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代號,刑天
人在監獄:為了出獄研發機甲 作者:衛校大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此一來,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我們現在研製的激光武器,無論多大,都可以立刻安裝在機甲上。”
就一開始下線的那種一炮幹掉兩萬多米高空黑鳥的激光炮,改一改,也能安裝到超大型機甲上。
“至於內部的液壓係統,傳動係統,單塊肌肉的發動機,巨大的陀螺儀,其實都不算難點。”
“甚至於,我們還可以給他加上超大型粒子推進器,擁有飛行能力。”
“先生,小型化的難度太大了,我們何不先做個大的,驗證和積累相關技術,而後再逐步小型化,直至達到您設想中的那種人形機甲。”
“我覺得,這樣反而更符合科技的發展進程,就像手機一樣,也是從大到小,一步步來的不是嗎?”
周揚陷入了沉思。
心中卻是有一種撥雲見日般的豁朗感覺。
對啊,自己總想著一步到位,借著係統的技術資料,自己做到了,但是係統給出的技術資料越來越困難,一步到位的難度也是幾何級提升。
既然是這樣,那何不遵從科技的發展進程,從簡到難,從大到小呢。
二代機甲,係統給出了三年時間。
但是如今過去一年的時間了,周揚也隻是解決了可控核聚變,初步完成了武器係統的製造。
曲率引擎,生命維持係統,可是都還沒影兒呢。
“我完全可以用一年的時間,造一個大型機甲,使用上可控核聚變作為動力,這也符合我一開始的想法,設計一個中間改型,作為技術驗證,最終完成二代機甲。”
“最後剩下一年的時間,再製造二代機甲,時間上應該也來得及。”
而且就像伏羲所說的,製造大型機甲的相關技術,其實都已經基本突破了,完全有這個條件來製造。
就在這時,周揚腦海中突然響起係統的聲音。
“恭喜宿主觸發隨機任務,製造大型核動力機甲,驗證二代機甲技術。”
“任務獎勵,生態基地係統技術。”
周揚一愣,竟然還觸發了隨機任務。
而且這獎勵,生態基地係統技術,又是什麽技術,以前科學家提出那種三恆巨大生態圈之類的生態基地嗎?
亦或者,在宇宙中建立的生態基地?
係統沒有給出解釋,周揚也無法推測。
但既然係統都給出隨機任務了,那周揚說什麽也要做了。
迴過神來,周揚點頭,道:“好,就按你說的辦,做大型機甲,來,你輔助我進行設計,我們先出設計圖。”
原本計劃是看完激光武器,就迴家繼續陪陳若雲的,但現在估計是沒時間了。
周揚給陳若雲打了個電話,說了一下自己可能晚一點兒迴去。
陳若雲知道周揚事情多,忙的又都是大事,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叮囑周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能熬夜,飲食也要規律什麽的。
“對了,把電話給子瑜,我跟他說。”陳若雲最後道。
周揚一愣,忙道:“這就不用了吧。”
陳若雲輕哼道:“你這個家夥,忙起來昏天黑地的,什麽都不知道,我還是要找人盯著你才行。”
周揚無語。
接下來的時間,周揚就全身心的投入大型機甲的設計中。
代號,刑天!
刑天舞幹戚,可是神話中戰神的存在。
周揚也打算給這台超大型機甲設計一把巨大戰斧,所以才想到了這麽一個名字。
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半個月。
全息投影下,是一個巨大機甲的投影。
高度,一百零五米。
這個高度,是伏羲以高強度結晶鋼為主體,進行測算之後,得出高度最高,又能充分利用高強度結晶鋼特性的高度。
再高,高強度結晶鋼的強度就不夠了,機體會有解體的風險。
小了,也沒必要,畢竟都已經造這麽大了,那就怎麽大怎麽來唄,到時候一腳踩下去,都能當武器來用了。
主武器,為一把超大型斧頭,還有一麵盾牌。
實際上盾牌這玩意兒,周揚覺得都不用設計,這東西製造出來,還能有對手嗎?
