麽感覺?”寧遠笑著問及張榆。


    劉博和趙辰等人也好奇的看了過去。


    《國慶》年後開機,自然少不了聚在一起討論劇本。


    張榆作為編劇自然也抽空參與了。


    “你覺得這是好事兒?”張榆撇嘴說道。


    “不是麽?”寧遠笑著說道,“你難道還怕站得高,摔得疼啊?你會摔麽?你功夫那麽高,底盤那麽穩。”


    寧遠可以說是一路看著張榆“封神”的。


    張榆甚至都算是他帶入影視圈的。


    一路走來,張榆憑借難以想象的才華,順順利利。


    他的電影都沒失敗過。


    哪怕口碑不怎麽樣的電影,票房都極為驚人。


    如今更是......


    當然,他後麵那句話,也有一語雙關的意思。


    功夫高,底盤穩。


    這可不僅僅在說張榆的功夫有多厲害。


    而是說他才華橫溢,哪怕站得在高,也不會摔下來。


    “誰能保證?”張榆搖頭,說道,“我終究不是神,隻是人而已。是人,都有遭遇挫折的時候。”


    “挫折?”寧遠說道,“認識你這麽多年,我就沒見你遇到過!你知道挫折是什麽樣的麽?”


    張榆啞口無言。


    上輩子不提,這輩子還真是順風順水。


    他還真沒遇到過什麽挫折。


    不管是感情,還是事業。


    他都太順。


    順得讓他感覺在做夢一樣。


    難道自己真在夢中?


    “你能保證我以後不遇到?”張榆撇嘴說道。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沒什麽錯。”寧遠說道,“可我怎麽感覺你有些杞人憂天呢?”


    “你感覺錯了。”張榆澹澹的說道。


    他可一點都不杞人憂天。


    他隻是覺得人不可能一直順順利利,毫無挫折。


    這難道有什麽不對。


    “明年公司應該沒幾部影片上映吧?”寧遠不再這話題,而是隨口問道。


    他的影片沒開拍,張航、陳山的也是如此。


    張榆自己的更不用說了。


    “楊蛟的動畫電影會在暑期檔上映。”張榆想了想說道,“徐導的《變形金剛2》明年應該也能上映,至於什麽時候,這還得看其後期製作進度。”


    “兩部影片?”寧遠說道,“這是一年比一年少麽?”


    論數量,那去年無疑最多。


    今年也高達五部。


    明年呢?


    算上春節檔的《長津湖》續集也不過三部。


    “我說的隻是大製作。”張榆說道,“公司還有一些製作出品的小成本影片。”


    寧遠點了點頭,他自然知曉。


    公司不少拍攝網絡大電影人的年輕導演逐漸轉型大熒幕。


    不過,那些都是小成本影片,而且劇本出至公司編劇部門,而非張十三。


    所以關注小了許多。


    “後年上映的影片應該很多了。”寧遠說道。


    張榆點了點頭。


    寧遠的《國慶》預計明年春節檔上映,至於另外幾部影片,還是得看拍攝製作的進度。


    張榆的《阿凡達》能否上映恐怕都是一個問題。


    《虎膽龍威》票房持續火爆著,春節檔的影片也開始宣傳。


    其中聲勢最大的無疑就是《長津湖之水門橋》了。


    影片正式命名,與原版一致。


    而影片的排片也拿下了檔期最高。


    誰讓第一部票房那般驚豔呢?


