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身裹血的屍體堆疊的扔在三道梁陣地前的山坡上,那些重傷不能動彈的鬼子躺在血水裏有氣無力的呻吟著,眼看著就活不成了。
倘若是在以往的戰場上,那些槍法出眾的老兵們定會百無聊賴的拿他們練槍,可是現在子彈金貴,不能糟蹋了,反正這些重傷的鬼子也沒多少好活了。
所以弟兄們自顧自的幹著自己的事情,任由那些重傷渾身冒血的鬼子躺在地上呻吟,看著他們一寸一寸的匍匐朝著鬼子部隊方向艱難的爬著,然後死在半道上。
那些被擊退的鬼子兵們看著那些躺在荒草溝壑裏痛唿呻吟的同伴有些不忍,派出了幾十個鬼子在幾挺機關槍的掩護下想將他們的傷員搶迴去。
但是已經從鬼子身上搶了彈藥的弟兄們又怎麽會讓鬼子如願,老兵們趴在自己的位置上沉穩的瞄準開槍。
他們將那些衝過來的鬼子兵挨個點射,將他們腦袋打得像是熟透的西瓜一樣爆開,紅的白的噴的滿地都是。
老兵們打了無數的惡仗血戰,子彈喂出來的槍法早就和鬼子不相上下,雖說不能百發百中,但是命中率也是極高的。
有些老兵們沉穩的開槍,有的打鬼子的腦袋,有的也缺德的專打鬼子的大腿,讓衝過來的鬼子栽倒不少,非但沒將傷員扛迴去,反而又丟下十多個躺在地上叫喚的傷員。
那些槍槍咬肉的精準槍法讓鬼子也是震驚,暗道遇到了硬茬子,所以任由那些傷兵在地上抽搐呻吟,也不敢再跑過來往迴搶。
腦袋驕傲的揚到天上的鬼子兵吃了虧,也不再莽撞的發動進攻,他們在軍官的嗬斥下快速的展開,搶占了大路兩側的一些製高點。
更多的鬼子兵接到了命令向前方集結準備新一輪的攻勢,氣氛驟然緊張了起來,小鬼子如臨大敵。
楊淩遠遠的望著小鬼子在匆忙的調動,他也帶著衛兵虎子在三道梁的各處阻擊陣地巡視,給弟兄們打氣。
雖說巡視並不能給弟兄們接下來的戰鬥帶來實質性的幫助,但是看到他這麽一位最高指揮官依然還在陣地上,弟兄們的心裏也踏實許多。
弟兄們從穿上軍裝拿起槍的那一刻就已經準備為這個國家赴死了,所以對於即將麵臨的慘烈戰鬥並沒有多少害怕,反而有一種解脫的輕鬆感覺。
王胡子,鐵匠以及張黑子他們各自帶著或多或少的弟兄守衛在三道梁一線的陣地上。
整個防線雖然看起來單薄的一戳就破,但是看到左右兩側的友軍連排的陣地傳來的說話聲,他們又覺得莫名的心安。
連長王胡子帶著七十多個弟兄守衛在一片土粱後邊,除了留下兩個觀察哨外,其餘的人都躲在了後邊清理著剛從鬼子手裏弄來的彈藥。
“甜瓜手雷八個,子彈一百五十發,刺刀二十把......”的將戰利品掏出來放在地上,王胡子在小聲的清點著。
看著繳獲迴來寥寥無幾的彈藥,王胡子的心情很不好,盯著圍在旁邊的弟兄們問女:“你們怎麽弄的,吃的沒有,彈藥也隻弄了這麽點?”
