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玥淡淡地說道,“族長爺爺,我跟我師父學了觀星術。”
族長鬆開了手,頹然地坐在椅子上。
他信了韓玥的話。
“族長爺爺,現在最重要的是做提前做準備,做了準備,我們還有可能熬過旱災!”
頹廢的族長再次有了力氣,他激動道,“對對對,現在最重要的是做好準備。那,我們現在應該怎麽辦?”
“就如我剛剛建議的那般,大家盡早多買糧食。不過現在鎮上和縣城的糧食價格非常高,估計也不太好買。我之前跟雲洛商量過,讓他帶一批人去外地買糧食。如果村裏有人想一起去的話,我跟他說說。”
族長聽完很是感激,“好好好,二丫你真是個好孩子,還想著村裏。我代表大家謝謝你了。”
韓玥繼續說道,“族長爺爺,這件事情很重大,最好跟村裏人商量一下。而且,我是建議那些想出去買糧食的,每家都派一到兩個代表,這樣大家才能更安心。”
族長覺得這個建議不錯,韓玥走後,他就急急忙忙去找了族裏的幾個族老。
沒多久,族長又匆匆去找了王村長。
又過了將近一個時辰,王村長的銅鑼又敲響了,桃花村的人再一次無論男女老少都集中在這裏。
說起來,這幾個月銅鑼敲響的次數有些多,大家都很好奇,不知道又發生了什麽事情。
王村長已經站在了高台上,麵色嚴肅地看著眾人。
“今天我要說的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大家一定要認真聽。”
眾人聽到王村長的話,都安靜了下來。
王村長繼續說道,“今年,會鬧旱災!非常非常嚴重的旱災!”
王村長的話如同一滴冷水滴入了油鍋中,徹底地炸了。
“村長,你該不會是在開玩笑吧?旱災?不可能吧!”
“就是呀,去年的天氣還好呢,今年怎麽可能會旱災?”
“我不信,我們桃花村這幾年都風調雨順的,一切順順利利,什麽事情也沒有發生,不會有旱災的!村長一定是在嚇唬我們。”
“不會有旱災?嗬嗬,隔壁幾個城市的人都因為災荒跑到我們這裏來了,那些說沒有的旱災的,自欺欺人!”
“鎮裏和縣裏來了越來越多的流民,都是因為家鄉鬧旱災,活不下去了才跑出來的。而且我們這裏也有幾十年沒有鬧大旱災了,按照規律的話,今年幹旱的可能非常大。”
“完了,旱災可是會死人的!我們該怎麽辦?”
“唉,我家的糧食不多,銀子不多,真的鬧旱災的話,我一家子就等死了!老天爺啊,你這是要我們死啊!”
村長聽著這些嘈雜的聲音,大吼了一聲,“靜一靜!靜一靜!”
下麵的聲音越來越小,村長這才嚴肅地說道,“我知道大家心裏的想法,有些人不相信旱災會來,有些人相信,甚至於因為旱災而悲觀絕望,覺得自己可能活不下去了。但我還是想說一句,旱災,極有可能會來!大家最好做好準備!”
說到這裏,村長停頓了幾秒,再次開口的時候聲音拔高了很多,“待會每戶人家留下兩個管事的,都去韓族長家裏,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跟大家商量!”