    《長津湖之水門橋》這一定檔,還是嚇退了不少大片。


    當然,春節檔還是有其他“大片”上映的。


    畢竟春節檔的市場體量要大上許多。


    而且其他影片類型不同。


    尤其是喜劇片在這個檔期上映,有著極大的優勢。


    “百分之二十八的排片也算不錯。”方正顯說道,“這還得益於有兩部大片臨時撤檔。”


    “競爭還是有的。”張榆點了點頭,說道。


    有影片撤檔,自然也有影片提檔。


    那些影片還是有競爭力的。


    當然,威脅性恐怕談不上。


    除非出現黑馬。


    “公司明年沒什麽大片上映,其他公司投資的很多大片都看準了這個空隙。”方正顯笑著說道。


    “那兩部大片撤檔的原因,不會是你把這消息傳出去的吧?”張榆看向方正顯,問道。


    大片撤檔,對於他們而言,自然也是有好處的。


    別的不說,那兩部大片若是春節檔上映,《長津湖之水門橋》恐怕拿不到那麽高的排片。


    畢竟春節檔上映影片很多。


    “這消息還需要傳?”方正顯說道,“現在很多公司影片定檔,首先就是看看我們公司有沒有影片上映。”


    “你現在在圈內可以說是萬眾矚目了,所有人都盯著你。”方正顯笑著說道,“或者說是萬眾畏懼。誰也不願意與你編劇的影片碰上。”


    “你咋不說是萬人嫌呢?”張榆撇嘴說道。


    方正顯那話,其實並沒有誇張。


    張榆頒獎的作品一上映,誰願意硬碰硬?


    本以為《長津湖》這部戰爭影片是張十三的滑鐵盧,所以兩部大製作同期上映。


    然後......


    《心火》和《狄公》兩部影片雖然沒賠錢,可預期票房差了太多。


    影響力更是大打折扣。


    之所以如此,無疑是被《長津湖》給壓的。


    《長津湖》熱度驚人,其他影片盡皆暗然失色,連個像樣的話題都沒掀起。


    這兩部影片,若是換一個檔期,多出幾個億的票房,未必不可能。


    這損失可不小。


    如今,誰還願意跟張十三編劇影片同期上映?


    好來塢的栽了,有人頭鐵,覺得遇到軟柿子,準備拿捏一下,結果也栽了。


    一次次教訓擺在麵前,誰還想心存僥幸?


    “萬人嫌,似乎也可以這麽說。”方正顯笑著說道,“你的影片對於其他沒參與投資的影視公司來說,自然避而遠之,說是萬人嫌也沒什麽不妥。羨慕嫉妒恨而不得,自然遭人嫌了。”


    “不過,你這個人在圈內還是很受歡迎的。”方正顯說道,“嗯,最受歡迎之人,非你莫屬。”


    小書亭app


    張榆受歡迎麽?


    那母庸置疑。


    誰不想和他搭上關係。


    不過,前提是你能給對方帶去利益。


    合作夥伴,那自然是萬人捧。


    競爭對手,那無疑就是萬人嫌,十分遭人恨了。


    “沒人能做到讓所有人喜歡。”張榆澹澹的說道。


    萬人嫌也好,萬人捧也罷,張榆還真不介意。


    或許是因為知曉喜歡他的人更多。


    至於不喜歡他的,誰在意呢?


    他如今絕對是國內人氣最高的明星了。


    也是最受歡迎的明星。


    沒有之一的那種。


    “春晚邀約,你又拒絕了?”方正顯問道。


    張榆已經拒絕許多次了。


    不過,如今的春晚對於張榆而言,的確沒有什麽促進作用了。


    “嗯!”張榆說道。


    “春晚舞台對你或許沒促進作用,不過華視......”


    “所以,我接了他們一個訪談節目。”張榆說道。


    十三影視跟許多電視台都有合作,彼此關係都不錯。


    華視自然也是如此。


    張榆策劃的《典籍華夏》和《國家寶藏》兩個文化類的節目,都是與華視合作的。


    這兩個節目也是極火的。


    或許沒有《奔跑吧,兄弟》那些綜藝節目賺的多,可影響力卻一點不差。


    而且口碑驚人。


    “訪談節目?”方正顯說道,“你是許多年沒上節目了吧?”