一名弟兄抱怨般的咒罵道:“這幫小鬼子窮得叮當響,我這二十顆子彈還是拚了三個鬼子才摸迴來的。”
周圍的弟兄們都是紛紛點頭附和,以往他們每次幹掉小鬼子都會繳獲無數的東西,武器彈藥無數,那些值錢的小玩意還能夠戰後去黑市換錢。
可是現在他們正缺少彈藥的時候,好不容易打了鬼子一個突襲,準備撈點家當迴來,可惜的是鬼子打到現在也彈藥告罄了。
麵對少得可憐的彈藥,王胡子不得不罵罵咧咧的將他們勻給弟兄們,那些槍法好的老兵都勻到了三五發子彈,而其餘的弟兄有的分到手雷,也有人隻能繼續挺著蒙塵的刺刀。
“準備的怎麽樣了?”楊淩貓著腰走到了王胡子他們跟前,對正在瓜分彈藥的他們詢問。
“彈藥太少了,一場仗都不夠。”王胡子沒有隱瞞自己的難處,但是他也沒有將困難推給楊淩這位長官、
他補充說:“雖然子彈少,但是弟兄們人手一把刺刀,隻要鬼子突進來了,大不了拚刺刀,論起拚刺刀,我還真沒怕過誰!”
聽到王胡子的話,楊淩對他們能夠守住這塊陣地多了幾分信心,至少在他們打光之前,鬼子是休想踏上這裏的。
“小鬼子也快彈盡糧絕了,隻要我們撐住兩三個小時,這仗我們就能贏了......”楊淩不能給弟兄們補充兵力和彈藥,唯一能做的就是給他們希望。
他們的部隊在抵抗小鬼子的戰鬥中付出了無數的犧牲,無數的弟兄埋骨異鄉,而如今輪到他們了,他們不能退縮。
這無關升官發財,隻是不想讓小鬼子就這麽輕易的離開,身為一名中國軍人,在拿起槍的那一刻,他們就已經有了赴死的覺悟。
鐵匠他們的陣地布置在三道梁側翼的林子裏,他們主要是護住隊伍的側翼,防止鬼子的迂迴包抄。
他們的連隊裏唯一會識文寫字的“書生”正在幫這些大字不識幾個的弟兄們寫著家書,因為他們不知道這場戰鬥之後,他們還會不會活著,總得給家裏一個念想不是。
“耗子,信的地址寫哪裏?”書生將一頁紙從小本子上撕扯下來,轉頭詢問寫信的那名身材瘦小的弟兄。
耗子迴答說:“劉家村。”
“那個劉家村,是那個省的?”書生又說:“不寫詳細了,你們家裏也收不到。”
在哪個交通落後的年代,耗子參軍之前就從未出過他們的小山村,世世代代的都是老實本分的莊稼漢,隻知道跟著自己的爹伺弄地裏的莊稼。
路過的軍隊在村子裏招兵,他就和村裏的幾十個年輕人稀裏糊塗的換了身髒軍裝,當了兵。
甚至來不及和家裏人道別,就隨著部隊浩浩蕩蕩的開赴了前線,走了幾天幾夜,打了一場屍橫遍野的爛仗,打完仗後從村裏出來的幾十個後生就剩下了他一個了。
現在麵對書生的詢問,耗子哪裏知道自己是哪裏人,就知道自己是劉家村的,他們這些人就像是斷了線的風箏一樣,飛出去,再也找不到迴家的路了。
“他是我們在山東菏澤招的兵,就寫山東菏澤劉家村......”連長鐵匠依稀還記得一些東西,耗子這位老兵對鐵匠充滿了感激,總算是幫自己想起了家是哪裏的。
書生聽到鐵匠的話後一愣,低聲對耗子說:“耗子兄弟,現在山東那塊已經是敵占區了,恐怕得打跑鬼子這信才能送迴去。”