然後就是副武器。
由於體型巨大,武器還是很好設計的,甚至於塞進去幾枚彈道導彈都不成問題。
而周揚在權衡之後,選擇了和龍魂號一樣,把副武器全部外掛。
這樣的好處是機體本身結構統一,不用為預留武器艙而改變內部傳動結構。
而外掛武器,也不影響使用,同時選擇性也大,隻要與機甲本身的掛載點進行對接,就可以使用各種武器。
激光炮什麽的。
推進器,周揚也設計了,但沒有像龍魂號那樣,飛行能力全部靠內部的推進器,而是設計了一個外掛的推進器。
因為周揚計算過,如果想要設計成內部的推進器,占據空間太過巨大了,而且一個還不行,需要多個來調節飛行姿態。
但是設計成外掛的就簡單多了,按照周揚之前給葉榮明他們的命令一樣,以可控核聚變為基礎,設計一個超大型的推進器,直接推動航母。
航母幾萬噸,搞幾個推進器就能推動,更別說這個自重幾千噸的機甲了。
到時候在背部外掛一個大型推進器,純粹以核能驅動,方便快速抵達戰場,橫跨大海,翻越大山等等。
至於飛行姿態,可以采用矢量推動。
這樣一來,龐大的推進係統就可以外掛,戰鬥時可以先丟棄在一邊。
不過周揚在機甲內部,也設計了一些相對小一些的推進器,目的並不是飛行,而是增加運動能力,還有像肘部的推進器,可以在啟動之後,增加出拳的力量。
控製方式,周揚還沒有最終決定,但是打算先使用人控製,人工智能輔助的方式進行試驗。
實際上,直接人工智能控製也是可以的,這樣的話,連人形控製倉的空間都給省掉了。
可周揚覺得,有些時候,還是需要人來做主導。
人工智能雖然擁有思考能力,但也不是絕對萬能的,人自身所擁有的特性,品質,同樣也很重要。
比如遇到強敵,人工智能可能會思考得失,會進行計算成功率什麽的。
但人不會,有的人遇強則強,迎難而上,或者死戰不退,血戰到底,還有對國家的忠誠等等特性,是人工智能無法擁有的。
就一開始下線的那種一炮幹掉兩萬多米高空黑鳥的激光炮,改一改,也能安裝到超大型機甲上。
“至於內部的液壓係統,傳動係統,單塊肌肉的發動機,巨大的陀螺儀,其實都不算難點。”
“甚至於,我們還可以給他加上超大型粒子推進器,擁有飛行能力。”
“先生,小型化的難度太大了,我們何不先做個大的,驗證和積累相關技術,而後再逐步小型化,直至達到您設想中的那種人形機甲。”
“我覺得,這樣反而更符合科技的發展進程,就像手機一樣,也是從大到小,一步步來的不是嗎?”
周揚陷入了沉思。
心中卻是有一種撥雲見日般的豁朗感覺。
對啊,自己總想著一步到位,借著係統的技術資料,自己做到了,但是係統給出的技術資料越來越困難,一步到位的難度也是幾何級提升。
既然是這樣,那何不遵從科技的發展進程,從簡到難,從大到小呢。
二代機甲,係統給出了三年時間。
但是如今過去一年的時間了,周揚也隻是解決了可控核聚變,初步完成了武器係統的製造。
曲率引擎,生命維持係統,可是都還沒影兒呢。
“我完全可以用一年的時間,造一個大型機甲,使用上可控核聚變作為動力,這也符合我一開始的想法,設計一個中間改型,作為技術驗證,最終完成二代機甲。”
“最後剩下一年的時間,再製造二代機甲,時間上應該也來得及。”
而且就像伏羲所說的,製造大型機甲的相關技術,其實都已經基本突破了,完全有這個條件來製造。
就在這時,周揚腦海中突然響起係統的聲音。
“恭喜宿主觸發隨機任務,製造大型核動力機甲,驗證二代機甲技術。”
“任務獎勵,生態基地係統技術。”
周揚一愣,竟然還觸發了隨機任務。
而且這獎勵,生態基地係統技術,又是什麽技術,以前科學家提出那種三恆巨大生態圈之類的生態基地嗎?
