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裏燒成了廢墟,野戰醫院就安置在了長沙城郊的一座寺廟裏,房子不夠用,在青鬆林子搭建了大量的帳篷用來安置傷員。


    鬼子的飛機倒是隔三差五的過來轉悠,四處的扔炸彈,長沙城已經燒光了,他們就朝著附近的村鎮和農田扔炸彈。


    許多的稻田都被炸的全是爛泥外翻的巨大彈坑,許多村鎮遭了殃被炸彈夷為了平地。


    但是好在中國軍民已經很注意防空了,各地都設有防空哨,鬼子的飛機還隔著老遠,防空警報就淒厲的響了起來。


    田地裏勞作的百姓和訓練的官兵們聽到防空警報一響就往林子裏躲或者地洞裏鑽,鬼子飛機造成的傷亡也是越來越少。


    等鬼子飛機走後,人們該幹啥就幹啥,對鬼子飛機轟炸反而習以為常了。


    野戰醫院由於隱蔽的好,鬼子的飛機雖然不時的在長沙附近上空晃悠,卻是沒有發現野戰醫院的位置。


    雖然是養傷,但是楊淩身為團級的官員,也享受了很好的待遇,有單獨的屋子居住。


    幾千人的傷兵醫院臭氣熏天,渾身是血的抬進來,身體堅硬的抬出去,那些缺胳膊斷腿的弟兄也痛的哀嚎不斷,醫生們忙得整天精疲力盡。


    楊淩雖說有單獨的屋子養傷,但是一個人也不顯得孤獨,團裏在萬家嶺戰鬥中負傷的弟兄不少,聽說團座受傷,凡是能夠動彈的都每天過來陪著楊淩說話下棋。


    楊淩傷口感染惡化,剛到醫院時醫生要求截肢,楊淩死活不幹,要是變成獨臂團長,還怎麽帶兵打仗,在他的堅持下最終還是把自己的手臂保住了。


    在缺醫少藥的年代裏,對於忙碌的醫生們來說,許多傷其實是不用截肢的,但是為了節約用藥和時間,都是截肢處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受傷的弟兄們整天跑過來圍著楊淩轉悠,團長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受傷,弟兄打心底是敬佩的。


    弟兄們圍在一起聊天吹牛,有時候下棋,可是時間一長也就沒意思了,楊淩不得不讓他們過來的時候弄些報紙書籍讓楊淩解悶,以了解醫院外邊的情況。


    長沙的大火得到了快速的處置,委員長也是親自飛臨長沙視察災民,並且到第74軍的駐地展開了慰問,不過在此之前楊淩已經被送到醫院裏來了,倒是沒有見到。


    楊淩通過各大報社和廣播電台也是了解到了許多外界的信息,讓他雖身在醫院,卻對外邊的事情了如指掌。


    中國軍隊在武漢外圍地區和小鬼子反複的拉鋸廝殺了幾個月,大量的消耗了小鬼子的有生力量,雖最終攻占了武漢,卻得到的是一座空城。


    打了幾個月的小鬼子也是精疲力盡,短時間內沒有能力發動大規模的攻勢,小鬼子雖在戰役上頻頻得手,但是在戰略上卻一敗塗地。


    他們先是想三個月內滅亡中國,中國軍隊靠著血肉之軀在淞滬戰場血戰三個月,打破了鬼子的速戰速決的計劃。


    小鬼子戰前很狂妄,他們一年的鋼鐵產量是五百多萬噸,而中國卻隻有幾萬噸,他們年產一千多架飛機,而中國卻隻能靠向國外購買......


    正是基於大量的軍事和經濟數據的對比,讓小鬼子以為可以短時間內滅亡中國,但是他們低穀了中國官兵和百姓的抵抗決心。


    百萬官兵跋涉千裏開赴戰場,隻為赴國難,僅僅一場淞滬會戰就讓鬼子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破產。


    鬼子大本營又提出攻占武漢,以武力迫降中國政府的釜底抽薪計劃,試圖達到自己的戰略意圖。


    但是小鬼子再次失望了,四個月的鏖戰損失無數士兵,耗費了無數的武器彈藥資源得到的卻是一座空城,中國依然還在抵抗。


    雖然小鬼子攻占了大半個中國,但是一年多的連番作戰讓鬼子們也是精疲力盡,隨著占領區的擴大,戰線的拉長,讓他們也是越來越力不從心。


    攻占武漢後,鬼子根據現狀,不得不調整自己的戰略,從武力進攻改為政治誘降為主,武力進攻為輔。


    在政治上不斷的拉攏國府的高級官員,試圖引誘國府投降,在軍事上僅僅保持局部壓力,不再步步緊逼。將主要的兵力抽調到後方占領區,進行治安肅清戰鬥。


    隨著小鬼子戰略的改變,鬼子暫停大規模的攻勢,讓打了一年多損失百多萬的中國軍隊終於喘了口氣,雙方進入了對峙階段。


    小鬼子在調整戰略,中國方麵也在調整戰略,各支部隊在一年多的作戰中損失慘重,武器裝備更是損耗頗大,緊接著開始輪流整訓。


    第74軍因為在萬家嶺一戰中打得頗為出彩,被軍委會直接列為戰略總預備隊,歸軍委會直轄。


    武器裝備更是優先補充,特別是從黃埔軍校中特意抽掉了一批年輕的黃埔軍官補充到第74軍以恢複戰鬥力。


    在第74軍之前有許多能打硬仗的部隊,諸如德械第87,88師等主力部隊,雖然戰鬥力很強,但是一場硬仗下來,老兵拚光後,也就弱下去了。


    許多戰場上的王牌部隊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逐漸從人們的視野中逐漸消失,因為得不到優質兵員和武器的整補,就算是王牌部隊,打幾場血戰後,也無力再恢複榮光了。


    好在第74軍畢竟是中央軍的嫡係部隊,上邊有人好說話,畢竟軍長俞濟時可是委員長的外甥,這一次爭迴了臉麵,委員長自然高興。


    隨著大量黃埔軍官和優質兵員武器的補充,實力非但沒有削弱,反而變得更為強勁了。


    第74軍的實力在軍委會的關照下得到了增強,他們的對手,岡村寧次指揮的鬼子第11軍也得到了增強,三個師團被劃歸第11軍指揮。


    讓第11軍麾下直接指揮的兵力達到了七個精銳師團,可謂是實力強勁,他們壓在新牆河,修水河一線和第九戰區部隊對峙,對長沙虎視眈眈,戰爭的陰雲並沒有消散。


    中國方麵則是積極的整補備戰,針對在第一階段和小鬼子作戰的經驗總結,軍委會也進行了新的部署。


    命令全國三分之一的部隊抽調到敵後打遊擊牽製鬼子,三分之一駐守正麵和小鬼子對峙,三分之一抽調後方進行輪流整訓,各支部隊互相輪換,每期為四個月,以加強部隊的戰鬥力。


    其中以桂軍第7軍,第24集團軍和第26集團軍在大別山等敵後地區打遊擊,負責敵後作戰,而第74軍等部隊則是抽調到後方開始整訓。


    全國的戰區也進行了新的調整,分設為十大戰區和一個敵後戰區,敵後戰區由於學忠將軍為總司令,管轄魯南蘇北等敵後戰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之血染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色孤島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色孤島1並收藏抗戰之血染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