鐵匠拍了拍耗子的肩膀說:“我們總會打迴去的,就算你光榮了,咱們活著的弟兄也會把信送到。”
鐵匠轉頭對著周圍的弟兄們說:“弟兄們,這場仗無論咱們誰活著,都要把信保管好,等打完仗,送迴弟兄們的家裏。”
弟兄們沉默的點頭,像是一個莊嚴的承諾一樣,所有人都將信撞進了書生的帆布包裏,等待著自己或者弟兄們將家書送迴家。
倘若是在以往的戰場上,那些槍法出眾的老兵們定會百無聊賴的拿他們練槍,可是現在子彈金貴,不能糟蹋了,反正這些重傷的鬼子也沒多少好活了。
所以弟兄們自顧自的幹著自己的事情,任由那些重傷渾身冒血的鬼子躺在地上呻吟,看著他們一寸一寸的匍匐朝著鬼子部隊方向艱難的爬著,然後死在半道上。
那些被擊退的鬼子兵們看著那些躺在荒草溝壑裏痛唿呻吟的同伴有些不忍,派出了幾十個鬼子在幾挺機關槍的掩護下想將他們的傷員搶迴去。
但是已經從鬼子身上搶了彈藥的弟兄們又怎麽會讓鬼子如願,老兵們趴在自己的位置上沉穩的瞄準開槍。
他們將那些衝過來的鬼子兵挨個點射,將他們腦袋打得像是熟透的西瓜一樣爆開,紅的白的噴的滿地都是。
老兵們打了無數的惡仗血戰,子彈喂出來的槍法早就和鬼子不相上下,雖說不能百發百中,但是命中率也是極高的。
有些老兵們沉穩的開槍,有的打鬼子的腦袋,有的也缺德的專打鬼子的大腿,讓衝過來的鬼子栽倒不少,非但沒將傷員扛迴去,反而又丟下十多個躺在地上叫喚的傷員。
那些槍槍咬肉的精準槍法讓鬼子也是震驚,暗道遇到了硬茬子,所以任由那些傷兵在地上抽搐呻吟,也不敢再跑過來往迴搶。
腦袋驕傲的揚到天上的鬼子兵吃了虧,也不再莽撞的發動進攻,他們在軍官的嗬斥下快速的展開,搶占了大路兩側的一些製高點。
更多的鬼子兵接到了命令向前方集結準備新一輪的攻勢,氣氛驟然緊張了起來,小鬼子如臨大敵。
楊淩遠遠的望著小鬼子在匆忙的調動,他也帶著衛兵虎子在三道梁的各處阻擊陣地巡視,給弟兄們打氣。
雖說巡視並不能給弟兄們接下來的戰鬥帶來實質性的幫助,但是看到他這麽一位最高指揮官依然還在陣地上,弟兄們的心裏也踏實許多。
弟兄們從穿上軍裝拿起槍的那一刻就已經準備為這個國家赴死了,所以對於即將麵臨的慘烈戰鬥並沒有多少害怕,反而有一種解脫的輕鬆感覺。
王胡子,鐵匠以及張黑子他們各自帶著或多或少的弟兄守衛在三道梁一線的陣地上。
整個防線雖然看起來單薄的一戳就破,但是看到左右兩側的友軍連排的陣地傳來的說話聲,他們又覺得莫名的心安。
連長王胡子帶著七十多個弟兄守衛在一片土粱後邊,除了留下兩個觀察哨外,其餘的人都躲在了後邊清理著剛從鬼子手裏弄來的彈藥。
“甜瓜手雷八個,子彈一百五十發,刺刀二十把......”的將戰利品掏出來放在地上,王胡子在小聲的清點著。
看著繳獲迴來寥寥無幾的彈藥,王胡子的心情很不好,盯著圍在旁邊的弟兄們問女:“你們怎麽弄的,吃的沒有,彈藥也隻弄了這麽點?”
