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明義心中想著,便走到那刻暗記的牆邊。仔細一端詳,果然,那箭頭筆畫潦草,顯然是匆忙中所畫。他想不出二人所為何事走得如此之急,忙返身迴店結賬牽馬出來,心道:“我太也大意,如此明顯的記號都沒有發覺,這刻過去了這許久,她二人不要出什麽事才好。”翻身上馬,打馬朝李書環二人去路急趕,留了元兵在身後也顧不得了,心說反正韃子必到滁陽,也不怕找不到人。
他一路尋著記號跟去,見李書環姊妹走的正是去滁陽的方向。心中有些暗自擔憂,便快馬加鞭,催馬急追。這一路走來,沒有見著二人的蹤影,倒是時不時的見著一些從滁陽逃荒出來的災民。這些人大多衣衫襤褸,麵黃肌瘦。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形單影隻,越是前行,所遇的人越多。
孟明義早在皇覺寺時就曾經聞得滁陽那片地方受了瘟疫,這二日中雖然也偶有撞見逃難的災民,但當得接近滁陽,這才知道場這疫情竟是如此的嚴重。他心地善良,有一股子悲天憫人的性子,眼見一個個災民打身邊而過,心中甚是難過。這刻眼見著前路上一個十一二歲的半大孩童攙扶了一位年老婆婆顫顫巍巍的過來。許是這婆孫二人實在餓得狠了,雖然老婆婆右手拄了拐杖,左邊又有孫子扶著,走得幾步,還是腳下一軟,一跤跌坐在地。她自己掙紮著想起身來,卻是幾次都不能。小孫子力氣弱小,欲拉也拉不動她。孟明義看到此處,再看不下去,躍下馬來,扶起那老婆婆,又從包裹中掏出幹糧遞到婆孫二人手上。想想又掏了一錠銀子塞了老婆婆的手中。
老婆婆感激得老淚縱橫,忙拉了孫子拜謝。孟明義搖手阻了,轉身欲行,不知何時,身後已然立了數人,都是從滁陽逃難的災民。各人均用乞憐的眼神望了他,不知道誰人忽然說了一聲:“大爺行行好吧!”有人伸出手來,舉到他麵前,那“行行好吧,打賞一點吧,可憐可憐我們吧”的聲音此起彼伏。孟明義看著那一雙雙幹枯汙穢的手,心中一痛,眼中隱有熱淚。他不自禁的掏出身上所以銀子,捏碎了一一分給眾人。但身周所圍的人越來越多,那裏還分得盡?銀子片刻已盡,人並未散去。看著那一雙雙哀求中帶有失落的眼神,心中酸楚,卻也無奈,隻得一咬鋼牙,躍上馬背,分開人群揚鞭而去。他一陣疾馳,不敢迴頭望上一眼,不覺間,兩滴熱淚無聲的滴落在衣襟之上。
天色漸晚,仍是不見李書環二人的影子。孟明義又催馬趕了一陣,看看天色已經要黑下來,四下一望,周圍前不沾村,後不著店,他心下有些急了,很是擔心李氏姊妹出什麽意外。前麵不遠就要過山了,道路也分做了二條。其中一條是繞山大路,另一條卻是穿山而過的近路。
孟明義行至岔路口,看看那記號,指向的是去滁陽的近路,也就是那條山路。他心道:“瞧來她倆還真的是趕得急了,抄的是近路。”想想二人比自己早走了許久,隻怕一時也難以追上。看看身下坐騎,這奔了小半日的路程,已經十分的疲乏了。就下馬來,稍事休息再圖趕路。
他解了轡頭,放馬兒在路邊自行吃草,自己坐了一塊大石上,也取出幹糧吃起來。二個麵餅下肚子。感覺稍稍墊了個底,撥開水嚢塞子,又朝肚中灌了幾口水,擔心馬兒溜達得遠了,望了一眼,見在路邊還算規矩,這才收迴目光,舉雙手過頭頂長長的拉伸了個腰杆。眼光斜瞥,無意中見路旁草叢有物在閃閃發亮。孟明義心中大是好奇,過去扒開草叢,如眼是三支形狀奇異的針形暗器。
這暗器通體泛黃,長有三寸,約莫有細號的鐵釘子一般粗細。隻是針身子卻不是直的,扭曲得像條蚯蚓似的。那針尖分叉,有倒鉤,針尾有孔,孔中係了一撮紅纓。孟明義拾針在手,隻覺入手微沉,這暗器竟真的是黃金打造而成。而更奇之處卻是這細細的針身竟然是中空的。他詫異之餘,心中思忖:“這金針要打造成這副怪模樣倒也不難,但造了空心,就有些不易了。不過這中空了份量就輕了,發射起來隻怕不會順手。用這暗器之人這麽做又是何目的呢?”