村長說完就解散了人群,然後去找韓族長。
村民們被旱災這個消息震得有些懵,所以村長一說要商量大事情,每家每戶都將家裏的頂梁柱給叫去了韓族長家裏。
這一天,誰也不知道大家在韓族長家裏商量了什麽事情,不過迴來之後,那些人臉色都無比凝重,凝重的同時又有一絲的放鬆。
之後,村裏的人經常會在大榕樹底下議論著旱災的事情,或者是鎮上縣城的見聞,大家的心情越來越沉重。
幾天後,在韓族長兒子以及王村長的帶領之下,村裏幾十個青壯年離開了村子。
他們走的時候是清晨,天剛蒙蒙亮就走了,走得悄無聲息。
韓玥家裏,離開的是韓子林和張九。
怕張九的麵貌被認出來,韓玥特意給他敷了一種藥水,這種藥水敷臉上一個月不會褪。
張九敷了藥水之後,整個人完全變了個樣,連熟悉他的韓子林都差點認不出來了。
……
元宵過後沒多久,桃花村的學堂終於建成了。
學堂占地麵積很寬廣,前麵是學生們上課的地方,總共有十個房間,每個房間的麵積都大,窗戶也大,光線很好;
後麵是先生住的地方,兩個臥室,一個客廳一個餐廳,一個廚房,一個雜物間,麵積也不小。
鄭明濤在元宵後帶著孫子來了桃花村,看了學堂很滿意,當天祖孫兩人打掃好了住進去了。
桃花村的孩子開始上課了。
連之前春桃教的“幼兒班”的那些小孩子,全部都送進了學堂。
按照韓玥的想法,那就是桃花村所有的孩子,無論男女都可以來學堂上課。
不過,最終來的多數是男娃娃,女娃娃很少,除了韓大丫、韓三丫以及韓玥收養那些女娃娃。
對於這個結果,韓玥並不在意。
鄭明濤也比一般的先生要開明,知道自己可能收女學生之後,並沒有表現得不滿或者憤怒。
他對所有的學生都一視同仁,教書盡心盡力。
但韓玥發現一個明顯的不足,那就是先生太少了!
村裏來上學的娃娃總共有50多個,但是先生卻隻有一個,根本不夠。
後來春桃也被韓玥拉了壯丁,充當臨時教書先生。
鄭明濤也給自己的認識的秀才們寫信,詢問有沒有興趣來桃花村教書的。
不過目前,教書先生還是太少。
……
青石鎮,白府大門口。
原先排著兩個長長的隊伍,無數的人在這裏等待著施粥。
但半個月過去,現在隻剩下一個施粥的隊伍,另一個隊伍消失了。
這個隊伍裏還是跟以前一樣,排隊排得老長,隊伍裏多數都是衣著襤褸、身形瘦削的人。
這裏的粥味道也一般,甚至不太好吃,粥裏照樣有沙子。
不過每個排隊的人卻很安靜,沒有人嫌棄粥的味道,沒有人嫌棄粥裏的沙子。
他們的臉上都掛著笑,充滿著對活著的希望。
族長鬆開了手,頹然地坐在椅子上。
他信了韓玥的話。
“族長爺爺,現在最重要的是做提前做準備,做了準備,我們還有可能熬過旱災!”
頹廢的族長再次有了力氣,他激動道,“對對對,現在最重要的是做好準備。那,我們現在應該怎麽辦?”
“就如我剛剛建議的那般,大家盡早多買糧食。不過現在鎮上和縣城的糧食價格非常高,估計也不太好買。我之前跟雲洛商量過,讓他帶一批人去外地買糧食。如果村裏有人想一起去的話,我跟他說說。”
族長聽完很是感激,“好好好,二丫你真是個好孩子,還想著村裏。我代表大家謝謝你了。”
韓玥繼續說道,“族長爺爺,這件事情很重大,最好跟村裏人商量一下。而且,我是建議那些想出去買糧食的,每家都派一到兩個代表,這樣大家才能更安心。”
族長覺得這個建議不錯,韓玥走後,他就急急忙忙去找了族裏的幾個族老。
沒多久,族長又匆匆去找了王村長。
又過了將近一個時辰,王村長的銅鑼又敲響了,桃花村的人再一次無論男女老少都集中在這裏。
說起來,這幾個月銅鑼敲響的次數有些多,大家都很好奇,不知道又發生了什麽事情。
王村長已經站在了高台上,麵色嚴肅地看著眾人。
“今天我要說的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大家一定要認真聽。”
眾人聽到王村長的話,都安靜了下來。
王村長繼續說道,“今年,會鬧旱災!非常非常嚴重的旱災!”
王村長的話如同一滴冷水滴入了油鍋中,徹底地炸了。
“村長,你該不會是在開玩笑吧?旱災?不可能吧!”
“就是呀,去年的天氣還好呢,今年怎麽可能會旱災?”
“我不信,我們桃花村這幾年都風調雨順的,一切順順利利,什麽事情也沒有發生,不會有旱災的!村長一定是在嚇唬我們。”
“不會有旱災?嗬嗬,隔壁幾個城市的人都因為災荒跑到我們這裏來了,那些說沒有的旱災的,自欺欺人!”