亦或者,在宇宙中建立的生態基地?
係統沒有給出解釋,周揚也無法推測。
但既然係統都給出隨機任務了,那周揚說什麽也要做了。
迴過神來,周揚點頭,道:“好,就按你說的辦,做大型機甲,來,你輔助我進行設計,我們先出設計圖。”
原本計劃是看完激光武器,就迴家繼續陪陳若雲的,但現在估計是沒時間了。
周揚給陳若雲打了個電話,說了一下自己可能晚一點兒迴去。
陳若雲知道周揚事情多,忙的又都是大事,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叮囑周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能熬夜,飲食也要規律什麽的。
“對了,把電話給子瑜,我跟他說。”陳若雲最後道。
周揚一愣,忙道:“這就不用了吧。”
陳若雲輕哼道:“你這個家夥,忙起來昏天黑地的,什麽都不知道,我還是要找人盯著你才行。”
周揚無語。
接下來的時間,周揚就全身心的投入大型機甲的設計中。
代號,刑天!
刑天舞幹戚,可是神話中戰神的存在。
周揚也打算給這台超大型機甲設計一把巨大戰斧,所以才想到了這麽一個名字。
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半個月。
全息投影下,是一個巨大機甲的投影。
高度,一百零五米。
這個高度,是伏羲以高強度結晶鋼為主體,進行測算之後,得出高度最高,又能充分利用高強度結晶鋼特性的高度。
再高,高強度結晶鋼的強度就不夠了,機體會有解體的風險。
小了,也沒必要,畢竟都已經造這麽大了,那就怎麽大怎麽來唄,到時候一腳踩下去,都能當武器來用了。
主武器,為一把超大型斧頭,還有一麵盾牌。
實際上盾牌這玩意兒,周揚覺得都不用設計,這東西製造出來,還能有對手嗎?
然後就是副武器。
由於體型巨大,武器還是很好設計的,甚至於塞進去幾枚彈道導彈都不成問題。
而周揚在權衡之後,選擇了和龍魂號一樣,把副武器全部外掛。
這樣的好處是機體本身結構統一,不用為預留武器艙而改變內部傳動結構。
而外掛武器,也不影響使用,同時選擇性也大,隻要與機甲本身的掛載點進行對接,就可以使用各種武器。
激光炮什麽的。
推進器,周揚也設計了,但沒有像龍魂號那樣,飛行能力全部靠內部的推進器,而是設計了一個外掛的推進器。
因為周揚計算過,如果想要設計成內部的推進器,占據空間太過巨大了,而且一個還不行,需要多個來調節飛行姿態。
但是設計成外掛的就簡單多了,按照周揚之前給葉榮明他們的命令一樣,以可控核聚變為基礎,設計一個超大型的推進器,直接推動航母。
航母幾萬噸,搞幾個推進器就能推動,更別說這個自重幾千噸的機甲了。
到時候在背部外掛一個大型推進器,純粹以核能驅動,方便快速抵達戰場,橫跨大海,翻越大山等等。
至於飛行姿態,可以采用矢量推動。
這樣一來,龐大的推進係統就可以外掛,戰鬥時可以先丟棄在一邊。
不過周揚在機甲內部,也設計了一些相對小一些的推進器,目的並不是飛行,而是增加運動能力,還有像肘部的推進器,可以在啟動之後,增加出拳的力量。
控製方式,周揚還沒有最終決定,但是打算先使用人控製,人工智能輔助的方式進行試驗。
實際上,直接人工智能控製也是可以的,這樣的話,連人形控製倉的空間都給省掉了。
可周揚覺得,有些時候,還是需要人來做主導。
人工智能雖然擁有思考能力,但也不是絕對萬能的,人自身所擁有的特性,品質,同樣也很重要。
比如遇到強敵,人工智能可能會思考得失,會進行計算成功率什麽的。
但人不會,有的人遇強則強,迎難而上,或者死戰不退,血戰到底,還有對國家的忠誠等等特性,是人工智能無法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