未完待續······
他一路尋著記號跟去,見李書環姊妹走的正是去滁陽的方向。心中有些暗自擔憂,便快馬加鞭,催馬急追。這一路走來,沒有見著二人的蹤影,倒是時不時的見著一些從滁陽逃荒出來的災民。這些人大多衣衫襤褸,麵黃肌瘦。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形單影隻,越是前行,所遇的人越多。
孟明義早在皇覺寺時就曾經聞得滁陽那片地方受了瘟疫,這二日中雖然也偶有撞見逃難的災民,但當得接近滁陽,這才知道場這疫情竟是如此的嚴重。他心地善良,有一股子悲天憫人的性子,眼見一個個災民打身邊而過,心中甚是難過。這刻眼見著前路上一個十一二歲的半大孩童攙扶了一位年老婆婆顫顫巍巍的過來。許是這婆孫二人實在餓得狠了,雖然老婆婆右手拄了拐杖,左邊又有孫子扶著,走得幾步,還是腳下一軟,一跤跌坐在地。她自己掙紮著想起身來,卻是幾次都不能。小孫子力氣弱小,欲拉也拉不動她。孟明義看到此處,再看不下去,躍下馬來,扶起那老婆婆,又從包裹中掏出幹糧遞到婆孫二人手上。想想又掏了一錠銀子塞了老婆婆的手中。
老婆婆感激得老淚縱橫,忙拉了孫子拜謝。孟明義搖手阻了,轉身欲行,不知何時,身後已然立了數人,都是從滁陽逃難的災民。各人均用乞憐的眼神望了他,不知道誰人忽然說了一聲:“大爺行行好吧!”有人伸出手來,舉到他麵前,那“行行好吧,打賞一點吧,可憐可憐我們吧”的聲音此起彼伏。孟明義看著那一雙雙幹枯汙穢的手,心中一痛,眼中隱有熱淚。他不自禁的掏出身上所以銀子,捏碎了一一分給眾人。但身周所圍的人越來越多,那裏還分得盡?銀子片刻已盡,人並未散去。看著那一雙雙哀求中帶有失落的眼神,心中酸楚,卻也無奈,隻得一咬鋼牙,躍上馬背,分開人群揚鞭而去。他一陣疾馳,不敢迴頭望上一眼,不覺間,兩滴熱淚無聲的滴落在衣襟之上。
天色漸晚,仍是不見李書環二人的影子。孟明義又催馬趕了一陣,看看天色已經要黑下來,四下一望,周圍前不沾村,後不著店,他心下有些急了,很是擔心李氏姊妹出什麽意外。前麵不遠就要過山了,道路也分做了二條。其中一條是繞山大路,另一條卻是穿山而過的近路。
孟明義行至岔路口,看看那記號,指向的是去滁陽的近路,也就是那條山路。他心道:“瞧來她倆還真的是趕得急了,抄的是近路。”想想二人比自己早走了許久,隻怕一時也難以追上。看看身下坐騎,這奔了小半日的路程,已經十分的疲乏了。就下馬來,稍事休息再圖趕路。
他解了轡頭,放馬兒在路邊自行吃草,自己坐了一塊大石上,也取出幹糧吃起來。二個麵餅下肚子。感覺稍稍墊了個底,撥開水嚢塞子,又朝肚中灌了幾口水,擔心馬兒溜達得遠了,望了一眼,見在路邊還算規矩,這才收迴目光,舉雙手過頭頂長長的拉伸了個腰杆。眼光斜瞥,無意中見路旁草叢有物在閃閃發亮。孟明義心中大是好奇,過去扒開草叢,如眼是三支形狀奇異的針形暗器。
這暗器通體泛黃,長有三寸,約莫有細號的鐵釘子一般粗細。隻是針身子卻不是直的,扭曲得像條蚯蚓似的。那針尖分叉,有倒鉤,針尾有孔,孔中係了一撮紅纓。孟明義拾針在手,隻覺入手微沉,這暗器竟真的是黃金打造而成。而更奇之處卻是這細細的針身竟然是中空的。他詫異之餘,心中思忖:“這金針要打造成這副怪模樣倒也不難,但造了空心,就有些不易了。不過這中空了份量就輕了,發射起來隻怕不會順手。用這暗器之人這麽做又是何目的呢?”
未完待續······