“鎮裏和縣裏來了越來越多的流民,都是因為家鄉鬧旱災,活不下去了才跑出來的。而且我們這裏也有幾十年沒有鬧大旱災了,按照規律的話,今年幹旱的可能非常大。”
“完了,旱災可是會死人的!我們該怎麽辦?”
“唉,我家的糧食不多,銀子不多,真的鬧旱災的話,我一家子就等死了!老天爺啊,你這是要我們死啊!”
村長聽著這些嘈雜的聲音,大吼了一聲,“靜一靜!靜一靜!”
下麵的聲音越來越小,村長這才嚴肅地說道,“我知道大家心裏的想法,有些人不相信旱災會來,有些人相信,甚至於因為旱災而悲觀絕望,覺得自己可能活不下去了。但我還是想說一句,旱災,極有可能會來!大家最好做好準備!”
說到這裏,村長停頓了幾秒,再次開口的時候聲音拔高了很多,“待會每戶人家留下兩個管事的,都去韓族長家裏,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跟大家商量!”
村長說完就解散了人群,然後去找韓族長。
村民們被旱災這個消息震得有些懵,所以村長一說要商量大事情,每家每戶都將家裏的頂梁柱給叫去了韓族長家裏。
這一天,誰也不知道大家在韓族長家裏商量了什麽事情,不過迴來之後,那些人臉色都無比凝重,凝重的同時又有一絲的放鬆。
之後,村裏的人經常會在大榕樹底下議論著旱災的事情,或者是鎮上縣城的見聞,大家的心情越來越沉重。
幾天後,在韓族長兒子以及王村長的帶領之下,村裏幾十個青壯年離開了村子。
他們走的時候是清晨,天剛蒙蒙亮就走了,走得悄無聲息。
韓玥家裏,離開的是韓子林和張九。
怕張九的麵貌被認出來,韓玥特意給他敷了一種藥水,這種藥水敷臉上一個月不會褪。
張九敷了藥水之後,整個人完全變了個樣,連熟悉他的韓子林都差點認不出來了。
……
元宵過後沒多久,桃花村的學堂終於建成了。
學堂占地麵積很寬廣,前麵是學生們上課的地方,總共有十個房間,每個房間的麵積都大,窗戶也大,光線很好;
後麵是先生住的地方,兩個臥室,一個客廳一個餐廳,一個廚房,一個雜物間,麵積也不小。
鄭明濤在元宵後帶著孫子來了桃花村,看了學堂很滿意,當天祖孫兩人打掃好了住進去了。
桃花村的孩子開始上課了。
連之前春桃教的“幼兒班”的那些小孩子,全部都送進了學堂。
按照韓玥的想法,那就是桃花村所有的孩子,無論男女都可以來學堂上課。
不過,最終來的多數是男娃娃,女娃娃很少,除了韓大丫、韓三丫以及韓玥收養那些女娃娃。
對於這個結果,韓玥並不在意。
鄭明濤也比一般的先生要開明,知道自己可能收女學生之後,並沒有表現得不滿或者憤怒。
他對所有的學生都一視同仁,教書盡心盡力。
但韓玥發現一個明顯的不足,那就是先生太少了!
村裏來上學的娃娃總共有50多個,但是先生卻隻有一個,根本不夠。
後來春桃也被韓玥拉了壯丁,充當臨時教書先生。
鄭明濤也給自己的認識的秀才們寫信,詢問有沒有興趣來桃花村教書的。
不過目前,教書先生還是太少。
……
青石鎮,白府大門口。
原先排著兩個長長的隊伍,無數的人在這裏等待著施粥。
但半個月過去,現在隻剩下一個施粥的隊伍,另一個隊伍消失了。
這個隊伍裏還是跟以前一樣,排隊排得老長,隊伍裏多數都是衣著襤褸、身形瘦削的人。
這裏的粥味道也一般,甚至不太好吃,粥裏照樣有沙子。
不過每個排隊的人卻很安靜,沒有人嫌棄粥的味道,沒有人嫌棄粥裏的沙子。
他們的臉上都掛著笑,充滿著對活著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