    或許是性格轉變,他對參加電視節目沒興趣了。


    他若要上,恐怕國內所有節目都任他挑釁。


    “僅限於國內。”張榆說道。


    國外節目,他在北美宣傳電影的時候,還是參加了不少的。


    “《傾聽》麽?”方正顯接著問道。


    這節目,張榆之前就參與過了。


    節目收視率還是不錯的。


    不過,張榆若參加,估計收視率再低也低不到哪兒去。


    “《傳奇》!”張榆開口說道。


    “嗯?”


    方正顯一聽,卻是一驚。


    《傳奇》這個節目收視率其實並不高。


    可絕對是一個“高端”的節目。


    節目每期推出一個人物。


    那些人物皆具傳奇性。


    多是某個領域的代表性人物。


    張榆上這節目,無疑是國家認證了他在影視上的貢獻和地位。


    不過,張榆雖然年輕,卻也撐得起“傳奇”二字。


    “你應該是圈內第一個上這節目的人。”方正顯說道。


    “怎麽,怕有爭議?”張榆笑著說道,“這節目其實之前就邀請過了。這第三次邀請了,我想著一再拒絕也不好。”


    “爭議?”方正顯說道,“能有什麽爭議?說你是影視圈第一人,都沒人有啥意見,何況隻是上個節目。”


    “嗯?你還拒絕過?不止一次!”方正顯接著驚訝的看向張榆說道,“這要是換了其他人,恐怕尾巴早撬上天了。”


    張榆有資格上《傳奇》這節目麽?


    絕對有!


    哪怕他不是影視圈第一人。


    他也極具“傳奇”色彩。


    《傳奇》這節目,嚴格來說,並不是什麽訪談節目。


    而是帶點紀錄片的味道。


    裏麵夾雜了對嘉賓的采訪,或者對“嘉賓”相關人員的采訪。


    畢竟,有些“傳奇”人物活著,更多的卻已經逝世了。


    “傳奇人物張十三!”


    節目組對這期節目還是十分重視的。


    采訪並不在燕京,而是節目組來了十三影視。


    他們不僅需要對張榆進行麵對麵采訪,還需要一些相關的影視資料。


    有些網上能找到,有些卻找不到。


    而且許多還需要張十三授權的。


    《傳奇》的主持人董冰,也是《傾聽》那節目的主持人。


    張榆與之打過交道。


    不過,《傳奇》是夾雜一些影視資料,所以采訪與《傾聽》有些區別。


    董冰:“聽說你高考之時,成績並非很好。”


    張榆:“是很差!”


    董冰:“那你又為何變得這般才華橫溢?音樂、影視,甚至書畫方麵造詣都很高。”


    張榆:“當初學習差,有貪玩兒的原因,也有沉迷音樂的原因。考上音樂學院後,就琢磨著想自己創作歌曲的時候,卻忽然發現:書到用時方恨少!於是就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麵......”


    董冰:“你現在似乎精力大多放在電影上麵,而且成就相對而言也更大,是興趣轉移了麽?許多人都好奇,你一個學音樂出身的人,怎麽在影視上麵也這般才華橫溢?有人說你在音樂上已江郎才盡了,是這樣麽?”


    張榆:“我那些電影的配樂幾乎都出至我之手。而且我也偶爾有出歌啊!當然,我的工作重心的確放在電影上麵。至於我這個學音樂出身的人,為何在影視上能取得這般成績,可能是我這個人擅於學習,也樂於學習......”


    學習!


    不斷學習,不停的學習。


    這是張榆傳出的信息。


    正能量一些嘛,節目需要這個。


    何況,也隻能一次解釋。


    畢竟難道說自己有係統,全是係統灌輸的?


    不過,在董冰看來,張榆能有這般成就,他不斷的學習或許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與他天賦也不無關係。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這百分之一的靈感遠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重要。”張榆笑著說道,“擁有百分之一的靈感,隻要努力,那麽所有人都是天才!”


    “那麽,那百分之一的靈感何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友成名不甩我怎麽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緣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緣樂並收藏女友成名不甩我怎麽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