一名弟兄抱怨般的咒罵道:“這幫小鬼子窮得叮當響,我這二十顆子彈還是拚了三個鬼子才摸迴來的。”
周圍的弟兄們都是紛紛點頭附和,以往他們每次幹掉小鬼子都會繳獲無數的東西,武器彈藥無數,那些值錢的小玩意還能夠戰後去黑市換錢。
可是現在他們正缺少彈藥的時候,好不容易打了鬼子一個突襲,準備撈點家當迴來,可惜的是鬼子打到現在也彈藥告罄了。
麵對少得可憐的彈藥,王胡子不得不罵罵咧咧的將他們勻給弟兄們,那些槍法好的老兵都勻到了三五發子彈,而其餘的弟兄有的分到手雷,也有人隻能繼續挺著蒙塵的刺刀。
“準備的怎麽樣了?”楊淩貓著腰走到了王胡子他們跟前,對正在瓜分彈藥的他們詢問。
“彈藥太少了,一場仗都不夠。”王胡子沒有隱瞞自己的難處,但是他也沒有將困難推給楊淩這位長官、
他補充說:“雖然子彈少,但是弟兄們人手一把刺刀,隻要鬼子突進來了,大不了拚刺刀,論起拚刺刀,我還真沒怕過誰!”
聽到王胡子的話,楊淩對他們能夠守住這塊陣地多了幾分信心,至少在他們打光之前,鬼子是休想踏上這裏的。
“小鬼子也快彈盡糧絕了,隻要我們撐住兩三個小時,這仗我們就能贏了......”楊淩不能給弟兄們補充兵力和彈藥,唯一能做的就是給他們希望。
他們的部隊在抵抗小鬼子的戰鬥中付出了無數的犧牲,無數的弟兄埋骨異鄉,而如今輪到他們了,他們不能退縮。
這無關升官發財,隻是不想讓小鬼子就這麽輕易的離開,身為一名中國軍人,在拿起槍的那一刻,他們就已經有了赴死的覺悟。
鐵匠他們的陣地布置在三道梁側翼的林子裏,他們主要是護住隊伍的側翼,防止鬼子的迂迴包抄。
他們的連隊裏唯一會識文寫字的“書生”正在幫這些大字不識幾個的弟兄們寫著家書,因為他們不知道這場戰鬥之後,他們還會不會活著,總得給家裏一個念想不是。
“耗子,信的地址寫哪裏?”書生將一頁紙從小本子上撕扯下來,轉頭詢問寫信的那名身材瘦小的弟兄。
耗子迴答說:“劉家村。”
“那個劉家村,是那個省的?”書生又說:“不寫詳細了,你們家裏也收不到。”
在哪個交通落後的年代,耗子參軍之前就從未出過他們的小山村,世世代代的都是老實本分的莊稼漢,隻知道跟著自己的爹伺弄地裏的莊稼。
路過的軍隊在村子裏招兵,他就和村裏的幾十個年輕人稀裏糊塗的換了身髒軍裝,當了兵。
甚至來不及和家裏人道別,就隨著部隊浩浩蕩蕩的開赴了前線,走了幾天幾夜,打了一場屍橫遍野的爛仗,打完仗後從村裏出來的幾十個後生就剩下了他一個了。
現在麵對書生的詢問,耗子哪裏知道自己是哪裏人,就知道自己是劉家村的,他們這些人就像是斷了線的風箏一樣,飛出去,再也找不到迴家的路了。
“他是我們在山東菏澤招的兵,就寫山東菏澤劉家村......”連長鐵匠依稀還記得一些東西,耗子這位老兵對鐵匠充滿了感激,總算是幫自己想起了家是哪裏的。
書生聽到鐵匠的話後一愣,低聲對耗子說:“耗子兄弟,現在山東那塊已經是敵占區了,恐怕得打跑鬼子這信才能送迴去。”
鐵匠拍了拍耗子的肩膀說:“我們總會打迴去的,就算你光榮了,咱們活著的弟兄也會把信送到。”
鐵匠轉頭對著周圍的弟兄們說:“弟兄們,這場仗無論咱們誰活著,都要把信保管好,等打完仗,送迴弟兄們的家裏。”
弟兄們沉默的點頭,像是一個莊嚴的承諾一樣,所有人都將信撞進了書生的帆布包裏,等待著自己或者弟兄們將家書送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